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疟原虫的红内期通常可改变受感染的红细胞的表面膜,且影响膜内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脂类组分。本文报道感染伯氏疟原虫鼠的血清中存在的脂类特异抗体。自感染伯氏疟原虫8~13天的大鼠取血,抗凝,以55%的胶体硅-PBS浓集感染红细胞,后用PBS加以稀释成5%的感染红细胞悬液。以氮减压法释放原虫,尔后将破碎的红细胞于10~40%胶体硅中,经1,900g离心15分钟分层,红细胞膜及其碎片悬浮于10%胶体硅上,游离原虫则见于离心管底沉淀物的界面及完整红细胞中。另以有DNA酶的pH7.5 5mM Na_2HPO_4液4次洗涤渗透性溶解得到红细胞膜,用2:1比例的氯仿  相似文献   

2.
3.
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CS)和抗氯喹株(CR)感染红细胞中的游离氨基酸量和鸟氨酸脱羧酶活力均相接近,用氯喹10mg/kg im两个株的感染小鼠,20h后对游离氨基酸无抑制作用.氯喹剂量为5mg/kg时,抑制CS和CR感染红细胞的鸟氨酸脱羧酶活力为79.6和55.7%。 CS和CR感染红细胞中的精脒量为139±27和528±140nmol/10~9感染红细胞。环亮氨酸剂量为80mg/kg时,能抑制CS和CR感染红细胞的精脒生成,其抑制率分别为44和57%,加喂甲硫氨酸(100mg/kg)后,精脒量分别上升至294和657nmol/10~9感染红细胞。但是与两者仍有一定差距,故认为在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及其后的代谢环节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用连续流动超声器分离伯氏疟原虫,并以差异离心法得到小的游离红细胞期疟原虫。实验用小白鼠或大白鼠进行,感染用有伯氏疟原虫的大白鼠的血,其感染率要求在50%以上。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感染前先给大白鼠注射苯肼两次,剂量30毫克/公斤,间隔48小时,第2次注射后48小时用  相似文献   

5.
在产生免疫力的小鼠体内寄生的伯氏疟原虫(K 173株)转变为一种变异型,它增强对抗体的抵抗力并对成熟红细胞的侵入增加;在正常小鼠体内培育时,这种变异型又可转变为正常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种变异型的疟原虫趋嗜多色性红细胞的特性显著减少,导致潜伏期增殖缓慢,对成熟红细胞的侵  相似文献   

6.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的培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 方法与结果 采用伯氏疟原虫接种传代和青蒿素剂量递增法分3条路线进行培育 :A线 ,青蒿素起始剂量为 12 6 .2 mg/kg相当于 1/2 ED50 ) ,递增剂量为 6 0 mg/kg,每隔 2代改为12 6 .2 mg/kg加强 1次。第 14、30、4 4及第 6 0代抗性指数 I50 )逐渐上升 ,分别为 4 .0 1、10 .11、16 .0 2及 18.93;至第76代 ,抗性减弱 ,I50 为 14 .89;至第 10 8代 ,剂量达 886 2 .5 mg/kg,I50 仅为 10 .4 9。B线 ,是从 A线第 6 6代转种而来 ,此后每周给药 1次 ,剂量为 4 0 0 0 mg/kg,至第 4 0代 I50 为 2 7.4 5 ,抗药性明显增强。C线 ,是从 B线第 19代转种而来 ,此后每周给药 1次 ,剂量为 2 0 0 0 mg/kg,至第 15代 ,I50 为 17.4 1。 结论 已培育出具有中度抗药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系  相似文献   

7.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相关的消减cDNA文库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构建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相关的消减cDNA文库。 方法 提取伯氏疟原虫K173株(NS)与青蒿素抗性株(AR)的总RNA ,superSMART法合成双链cDNA,分别以NS为消减方(driver),AR为试验方(tester)及AR为driver,AS为tester进行双向抑制性消减PCR(SSHPCR)。富集的差异表达cDNA克隆到pMD18T载体构建消减文库。 结果 NSAR和ARNS消减文库分别获得395个和506个阳性克隆,从NSAR和ARNS文库中随机挑取108个克隆PCR鉴定,分别有100个和104个含插入片段,大小在0.25~2kb之间。 结论 成功构建了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相关的消减cDNA文库。  相似文献   

