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维生素A状况对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其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血红蛋白≤114g/L的116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干预组58名,口服维生素A丸20万单位(10万U/d×2天),其余为对照组。4周后干预组血清视黄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SI、Tf、%TS,Hb、RBC、Hct、MCH、MCHC显著提高(P<0.05),sTfR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视黄醇水平与Hb(r=0.21,P=0.003),Tf(r=0.442,P<0.001),SI(r=0.192,P=0.009)和%TS(r=0.179,P=0.024)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清视黄醇水平与机体铁营养状况相关,短期大剂量维生素A干预使机体铁营养状况改善。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4年8月至1985年2月对92对母婴进行了同步观察,以了解母婴间铁营养指标的相互关系,探索防治新生儿及幼婴缺铁性贫血的有效途径。对92名孕期不到36周的孕妇随机分为投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孕妇临产前在Hb、PCV、FEP、SF等项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娩后4周投药组孕妇Hb、PCV、SF均高于对照组(P<0.01及0.Q5)、FEP/Hb则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9周投药组FEP、FEP/Hb和FEP/PCV均较对照组低(P<0.05及0.01),而SF则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孕妇所生婴儿在4周时各项检测均无差异。投药组生后9周的婴儿FEP低于对照组(P<0.05)。投药组婴儿生后4—6月FEP、FEP/Hb、EEP/PCV都较对照组低(P<0.01),SF则较对照组高(P<0.05)。在无贫血或铁缺乏的孕妇中。投药组婴儿在生后4~6月时FEP、FEP/Hb、FEP/PCV较对照组低(P<0.01、0.05)、SF则较对照组高(P<0.01)。本文阐明:妊娠后期补铁不仅可提高孕妇铣储备以利于产后恢复,也有利于胎儿铁的供给,并防止幼婴缺铁。如果孕妇自身缺铁,则胎儿获得的铁量较少,在生后较易出现贫血或铁缺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E)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按入住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VitE大剂量组(B组)、VitE小剂量组(C组).A组30例,人院后第7天起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750 IU/kg分3次皮下注射,共4周;同时加服铁剂每日6 mg/kg.另2组在上述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不同剂量VitE,共4周.B组30例,VitE每日15 mg/kg;C组30例,VitE每日2.5mg/kg.观察治疗过程中各组血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及其治疗前后血清VitE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C组患者Hct、Hb、RBC、Ret均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B、C组治疗后血清VitE浓度可见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上升不明显.结论 在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同时应加服小剂量VitE.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叶酸,维生素B12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改善早产儿贫血的强化作用.方法 将56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使用人基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1000U/kg)和硫酸亚铁(Fe每日3~5mg/ks),治疗组(2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230μg/(kg·d).维生素B12(每周37μkg),对照组(27例)只供给奶粉、叶酸[30μg/kg·d)]维生素B12(每周7μg/kg),4周后测定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血小板(BPC),铁蛋白(Ferritin)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Hb,HCT,RBC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V较对照组减小(P<0.01),MCHC和BPC铁蛋白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维生素B12具有加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早产儿造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VitC)对川崎病(KD)急性期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的影响,探讨VitC对KD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仪测定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的36例KD急性期患儿(KD组)及15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肱动脉FMD,并比较KD组静脉滴注大剂量VitC(200mg/kg,最大量为4g)和安慰剂(10%葡萄糖)前后肱动脉FMD的变化。结果KD组肱动脉F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KD组静滴大剂量VitC后肱动脉FMD明显增加(P<0.01),静滴安慰剂后肱动脉FMD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剂量VitC能明显改善KD急性期肱动脉FMD,其对KD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素(rhEPO)和铁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输血的影响及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对59例出生体重≤1500g,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于生后第5-7天开始予以rhEPO治疗(250U/k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周,同时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对照组28例未给予rhEPO和铁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学指标、输血的量和次数。结果组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第1周的血红蛋白(Hb)、抽血的量和次数、并发症、机械通气的天数无差别。每个病人的输血次数和量,rhEPO治疗组为(0.7±1.0)次/人、(8.4±13.4)ml/kg,对照组为1.6±1.2)次/人、(20.8±15.9)ml/kg;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组74.19%不需输血,而对照组32.14%不需输血(P<0.001)。两组生后Hb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05);最低的Hb均值,治疗组为(98.5±16.1)g/L,对照组为(84.9±19.3)g/L。治疗组网织红细胞于rhEPO治疗1周后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第2周达高峰。两组血清铁(SI)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rhEPO预防性治疗早产儿贫血效果显著,可减少VLBW的输血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7.
