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131)I-CEA C50在22例卵巢癌病人放射免疫显像中的血药动力学特性。~(130)I-C50的血半清除时间平均为T1/2α=24.8h,T1/2β=40.5h(n=12)。在静脉给药后28h内约有给予放射性总剂量的50%由尿排出。循环血液中标记抗体主要在血浆中。卵巢癌病人在接受静注标记抗体后2~3周即可产生人抗鼠抗体,在体内维持至少9个月以上。二次显像应用时,抗鼠抗体的产生影响了二次显像效果,限制了鼠源性单抗的反复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131)I-抗CEA单克隆抗体对2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结果20例阳性显像,2例阴性显像(假阴性),20例阳性者结果与手术中所见相符,48处转移灶共发现45处,阳性率93.8%,最小检出病灶直径1.5cm,其中2例大网膜广泛转移和1例升结肠转移为采用本方法首次发现,显示放射免疫显像对卵巢癌不仅可以定性定位,还能检出转移灶,与B超、CT等方法比较具有一定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31)I-抗CEA单克隆抗体免疫显像诊断结、直肠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31)I标记抗CEA单克隆抗体对23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例良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进行了免疫闪烁显像研究,真阳性率91%,肝脏、卵巢及其他肠段的转移灶均获阳性显像,探测肝内最小转移灶为1cm,2例息肉患者均阴性。本文表明肿瘤/非肿瘤放射性比值须在2.0以上才能获阳性显像,坏死的肿瘤阳性率可明显下降。本法诊断的准确性达91%,高于B超、钡灌肠及其他核医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CEA)抗体C50进行放射免疫显像(RI)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对152例临床怀疑为各种肿瘤的患者做了RI检查,包括卵巢肿瘤115例,肠道肿瘤26例和肺肿瘤11例。②用2巯基乙醇还原法标记99mTcC50,其标记率达90%以上,单抗用量1~15mg。③静注地塞米松防过敏,99mTcC50静脉注射后4~6h采集平面或断层图像。④以病灶处有放射性浓聚或T/NT比值大于12为阳性判断标准。⑤全部病例均做了病理检查,其中卵巢肿瘤组同时进行了B超诊断,肠道肿瘤组做了免疫组化实验。结果:99mTcC50在恶性病变灶中有较多的滞留,诊断敏感性882%,特异性832%,准确性为849%,转移灶的检出率达844%,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B超。而RI的质量与血清CEA水平无关,与肿瘤的大小、肿瘤细胞CEA反应及肿瘤细胞分泌的CEA在组织中的分布有关。结论:认为99mTcC50RI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和转移灶的检出有价值,是一种安全、简便和实用的影像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19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了术前血清CEA测定和~(131)I-CEA单克隆抗体免疫显像,使用γ-闪烁显像辅以微机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较好效果。1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卵巢癌术后复发病人7例血清CEA>0.15mg/L,11例免疫显像阳性,1例假阴性。7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血清CEA>0.15mg/L,免疫显像均为阴性。免疫显像在发现转移灶的同时亦可直接显示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与数量。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荷瘤裸鼠99mTc-COC183B2放射免疫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99mTc标记抗卵巢上皮癌单克隆抗体COC183B2 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COC183B2 用预亚锡法标记后 ,经腹腔注入荷瘤裸鼠体内 ,在 2 4小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并观察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标记抗体在肿瘤组织中出现了特异性浓聚。获得清晰的显像 ,T/NT比值在 0 99~ 5 99之间 ,T/B比值为 1 19。结论 :说明COC183B2 可特异地与卵巢癌结合 ,具有导向卵巢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用~(131)I-CEA McAb放射免疫显像诊断10例卵巢癌患者,使用γ-闪烁显像辅以微机图像处理技术和双核素减影术获得较好效果。10例全部阳性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完全相符,卵巢癌RII分期与手术分期亦完全符合。31处转移灶发现30处,阳性率97%,最小检出病灶直径1.5cm。本法在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同时可直接显示病灶位置、形态、大小及数量。对早期发现、指导临床分期、估计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99mTc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SZ-121在荷人胰腺癌裸鼠体内的显像及生物分布,探讨其用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皮下种植法建立荷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以2-亚氨基噻吩盐酸盐(2-IT)修饰SZ-121,^99mTc-葡庚糖酸钠(GH)配体交换法标记SZ-121,经裸鼠尾静脉注入^99mTc-SZ-121后1、4h对裸鼠进行γ显像,于24h测定荷瘤小鼠体内组织的放射性分布。结果γ显像及生物分布显示,^99mTc-SZ-121被静脉注入荷瘤鼠后1h,肿瘤即清晰显影,随时间延长趋于增浓,且瘤组织与非瘤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也逐渐增高,肿瘤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Pg)均高于注射^99mTc-IgG的对照组(P〈0.05)。结论^99mTc-SZ-121具有活体内定位导向能力,显像时间短,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胰腺癌显像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I)质量,建立卵巢癌预定位放射显像技术。方法:将合成的环二乙基三胺五乙酸(cyclic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acid,cDTPA)与卵巢癌单抗COC183B2进行偶联,Sephadex分离纯化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细胞放射自显影对偶联物进行活性测定。将偶联的COC183B2cDTPA或IgG分别经腹腔注入荷人卵巢癌裸鼠腹水瘤模型体内,48h后,将还原99mTc淋洗液经腹腔注入体内,6h后进行RII。显像后,体外称重并测量瘤及其他正常组织放射性活性,计算瘤与非瘤放射性比值(T/NT)。结果:(1)COC183B2cDTPA与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细胞放射自显影结果可见卵巢癌SKOV3细胞膜周围呈环状显影,提示偶联后单抗仍保留了较好的免疫活性。(2)注射还原99mTc6h后RII,可见实验组荷瘤裸鼠腹腔有特异放射性聚集;而对照荷瘤裸鼠腹腔无特异放射性聚集。实验组各器官T/NT值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TPA偶联COC183B2单抗进行卵巢癌预定位放射免疫显像 相似文献
11.
