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immuno-mediated aplastic anemia,IMAA)时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被抑制的造血干细胞处于静止状态,据此本研究探讨一项新的治疗IMAA的策略,即利用激活的淋巴细胞和静止的造血干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差异,给IMAA小鼠低剂量全身照射,此低剂量照射既可杀灭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解除它对造血干细胞的抑制,又不损害造血干细胞,从而使造血得以恢复。实验应用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完成,于造模后第4天全身照射150cGy,以不治疗照射组和单纯照射组小鼠为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和生存率、血象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和淋巴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表明:①IMAA组小鼠活存率为12.5%,平均存活时间为27.4±13.4天,照射治疗组活存率为100%,平均存活时间60天以上,单纯照射组无死亡;②外周血白细胞数:IMAA组呈进行性下降,直至死亡,照射治疗组第10天与免疫再障组相似,以后开始缓慢回升,基本上达到治疗前水平;③红细胞比容:未治疗IMAA组于14天后呈进行性降低,至第35天比实验前减低2/3,照射治疗组与单纯照射组一样,第14天有轻度减低随后升高,至35天接近正常;④骨髓有核细胞数:IMAA组呈进行性减低,无恢复趋势,照射治疗组于一过性减低后迅速增加,第28天达到正常水平;⑤骨髓和淋巴组织病理形态观察:IMAA组小鼠呈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改变,骨髓造血衰竭,脾脏明显萎缩,而照射治疗组于第28天骨髓和脾淋巴脏组织基本上恢复正常。结论:低剂量全身照射对IMAA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骨髓和淋巴组织完全恢复;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低剂量照射杀灭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解除了对造血干细胞的抑制有关。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对策,而且为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在文献中尚未见有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急性放射病小鼠重要造血免疫器官的早期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BALB/c小鼠受5.5Gy60Coγ射线照射后随机分为两组。MSC组照射后1小时内,经尾静脉输注BALB/c小鼠的MSC2.5×107/kg;对照组在照射后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照射后6、12、24和72小时的骨髓、胸腺和脾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照射后12小时胸腺和脾脏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照射后6小时各器官细胞出现G0/G1及G2/M期阻滞,S期下降。胸腺细胞,脾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于照射后12、6和24小时后发现G0/G1期阻滞峰值,随后G0/G1期细胞减少,S和G2/M期细胞增多,72小时时G0/G1期细胞数低于正常值,S期细胞数高于正常值。胸腺和脾细胞周期改变快于骨髓细胞,改变幅度也大于骨髓细胞。MSC组细胞周期变化速度和程度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显示各器官细胞照射后6小时凋亡率明显增加,12小时达高峰,24小时后逐渐降到正常,脾与胸腺细胞凋亡率高于骨髓细胞。MSC组的胸腺细胞照射后12小时、脾细胞照射后12、24小时、骨髓细胞照射后24小时的凋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照射后12小时MSC组小鼠脾脏胸腺细胞P53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MSC加快辐射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周期变化,减少细胞凋亡,促进受损的造血和免疫器官修复,从而对受照小鼠起到早期辐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对于辐射剂量超过8 Gy 的急性放射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造血因子、重建造血,在放射损伤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在8.5 Gy X 射线照射所致急性骨髓型放射损伤救治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取胎儿四肢长骨的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分析其麦面抗原,细胞周期,成骨和成脂分化潜能,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 Annexin A2表达。BALB/C 小鼠受8.5 Gy 一次性全身均匀 X 射线照射后随机分成骨髓源干细胞组和对照组,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在 X 射线照射2 h 内经尾静脉输注含3×106 CFDA-SE 标记的人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的细胞悬液0.3 mL,对照组小鼠在 X 射线照射2 h 内输注0.3 mL 生理盐水。观察骨髓源干细胞的分布情况、小鼠的存活率、白细胞变化、骨髓病理变化及骨髓中新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X 射线照射后移植的非黏附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损伤部位归巢;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髓源干细胞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慢且恢复迅速,X 射线照射后14 d左右达最低,30 d 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X 射线照射后21 d,骨髓源干细胞组骨髓增生活跃,骨髓腔内新生造血灶显著多于对照,血管密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人胎儿非黏附骨髓源干细胞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内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并加快受损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是造血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关于造血基质细胞是否对辐射具有敏感性,尚无统一定论.目的观察放射损伤对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周期及NDA含量的影响,为深化放射辐射条件下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的认识,并为早期干预环境中的有害因子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中心实验室、预防医学系防原医学教研室.材料本实验于2002-10/2003-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昆明种健康雄性小白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小鼠分为放射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只.方法对放射损伤组30只小鼠,用60Co-γ射线照射,距离4 m,照射率1.27 Gy/min.正常对照组30只小鼠未实施干预措施.取放射损伤后3,7 d小鼠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对培养14,21 d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射线照射后骨髓基质细胞集落数量、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的变化.