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健康等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讨论了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为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上网人数的骤增,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网络成瘾率也在不断上升。研究发现[2],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30岁,且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大学生尤易成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互联网使用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学生因过度上网或不适当使用网络而导致的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该文在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近年网络心理学(Cyberpsychology)研究的热点,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2,3].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的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表征、网络成瘾者个性特征、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427名医学院校本科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和他们在自我控制方面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水平在性别、年级、家庭住址、独生子女与否上有差异,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上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网络成瘾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互联网使用过度倾向的联系密切,并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的新生力量,其崛起尤为突出。青年大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追求刺激、自控能力弱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使他们成为网络极大受益者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了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他们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探究其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对避免大学生网络成瘾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1,2]倾向已成为大学生潜在的精神卫生问题.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5].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原因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情况,探讨该人群网络成瘾的综合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就读本科四年制及五年制的三、四年级医学生506例,实际有效调查496例.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量表和自编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及脑诱发电位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西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网络成瘾患者与非网络成瘾患者在脑诱发电位研究上是否存在差异;旨在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对山西省三所不同类型高校的510名本科生作SCL-90、EPQ、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自编的大学生上网一般情况的调查并测定认知功能指标脑诱发电位P300及其亚成分。结果:1、山西省大学生中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24%。网络成瘾者男性多于女性,成瘾者上网行为有特殊性;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每周上网时间、上网有无负面影响、父母对其上网的了解程度、P、E、N、强迫、抑郁、偏执、恐怖;3.脑诱发电位研究显示在IAD组和非IA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6.24%,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的使用方面与非网络成瘾者存在差异。2、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上网时间的长短、所使用的网络功能及个性、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燕利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42-14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步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所谓网络成瘾(IAD),就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