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48岁,因目黄、身黄、小便黄4 d于2010年10月21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全身皮肤黏膜黄染,腹平坦,右上腹压痛(+),莫菲征(+)。肝功检查:ALT 480 IU/L,AST 309 IU/L,TBil 611.7μmol/L,DBil 447.0μmol/L,IBil  相似文献   

2.
费景兰 《光明中医》2012,27(1):132-133
慢性重型肝炎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大块性(全小叶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临床表现主要有黄疸迅速加深(〉171μmol/L或每天上升≥17.1μmol/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高度乏力、腹胀等,易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3.
答:重症胆汁淤积型肝炎(又称淤胆型肝炎,下同)属中医黄疸病范畴,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者较常见,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升高.根据TBil值(正常值≤17.1μmol/L)的高低,临床分为轻度(TBil≤85.5μmol/L)、中度(TBil≤171.0μmol/L,重度TBil>171.0μmol/L)三种类型.轻度及中度淤胆型肝炎有自愈倾向,重度者病程常超过1个月,黄疸深,易演变,治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张水堂  李云海  柯旭  潘佩光 《新中医》2010,(12):127-128
<正>胎黄,以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小便色黄为主要症状,属于现代医学新生儿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可见黄疸,一般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05μmol/L,早产儿胆红素不超过256μmol/L,称为生理性黄疸[1]。病理性黄疸则属于异  相似文献   

5.
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大都是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炎肝硬变基础上,出现大块或亚大块性的肝实质坏死,总胆红素(TBIL)大于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小于40%,以高度黄疸、高度腹胀、高度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严重肝病,属中医“黄疸”、“急黄”、“臌胀”等范畴。  相似文献   

6.
采取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6例重度黄疸获较好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5~53岁,平均38岁。血清胆红素(SB)值393.3~649.8μmol/L.平均495.9μmol/L,"肝包囊虫病"术后罹患亚急性重症肝炎1例,急黄肝甲型合并胆汁淤积2例,慢活肝(CAH)重型合并胆汁淤积3例(其中1例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癫痫"的基础上罹患 CAH 重型,SB393.3μmol/L)。6例均有胆酶分离,凝血酶原(PT)时间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 5月 ,我院自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瘀胆型肝炎 3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我院肝病研究所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 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2 5~ 47岁 ,平均 34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 71~ 360 μmol/L,ALT80~ 360 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2例 ,慢性 1 8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2 4例 ,女 6例 ;年龄 2 9~ 5 0岁 ,平均 34.5岁 ;总胆红素 1 65~ 376μmol/L,ALT 82~ 35 6u/L;瘀胆型肝炎急性 1 4例 ,慢性 1 6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  相似文献   

8.
正案1:王某,女,45岁,主因"尿黄、恶心、纳差1周",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灰指甲病史,服用"斯皮任诺"6个月,出现尿黄、恶心、纳差,身目黄染。门诊化验示肝功能异常,ALT 298.5U/L,AST 152.8U/L,GGT351.5U/L,AKP 177.5U/L,A/G 29.2/26.2g/L,TBIL144.8μmol/L,DBIL 116.28μmol/L,故收入住院。住院后查肝功能,黄疸进行性加深,TBIL 205.74μmol/L,DBIL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清肝化淤汤治疗各类黄疸型肝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54例为2003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病人.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32例,男23例,女9例.乙肝(HBV阳性)13例,其他急性肝炎(包括淤胆型肝炎)19例;总胆红素(TB)最高394.7μmol/L,最低120.4μmol/L,平均186.6μmol/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最高2410u/L,最低1046u/L,平均1664u/L.慢性肝炎22例,男18例,女4例.其中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16例,其他6例.TB平均89.5μmol/L,ALT平均472u/L,AST平均585u/L.54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脾肿大和急性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测定对淤胆型婴儿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86例淤胆型肝病患儿血清,以80例正常婴儿为对照,常规生化检测,包括血液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的活性,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淤胆型婴儿肝病组TBil增高明显,以DBil增高为主。TBil平均值为176.04μmol/L、DBil平均值为106.42μmol/L,平均DBil值占平均TBil值的60.45%。正常对照组血清GGT测定结果为(26.64±15.92)IU/L,淤胆型婴儿肝病组为(224.53±177.32)I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异常率为92%。淤胆型婴儿肝病GGT水平与血清中TBil、ALP和TBA水平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血清GGT测定对淤胆型婴儿肝病的辅助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 ,43岁 ,有肝炎病史 6年。本次因反复发热 ,伴腹痛、纳差、尿黄 ,四肢酸痛 2 0天入院。体检 :体温 39℃ ,脉搏 86次 /min,呼吸 2 0次 /min,血压 1 2 5 /68mm Hg,神志清 ,精神差 ,慢性病面容 ,皮肤、巩膜中度染黄 ,面部、胸部皮肤见数枚蜘蛛痣 ,肝掌 ( + )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部膨胀 ,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肝肋下及剑下触诊不满意 ,脾肋下3cm,质硬 ,边钝 ,腹部移动性浊音 ( + ) ,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 :GPT 62 U,总蛋白 63g/L ,白蛋白 2 2 g/L,总胆红素 1 30 .6μmol/L,直接胆红素 5 3.2μmol/L,凝血酶原时间 2 3s,凝血…  相似文献   