结果5.0 Gy照射后,骨髓基质细胞仍能贴壁生长,但骨髓基质细胞集落数量显著低于正常(P<0.01).照射7 d后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数量虽比照射后3 d所增加,但恢复缓慢,延长培养时间,显示照射鼠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组照射3,7 d后G2+M期细胞(2.60±0.41,4.20±1.27)和DNA含量(58 40±0.79.61.17±1.3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2.60±0.75,78.57±0.83)(P<0.05~0.01).结论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且持续时间较久.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对受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亚致死剂量(6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雌性BALb/c小鼠,静脉输注不同剂量(1×105,1×106和5×106)的hBMMSC,观察注射后小鼠血常规指标、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量以及血清人TPO,SCF和G-CSF水平等动态变化。结果表明:hBMMSC输注对亚致死量照射小鼠早期死亡率无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接受细胞治疗小鼠早期血象水平无显著增高,但在第28天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尤以大剂量组明显(P值均小于0.05);在中剂量和大剂量hBMMSC组小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总数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hBMMSC输注后第2天,ELISA法检测可在细胞治疗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人G-CSF和SCF,以hBMMSC高剂量组G-CSF含量为最高(P<0.01)。所有各组未检测到人TPO,治疗后第9和16天所有各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人G-CSF和SCF。结论:hBMMSC输注可加速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细胞短暂分泌相关造血细胞调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川芎嗪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放射损伤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4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首先进行总剂量为6.0 Gy 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后川芎嗪组每只小鼠立即喂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 mg,对照组喂饲生理盐水0.2 ml,均每日2次.照射后第7、14和21 d测定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和骨髓单个核细胞LFA-1的表达水平.结果:照射后第7、14和21 d川芎嗪组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巨核细胞计数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7 d和14 d川芎嗪组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LFA-1表达水平呈进行性增高,且川芎嗪组LF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1 d川芎嗪组骨髓单个核细胞LFA-1的表达水平已开始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放射损伤早期骨髓单个核细胞LFA-1呈高表达;川芎嗪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起促进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强受照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LFA-1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7.
尼尔雌醇对荷瘤小鼠造血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尼尔雌醇对荷瘤小鼠造血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尼尔雌醇可提高经6Gy全身照射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及脾脏有核细胞数及造血干细胞(CFU-S)产率;荷瘤小鼠应用尼尔雌醇后血清造血刺激因子(CSF)活性,骨髓细胞表面G-CSF受体表达均高于对照组,骨髓CFU-S中的S期细胞的比例亦增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不同时相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UCB)CD34^+细胞移植的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最佳的移植时机,将体外培养扩增的人骨髓MSC分别于UCBCD34^+细胞移植同时、移植前48小时及移植后48小时输入经^60Coγ射线照射的NOD/SCID小鼠,观察共移植后42天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天处死小鼠,用FACS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表明:(1)MSC和UCBCD34^+细胞同时输注可明显降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缩短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二者不同时输注均不降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幅度,且输注UCBCD34^+细胞后48小时输注MSC时外周血血小板恢复时间明显晚于同时输注者。(2)与单纯UCB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不同时相输注MSC均可促进UCBCD34^+细胞的植入,三个共输注组间促进骨髓各系造血植入效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人骨髓MSC与UCBCD34^+细胞共移植时,以同时移植效果最佳,此结果为MSC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采用雌性BALB/c小鼠30只,参照姚军等方法建立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实验分模型组、MSC组及照射组。MSC组于制模后3天从小鼠尾静脉1次性输注人骨髓MSC1×106,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变化、第28天存活率、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造血集落生成和骨髓病理学特征。结果显示:于制模后第7天,模型组外周血WBC显著低于MSC组和照射组,分别为(0.65±0.05)×109/L,(2.45±0.71)×109/L,(2.30±0.33)×109/L;第10天3组均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第14天模型组血象指标仍持续降低,而MSC组及照射组血象指标开始回升,至28天3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18.2%、80%和100%,MSC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MSC组小鼠单侧股骨有核细胞数量、造血祖细胞集落生成数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而与照射组结果一致。结论:MSC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器官的保护作用。