8.
用24~26天龄的大白鼠腹腔感染10~4~10~5个己感染伯氏鼠疟原虫的红细胞,每7天用幼鼠常规转种1次。培养用的疟原虫取自感染后4~5天的鼠血,即以无菌操作抽取心血置于加有肝素的磷酸盐缓冲液中(0.1M磷酸钠缓冲液,每毫升含肝素16个国际单位,pH 7.4)。另从1只未感染的幼鼠同样取血。分别将两鼠的血在30℃内以450g离心6分钟,并以9倍容量的培养液洗涤(培养液含199培养基1克,葡萄糖200毫克,次黄嘌呤核苷2毫克,三磷酸腺苷1毫克,青霉素500单位,庆大霉素0.4毫克,肝素200单位,除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以往的实验中发现以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阳性率、原虫率和病死率除与接种剂量有关外,似与从种鼠采血后放置时间长短有关。为此,做了以下实验。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6周龄、雌性、体重相近的 CF 小鼠,分组饲养,每组6鼠。实验组分为(1) 低温(5℃)饲养。(2) 温暖(22℃)饲养。(3) 温暖饲养+寒冷刺激(-35℃,30分钟)。(4)温暖饲养+寒冷刺激+安妥明(Clofibrate)注射。(5) 温暖饲养+安妥明注射。寒冷刺激在接种伯氏疟原虫后第3天进行,促使血浆游离脂肪酸(PFFA)升高。安妥明则于接种前9天开始腹腔注射,观察 PEEA 的实验性下降,每天剂量为500毫克公斤连续注射直至杀死动物测定其 PFFA 为止。PFFA 用庚烷浸出,以分光光度比色测定。其浓度按微克分子毫升计算。所用伯氏疟原虫为 NYU-2株,接种量约为1. 0×10~6含虫红细胞,腹腔注射,原虫血症程度以镜检计数200~500个红细胞中含虫细胞数的百分比表示。各实验组所得原虫血症程度和 PFFA 浓度的数据均按统计学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Lymphoprep(含5%Ficoll和9.6% Metriz的混合液)作为密度梯度剂,分离鼠血中不同阶段的纯净的伯氏疟原虫。25%疟原虫血症的血液加肝素后,在室温下放置45分钟,然后将血浆上清液小心移去。其沉淀用0.85%氯化钠稀释4倍。再通过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伯氏疟原虫和夏氏疟原虫在不需要复杂仪器的情况下,用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进行侵入红细胞试验。伯氏疟原虫ANKA株(原虫密度为15%~20%),经血传保种于6~8周的BALB/c鼠体内。夏氏疟原虫经血传保种于CD-1鼠体内。感染前,CD-1鼠在人工日照中,从每日午夜12时至中午12时,共照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疟疾再感染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方法用伯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通过姬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0 d)和再感染后(1、3、5 d)不同时间点脾细胞中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百分率。结果再感染前小鼠脾细胞中记忆性T、B细胞百分率均略高于正常鼠;再感染后,小鼠仅出现短暂的低水平原虫血症,记忆性T、B细胞百分率分别于再感染后第1 d和第3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再感染后第5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疟疾再感染可促进免疫记忆的产生,但高水平的免疫记忆不能持久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阻断对小鼠抗伯氏疟原虫ANKA (Plasmodium berghei ANKA, Pb A)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组、感染组和PD-1组,每组8只。感染组和PD-1组小鼠经腹腔注射1×106个Pb A感染红细胞,健康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感染当天和感染后3、 5、 7 d, PD-1组每鼠腹腔注射200μg PD-1单抗,感染组注射等剂量PD-1同型对照单抗。感染后4 d起隔天检测小鼠红细胞感染情况并记录小鼠生存情况。感染后5 d每组各处死4只小鼠,取脾组织,制备脾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及PD-1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Th1细胞的百分率和绝对数,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 IL-10和IL-6分泌水平。结果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5~6d外周血开始出现疟原虫感染红细胞,随后红细胞感染率快速升高,在感染后16d达到40%左右,PD-1组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与感染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15d出现死亡,23d全部死亡;PD-1组小鼠在13 d出现死亡,18 d全部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D-1组脾细胞中CD11c+CD11b+m DCs百分率为(2.21±0.10)%,明显低于感染组的(4.51±0.21)%(P 0.05); PD-1组CD4+T-bet+IFN-γ+Th1百分率为(3.38±0.54)%,低于对照组的(5.85±0.42)%(P0.05); mDCs上PD-L1的表达水平,PD-1组为(55.67±6.35)%,高于感染组的(21.35±4.45)%(P0.05); Gr-1+CD11b+MDSCs的百分率,PD-1组为(9.03±0.62)%,高于感染组的(3.58±0.16)%(P 0.05)。脾细胞培养上清中,感染组IFN-γ、 IL-6和IL-10的分泌水平分别为(901.69±73.37)、(200.94±4.97)和(551.95±121.71) pg/ml, PD-1组分别为(231.17±57.69)、(86.16±3.93)和(101.72±20.73) pg/ml, PD-1组均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 PD-1阻断可削弱小鼠对Pb A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传播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能力的变化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用原虫血疟为4%~8%的伯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饲喂蚊虫,感染后8 d解剖蚊虫肠道,镜检计数蚊虫肠道中疟原虫卵囊数,比较4日龄和25日龄蚊虫对疟原虫易感性的变化。选取感染前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采用LB平板培养法检测其体内可培养共生菌的量,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其体内的共生菌总量。选取感染前4日龄和25日龄雌性斯氏按蚊,采用qPCR检测其体内天蚕抗菌肽1(cecropin,CEC1)、CEC3、防御素(defensin,DEF;gambicin,GAM)、攻击素(attacin,ATT)以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双氧化酶(dual oxidase,DUOX)和含硫酯蛋白1(thioester protein 1,TEP1)等主要免疫效应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伯氏疟原虫后8 d,4日龄斯氏按蚊中肠道疟原虫卵囊中位数是139,25日龄按蚊卵囊数中位数是3,4日龄按蚊伯氏疟原虫的感染密度是25日龄的46倍(P0.01)。qPCR结果显示,25日龄蚊虫体内共生菌总量为4日龄蚊虫的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平板培养法结果显示,25日龄肠道可培养共生菌平均为28 889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是4日龄(3 200 cfu)的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日龄斯氏按蚊体内NOS基因表达量是4日龄的2.4倍(P0.01),抗菌肽ATT、DEF、CEC3、CEC1的表达量分别为4日龄的27%、48%、1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龄与25日龄斯氏按蚊体内GAM、DUOX、TEP1的表达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随斯氏按蚊日龄增加,斯氏按蚊抗菌肽水平发生显著下调,体内共生菌增多,NOS表达量上调,按蚊抵抗疟原虫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伯氏疟原虫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伯氏疟原虫入侵红细胞的过程,并与约氏疟原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入侵开始时,裂殖子多以顶端对着红细胞,并显示出调整方向的能力;红细胞也有部分突出等主动性反应。裂殖子接触后,红细胞即形成凹陷,逐渐将其包围。在此过程中,裂殖子通过顶端和表被两种不同的附着方式与凹陷壁保持联系。包围完成后,凹陷口融合封闭,变成一个包着入侵裂殖子的游离囊泡。与此同时,某些细胞成分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约氏疟原虫多感染幼龄红细胞,且虫体被凹陷口勒出缢痕。伯氏疟原虫则多入侵成熟红细胞,无缢痕现象。  相似文献   

