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全麻苏醒期的躁动与呼吸抑制。方法将择期在支持喉镜下行腭咽成型术患者ASA I-Ⅱ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经鼻气管插管,术中持续静脉注射盐酸瑞芬太尼,异丙酚,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min,A组静注地佐辛0.1mg/kg,B组缓慢持续推注生理盐水10mL,记录停药后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躁动、呼吸抑制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呼吸抑制无统计学差异,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A组较B组稳定,A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组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适度、对苏醒时间无影响,用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安全有效,麻醉苏醒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无肌松全麻联合喉罩置入对小儿眼科手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小儿眼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 A组使用肌松药插入气管导管,B组采用无肌松药全麻并置入喉罩。对比手术中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拔管期呛咳、躁动等拔管反应,并记录拔管(喉罩)时间、麻醉药总量。结果A组麻醉诱导及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高于B组;A组严重呛咳、躁动例数高于B组;A组拔管时间长于B组;A组麻醉药物总量多于B组。结论喉罩联合无肌松全麻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安全可靠,相较气管插管围术期应激反应更低。  相似文献   

3.
陈志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474-147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恢复室的患儿100例,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观察组按新拔管指征(呼吸恢复、神志未曾清楚前)拔除气管导管。观察两组在拔管期间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拔管后剧烈呛咳、躁动、哭闹、喉痉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及在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患儿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拔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呼吸恢复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术气管插管麻醉恢复期,在严密监护下选择患儿清醒前拔除气管导管优于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深麻醉拔管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非心脏手术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诊治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前者在清醒状态下拔管,后者接受深麻醉拔管,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和异常情况发生率.结果 拔管前,两组血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与麻醉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实验组)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B组(对照组)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观察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手术2h、气管拔管时的BP、HR以及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A组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结果 A组整个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B组,拔管及完全清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期短,术后镇痛完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亚丽  王萍  丁登峰  张俊志  王琦 《广东医学》2014,35(15):2434-2436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对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15 min内A组静脉输注布托啡诺1 mg和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C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麻醉诱导前(T1),拔管后1 min(T2)、5 min(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拔管时的呛咳反应,术后1、2、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和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T2、T3时点HR和MAP比较,B、C组高于同组T1时点,A组低于B、C组同时点,B组低于C组同时点(P<0.05).术后1、2、4 h VAS比较,A组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P<0.05).A、B组轻度呛咳反应多于C组,重度呛咳反应少于C组(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A、B组少于C组(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且能抑制寒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对舒芬太尼于心脏手术全麻诱导时发生呛咳的预防作用,以及在插管时对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Ⅱ~Ⅲ 级择期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纳美芬组(N组)和对照组(C组),2组病人术前2 h地西泮10 mg口服,术前30 min东莨菪碱0.3 mg肌内注射.N组病人在诱导前5 min 静脉注射(静注)盐酸纳美芬0.25 μg/kg,C组静注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病人在常规诱导时静注舒芬太尼后60 s内发生呛咳例数及发生的强度,记录在静注纳美芬前(T0)、麻醉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60 s时(T2)和气管插管即刻(T3)的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N组病人的呛咳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C组发生率60.00%(P<0.01);N组与C组呛咳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血流动力学变化血压、心率和脑电双频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且2组病人T3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注射盐酸纳美芬可有效减少舒芬太尼于心脏麻醉诱导期病人呛咳反应的发生率和强度,减少因呛咳反应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但对病人的插管反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产科全麻恢复病人气管拔管时机,并就拔管前后相关并发症进行观察。方法:妇产科手术择期全麻恢复病人100例手术后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拔管前后用Rammasy改良评分判断病人的意识状况。根据Ramsay评分将病人分组进行观察,A组Ramsay评分在3~4分时,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未完全恢复,脱机观察2min无缺氧表现后拔除气管导管。B组病人当Rammasy评分在1~2分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气管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呛咳、躁动等情况及病人对气管插管的感受。结果:吸痰时和拔管前血压、心率、呼吸改变B组较A组明显(P〈0.05,P〈0.01),明显呛咳、躁动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较低,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拔管后明显舌根后坠A组占20%,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拔管前对气管插管的感受,B组有48%自述难以忍受,A组仅6%感觉难受,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Ramsay评分在3—4分时气管拔管,病人舒适度明显提高,并可预防全麻恢复期气管拔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对预防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B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0.9%氯化钠2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静情况、拔管前后心率(HR)、血压(BP)、躁动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拔管时BP、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拔管后3min基本恢复到拔管前水平,A组各时间点的BP、HR比较平稳,A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曲马多能较好地预防、减轻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对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手术时间<2h)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即石蜡油组(对照组,S组)、盐酸奥布卡因组(试验组,A组)。两组患者均行左侧双腔气管导管插管,S组患者双腔气管导管前端2/3均匀涂抹石蜡油润滑,A组患者双腔气管导管前端2/3均匀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记录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手术结束前5min(T1)、苏醒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min(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10min(T6)、出室时(T7)等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RPP);观察患者在拔管期躁动、呛咳、屏气、声嘶的发生率,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h、拔管后6h的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舒适度。结果 与S组比较,A组的HR、MAP、RPP波动较小,更加稳定;A组躁动、声嘶发生率降低(P<0.05),A组在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h VAS评分低于S组(P<0.05),A组舒适度优于S组(P<0.05)。结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双腔气管导管能够稳定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降低拔管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1.