12.
婴儿黄疸,是儿科临床常见病。患儿多在生后数天或3~4周出现黄疸,持续或加剧,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再度出现黄疸,伴有呕吐,厌食,体重不增,尿色深黄,大便颜色淡黄或灰白等,西医多诊断为新生儿肝炎、胆汁粘稠综合征、母乳性黄疸等。笔者用健脾疏肝利湿法治疗此病50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5~40天,平均23天;病程8~32天;所有病例均作肝功能及乙肝两对半检查,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2例,谷丙转氨酶(ALT)833.5~1667.0nmol·s-1/L22例、1667.5~2000.0nmol·s-1/L26例、>2000.0nmol·s-1/L2…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肝复康治疗,对照组40例仅给予西药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分别为(609±216)μmol/L和(222±90)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为(32±5)%和(32±18)%;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之65.00%;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37d)短于对照组(52d)。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肝复康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是否接受中药治疗将2004-2010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79例亚急性肝衰竭病例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观察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规律。结果:治疗10周末,中药组血清胆红素下降至171μmol/L以下的比例为75%、对照组为51.06%;中药组凝血酶原活动度升至40%以上的累积百分比为84.38%、对照组为61.7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清热化湿、凉血解毒法治疗亚急性肝衰竭可加速黄疸消退,促进凝血功能恢复,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涎腺腺样囊腺癌(SA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取人源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株SACC-LM细胞株,将细胞暴露于含姜黄素浓度分别为0μmol/L、10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的培养基中,采用CCK-8法检测SACC-LM细胞增殖情况;取SACC-LM细胞株,分为姜黄素0μmol/L组、姜黄素1μmol/L组、姜黄素5μmol/L组、姜黄素10μmol/L组,采用Transwell法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取SACC-LM细胞株,分为姜黄素0μmol/L组、姜黄素10μmol/L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ACC-LM细胞中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STAT3、TIMP1、SNAIL、CyclinD1、MMP-9、M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培养72 h后,细胞存活率随姜黄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10μmol/L姜黄素处理时细胞增殖抑制比较合适。姜黄素5μmol/L组、姜黄素10μmol/L组细胞侵袭率、...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症状 ,尤其是早期 (一周内 )或早产儿更为多见。自 1999年 4月 ,我院自己配制的新生儿退黄 号 ,经临床观察使用疗效好、见效快、易口服、无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使用。现将其治疗方法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新生儿生理性、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 3.42~ 13.6 8μmol/ L,一般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不超过 2 0 5μmol/ L ;早产儿不超过2 5 6μmol/ L ,(15 mg/ d L )称为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浓度超过 2 0 5~ 2 5 6 μmol/ L,称为病理黄疸 ,如足月儿超过30 8~ 34 2 μmol/ L (18~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转阴率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TBil,采用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ALT不同的3组间HBV-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ALT400 IU/L以上的患者HBV-DNA转阴率最高(P均<0.01);TBil不同的3组间HBV-DNA转阴率有显著性差异,TBil 85μmol/L以上的患者HBV-DNA转阴率最高(P均<0.001)。结论HBV-DNA水平下降与ALT、TBil相关,ALT、TBil升高越明显,HBV-DNA转阴率越高。抗病毒治疗的时机选择需要结合ALT、TBil水平。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328例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 治疗组160例中,男性94例,女性66例;年龄2~64岁,平均38.5岁;病程平均20天;甲型病毒性肝炎7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64例,戊型病毒性肝炎9例,乙肝合并戊肝5例,甲肝合并乙肝4例;患者TBiL47.2μmol/L~452.7μmol/L,GTP61~2341U/L,GOT54~2047U/L. 对照组168例中,男性99例,女性69例;平均37.5岁;病程平均22天;甲型病毒性肝炎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62例,戊型病毒性肝炎10例,乙肝合并戊肝6例,甲肝合并乙肝4例,丙型病毒性肝炎2例;患者TBiL40.6μmol/L~439.7μmol/L,GPT57~2534U/L,GOT54~2130U/L. 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吴某,男,25岁,2007年8月1日初诊。因上腹部疼痛不适伴身目黄染1月余,再发1周入院。患者自述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身目黄染,纳差,恶心呕吐,遂于2007年6月21日就诊于当地医院。当时查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AST)223U/L,谷丙转氨酶(ALT)538U/L,谷氨酰转肽酶(GGT)88U/L,碱性磷酸酶(ALP)149U/L,总胆红素(TBil)64.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4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40.3μmol/L。遂诊为肝炎,予护肝、退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2006年7月25日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史文丽 《中医杂志》2008,49(10):948-949
1 病历简介 简某某,女,50岁,2006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于2005年12月不明原因出现乏力、纳差,继之目黄、身黄、小便黄,当地某医院按"病毒性肝炎"予以保肝降酶退黄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无缓解,黄疸继续加深,为明确诊断遂于西安某医院行肝穿刺活检,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给予强的松龙治疗2个月后,肝功能好转而停用.此后,单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美能片等药治疗.2006年1月7日又感乏力、纳差,尿黄,当地某医院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76U/L,总胆红素(TBiL) 3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11μmol/L,碱性磷酸酶(ALP)351U/L,谷氨酰转肽酶(GGT) 724U/L,血清球蛋白(GLO) 40g/L,空腹血糖(GLU)9mmol/L,予以六味五灵片(五味子、灵芝等)、参芪肝康胶囊(人参、黄芪等)、贞芪扶正胶囊(黄芪等)等药物治疗20余天,自觉症状加重,黄疸加深,TBiL101μmol/L,DBiL 67μmol/L,再次予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每日60mg,冲击治疗13天,患者全身皮肤出现大块红色丘疹,生化:ALT81U/L,AST 113U/L,TBiL 161μmol/L,DBiL 73μmol/L,ALP 377U/L,GGT 754U/L,GLO42g/L,GLU 16mmol/L,遂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