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大肠癌对化疗药物反应性,筛选针对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②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49例新鲜大肠癌组织对7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③结果7种化疗药物对大肠癌抑制率差异有极显著性(F=36.1,P<0.001),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抑制率最高。不同个体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对DDP,平阳霉素(PYM)和5-FU敏感者居多。④结论MTT比色法可以作为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的检测方法,为大肠癌的临床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肿瘤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人喉癌HE_p-2细胞接种数与克隆形成数、MTT法OD值呈正相关、与空白对照相比,2.5×10-4mg/ml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引起克隆形成率、OD值和拒染活细胞数减少(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6.80%、89.58%和75.51%.MMC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关系(r=0.9995.P<0.05)。MMC造成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多核率明显低于对照(P<0.01).提示MMC对HE_p-2细胞有较强的毒性作用。本文对体外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学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琼脂培养MTT法测定卵巢癌对顺氯氨铂(DDP)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用琼脂培养MTT法对26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行药敏测定,同时观察DDP对卵巢癌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卵巢癌接种活细胞数与光密度(OD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0.9728,P<0.01)。临床缓解组DDP对卵巢癌细胞的相对抑制率(73±5)明显较临床无效组(36±9)高(P<0.01)。卵巢癌对顺铂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相关,体内外阳性符合率是88%(16/18),阴性符合率为100%(8/8),总符合率是92%(2/26)。结论:琼脂培养MTT法能为指导临床化疗选药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改良MTT法测定血清TNF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寻求一种简便可靠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的方法,作者对经典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进行了改良,采用改良的MTT法测定TNF活性,并与经典的MTT法比较。结果显示:经改良后的MTT法较经典的MTT比色法稳定,在甲瓒溶解过程中无蛋白凝固沉淀形成,溶解后在3~12小时内不褪色;在靶细胞活性≥95%,细胞数>102/孔时,细胞数与细胞还原MTT产生的甲瓒溶解后的OD值呈线性相关(r=0.87,P<0.01),标准品TNF每孔含量与OD值呈负相关(r=-0.79,P<0.01)。用此法检测20份正常人血清,其TNF活性均值为20.95±3.2IU/ml。本法简便易行,稳定可靠,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测定TNF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荷人肺腺癌(SPC-A-1)、肉瘤(S180)BALB/C小鼠采用扶正保真汤加环磷酰胺化疗合并治疗,与单用化疗组相比较。结果表明:扶正保真汤加化疗组抑瘤率较高(P<0.01);且能升高瘤组织内cAMP水平,提高cAMP/cGMP值(P<0.05);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P<0.05);降低血清TNF-α水平及MDA含量(P<0.01);提高T-SOD活力(P<0.01)。提示扶正保真汤能增加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族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家系中非糖尿病(DM)一级亲属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家族性NIDDM家系中非DM一级亲属97人和健康对照55人作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各时点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并由此计算OGTT葡萄糖、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比(SGI)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来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在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性别构成比可比的条件下,非DM一级亲属的SGI和IS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OGTT的0、30、60、120分钟的血浆胰岛素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及P<001)。相关分析显示,SGI与ISI呈显著正相关(r=039、041,P<001),而SGI和ISI均与BMI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39、032、025,P<001或P<005)。此外,空腹血浆胰岛素在两组均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30、034,P<005)。结论家族性NIDDM家系中非DM一级亲属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其胰岛素敏感性显著降低,提示非DM一级亲属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正常与肿瘤性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细胞间直接通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MTT法测定了体外培养的正常星形胶质细胞与恶性SWO38星形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增殖速率,用粘附式细胞仪(ACAS570)对2种细胞间隙连接通讯进行测试。