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如何对全脑血管造影术进行全面的护理,是此手术的一项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韩琳  卜淑霞  张静 《吉林医学》2010,31(20):3350-3351
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术(DSA)是将注射造影剂通过股动脉直接注入血管内,使其脑血管系统显影的一种X线摄影检查。对于诊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先天性血管缺失、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来说,脑血管造影术始终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脑血管造影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穿刺造影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鼻咽癌放疗后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做造影的75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造影成功率100%,2例出现穿刺部位皮下血肿,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5例出现尿潴留。经相关处理后症状缓解,末遗留相关后遗症。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合并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更容易出现某些并发症,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如何观察、护理、确保检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舒适护理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岚  王艳琳 《西部医学》2009,21(7):1238-1238,124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效果。方法对100例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在穿刺部位疼痛、尿潴流的满意度为94.3%,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8%,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舒适护理能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2009年7月-2010年3月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术2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护理配合,全部成功完成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率为10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经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挠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10例,对造影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挠动脉穿刺成功86例(78.1%),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102例(92.7%)。操作中没有发生动脉夹层、动静屡、局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出现挠动脉痉孪3例(2.7%),术后挠动脉穿刺处皮下淤斑16例(14.5%)。结论经挠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安全可行,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部分适应患者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黄娥列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87-787,797
<正>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介入放射技术的飞速发展,在DSA下行全脑血管造影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患者对该项技术了解程度不够和认识偏差,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易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影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介入手术除经股动脉途径外,经肱动脉、桡动脉行造影术也逐渐运用于病人。本文结合我院全脑血管造影穿刺入路的选择并复习相关文献对三种不同穿刺入路的选择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性总结61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手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很快好转治愈康复出院,61例患者手术成功。结论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医师、护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可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全脑血管造影术愈来愈广泛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但全脑血管造影术可能出现由穿刺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穿刺点感染、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夹层形成和腹膜后血肿等,应当注意预防和及时救治[1].本科发现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出现动静脉瘘、穿刺点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8%~10%.加强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科自2005年11月至2012年5月开展了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183例,术后并发症有10例,发生率5.4%.现分析原因并总结其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耿万杰  李正侠  杨卫民  王长青 《安徽医学》2012,33(12):1680-1682
目的评价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的结果,并对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42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共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1%,其中穿刺点皮下血肿4例,脑血管痉挛2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穿刺处假性动脉瘤1例,无术中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出现,在造影过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 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致,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杨悦 《吉林医学》2013,34(23):4700-4701
目的:探讨青敷膏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血肿疗效。方法:20例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按皮下血肿出现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穿刺处血肿经试验组用青敷膏外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将两组的治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治愈率80%,对照组治愈率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敷膏治疗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血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许金兰  张千  张兆  李红蓓 《微创医学》2011,6(6):587-588
随着影像诊断设备和检查技术的不断创新,全脑血管加双肾动脉造影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它是在X线下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借助导管将含碘的造影剂注入到脑血管,使血管显影,通过全脑血管造影机(DSA)快速连续摄片,根据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位来诊断脑血管病,并根据需要递送特殊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达到协助诊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最准确的方法,适用于疑有颅内外血管性病变,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开展了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21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对其病因诊断手段主要依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检查方法[1],属于有创性检查。与常规的血管造影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对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对56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36~78岁,平均5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CT扫描证实。56例患者全部在DSA监视下采用Seld 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2],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3例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均为欠合作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治愈。脑血管造影成功率达100%。1.2检查方法患者平卧,右侧股动脉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行Seld inger法穿刺,置入6F穿刺鞘,按50 u/kg全身肝素化,5 F造影管在导丝引导下分别超选至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开口处,分别对各支血管进行造影...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9):201-20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针对246例患者行数字减影,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提出术前全面评估病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术中注重全身肝素化,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成功配合脑血管造影术的关键。结果246例患者全部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均取得满意效果,脑血管造影成功率达100%。结论做好全脑血管造影护理工作是决定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陶丽  骞健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99-1101
<正>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的标椎。但此方法是一项有创检查,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环节是一项基础工作,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10年9月对162例脑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依从性、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手术依从性,降低其疼痛程度,使全脑血管造影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目前对此检查患者不能广泛接受。由于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的方法需要24h卧床且采取强制体位,易发生尿潴留、腰酸背痛、穿刺部位出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时间。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近年来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的首选途径,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与传统的股动脉穿刺相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