郑霞  佘应军  宋兴荣 《广东医学》2016,(12):1775-1777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对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气管插管和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100例,将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用达克罗宁胶浆均匀涂抹于气管导管前端1/3,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浸润相同部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插管后和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呛咳、躁动、声门水肿和喉痉挛的发生情况及拔管后30 min患儿FLACC 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30 min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声音嘶哑和呛咳等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和拔管后30 min FLACC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达克罗宁胶浆可有效抑制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气管插管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声音嘶哑等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起效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的镇痛效果,可在小儿麻醉中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全身麻醉下行皮瓣移植术患者,ASAⅠ级,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n=25)和对照组(N组,n=25)。D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 min右美托咪定0.6μg·kg-1静脉泵注(10 min内泵注完毕),N组患者以同样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例数及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和心率D组明显低于N组(P<0.05);躁动评分和呛咳例数D组显著低于N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不影响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皮瓣移植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和患者呛咳、躁动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3.
喉罩与气管导管在麻醉苏醒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君  葛军昌  王泉 《中外医疗》2008,27(14):36-37
目的 比较麻醉苏醒期拔除喉罩与气管内导管发生的气道不良事件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无气道梗阻,张口受限等喉罩禁忌症的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A组)和气管内导管组(B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时(T1),拔除即刻(T2),拔除后5min时(T3)的SBP,DBP,HR及spO2,并询问患者是否咽痛,记录发生咽痛,呛咳及低氧血症的病例数.结果 喉罩组较气管内导管组呛咳反应少,低氧血症和咽痛的发生率低,血流动力学变化也小.结论 麻醉苏醒期拔除喉罩比气管内导管不良气道事件发生率低.应激反应小,更有利于麻醉苏醒期的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和尼卡地平在眼科手术病人围拔管期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气管拔管前静脉注射异丙酚和尼卡地平对眼科全麻手术病人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眼科手术全麻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n=20),分别于气管拔管前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尼卡地平20 μ/kg和生理盐水,分析比较各组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躁动、呛咳等并发症,眼压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的差异.[结果]A组吸痰、拔管时和拔管后心率、血压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英文作者单位].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明显下降(P<0.05);B组吸痰、拔管时血压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升高,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明显下降(P<0.05);B组和C组同时点心率与用药前比较无明显下降,B组心率与诱导前比较明显升高;C组吸痰、拔管时及拔管后2 min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无明显下降.拔管期间以及拔管后A组呛咳及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P<0.05);3组均无喉痉挛患者出现;舌后坠发生率A组略高于B、C组,但无明显差异.患者清醒时间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时A组眼压与诱导前比较无明显升高,其他两组则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眼科手术病人气管拔管前应用镇静剂异丙酚预防拔管反应效果优于尼卡地平,且不影响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全麻苏醒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地佐辛组(D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约20min给予D组肌注地佐辛0.1mg/kg,A组不给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前、拔管时、拔管后10minMAP、HR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疼痛、寒战及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前MAP、HR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10minMAP、HR的变化和术后发生寒战、躁动的例数及镇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min肌注地佐辛能有效抑制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寒战、躁动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全凭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后在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拔出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并发症,选择最佳拔管时机的BIS值。