抗独特型卵巢癌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免疫网络学说,抗独特型抗体中的Ab2β具有模拟原始抗原的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抗独特型抗体能打破免疫耐受,作为肿瘤疫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在大多数上皮性卵巢癌有表达,我中心经过系列研究陆续制备了鼠源的模拟OC166-9的抗独特型抗体6B11、6B11单链抗体(6B11scFv)、6B11scFv和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的融合蛋白(6B11GM).鼠源抗体反复应用于人体可产生人抗鼠抗体,为了实现人源化、增加6B11scFv的免疫原性、提高分子质量、降低鼠源性,我中心又制备了抗独特型微抗体(6B11VLVHhc).同时为了验证上述抗体的免疫作用,我们构建了人淋巴细胞免疫重建的荷人卵巢癌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上述系列研究为6B11卵巢癌抗独特型疫苗用于临床积累了大量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用抗乳癌单克隆抗体6C6对乳癌转移淋巴结进行体外和体内放射免疫定位的研究。用DTPA法标记~(111)铟,Iodogen法标记~(131)碘。经双侧指蹼注药对7例乳癌和1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的体外放射免疫显像。6例患侧腋窝显阳性影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5例有淋巴结的转移:2例显像阴性,病理结果均未见癌细胞转移。用小型季持式γ探测仪对6例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进行了术中放射免疫探测。24个淋巴结的探测结果,假阳性率0/18,假阴性率1/6。对术后解剖出的60个淋巴结用井型γ幂测仪进行探测,假阳性率6/42,假阴性率2/18。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在体外抗肿瘤免疫情况,探讨其作为卵巢癌疫苗的可能性.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刺激并培养.采用3HTdR参入法、51Cr细胞毒实验分别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毒作用,ELISA方法测定用6B11微抗体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抗体刺激后淋巴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可以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最佳刺激剂量为20 mg/L;并对OC166-9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有细胞毒作用;用6B11微抗体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升高;淋巴细胞的表型表现为,疫苗刺激后CD3 的细胞明显增高, CD4 的细胞也增加, CD8 的细胞增加不明显.CD4 /CD8 的比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在体外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为抗独特型微抗体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近20年的预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20年我院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状况,并对改善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治疗的18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时间分为两组,1989年12月31日以前的58例为第Ⅰ组,以后的122例为第Ⅱ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预后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第Ⅰ组2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8.9%、3.5%,第Ⅱ组分别为57.7%、31.9%,第Ⅱ组的预后明显好于第1组.单因素分析显示Ⅲa、Ⅲb期较Ⅲc期和Ⅳ期预后好;残余瘤≤2cm者比残余瘤>2cm者预后好;术后联合化疗≥6个疗程者较<6个疗程者预后好;TP方案或加用其他二线药物化疗者较CAP或CP方案化疗者预后好,两者均较未化疗或单一药物或非规范的联合化疗者预后好.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残余瘤大小及化疗疗程数对预后有影响.结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近10年来得到了明显改善,肿瘤细胞减灭术、CAP或TP方案6个或以上疗程的化疗有助于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卵巢癌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为深入研究卵巢癌疫苗的主动免疫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卵巢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6B11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3D12.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免疫印迹杂交等检测其特异性结合抗原的性质;竞争抑制实验鉴定其特异性结合的抗原表位.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3D12的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3D12能够特异性结合6B11及卵巢癌初始抗原OC166-9,并能竞争抑制COC166-9(抗OC166-9的单克隆抗体Ab1)与OC166-9的结合.免疫印迹杂交显示,3D12与COC166-9免疫沉淀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该抗体为IgM,亲和力约为8.34×107 L/mol.结论:卵巢癌抗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3D12属Ab1样Ab3,间接证实6B11为抗原内影像型抗独特型抗体. 相似文献
16.
选择10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69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和95例健康女性(对照组),检测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HE4)和糖链蛋白(CA)125水平,计算卵巢恶性风险计算法(ROMA)指数。通过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反映预测的准确性。以敏感性和特异性反映预测的真实性。结果显示,卵巢癌组、良性组和对照组ROMA指数分别为83.0%、8.9%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良性组为参照时,卵巢癌组ROMA指数单项检测的AUC为0.900。ROMA指数预测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92.8%。提示ROMA指数可作为卵巢癌风险评估的指标,诊断的准确度优于HE4和CA1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抗卵巢癌单链抗体183B2ScFv 与假单孢外毒素(peudononas exotoxin, PE38)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制备抗人卵巢癌单链免疫毒素蛋白183B2ScFvPE38,为卵巢癌导向治疗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次亚克隆,将编码单链抗体的基因及编码毒素的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并在IPTG的诱导下进行表达.采用直接ELISA及细胞杀伤对抗体及毒素部分的活性进行检查.结果:表达蛋白183B2ScFvPE38具有较好的抗体活性及毒素活性.结论:抗卵巢癌单链免疫毒素183B2ScFvPE38 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可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