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巾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1996年至2004年诊断为宫颈癌的存档组织蜡块78例,CIN40例,正常宫颈组织12例。41例新鲜宫颈组织和液基细胞标本取自2005年至2006年手术切除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液基细胞巾的HIF-1α表达。[结果]宫颈癌、CINⅡ~m、CINI和正常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46/78)、48.0%(12,25)、6.67%(1/15)、0(0/12);宫颈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宫颈癌组织和CINⅡ~Ⅲ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及CINI(P〈0.05);液基细胞中宫颈癌和HSIL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高于LSIL及正常细胞(P<0.05)。[结论]HIF-1α可能是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浸润性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早期筛查和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eIF-4A在正常及不同级别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11-01-0l-2012-06-01行手术治疗或活检确诊的120例患者,其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CINI级)3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CINⅡ和Ⅲ级)30例及宫颈癌组织60例(51例鳞癌,9例非鳞癌)。另选取同期手术切除的3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宫颈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eIF_4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6.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76.7%)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78.4%)中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21,P〈0.001;且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47.111,P〈0.001;但是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elF-4A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4,P=0.854。eIF-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无关,x2=0.592,P=0.442;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有关,x2=6.161,P=0.046;与临床分期有关,x2=7.515,P-0.006。结论:eIF-4A可能参与了宫颈病变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可能在宫颈病变的初始过程即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敏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9,23(3):245-248,27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P16INK4A、PC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病理组织化EnVision法检测506例宫颈病变中P16INK4A及PCNA的表达情况。通过原位杂交(ISH)检测其HPV16/18型及6/11型DNA的感染率。结果HPV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总检出率为47.23%(239/506),CIN组中检出最多的感染类型为HPV16/18,43.28%(219/506)。CINⅠ级HPV16/18型检出率较鳞化伴增生组明显增加(P〈0.05);尤其在CINⅡ、CINⅢ组中阳性表达率较高;P16INK4A表达率为72.92%(369/506),其中CINI级P16INK4A蛋白表达率71.54%(93/130)较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组表达率31.96%(31/97)和尖锐湿疣组表达率41.67%(10/24)明显增加(P〈0.01),CINU组P16INK4A蛋白表达率90.38%(94/104)、CINⅢ组表达率92.6%(112/121)较CINⅠ明显增加(P〈0.01)。PCNA阳性表达率在CINⅠ组、CINⅡ组、CINⅢ、宫颈癌组均不同程度的表达,较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组表达率5.15%(5/97)和尖锐湿疣组表达率25.00%(6/18)明显增加(P〈0.01)。结论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P16INK4A、PCNA阳性表达率及染色程度呈递增趋势,与HPV16/18型感染关系密切,可能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与CINⅠ、CINⅡ、CINⅢ级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作为宫颈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标记物。同时P16INK4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初步显示利用这一基因异常靶点进行临床治疗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bcl—2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浸润癌中过度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57例宫颈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并以11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bcl-2蛋白在CIN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bcl-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不仅表达阳性率(94.7%)明显高于正常对照(54.5%)(P<0.01),而且表达强度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bcl-2蛋白在宫颈癌临床Ⅲ期中的过表达(64.3%)明显高于临床Ⅱ期(22.2%)(P<0.05)。结论: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不仅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而且与宫颈癌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杨兆坤  娄阁 《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24(6):529-532,576
目的探讨AEG-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1例正常宫颈组织、3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18例宫颈腺癌组织和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中AEG-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恶性程度间的关系。结果AEG-1蛋白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和72.2%,高于其在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40.0%、0.0%的表达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G-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灶大小、脉管浸润及肌层浸润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AEG-1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EG-1的过表达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恶性程度和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妇产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期间62例宫颈癌、40例CIN作为研究组,35例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MMP-9的表达。结果:COX-2、MMP-9蛋白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CIN各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OX-2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而MMP-9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COX-2与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20,P〈0.05)。结论:COX-2、MMP-9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相关,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COX-2和MMP-9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和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39例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 SCC)和26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组织中ANXA1和Ki-67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NXA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中 ANXA1蛋白呈高阳性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 ANXA1蛋白表达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ANXA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在正常宫颈上皮和CIN组织中Ki-67抗原表达与ANXA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 P<0.01)。结论:ANXA1蛋白在宫颈癌中低表达,并与抗原表达明显负相关,与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凋亡抑制和增殖能力增强有关,可以作为预测宫颈鳞癌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Runx3蛋白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unx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0%、66.7%和26.