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芪皂苷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管佳  毕志明  李萍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07-809
目的:建立黄芪皂苷类成分注射液(包括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制剂)的HPLC-ELSD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A水-B乙腈,二元梯度洗脱:15%~60%B(0~65 min),流速0.8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 ℃,载气流速2.7 L·min-1。结果:药材、中间体、注射液制剂中标定的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值均小于1.0%,单峰面积大于或等于10%峰的峰面积比值也比较稳定,三者的图谱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10批样品间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结论:本方法可作为黄芪皂苷注射液质量控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预知子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预知子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方法Alltech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18个产地预知子共标定了19个共有峰。结论利用预知子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较全面的反映预知子药材的内在质量,可用于预知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夏枯草HPLC指纹图谱,为中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Sunfire C18色谱柱;A相为1%醋酸,B相为甲醇组成的梯度洗脱液;检测波长290 nm;柱温30 ℃;流速1.0 mL·min-1;分析时间60 min。对不同产地的夏枯草指纹图谱测定,采用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类。结果:10批夏枯草指纹图谱相似度≥0.810。采用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的药材分为3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地用于夏枯草原材料质量控制,为制剂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藏药桃儿七的HPLC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桃儿七成分含量差异,进行产地识别,综合评价桃儿七质量。方法: 采用HPLC,Agilent Zorbax SB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04%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对16批桃儿七样品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产地识别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桃儿七药材指纹图谱;对16批样品相似度比较,标定了29个共有峰;各产地样品成分组成基本相同,但是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对各样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根据主成分得分,产自西藏的药材质量最好。结论: 该方法能够用于桃儿七药材综合评价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GC分析方法,测定10批广西产八角茴香样品。色谱条件:HP-FFAP(0.53 mm×30 m,1.0 μm)分析柱;空气流速250 mL·min-1;氢气流速40 mL·min-1;氮气流速4 mL·min-1;柱程序升温80 ℃保持8 min,以6 ℃·min升至180 ℃,保持35 min。结果:10批八角茴香得到的指纹图谱有5个共有峰,根据对照品保留时间比较,色谱中3号峰为反式茴香醚。结论:建立的G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八角茴香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紫花地丁药材及其混淆品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并建立紫花地丁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P-HPLC,C18柱,柱温:27 ℃;检测波长:236 nm;0.02%磷酸水-CH3CN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对38批以紫花地丁名称出售或使用的药材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紫花地丁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标出紫花地丁药材13个共有峰,不同质量的药材的指纹图谱存在差异;紫花地丁药材与9批混淆品的指纹图谱明显不同。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能较好区分药材质量和区别紫花地丁与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7.
红花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评价红花质量优劣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75nm,枉温为30.0℃测定了23批不同产地的红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和相似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批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相似度分析处理结果,将红花药材分为2类,合格药材与不合格药材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可靠,为提高红花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阳春砂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阳春砂及不同产地引种栽培的阳春砂进行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方法 利用GC色谱指纹图谱的方法,以道地产区广东省阳春县主产的10批阳春砂药材为基准,对比不同产地引种的阳春砂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色谱条件:HP-5非极性柱,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FID)温度300℃,程序升温70~140℃(停50min),流速为0.60mL·min-1,分流比为50:1。结果 从10批道地产区阳春砂药材挥发油GC指纹图谱中提取9个共有峰,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的比较。结论 阳春砂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中各成分均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可作为阳春砂药材质量评价的专属性的指纹图谱,并以此评价不同产地阳春砂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胡芦巴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胡芦巴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4个不同产地的胡芦巴药材样品。色谱条件为:Alltech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11 nm。结果各产地胡芦巴药材指纹图谱有21个共有峰,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经相似度计算,各产地药材之间的相似性良好。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胡芦巴药材内在质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不同产地盾叶薯蓣药材中甾体总皂苷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的方法.采用Welchrom C18(4.6 mm ×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A)-水(B) 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室温;体积流速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90.0℃,载气(N2)流速2.8 L·min-1;进样体积10 μL.通过检测10个批次盾叶薯蓣药材,首次建立了盾叶薯蓣甾体总皂苷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确定了25共有峰,并利用对照品对照法对其中的10个共有峰进行了成分指认.以共有模式对10批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其相似度全部大于0.8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全面评价和控制盾叶薯蓣药材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6.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当前舌象仪相关文献的发布情况,总结舌象仪的研究现况。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进行题名或关键词检索,检索式为“舌象仪or舌象分析仪or舌诊仪or舌象采集or数字舌图or舌象分割or舌体分割or舌象分析or舌诊客观化”,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0月。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文献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地区、第一作者所在机构、期刊情况、资助基金来源、主要研究内容、舌象仪型号及舌象仪研发单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舌象仪相关研究的文献366篇,前期年发文量逐年增长,但近年来年发文量增长缓慢。舌象仪相关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及核心期刊。其主要的资助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各类厅局级项目。舌象仪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图像采集技术、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舌象仪的临床应用及舌象仪的实验室应用等内容的研究。目前应用较多的舌象仪有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BOX型舌象仪和DS01舌象仪,DS01舌象仪包括DS01-A和DS01-B两种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发的TDA-1小型舌象仪和DKF-Ⅱ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和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ZBOX-Ⅰ舌象仪;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TP-Ⅰ舌象仪;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YM-Ⅲ中医舌象采集仪;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Smart TCM-I舌象仪;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TIAG 舌象仪;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D舌象仪。结论 舌象仪的相关研究虽然前期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进入平台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方元被定义为组成《伤寒论》中方剂有规律可循的最小方剂单元,既体现了方剂的组方特色,又便于临床灵活化裁。本研究拟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从方元的角度分析《伤寒论》的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运用R语言计算不同方剂之间Jaccard相似系数及不同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并使用网络社团结构分析,进行《伤寒论》中方元的识别。结果:《伤寒论》中所有方剂的相似性明显高于《方剂学》教材中方剂的相似性,表明方剂中存在更小的方剂单元。关联规则及社团分析能够识别方元,如2味药方元石膏-甘草、桂枝-当归、栀子-香豉等,以及3味药方元干姜-黄连-人参、当归-细辛-通草、麻黄-桂枝-杏仁等。结论:《伤寒论》中存在2味或3味药构成的方元,未来需要对这些方元进行临床或实验上的验证,以明确方元的功效,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