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并发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85例PCNL患者的临床和手术相关资料,其中17例并发严重出血,根据有无严重出血分为出血组(n=17)和无出血组(n=168),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NL严重出血的因素.结果 本组PCNL严重出血发生率为9.19%(17/18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与PCNL严重出血无明确关联性(P>0.05);肾重度积水、同侧肾结石手术史、结石大小、Guy结石分级、取石通道数目、通道大小、手术时间、术中肾盂穿孔与PCNL严重出血存在关联性,是其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同侧肾结石手术史、Guy结石分级、术中肾盂穿孔是影响PCNL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存在同侧肾结石手术史、Guy结石分级3~4级或术中肾盂穿孔的PCNL患者围术期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较高,临床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防治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中及术后严重出血的原因,减少手术所致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指导严重出血后如何进一步治疗。方法: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26例,11例发生严重出血,其中术中严重出血8例,夹闭肾造瘘管,终止手术;术后严重出血3例,1例术后肾造瘘管滑脱,急诊开放手术,2例术后严重出血,予以卧床休息。结果:11例手术严重出血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严重出血为其常见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便于预防经皮肾镜严重出血的发生,妥善治疗。  相似文献   

3.
庞子森  徐宾  戴金龙  陈树  李凡  陈泽佳  张天禹 《重庆医学》2021,50(17):2990-2994,2998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PCNL)术中、术后严重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泌尿外科诊治的363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血红蛋白下降量分为出血组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CNL术中、术后并发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用纳入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纳入的363例患者中,出血组119例,对照组244例.性别、BMI、糖尿病、结石位置、鹿角形结石、多发结石、手术时间、手术分期是PCNL术中、术后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该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模型联合预测效能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82~0.870;将拟合出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通过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使用区分度和符合度校验此列线图的效能,结果显示随着BMI、糖尿病、结石位置、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的增加,评分逐渐增加,严重出血发生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依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好,模型的符合度好(C-index=0.807).结论 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PCNL发生严重出血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后肾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2 例PCNL 术后肾出血患者,行个体化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用明胶海绵及弹簧圈行个体化组合栓塞治疗,观察止血效果及肾功能动态变化。结果:22 例患者造影均明确诊断,行肾动脉分支栓塞成功率为100%,术后48 h内肉眼血尿均消失,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随访≥3 个月,无肾出血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个体化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PCNL 术后肾出血,个体化栓塞止血疗效确切且能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可作为治疗PCNL 术后肾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并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收治的7例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肾动脉造影全部明确诊断为肾动脉出血,假性动脉瘤5例,肾动静脉瘘1例,叶间动脉损伤1例,均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成功,出血停止,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手术中操作程序规范,术后准确判断出血的原因并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治PCNL并发出血。  相似文献   

6.
武兴敏  ;梁朝朝 《医学综述》2014,(14):2583-2585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常规手术方法,肾出血是PCNL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时出血凶险,病情发展迅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肾出血的防治对顺利开展PCNL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文献系统分析了PCNL肾出血的病因、分类及特点、出血原因及风险因素,总结了术中和术后快速、准确判断肾出血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对于顺利开展经皮肾镜手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波  陈刚  王德林  杜义堂  成泽民  曾科  徐苗 《重庆医学》2016,(31):4372-4374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严重肾脏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PCNL术后严重出血并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术后2~4 d肉眼血尿消失,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4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PCNL术后并发严重肾脏出血者,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常见并发症处理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PCNL治疗的8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856例患者,共行987例次手术.并发术中出血27例,其中23例经处理出血停止,继续手术,4例活动性出血,予放置肾造瘘管,改行二期PCNL治疗,术后迟发性出血12例,其中6例经夹闭造瘘管,绝对卧床、输血及使用止血药后出血停止,3例经穿刺窦道Foleys管球囊压迫止血后成功止血,3例行介入治疗栓塞出血血管成功止血.术后出现高热、感染23例次(2.7%),其中包括2例感染性休克(0.23%).术中发生胸膜损伤导致胸腔积液4例.8例术后肾造漏管口周围漏尿,经调整引流管深度及更换敷料等处理后好转.术后发生结石残留也比较常见,本组资料一期手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5% (128/856),再次手术后为7.8% (67/856);总的结石取尽率为92.2% (789/856).结论:术中、术后迟发性出血,术后感染是PCNL常见的并发症,而胸膜损伤、肾造漏管口周围漏尿也常常发生,应当予以重视.虽然PCNL术后仍可能存在结石残留问题,但它的微创和可重复取石的优点使其成为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常见并发症处理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PCNL治疗的85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此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856例患者,共行987例次手术。并发术中出血27例,其中23例经处理出血停止,继续手术,4例活动性出血,予放置肾造瘘管,改行二期PCNL治疗,术后迟发性出血12例,其中6例经夹闭造瘘管,绝对卧床、输血及使用止血药后出血停止,3例经穿刺窦道Foleys管球囊压迫止血后成功止血,3例行介入治疗栓塞出血血管成功止血。术后出现高热、感染23例次(2.7%),其中包括2例感染性休克(0.23%)。术中发生胸膜损伤导致胸腔积液4例。8例术后肾造漏管口周围漏尿,经调整引流管深度及更换敷料等处理后好转。术后发生结石残留也比较常见,本组资料一期手术后结石残留率为15%(128/856),再次手术后为7.8%(67/856);总的结石取尽率为92.2%(789/856)。结论:术中、术后迟发性出血,术后感染是PCNL常见的并发症,而胸膜损伤、肾造漏管口周围漏尿也常常发生,应当予以重视。虽然PCNL术后仍可能存在结石残留问题,但它的微创和可重复取石的优点使其成为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发生继发出血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824例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1.94%)发生继发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出血3例,术后30 d内继发出血13例。所有16例中采用输血治疗者10例(62.5%),全部患者均未行肾切除,其中7例经气囊压迫、绝对卧床休息、抗感染、止血药物等综合治疗痊愈,9例患者急诊行肾动脉造影、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digital subtrection angiography,DSA)治疗成功。结论:PCNL继发出血是该手术难以绝对预防的并发症,与穿刺通道选择是否理想、是否暴力操作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术中操作规范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一旦发生要准确把握介入治疗(DSA)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并发严重出血的原因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8月307例经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以及对策。结果:本组有11例出现严重出血,7例通过补充血容量、止血等保守治疗痊愈出院,4例保守治疗无效,经超选择肾动脉栓塞痊愈出院。结论:术中出现操作并发症、肾实质厚度、既往有肾切开取石手术史、手术时间过长、结石体积较大并质地较硬、感染、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均能增加出血量,如保守治疗无效,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治疗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2.