17.
抗咯萘啶的伯氏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多胺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疟原虫的多胺代谢与咯萘啶(PND)抗药性的关系。方法: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PS)和由该株培育的中抗PND品系(PRA)及高抗PND品系(PRB)的昆明株小鼠于腹腔接种(ip)后d7取血,经薄层层析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正常RBC、PS、PRA和PRB感染RBC的丁二胺(PTC)、精脒(SPD)和精胺(SPM)量。另有感染PS和PRB的小鼠于ip后d6分别1次灌胃(ig)PND5mg/kg和10mg/kg,d7取血,按上述方法测定给药后感染RBC的多胺量,并与不给药组比较。结果:PS感染RBC的多胺量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疟原虫的正常RBC,而感染PRA和PRB的RBC多胺量又显著高于PS感染RBC,且多胺量的增高与抗性程度有关。经PND治疗后PS感染RBC的SPD和SPM较未治疗组显著下降,而PRB感染RBC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伯氏疟原虫对PND的抗药性与其多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e asexual stages of P. berghei ANKA were completely eliminated as revealed in a "4-day suppressive test" with the daily dose of pyronaridine 12.5 mg base/kg or amodiaquine 25 mg base/kg. Mefloquine 25 mg base/kg and qinghaosu 100 mg/kg though exerted obvious suppressive effect, the cure rates were only 50% and 0%, respectively. In treating chloroquine-sensitive P. berghei ANKA strain pyronaridine exhibited the best therapeutic activity, which was followed by amodiaquine, mefloquine and quinghaosu. In treating moderately chloroquine-resistant P. berghei NS line the cure rate of pyronaridine 12.5 mg/kg.d x 4 was 70%, but none of the 10 infected mice from any group was cured by amodiaquine 100 mg/kg.d, mefloquine 100 mg/kg.d or qinghaosu 200 mg/kg.d. Though the latter 3 drugs showed prominent suppressive effects, parasitemia remained positive or recrudesced after dosing. We demonstrate that parasites resistant to chloroquine had cross resistance to amodiaquine, mefloquine and inghaosu at various degrees. Amodiaquine 100 mg/kg.d, mefloquine 100 mg/kg.d and qinghaosu 200 mg/kg.d exhibited no obvious suppressive activity on highly pyronaridine-resistant line of P. berghei,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cross resistance to pyronaridine.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了伯氏疟原虫在大鼠、家鼠、田鼠、天竺鼠、马、猴、家禽、猫、狗、水牛、公牛、袋狸、鼩鼱、棉鼠、小鼠、兔、人等不同动物红细胞内的繁殖情况,以选择较适宜伯氏疟原  相似文献   

20.
肾病综合症与三日疟感染之间的关系已经确立。通过对三日疟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肾脏活检标本的免疫荧光研究,证明在肾小球内存在着疟疾抗原、同种抗体和β1C球蛋白,从而将三日疟肾病列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但仅仅通过人类肾脏活检标本的研究还不足以阐明其发病机理,因而发展了运用动物模型,如猴疟(P.cynomolqi)和鼠疟(P.berghei)作为研究疟疾肾炎发生机理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