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老年冠心病95例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93例 ,糖尿病90例 (其中合并冠心病40例 ) ,正常老年人50例。以LDYN6A型血流变测定仪测定全血粘度 (低切 ,中切 ,高切 ) ,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运用SPSS软件行Dunnett检验。结果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组全血粘度 (中切 ,高切 )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电泳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而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高血粘度和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为老年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合并症,特别合并心脑肾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糖尿病血液粘度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用维脑路通对30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的改变,并与62例正常健康组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液流变性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液流变性情况,我们对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检测观察,并与健康人进行了比较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健康对照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27~74岁,平均年龄42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共100例,其中胰岛素依赖型3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64例。男性41例,女性59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2岁。此组患者诊断均符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1.2方法 仪…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及血液粘度异常的患者,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发现其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及其血液流变特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TNF-α、PAI-1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TNF-α、PAI-1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TNF-α、PAI-1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单纯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TNF-α、PAI-1的增高以及血液流变性改变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以及血液的宏观、微观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治疗方案对疾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组进行比较,观察疾病发生及治疗过程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均得到改善。结论:Ⅱ型糖尿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是导致出现微循环障碍及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血液粘度的增高、红细胞变形性的恶化,都提示我们在体内肯定存在着诱发病灶,促使我们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一步确定疾病的诱因,改善异常的血液粘度学指标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59例冠心病患者和31例中老年健康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六项指标检测.所选病例平均年龄较大.结果表明冠心病组全血比粘度特别是低切变率全血比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亦高于对用组,差异性显著(P<0.05);血沉和K值二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其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且女性较男性明显.说明冠心病患者血液粘滞性和血液凝固性均明显增强,红细胞聚集性随增龄渐趋增强.女性在中老年期血液凝固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报导,国内糖尿病患者已达二千万,其中60%以上合并高脂血症.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高脂血症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后果.本实验结果说明降粘脂饮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的血液粘度,调节异常血脂.  相似文献   

9.
检测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34例和非糖尿病非冠心病正常人16名的血浆内皮素(ET)、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浆ET、ⅧR:Ag检测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这提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流高凝状态。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其有密切关系。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控制血液高凝状态是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中的变化。方法:2008~2010年初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中糖尿病并发血脂异常组52例,并发冠心病组48例,并发视网膜病变组20例,单纯糖尿病组40例,健康对照组100例。平行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各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发症各组全血低切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冠心病组红细胞压积较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5);并发症各组其它指标较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红细胞聚集性增强是其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危险因素,积极解聚、降粘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法测血清游离脂肪酸,免疫比浊法测超敏CRP,比较检测结果,并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与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都显著增高(P<0.01).以2型糖尿病组为整体,有无合并冠心病为因变量Y(有=1,无=0),以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例数、血压、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游离脂肪酸、超敏CRP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树红 《医学信息》2009,22(7):1352-135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给予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最大威胁。其并发症之一就是其脂质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等疾病。血液流变及血脂检测可作为此类并发症的主要监测指标。本文对6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PHLC)和荧光偏振技术测定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红细胞膜脂肪酸成分和膜微粘度,并分析了脂肪酸成分、膜流动性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尿病人红细胞膜花生四烯酸(AA,C20:4)含量及组成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伴冠心病组AA含量又低于单纯糖尿病组,且其总脂肪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膜微粘度明显高于对照,而冠心病组又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人红细胞膜AA含量与膜微粘度呈负相关,与ISI呈正相关,膜微粘度与ISI呈负相关。AA含量,微粘度和ISI均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提示糖尿病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其脂肪酸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糖尿病合并症,特别是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糖尿病血液粘度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用精制蝮蛇抗栓酶对30例糖尿病合并高粘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并与常规组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按1981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会议的诊断标准,确诊为Ⅱ型糖尿病(NIDDM)且血液流变学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异常的住院病人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常规组18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6例,糖尿病病程1.5—22y(12±5y)。年龄42—  相似文献   

16.
范晓雅  杨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816-18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血糖、血脂、LCN2、IL-1β、NF-kB与心踝血管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11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2型糖尿病,分为冠心病组(n=61)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n=57).并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血清LCN2、IL-1β、NF-kB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SBP、DBP、TC、TG、LDL-C、LCN2、IL-1β、NF-kB、CAVI水平更高(P<0.05);相比于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FPG、TC、LDL-C、LCN2、IL-1β、NF-kB、CAVI 水平更高(P<0.05).经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FPG、TC、LDL-C、LCN2、IL-1β、NF-kB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AVI均呈正相关(P<0.05).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FPG、TC、LDL-C、LCN2、IL-1β、NF-kB水平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AVI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PG、TC、LDL-C、LCN2、IL-1β、NF-kB水平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并且LCN2、IL-1β、NF-kB可共同导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CAVI增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及合并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分别测定60例RVO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RVO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等的变化。结果:RVO患者血流变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RVO患者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异常。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在RVO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汉族与哈萨克族 (哈族 )糖尿病人血液粘度情况。方法 :用锥板式血液粘度仪对 12 7例汉族和哈族糖尿病人及 13 5例正常人全血和血浆粘度进行测定。结果 :无论民族、性别 ,糖尿病组全血与血浆粘度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而无论糖尿病或对照组 ,全血与血浆粘度在民族间、男女间也有不同程度差别。结论 :糖尿病人血液粘度较正常人为高 ,汉族高于哈族。不同民族间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51例冠心病血浆和血清粘度与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等生物物质含量的关系进行观察,与正常50例对照。结果示:非心梗组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等均呈显著差异(P<0.05)。心梗组与非心梗组比全血粘度、血清粘度、纤维蛋白原、IgA、IgM也有显著差异(P<0.05)。我们认为,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大分子含量明显异常,这在冠心病的病因学和治疗学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8例糖尿病患者,检查CIMT后,分为血管病变组及无血管病变组,检测两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及CIMT与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管病变组的CIMT、全血(低切、中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病变组CIMT与全血(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血管病变患者常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可能参与颈动脉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