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结论:Runx3蛋白的表达异常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Cyclin D1、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Cyclin D1和Ki-67的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yclin D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46.7%(14/30);Ki-6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3.3%(22/30)。Cyclin D1表达与有无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Ki-67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有无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yclin D1和Ki-67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高侵袭性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MMP-9在CIN的发展及宫颈鳞癌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对79例CIN、79例宫颈鳞癌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结果:MMP-9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及宫颈鳞癌肿瘤细胞胞浆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MMP-9在CIN、宫颈鳞癌各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阳性表达率随各病理等级的增高而上调;MMP-9在各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MP-9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MPO与CIN的发展有关,是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MMP-9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PTEN和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喜梅  刘逢吉  孙雷  郑仁恕 《肿瘤》2006,26(9):847-850,87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HPV16/18DNA和PTEN、survivin蛋白在86例宫颈腺癌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PV16/18DNA与survivin蛋白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1%与67.4%,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HPV16/18感染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2、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组(P〈0.01)。PTEN与survivin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1)。透明细胞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surviv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宫颈黏液型腺癌(P(0.05)。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生与HPV16/18感染及PTEN、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三者在宫颈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PTEN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1994~2003年间收治的79例宫颈鳞癌及1994~2004年间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切片79例,正常子宫颈切片16例。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对其PTE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比较PTEN在正常子宫颈、宫颈CIN及宫颈癌中表达的差异,分析PTEN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PTEN表达阳性率为93.75%(15/16),CIN为58.23%(46/79),宫颈癌为37.97%(30/79),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与PTEN表达显著相关(P<0.05)。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预后与PTEN表达无显著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TEN并非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PTEN基因在宫颈组织从癌前病变向宫颈癌演变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PTEN基因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不是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Survivin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Survivin基因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5例上皮内瘤样变及59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表达阳性率逐级升高。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与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表达发生在宫颈癌恶性转化的早期,并为宫颈癌预后提供了有价值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芸中  高云荷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4):223-225,F003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6例宫颈鳞癌 ,1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和 2 1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survivin、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从慢性宫颈炎组到宫颈癌组 ,survivin、VEGF表达率逐渐升高。宫颈癌组的survivin、VEGF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及CIN组 (P <0 .0 5 )。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r=0 .35 8,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与VEGF在宫颈癌的发生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IK3CA、PTEN和p16蛋白在人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PIK3CA、PTEN和p16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 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在22例健康者宫颈组织、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3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检测PIK3CA、PTEN和p16蛋白的表达,显色原位杂交方 法检测高危型HPV16/18的感染。结果PIK3CA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和HPV16/18的感染率均随着宫颈上皮逐渐恶变而 上升,PTEN蛋白表达却 呈现相反的结果。PIK3CA、PTEN、p16蛋白和 HPV16/18的感染率在宫颈鳞癌和CIN Ⅱ~Ⅲ组中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和CIN 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39例(76.47%)CIN Ⅱ~Ⅲ 中显示PIK3CA阳性,仅有9例 (42.86%)CIN Ⅰ中显示 PIK3CA阳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PTEN和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 变不同组别中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81例CIN Ⅱ~Ⅲ和鳞癌组织中,PIK3CA和p16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0.000,r=0.544)。PIK3CA、p16蛋白与PTEN蛋白表达之间,两者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HPV16/18阳性的47例标本中,PIK3CA和p16蛋白几乎均呈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PTEN蛋白却有37例呈阴性表达,无显著相关(P=0.116)。结论PIK3CA、PTEN、p16蛋白表达以及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PIK3CA、PTEN、p16蛋白和高危型HPV感染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早期癌变的分子标志物。高危型HPV感染可能有助于PIK3CA和p16蛋白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抑癌基因PTEN在正常子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在15例正常子宫颈、15例CIN Ⅰ级、15例CINⅡ级、15例CINⅢ级和6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 Survivin、PTEN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00.00%;在CIN Ⅰ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86.67%;在CIN Ⅱ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3%、80.00%;在CINⅢ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40.00%;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21.67%.