培养人骨髓MSC,并进行细胞学鉴定。BALB/c雌性小鼠经6 Gy60Coγ射线照射后,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人MSC、MSC裂解物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记录小鼠存活情况,并于处理后的第9天和16天取小鼠股骨和脾脏进行病理学分析,观察造血组织容量,并进行细胞增生程度评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MSC及细胞裂解物处理组小鼠生存期无明显延长,但第9天高剂量(5×106)MSC及裂解物组小鼠骨髓造血即部分恢复,造血组织容量显著改善,(43.50±12.08)%和(42.80±13.11)%vs(24.33±9.50)%(P<0.05),增生程度积分明显增高(P<0.05),脾脏出现增生结节。第16天高剂量MSC和裂解物处理组小鼠骨髓和脾脏细胞明显活跃,脾脏和骨髓结构接近正常小鼠。此外,两个时间点MSC与细胞裂解物处理组小鼠骨髓增生积分无明显差异。结论:骨髓MSC可促进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功能恢复,这种作用可能与细胞内固有的活性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中CD34~+造血干细胞(HSC)在免疫缺陷NPG~(TM)(NOD.Cg-Prkdcscid II2rgtm1vst/vst)小鼠模型上造血重建的水平。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G-CSF动员人外周血CD34~+的造血干细胞,经骨髓腔移植到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PG小鼠。移植后2、4周观察小鼠血象恢复情况;移植后4、6、8、10、12周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小鼠外周血人源CD45~+、CD19~+细胞表达;1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检测骨髓、肝脏、脾脏中细胞表面CD45~+、CD19~+细胞表达;用PCR方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人Alu基因的有无。结果:免疫磁珠分选人的CD34~+造血干细胞纯度可达96.3%;NPG小鼠经过照射后骨髓腔内有核细胞及巨核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达到了清髓的效果;移植组小鼠4周外周血各系血细胞恢复到移植照射前水平;所有小鼠全部存活,移植组小鼠在4、6、8、10、12周均检测到人源CD45~+、CD19~+细胞;应用PCR方法检测移植组小鼠人Alu基因均为阳性。结论:经骨髓腔途径移植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CD34~+干细胞至NPG小鼠,可以建立人鼠嵌合模型。  相似文献   

12.
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增殖、更新、维持正常造血功能,是通过造血干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与基质细胞上的配体或细胞外基质蛋白结合而实现的[1]。我们观察8Gy60Coγ射线照射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与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层粘附能力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急性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得以移植于小鼠体内,其理论基础是放射线照射使小鼠骨髓枯竭,龛位腾出,为移植的脐血造血干细胞提供空间,而猪苓多糖是从中药猪苓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作用,也是一种非T细胞促有丝分裂素,对放射线照射有一定的防护作用.观察猪苓多糖埘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及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效应.方法: 实验于2004-06/2006-05在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BALB/c小鼠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8周龄,体质耸约20g,雌雄各半,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脐血样本由兰泰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家属对实验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猪苓多糖由兰州大学第-医院提供.②实验方法:应用20,17.5,12.5,7.5 mg/L猪苓多糖体外扩增培养脐血造血干细胞,并测定细胞增殖率及CD34 细胞数.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尾静脉、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照射空白组:3.5C,y经60Coγ放射线照射联合尾静脉、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照射药物组:3.5Gy经60Coγ放射线照射联合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庄射猪苓多糖;照射移植组(n=15):3.5Gy经60Coγ放射线照射联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照射移植药物组:35Gy经60Coγ放射线照射联合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腹腔注射猪苓多糖.③实验评估:观察小鼠生存状况及血常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19水平.结果:57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12.5 mg/L猪苓多糖增殖效率最为显著(P<0.01),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CD34 细胞数扩增了6.33倍.移植药物组小鼠死亡率最低,死亡高峰集中在照射移植后7~14d左右.②移植药物组小鼠血象恢复正常,并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实验组(P<0.05).③细胞及体液免疫恢复情况,移植药物组小鼠各项指标水平与正常小鼠无差别(P>0.05),与其他各组小鼠比较,除CD4、CD19水平与照射移植小鼠无差别外均有差别(P<0.05).结论:猪苓多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有明显扩增作用,并能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免疫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归芪口服液促进放射损伤小鼠早期骨髓造血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4 2只清洁级近交系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归芪组和对照组于6 .0Gy6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分别被胃饲归芪口服液(2 0 0mg/次,2次/d)和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照射后第4、8和14d计数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骨髓组织中巨核细胞数,测量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组织中粘附分子CD4 4和CD5 4的表达水平。照射后第8d计数小鼠的脾集落形成单位(CFU S)数。结果 照射后第4、8、14d归芪组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中巨核细胞计数和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或P <0 .0 5 ) ;第4、8d归芪组骨髓组织中CD4 4、CD5 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至第14d归芪组CD4 4、CD5 4表达水平下降,趋于恢复正常水平。