结果正常胶质细胞比胶质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生长慢(OD值分别为0.201±0.008和1.092±0.075,P〈0.01),前者间隙连接通讯(10.05±8.72%,n=20)显著高于后者(2.83±5.5%,n=38,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方法: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SAG-ISH)。结果:52例患者中24例(46.2%)MDR1呈阳性表达,其中初治组阳性10/28=35.7%,复发难治组12/18=66.7%,两组相差显著(P〈0.05)。持续完全缓解组1/4=25.0%。结论:SAG-ISH检测MDR1方法简便,敏感且特异,并能准确定位,可预测白血病对化疗的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体外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的试验方法,指导急性白血病化疗方案的设计。对急性白血病患者42例进行了体外药敏检测(MTT法),研究了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的表达(APAAP法)与白血病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临床总符合率82.9%,阳性符合率78.9%,阴性符合率86.9%。P-gp抗原的表达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与临床耐药明显相关,阴性组患者缓解率(67.9%)显著高于阳性组(28.9%),P<0.05;复发率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gp的表达复发组患者较初诊组患者高(P<0.05)。提示多药耐药基因P-gp的表达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检测是判断临床耐药及指导临床化疗设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MVP和P-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MVP和P-MV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42例晚期NSCLC分别进行MVP及P-MVP方案各3 周期的化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学指标、AgNORs变化。③结果 MVP组有效率40.0% ,P-MVP组54.5%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0.898,P> 0.05);NSCLC病人的CD3,CD4,CD4/CD8 均低于对照组(t= 2.082~3.276,P均< 0.05)。MVP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降低(t= 2.042~3.013,P< 0.05),而P-MVP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t= 0.972~1.878,P> 0.05),P-MVP治疗后CD3,CD4 及AgNORs高于MVP组(t= 2.121~2.972,P< 0.05);MV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强度较P-MVP组稍高。④结论 P-MVP方案与MVP方案比较虽然不能提高疗效,但可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检测170例原代乳腺癌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发现:①乳腺癌细胞对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C(MMC),顺铂(DDP)及泰素(taxol)的高度敏感率(HSR)明显高于其它受试药物(P<0.05);②药物敏感性与乳癌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以及雌激素受体(E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状况无明显关系(P>0.05);③环孢素A(CsA)能提高部分耐药乳腺癌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观察中国远洋船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改变。②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53例远洋船员血浆SOD活力和MDA含量变化。③结果中国远洋船员血浆SOD活力比陆地工作人群明显降低(t=7.93,P<0.001);而血浆MDA含量则显著增高(t=3.51,P<0.001);连续海上航行大于180d者的血浆SOD活力明显低于连续海上航行小于180d者(t=7.91,P<0.001),而血浆MDA含量比连续航行小于180d者明显升高(t=2.41,P<0.05)。④结论中国远洋船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红细胞内外离子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子吸光仪及超微量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仪分别对39例肺心病呼衰患者血清镁(SMg)、红细胞镁(RMg)、尿镁(UMg),血清磷(SP)、红细胞磷(Rp)、尿磷(Up)及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R2,3-DPG)进行检测。结果表明:SMg、RMg明显降低(P<0.01;P<0.05)。UMg相对增多,提示肺心病呼衰患者存在低镁血症及机体缺镁。SP降低占42%,RP降低(P<0.05),UP排出相对增多,说明肺心病呼衰患者存在低磷血症及机体缺磷。尽管病人明显缺氧,但R2,3-DPG却无升高(P>0.05),二氧化碳潴留重组R2,3-DPG降低(P<0.05),RP与R2,3-DPG呈正相关(r=0.702,P<0.001),说明肺心病呼衰患者PaCO2、RP是影响R2,3-DPG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用MTT法检测DNR及HHT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观察中药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TD)对两种化疗药物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TTD可明显提高DNR及HHT对耐药细胞(K562/A02,K562/HHT)的毒性作用,IC50值分别下降15.8及19.1倍(P<0.05);而TTD对K562/S敏感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同时进行了异搏定的对照实验。