统计学分析显示,Survivin阳性表达率:CINⅢ级高于CIN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阳性表达率:CINⅢ级低于CIN Ⅱ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urvivin蛋白与PTEN表达与子宫颈癌的肿瘤最大径、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PTE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子宫颈癌组织Survivin、PTEN在子宫颈上皮癌变过程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肿瘤临床病理有密切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urvivin and PTEN in cervic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Survivin and PTEN in 60 cases of cervical carcinoma, 15 cases of CIN Ⅰ , 15 cases of CIN Ⅱ, 15 cases of CIN Ⅲ and 15 cases of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sults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rates of Survivin were 86.67 %, 80.00 %,33.33 %, 20.00 % and 0, respectively, and those of PTEN were 21.67 %, 40.00 %, 80.00 %, 86.67 % and 100.00 % in cervical carcinoma, CIN Ⅲ, CIN Ⅱ, CIN Ⅰ and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rates of Survivin were increased along with 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 CIN Ⅰ, CIN Ⅱ,CIN Ⅲ and invasive carcinoma of cervix;while those of PTEN were inverse order.Compared with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rates of Survivin and PTEN protein in the CIN Ⅱ group, those in the CIN Ⅲ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1 and P <0.05, respectively). Expressions of Survivin and PTEN were correlated to the size of focus(P <0.05), the depth of tumor and pelvic lymphnode metastasis (P <0.05), but not to clinical staging, pathological types, pathological grading and age(P >0.0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TEN and Survivin in cervical carcinoma.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s of Survivin and PTEN are correlated with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 and be related to clinical pathotology.Survivin and PTEN may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proliferation, differentuation and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 They may be used as markers of early diagnos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O、Gal-9在宫颈癌血清中的表达及二者与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并分析血清NO、Gal-9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CIN II-III患者及对照组患者血清中NO的含量;选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Gal-9蛋白的表达水平;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各组患者宫颈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并对三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SCC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O及Gal-9水平显著升高(P<0.05);宫颈细胞AI值明显升高(P<0.05)。CIN II-III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NO及Gal-9水平明显升高(P<0.05);宫颈细胞AI值显著升高(P<0.05)。CSCC组与CIN II-III组比较:血清NO及Gal-9水平升高(P<0.05);宫颈细胞AI值升高(P<0.05)。血清NO与Gal-9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同时,血清NO及Gal-9均与宫颈细胞AI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中NO、Gal-9的过度表达参与了HR-HPV相关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细胞凋亡;宫颈癌血清中NO和Gal-9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和P53、PCNA表达在宫颈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P5 3蛋白和PCNA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PI法 ,测定正常宫颈组织 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18例和宫颈癌 2 3例细胞凋亡指数 (AI) ,采有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宫颈上皮组织中P5 3蛋白和PCNA表达。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AI值明显低于CIN组和宫颈癌组 (P <0 0 1) ,而宫颈癌组AI值明显低于CIN组 (P <0 0 5 )。突变P5 3蛋白和PCNA表达随宫颈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升高 ,二者在正常组织、CIN、宫颈癌三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6 %、16 7%、4 7 8%和 5 6 %、6 1 2 %、78 3%。P5 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级别、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 ,而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PCNA与宫颈癌临床期别、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 ,而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级别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失衡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野生型P5 3基因突变可能是细胞凋亡受抑的一个重要因素 ,P5 3及PCNA是判断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很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在早期宫颈癌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m,CIN)、75例早期宫颈癌(invasivecarcinomaofcervix,ICC)和15例正常宫颈上皮(normalcervicalepithelium,NCE)中VEGF和KDR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其中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结果:在ICC中,VEGF和KDR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膜和(或)细胞浆;而CD34主要表达于癌巢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从NCE到CIN再到ICC,VEGF与KDR的阳性表达率以及MVD均显著升高(P<0.01)。在ICC中,VEGF、KDR阳性表达者其MVD分别显著高于VEGF、KDR阴性表达者(P<0.05)。VEGF在ICC的表达与KDR显著正相关(r=0.56,P<0.01),并且两者均与MVD显著正相关(前者r=0.60,P<0.01;后者r=0.33,P<0.01)。VEGF与KDR均阳性表达者,其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两者均阴性表达者(P<0.01)。结论: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在宫颈癌肿瘤血管生成中起上调作用,两者均过度表达,肿瘤血管生成显著增加。检测VEGF及其受体KDR的联合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血管生成情况以及寻找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新靶点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组织中Fas、FasL及caspase-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Fas、FasL及caspase-8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宫颈肿瘤细胞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宫颈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祥病变组织(CIN)及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10例慢性宫颈炎,10例正常宫颈上皮中Fas、FasL和caspase-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Fas及FasL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慢性宫颈炎及正常组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宫颈鳞癌明显高于宫颈腺癌(P<0.05,P<0.01)。Fas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FasL则增高(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FasL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Fas及FasL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宫颈癌TIL的Fas及FasL表达明显高于CIN(P<0.01);caspase-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caspase-8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降低,caspase-8表达亦明显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宫颈癌能通过Fas,caspase-8低表达及FasL高表达,逃避机体免疫监视以促使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