方法选择全麻患儿180例,随机分为A组(拔管时BIS值:56~60)、B组(拔管时BIS值:61~65)、C组(拔管时BIS值66~70)、D组(拔管时BIS值:71~75)、E组(拔管时BIS值:76~80)、F组(拔管时BIS值:81~85),每组30例。全部患儿依次静注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诱导,术中持续静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BIS值40~55。术毕各组在不同BIS值下吸痰拔管,观察并记录各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血氧饱和度、术后并发症及清醒时间。结果A、B组深麻醉拔管,循环稳定,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清醒时间长。E、F组在清醒时拔管,刺激较大,极易躁动。C、D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反应轻,呼吸系统影响小,术后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儿童全凭静脉麻醉拔管时BIS值在66~75范围内拔管较为适宜,BIS值71~75范围内拔管最为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麻醉期间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0例.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泵注10 min,之后维持剂量0.5 μg·kg-1·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B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对照.2组患者麻醉诱导和药物维持相同.记录和测定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和拔管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术毕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均明显减少(P〈0.01);在麻醉诱导前和气管拔管即刻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降低(P〈0.05~P〈0.01);术后呛咳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h-1可减轻应激反应,从而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全麻药的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液在颅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 I~II级,无严重心肝肾病,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143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异氟醚(按需吸入50%N2O)组(A组)70例,瑞芬太尼+异丙酚组(B组)73例.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类型及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08mg/kg、芬太尼0.2mg方案.麻醉维持A组采用1%~2%异氟醚;B组采用1%异丙酚8~12μg/(kg·min),两组患者都从手术开始前全程泵0.1~0.2μg/(kg·min)瑞芬太尼至手术结束,结束前5min静脉推注1mg/kg曲马多.观察停止麻醉药给予后至拔管期间患者的呛咳发生率(数)、血流动力学及SPO2变化、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 与A组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40%)相比,B组为5%(P<0.05);且B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SPO2的变化也均较A组显著减少.2组的苏醒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颅脑手术围麻醉期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可有效减少拔管期间呛咳的发生率、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利多卡因经气管导管逆行气管及咽部表麻与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对全身麻醉手术(除外气道和心脏手术)的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前后发生咳嗽和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LI)组和气管及咽部利多卡因表麻组(LL组),各45例。LI组采用气管及咽部注入氯化钠注射液和静注利多卡因方法,LL组采用气管及咽部注入利多卡因和静注氯化钠注射液方法。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诱导前),外科手术结束时(T_0),气管拔管前0 min(T_1),气管拔管后0 min(T_2)、5 min(T_3)、10 min(T_4)的心率(HR)、平均脉压(MAP);比较两组舒芬太尼用量、麻醉时间、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T_3时的呼吸频率及镇静评分、呛咳发生率及程度、不良反应。结果:T_1~T_4时,两组HR、MAP均较T0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LL组MAP、HR均低于L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气管导管前及拔除气管导管时,LI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强于L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除外气道和心脏手术)后,2%利多卡因经气管导管行气管、喉及咽部表麻较静脉注射更能有效抑制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咳嗽和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提高经鼻蝶窦垂体瘤苏醒期拔除气管导管平稳性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协和医院60例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L组)和对照组(C组).将L组气管导管前二分之一和套囊表面均匀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C组导管表面涂抹石蜡油.研究终点为苏醒期的呛咳事件.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拔管时间,随访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 拔管期的自发呛咳率L组低于C组(7% vs.40%,P<0.01);诱发的呛咳率L组显著低于C组(20% vs.60%,P<0.01).术毕至拔管时间L组小于C组[(18±6)min vs.(27±6)min,P<0.05].需要追加芬太尼的患者比例L组低于C组(17% vs.70%,P< 0.01).L组的收缩压与心率乘积在拔管时和拔管后1 min均低于C组(P<0.05).结论 对于全麻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气管导管表面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能有效减少苏醒期患者的呛咳事件、减少芬太尼补救用药量、缩短术毕至拔管时间并降低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