霍伟棠  何国友 《重庆医学》2013,(23):2787-278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18例PCNL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患者于术后全部出现严重肉眼血尿,出血发生时间为术后1~7d。18例患者血红蛋白检查显示小于80g/L,其中2例小于60g/L,全部患者均采用超选择肾动脉造影引导下栓塞止血治疗,术中应用弹簧圈、聚乙烯醇微粒、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栓塞。术后绝对卧床休息、配合应用止血药物等治疗。结果 18例于栓塞止血后在1~3d内出血得到控制;术中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其中假性动脉瘤出血4例、动静脉瘘出血2例、小血管破裂出血12例。术后9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示患肾功能良好,未发现有肾梗死、脓毒血症等情况。结论术后大出血是PCNL术严重并发症之一,大出血原因多为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动脉血管损伤引起,在肾动脉造影指引下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迟发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经皮肾取石(PCNL)术后肾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05年2月~2008年6月对15例PCNL术后大出血患者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采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 术中证实10例为肾段或肾段以下动脉损伤,5例为动静脉瘘,均成功栓塞,术后1~3d血尿消失,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2年,复查肾功能无异常,IVU示患肾均显影.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插管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成为其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行PCNL患者280例,分析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探讨护理处理对策.结果 280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出血10例,术后感染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是保证此项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室51例使用单纯弹簧圈及弹簧圈+明胶海绵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PCNL术后肾出血患者的资料,对止血效果、并发症及栓塞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12例使用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一次栓塞成功49例(成功率为96%),术后第 1~7 d 肉眼血尿消失,3~14 d镜下血尿消失,血红蛋白平稳上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至1 a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术为永久性栓塞,是治疗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1 896例应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并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的发生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接受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发生,其中严重出血15例(0.79%),9例经过止血、输血等治疗血尿缓解,6例经过再手术止血等治疗血尿停止.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发生可能性较小,但后果可能非常严重,术中熟练操作和术后积极处理有利于防治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严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50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对术后出血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PCNL,手术时间(108.2±47.6)min,术中出血量(82.3±112.5)mL。一期清石324例(64.8%),术后并发出血共29例(5.8%),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术后出血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肾切除病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4.1±2.5)d。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在结石类型,术前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手术时间,术前是否合并肾积水、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以及是否为一期碎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合并泌尿系感染、鹿角形结石、手术时间≥90 min是PCNL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充分纠正患者的全身性因素;术中加强医护人员的手术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合并有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及术后积极抗感染对减少PCNL患者术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质量。方法观察325例施行PCN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护理对策。结果在325例PCNL手术患者中,有2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10例,严重感染4例,结肠穿伤3例,肾造瘘管脱落1例,腹腔积液2例。20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都被及时发现,除1例病情进展迅速,发生感染性休克致DIC死亡外,其余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CNL虽属微创手术,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感染、残留结石等是PCNL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PCNL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器械维护及术后随访的护理特点及相关知识。方法对469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PCNL,并对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随访及器械维护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469例患者中,402例为一期取石,50例因结石为复杂结石或多发结石、术中出血多等行二期手术,手术效果良好,3例因术中在C臂机定位行肾穿刺造影发现肾脏严重畸形取消手术。结论 PCNL是一项全新的腔内手术方法,完整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周到的术后随访及器械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朱瑜 《中外医疗》2011,30(6):85-85
目的总结PCNL手术失败导致肾脏切除的经验教训,探讨术中误伤肾静脉及术后拔除肾脏造瘘管后大出血原因,加强防范措施,避免此类失误再次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PCNL术过程及术后各个环节处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1例。术后第7天,拔除右侧肾脏造瘘管后大出血,被迫紧急手术切除右侧肾脏。结论由于下腔静脉靠近右侧肾脏,PCNL术中穿刺时不宜过深,尤其在右侧肾窦内肾盂肾脏手术时,穿刺过深易伤及肾蒂血管,引起出血。术前检查应完善彻底,术中若出血过多不应误认为是一般的肾盂内出血,应查明出血来源及位置毗邻。术后应及时复查服部平片或者B超证实出血灶位置、出血量多少。拔除肾脏造瘘管之后要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及生命征,以防止延迟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