推测TTD可能是通过抑制耐药肿瘤细胞膜上P-170糖蛋白的功能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28分子在蕈样肉芽肿(MF)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10例MF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28分子。结果:MF病人外周血CD28+淋巴细胞为(25.06±5.89)%,低于正常对照组(70.62±7.8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D28+淋巴细胞数与MF临床分期呈显著直线负相关(r=-0.785,P<0.05);MF病人外周血CD—CD28+淋巴细胞为(5.85±0.52)%,低于对照组(13.26±4.6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D8+—CD28+淋巴细胞与MF的临床分期呈显著直线负相关(r=-0.939,P<0.001)。结论:MF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分子表达存在异常,与MF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NIDDM)胰岛素受体(IR)活性的影响,21例初诊的NIDDM患者中8例给予口服二甲双胍(MF)治疗,13例给予MF+磺脲类药物(SU)联合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高亲和力及低亲和力IR活性,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初诊NIDDM患者高、低亲和力IR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前者P<0.05,后者P<0.01),经药物治疗后高、低亲和力IR活性均有提高,但以低亲和力IR活性提高为著(P<0.01),单用MF治疗者高亲和力IR活性亦有显著升高(P<0.01)。说明NIDDM发病过程中存在IR缺陷,口服降糖药尤其是MF可以显著提高IR活性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研究人膀胱肿瘤对化疗药物反应性,筛选对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②方法采用四氮唑蓝(MTT)法对手术切除的27例膀胱肿瘤新鲜标本进行顺铂(DDP)、保尔佳(polyerga)、丝裂霉素(MMC)、噻替哌(THT)、阿霉素(ADM)和足叶乙甙(VP-16)的抗癌药物敏感试验。③结果27例中对3种药物敏感者10例,占37.0%;敏感药物顺序依次为:DDP,polyerga,MMC,THT,ADM和VP-16,与临床治疗结果大致相符。④结论MTT法可以作为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科学合理地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药耐药(MDR)发生的关系。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合体外化疗药敏实验,检测32例NSCLC中MRP基因表达水平和对9种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NSCLC中MRPmRNA表达阳性率为71.9%,癌旁肺组织中为10%;MRP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6%,在肿瘤细胞胞膜和胞浆内均有表达,癌旁肺组织中未见表达;中~高分化癌中MRP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癌(P<0.05);NSCLC中MRPmRNA表达和MRP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7,P=0.0001)。NSCLC中对长春新碱、足叶乙甙和阿霉素耐药组,其MRP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表明MRP基因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多药耐药的重要参与因素,它的过度表达通过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调节实现,NSCLC对长春新碱、足叶乙甙和阿霉素耐药的重要原因是MRP蛋白表达,MRP基因检测和体外化疗药敏实验对进一步阐明肺癌耐药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阿霉素(ADM)抑制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作用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Nef及Nef与ADM合用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法检测Nef及Nef与ADM合用对HL60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1MTT比色法测定了Nef(12.5μg.ml^-1能增强ADM抑制HL60细胞增殖(P〈0.05)。2  相似文献   

20.
贾兆通 《河北医学》1998,4(5):12-15
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伴发冠心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精氨酸兴奋实验及放免法,分别检测了85例病人空腹及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2、4、6min钟时的胰岛素(INS)、C肽(C—P)水平的变化,并与50例同期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空腹INS及C—P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无血管病变组(t=2.131~4.971,P<0.001,0.05);L—ARG刺激后无血管病变的及伴发冠心病的NIDDM组INS和C—P分泌均在2min时达峰值,NIDDM伴发冠心病组2min、4min、6min时的INS、C—P分泌值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t=2.147~9.773,P<0.001,0.01,0.05);合并冠心病的NIDDM伴肥胖组空腹INS、C—P及L—ARG兴奋后INS、C—P峰值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t=2.485~4.996,P<0.001,0.01,0.05)。结论:伴发冠心病的NIDDM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IR),同时伴有肥胖者更明显,左旋精氨酸刺激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增加;IR及胰岛细胞分泌亢进与NIDDM病人冠心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