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钱普键  林钢  李德祥 《河北医学》2001,7(2):143-145
我院自 1998年采用自行研制的脊柱前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器械结构新型固定器由钢板、螺钉及固定螺母三部分组成 ,其特点是钢板开有相平行的通长槽 ,螺钉中部有一凸块。在应用时螺钉通过钢板能槽植入椎体 ,钉—板借助螺母锁定形成牢固的框架结构 ,实施对脊柱的三维固定。1.2 使用方法以胸1骨折为例 ,拟固定胸12 —腰2 。侧卧位手术显露胸12 —腰2 椎体侧方 ,胸12 及腰2 各选两点 ,四点相连呈前长后短的梯形 ,在两椎体背侧点钻孔、置钉、上钢板 ,螺母固定 ,再通过钢板滑槽在椎体腹侧两点定…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脊柱的爆裂型骨折是脊柱损伤中较严重的一种类型 ,大多合并截瘫 ,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椎体的骨折片、破裂的椎间盘或后纵韧带等直接压迫 ,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本文收集我院 92年 10月 -98年 8月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瘫 34例 ,均获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分两种 :前路减压  相似文献   

3.
程旗  朱耀明 《重庆医学》2003,32(9):1242-1242
目的 正确选择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最佳脊髓神经恢复和脊柱稳定,减少并发症。方法 本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29例,术前X摄片、CT检查;术后1、2、3、6个月、1年摄片及部分CT检查,观察固定和减压效果。结果 29例经平均11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胸腰椎爆裂前路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正确掌握前路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应用SF内固定器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型骨折30 例,其中伴脊髓损伤12 例。术后伤椎高度均恢复至原高度的80% 以上,神经损伤均有程度不等的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胸腰椎爆裂骨折在脊柱创伤中占有很高比例,而且常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关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手术入路选择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本院2004年5月~2006年5月手术治疗的36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介绍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方法:报告了194例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固定术。以文献复习的方式比较了前路减压复住内固定与椎板减压术、经椎弓根椎体切除减压术、单纯后路复位固定术在减压上所具有的优点。结果;本组病例经6个月~9年,平均3.6年的随访,其中失访10例,所有病例平均神经功能有一级以上的恢复,假关节2例,内固定松动6例,均为骨库异体骨植骨及Kaneda器械固定的病例,其中1例假关节病人合并感染,取出内固定后,二期行后路内固定椎板融合术治愈,其余采用定期随访。结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能彻底减除压迫脊髓神经的骨折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脊柱椎体骨形态,但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操作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 ,随着脊柱外科的不断发展 ,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复位满意 ,固定牢靠 ,可早期活动 ,预防并发症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等优点。我科自 2 0 0 1年 9月以来采用S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30例 ,经全面的临床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17- 6 8岁 ,平均 39.3岁。骨折部位 :T12 3例 ,L114例 ,L2 2 9例 ,L3 3例 ,L41例。骨折类型 :压缩型 11例 ,爆裂型 17例 ,脱位 2例。其中截瘫 5例 ,不全瘫 8例。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均得到满意或较满意复位 ,不全…  相似文献   

10.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脊柱外科多见,由于骨折块的压迫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骨折块常在前方压迫脊髓(马尾)而需行侧前路减压内固定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侧前路减压植骨Z-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武  成懿 《甘肃医药》2009,28(4):280-28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前路手术治疗97例,后路手术治疗92例,评判术后脊柱矫形、脊柱融合等情况,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前路组显示椎体高度达解剖复位,无椎体高度塌陷;后路组显示有6例椎体骨折复位不理想,残留后凸畸形,椎体高度有塌陷。前路脊柱植骨融合率与后路脊柱植骨融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的成功关键是正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4年1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2组,每组40例。甲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乙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观察2组患者椎体平均高度、平均强度与平均刚度,并记录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定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前的椎体平均高度、强度与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术后,2组在这三个指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患者显著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甲组和乙组均各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积极处理后纠正。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方式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1991年12月至1996年3月,我院采用DickⅡ型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8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男60例,女27例。年龄21~63岁,平均39岁。87例均为不稳定性骨折。CT报告碎块突入椎管50例,合并不同程度截瘫16例。椎体滑脱18例。损伤椎体:T_(11)8例、T_(12)16例、L_1 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手术改进后的优势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近年于本院诊治的83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所行前路减压术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9例,对减压技术进行改良.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的减压术式.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显著变小、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也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椎管狭窄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术式改良,有效减少了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等,降低了术者操作难度及患者创伤.  相似文献   

15.
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应争取早期手术减压、复位和内固定。过去,我院多使用Luque棒手术治疗此类骨折,因为该棒缺乏纵向支撑力,且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较多,椎板下钢丝又易损伤脊髓,所以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自2001年以来,我院采用改良Dick固定器治疗18例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性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脊柱脊髓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而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在其中占很大的比率;临床上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手术的入路有后路、前路和侧前方入路等。我院1993年1月-2007年6月,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137例。术后成功回访96例。现对其疗效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和评价Z-plate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胸腰椎段骨折患应用Z-plate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4.2月,所有病人椎体高度、后凸角、椎体移位均明显改善,效果良好,大部分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安全、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术后MRI、CT检查不产生干扰。适用于胸腰段前路减压需要重建脊稳定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胸腰段是胸椎和腰椎的移行区域,活动度大,易发生骨折,脊髓损伤率高,由于该区椎管内有脊髓圆锥,骨折并发损伤通常造成下肢瘫痪和大小便障碍。我科1989-2004年9月用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118例,并得到全部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王鑫  张秉刚 《新疆医学》2000,30(1):25-25
脊柱损伤的首要治疗原则是早期完全复位。对于因脊柱屈曲性压缩骨折,应早期一次性过伸复位,然后保持过伸位,这对伴有脊髓损伤者,较之慢性过伸复位更能早日使脊髓减压。1987~1997年,我科运用Davis法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98例,疗效满意。本文就此98例的临床资料作介绍如下,并对这种术式特点及适应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2例,女23例;年龄17~58岁,平均36.6岁;后路手术45例,前路手术50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术前情况及手术矫正和随访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95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通过比较两组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有差异,前路组比后路组术前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两组均复位满意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有明显差异,后路组矫正丢失率明显大于前路组;术前椎管占位前后路分别为(46.2±12.4)%和(40.6±15.5)%,术后分别为(3.0±4.0)%和(16.2±1.9)%,前路组椎管清除率明显优于后路组;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前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路组.结论 胸腰段爆裂骨折行前后路手术的疗效是肯定的,具体的术式选择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