照射后第8d归芪组CFU S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归芪口服液能够促进放射损伤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骨髓组织中粘附分子CD4 4、CD5 4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心乐灵抗辐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乐灵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60Co-γ射线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致辐射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胸腺、脾脏重量;CFU-S数及照射小鼠30天存活率的变化.结果:于60Co-γ射线照射前后,连续14d灌胃(ig)给予心乐灵4、8g·kg-1,可促进辐射所致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下降及胸腺、脾脏重量减轻等损伤的恢复,使其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增殖;可明显提高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P<0.01).结论:心乐灵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活化白细胞,促进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以增强机体对辐射的抵御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是造血功能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关于造血基质细胞是否对辐射具有敏感性,尚无统一定论。目的:观察放射损伤对小鼠早期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周期及NDA含量的影响,为深化放射辐射条件下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的认识,并为早期干预环境中的有害因子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中心实验室、预防医学系防原医学教研室。材料:本实验于2002—10/2003—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实验昆明种健康雄性小白鼠60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小鼠分为放射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只。方法:对放射损伤组30只小鼠,用60Co—γ射线照射,距离4m,照射率1.27Gy/min。正常对照组30只小鼠未实施干预措施。取放射损伤后3,7d小鼠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对培养14,21d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射线照射后骨髓基质细胞集落数量、细胞周期和DNA含量的变化。结果:5.0Gy照射后,骨髓基质细胞仍能贴壁生长,但骨髓基质细胞集落数量显著低于正常(P&;lt;0.01)。照射7d后的骨髓基质细胞集落数量虽比照射后3d所增加,但恢复缓慢,延长培养时间,显示照射鼠的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受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放射损伤组照射3,7d后G2+M期细胞(2.60&;#177;0.41,4.20&;#177;1.27)和DNA含量(58.40&;#177;0.79,61.17&;#177;1.35)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2.60&;#177;0.75,78.57&;#177;0.83)(P&;lt;0.05—0.01)。结论:骨髓造血基质细胞具有较高的辐射敏感性,且持续时间较久。  相似文献   

17.
骨髓干细胞仅占全部骨髓细胞的1/1000到1/10000。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已能分离出小鼠的骨髓干细胞。用80-100个这种细胞可使经大剂量照射骨髓的小鼠重建造血,有的动物仅需30个细胞。用标记方法表明新生的血细胞并非来自照射后残存的细胞,其证明了分离和纯化是成功的。西雅图市的Fred Huchinson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使用约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具有保护放射及免疫损伤造血微环境的作用[1,2]。我们建立了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探讨川芎嗪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造血重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寻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重建造血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清洁级近交系BALBc小鼠(H2d,MLSb),8~10周龄,体重17~20g,雌雄兼用,由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于照射前3d至照射后14d,每天以200U只剂量喂庆大霉素水清洁胃肠道。2 药物 磷酸川芎嗪注射液,含量为磷酸川芎嗪25mgml,丽珠利民制药厂生产。3 试剂和仪器 羊抗…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证实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基质细胞饲养层及其条件培养液可促进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目的:以人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基质细胞为饲养层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并比较不同移植途径对造血干细胞体内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小鼠E14胚胎干细胞诱导为拟胚体,采用Transwell非接触共培养体系在人AGM区基质细胞饲养层上诱导6d,接种NOD-SCID小鼠检测体内致瘤性。再将诱导后的拟胚体细胞移植经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的BALB/C雌鼠,受鼠随机分为静脉移植组、骨髓腔移植组、照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与结论:拟胚体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后Sca-1+c-Kit+细胞占(13.12±1.30)%。NOD-SCID小鼠皮下接种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的拟胚体细胞可出现畸胎瘤,经骨髓腔接种未见肿瘤形成。静脉移植组动物全部死亡,骨髓腔移植组生存率为55.6%,移植后21d外周血象基本恢复,存活受鼠检测到供体来源Sry基因。提示小鼠胚胎干细胞经人AGM区基质细胞诱导分化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骨髓腔移植安全并具有一定的造血重建能力。  相似文献   

20.
骨髓基质细胞促进γ射线照射小鼠的造血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体外骨髓贴壁细胞长期传代法,建立一株骨髓基质细胞QXMSC1,经鉴定可能为巨噬细胞来源。用5Gyγ射线照射BALB/c小鼠建立造血功能缺损动物模型,将QXMSC1细胞输入到照射小鼠体内,用半固体琼脂法测定粒-巨噬系祖细胞,甲基纤维素法测定红系祖细胞,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测定外周血各项血液学指标。结果表明,在照射后第10天,骨髓基质细胞可增加辐射损伤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增加CFU-GM,CFU-E和mBFU-E集落数。在照射后第20天,可促进外周血WBC,RBC,Hct和Hb的恢复。说明骨髓基质细胞QXMSC1可促进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此外,QXMSC1细胞条件培养上清液具有刺激体外CFU-GM集落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