营养性疾病     
561359 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症的防治观察吴龙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1):28~311986共170例,均为4~7岁非集体饮食儿童,测指尖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并计算 FEP/Hb 值,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及服药组87例。对照组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认为血清铁蛋白(SF)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测定可反映机体早期隐性缺铁的情况。但有关新生儿期FEP的报道却很少见到。我们将105例早期健康新生儿进行了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以及FEP的测定分析,从而了解新生儿铁储备与孕妇缺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1概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数(RBC)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小儿贫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量,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4度(见表1)。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大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0例缺氧新生儿,16例早产儿的两种红细胞免疫花环率进行检测,经与26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测定,缺氧组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早产儿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测定,两组差异均呈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新生儿缺氧会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缺陷,而早产儿更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正常足月母乳喂养儿血红蛋白及铁储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延迟结扎脐带2 min,对照组娩出后10 s内结扎脐带。分别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后24 h及2、4月龄时的血红蛋白水平(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生后24 h观察组(208名)新生儿Hb、HCT均高于对照组(212名),[(197.0±4.1)g/L比(190.3±5.9)g/L,(0.63±0.37)比(0.59±0.22),P均<0.05],两组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7%比2.4%,x~2=4.600,P<0.05)。7天内两组黄疸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月龄时两组新生儿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SF均高于对照组[(121.7±2.6)g/L比(115.2±5.8)g/L,(150.9±3.6)μg/L比(124.7±7.0)μg/L,P均<0.05]。4月龄时两组新生儿Hb、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高于对照组[(118.2±7.5)μg/L比(83.3±2.5)μg/L,t=-34.15,P<0.05]。结论延迟脐带结扎能改善新生儿铁储存状况。  相似文献   

12.
900500 186名3~7岁小儿的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常值的初步探讨/方建培…∥广东医学。-1989,10(5)。-5~6 血红蛋白浓度(Hb)及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与血红蛋白比值(FEP/Hb)是诊断铁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作者对186例3~7岁达WHO标准的健康小儿进行研究。本文资料显示:3岁~、4岁~和6~7岁组按WHO推荐的Hb正常标准是合理的;但如将5岁~组仍按此标准,则其FEP/Hb的均值比其他各组高,差异显著(P<0.05),其FEP/Hb的95%可信限范围较其他组高。作者认为:进行3~7岁儿童铁状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儿脑血流和脑氧合代谢的影响,应用近红外线光谱分析仪(NIRS)监测方法,将32例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低温组(17例)和常温组(15例),于生后6h内,低温组通过半导体水循环降温仪使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4℃左右,治疗72 h,常温组维持在36℃~37.5℃,其他治疗方法相同。通过NRIS连续监测脑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还原血红蛋白(△Hb)和总血红蛋白(tHb)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pH、PCO2、BE、SaO2、平均动脉压(MAP)和红细胞压积(Hc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生后12、24、36、48和60 h,△HbO2常温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治疗前及生后12 h较对照组低(P<0.05),生后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后24、36、48和60 h低温组△HbO2较常温组增高(P<0.05);△HbD与△HbO2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治疗前及生后12 h,低温组和常温组tHb较对照组低(P<0.05);以后各时间点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低温组△Hb与常温组比较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生儿HIBD存在脑血流和脑氧合障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HIBD的脑血流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可以改善脑氧合和脑灌注。  相似文献   

14.
珠海市铅中毒儿童贫血发生率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珠海市铅中毒对儿童贫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 5 4 0名儿童血铅 (BPb)测定水平 ,将其分成非铅中毒组 (BPb <10 0 μg/L)和铅中毒组 (BPb≥ 10 0 μg/L) ,同时进行两组血细胞分析 ,测定红细胞 (RBC)、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结果 两组RBC、Hb、MCV、MCH、MCH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较低水平铅中毒患儿贫血发生率无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G6PD活性新生儿光疗溶血机制及预防。方法将G6PD正常与缺陷光疗患儿随机分为维生素E干预组和对照组,测定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总胆红素(TB)、血红蛋白(Hb)及光疗指数。结果光疗前G6PD缺陷组比正常组SOD和Hb低,ROS高;光疗中G6PD缺陷干预组比正常干预组SOD高,MDA低,光疗指数小,G6PD缺陷对照组比正常对照组ROS、MDA高,光疗指数大(各组比较均P<0.01或P<0.05)。光疗后G6PD缺陷对照组Hb下降,并比干预组低,G6PD正常两组Hb均下降,干预组比对照组高(各组比较均P<0.01或P<0.05)。结论光疗可致抗氧化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损伤致G6PD缺陷光疗者溶血更突出,维生素E干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三七皂甙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七皂甙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新型钙染色剂Indo-1/Am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三七皂甙治疗前后细胞内钙变化,观察三七皂甙对细胞内钙超载的拮抗作用。将HIE患儿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18例,同时设正常对照10例。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三七皂甙5~8 d,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 h、72 h检测各组红细胞内游离钙(RBC[Ca2+]i)的浓度变化。结果:HIE治疗组及对照组RBC[Ca2+]i较正常足月儿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IE治疗组与HIE对照组比较,RBC[Ca2+]i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随着缺氧缺血状态的改善,检测48 h、72 h RBC[Ca2+]i,治疗组RBC[Ca2+]i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IE治疗组自身比较,RBC[Ca2+]i在治疗72 h后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619±0.175)vs(2.358±0.280);P<0.01]。治疗组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5/5)、83.3%(20/24)、91.7%(22/24),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0.0%(1/5)、33.3%(6/18)、16.7%(3/18),(P<0.01)。结论:三七皂甙能缓解细胞内钙超载,保护脑组织,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最适剂量。方法 予rhEpo750IU/(kg*w)(Ⅰ组)、600IU/(kg*w)(Ⅱ组)、450IU/(kg*w)(Ⅲ组)、300IU/(kg*w)(Ⅳ组),分别治疗15例胎龄35周以下、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并与15例同胎龄、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Ⅴ组)对照。结果 ①5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比(ΦRBC)均逐步下降,但Ⅰ组下降程度最轻,对照组下降程度最明显。治疗结束时,经方差分析,除了Ⅲ组与Ⅳ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Ⅰ~Ⅳ组第2周起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升高(P均<0.01),并且与剂量有关;治疗结束时,各剂量组差异已不显著,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③Ⅰ~Ⅳ组第2周血清铁明显低于对照组,第4周更甚;治疗结束时,治疗组血清铁上升,但Ⅰ~Ⅲ组仍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rhEpo可提高Hb、ΦRBC及Ret,并且疗效与剂量有关,750IU/(kg*w)组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素(rhFPO)和铁剂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输血的影响及预防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对59例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4周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其中治疗组31例于生后第5~7天开始予以rhEPO治疗(250 U/kg·次,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周,同时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对照组28例未给予rhEPO和铁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学指标、输血的量和次数.结果组间胎龄、出生体重、生后第1周的血红蛋白(Hb)、抽血的量和次数、并发症、机械通气的天数无差别.每个病人的输血次数和量,rhEFO治疗组为(0.7±1.0)次/人、(8.4±13.4)ml/kg,对照组为1.6±1.2)次/人、(20.8±15.9)ml/kg;两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组74.19%不需输血,而对照组32.14%不需输血(P<0.001).两组生后Hb均逐渐下降,但对照组下降较治疗组明显(P<0.005);最低的Hb均值,治疗组为(98.5±16.1)g/L,对照组为(84.9±19.3)g/L.治疗组网织红细胞于rhEPO治疗1周后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治疗组第2周达高峰.两组血清铁(SI)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rhEPO预防性治疗早产儿贫血效果显著,可减少VLBW的输血量和次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加大剂量铁剂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3 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 6例和对照组1 8例;两组观察对象均于出生第四天起开始口服葡萄糖酸亚铁糖浆(按元素铁9mg/kg·d计算)、VitC 0. 2g/d、VitE 1.5mg/d ,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rH -EPO每周60.0IU/kg ,分三次皮下注射,疗程满6周结束。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同日龄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 1 ) ;两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均于出生后逐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缓慢,两组在治疗后第1、3、5、7周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 1 )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存在贫血者4例( 2 5 .0 0 % ) ,对照组1 3例( 72. 2 2 % ) ,两组相比x2 =7.5 6,P <0.0 1 ,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输血2例,而对照组输血1 1例。结论 rH -EPO加大剂量铁剂能有效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贫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治疗,可作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项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婴儿黄疸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致婴儿黄疸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3个月以下婴儿用刘景田法测其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免疫复合物花环(IC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及抑制因子(RFIR)。结果 母乳性黄疸患儿ICR无明显改变(P>0.05),其C3bR、RFER、RFIR均明显降低(P<0.01);感染性疾病患儿C3bR显著降低(P<0.01),RFER明显降低(P<0.05),RFIR明显增高(P<0.05);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因子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 各种原因黄疸均可导致婴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