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为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A、B二组,A组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选取36例不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为C组,行鼻中隔黏膜下剥离术加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1个月时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100%、B组:18.8%、C组:100%,各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6个月时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5%、B组:全部复发、C组88.9%,A、C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A、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90%、C组:69.4%,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高于C组。结论予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有较好疗效。变应性鼻炎发病与鼻中隔偏曲有关,对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可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变应性鼻炎同时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给予鼻中隔矫正术后,病人症状得到较好的缓解或消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中隔偏曲对鼻窦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峻极  林季珍 《贵州医药》2004,28(5):437-438
随着鼻窦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及对鼻腔鼻窦解剖的深入了解,人们认识到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之间有密切关系,本文旨在了解中隔偏曲对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解剖变异的影响从而探讨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为先天性发育引起的。它除可以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外,还可以进一步并发鼻窦炎和鼻息肉,特别是高位鼻中隔偏曲。我科自2004年7月-2006年8月收治鼻中隔偏曲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3例,现就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纯鼻中隔偏曲对慢性鼻窦炎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纯性鼻中隔偏曲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432例行CT检查患者,排除了鼻中隔偏曲以外的其他解剖学异常,符合条件有152例,分为鼻中隔偏曲组(研究组),非鼻中隔偏曲组(对照组)。结果,严重鼻中隔偏曲组鼻窦炎发生率为56.3%和非鼻中隔偏曲组鼻窦炎的发生发生率为33.3%,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轻度和中度鼻中隔偏曲和非鼻中隔偏曲组鼻窦炎的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和中度鼻中隔偏曲不是鼻窦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鼻中隔偏曲是慢性鼻窦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并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鼻中隔偏曲并AR患者分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常规组30例和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手术组30例,比较治疗6月后2组疗效。结果治疗6月后,手术组治疗显效率63.3%及总有效率93.3%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36.7%、70.0%(P〈0.05),无效率6.7%则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0.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矫正术能够显著缓解和消除AR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操作简单,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是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改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为实验组,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5%和10.0%,且实验组明显并发症均少。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的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及鼻窦炎关系的CT影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鸿冰  陶冶  宫希军  杨见明 《安徽医药》2011,15(12):1554-1556
目的探讨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偏曲、泡状鼻甲与鼻窦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462例患者的鼻窦冠状位CT片,泡状鼻甲根据其出现情况分为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组、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组;鼻中隔偏曲根据凸面方向分为无偏曲、右偏曲和左偏曲。结果总计有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患者159例(34.4%),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患者303例(65.6%)。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组中,70.4%的患者鼻中隔向对侧弯曲,73.0%的患者存在鼻窦炎;无或双侧对称型泡状鼻甲组中,55.1%的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69.6%的患者存在鼻窦炎;两组患者鼻中隔偏曲的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鼻窦炎的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存在单侧或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时,不合并鼻中隔弯曲患者鼻窦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单侧和双侧优势型泡状鼻甲与鼻中隔向对侧偏曲密切相关,当其不合并鼻中隔与鼻窦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单侧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玉梅 《贵州医药》2003,27(1):47-48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日益发展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及转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1993年 12月至 1998年 10月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窦CT片进行分析比较 ,借以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 ,为鼻内窥镜手术的选择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共 116例 ,其中男 83例 ,女 33例 ,年龄 9~ 75岁 ,平均 4 9岁。1 2 选择鼻中隔单侧偏曲的患者 ,按偏曲发生的部位划分 ,以下鼻甲附着处为界 ,鼻中隔偏曲在下鼻甲附着处以上为高位偏曲 ,以下为低位偏曲。鼻腔 ,鼻窦肿物 ,鼻息肉 ,既往有鼻部…  相似文献   

10.
胡晓瑾 《北方药学》2013,(11):78-79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46例变应性鼻炎并发鼻中隔偏曲现象的患者,以矫正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比较治疗后3个月与12个月疗效差异。结果:治疗之后3个月,本组46例病患45例有效,总有效率97.83%,治疗之后12个月,41例有效,总有效率89.13%,两者比较,前者比后者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46例病患均未出现鼻腔粘连、鼻中隔穿孔或者嗅觉减退等症状。结论:临床医师以鼻中隔偏曲的矫正手术为变应性鼻炎伴随发生偏曲现象的患者施治,可有效改善打喷嚏、鼻痒、流清涕症状,且无并发症,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伴鼻窦炎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对120例鼻中隔偏曲伴有鼻窦炎的患者,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再行同侧或对侧功能性鼻窦开放术。结果治愈85例(86.8%),好转14例(13.2%),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1例(1.1%)。结论在鼻内镜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矫正术联合鼻窦开放术,且不会增加鼻窦手术的并发症,该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射频等离子消融治疗并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40例并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应用鼻中隔次全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低温射频等离子对肥大鼻甲、鼻丘及鼻中隔前上方消融治疗。结果 40例患者均能在局麻下完成治疗,随访1年以上,该方法能矫正鼻中隔偏曲,有效的缩小肥大鼻甲,术后患者术后过敏症状消失,有效率达9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联合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治疗并有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效果明显、创伤小、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鼻窦内窥镜下成形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运 《青岛医药卫生》2010,42(4):243-24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在局麻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偏曲完全得以矫正,鼻通气良好,术后随诊6个月至1年,无1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及鞍鼻,术中有一侧黏膜撕裂者经缝合均愈合,同期行鼻窦手术者未发生粘连。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微创、彻底、痛苦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离子射频消融和药物分别治疗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各56例,随访1年。结果手术组显效36例(64.28%),有效13例(23.22%),无效7例(12.50%),总有效率为87.50%;药物组显效6例(10.71%),有效30例(53.57%),无效20例(35.72%),总有效率64.2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加等离子射频消融联用治疗常年性AR并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何炳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21-42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5例全部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观察其鼻中隔畸形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鼻中隔偏曲都一次性成功矫正,除切口黏膜外,无其他黏膜破裂。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具有切除范围小,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五官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2例临床资料,观察鼻内镜治疗后3、6个月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疗后3、6个月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治疗慢性副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接受鼻内镜术后的35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75例。治疗组术前及术后局部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观察其疗效。结果:根据鼻内窥镜手术疗效标准,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及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治疗组(40±5.06)d,对照组(47±29.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缩短鼻腔粘膜上皮化时间及减少慢性鼻窦炎复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等离子低温消融术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双下鼻甲肥大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随访1年。按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兰州)标准,用计分法评定其疗效。结果显效76.7%(46/60),有效18.3%(11/60),无效5%(3/60),总有效率95%。治疗后各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等离子低温消融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讨论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和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具有的优点,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对1 000例病理性鼻中隔偏曲患者,均采用鼻窥镜下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结果 改良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所用器械少、视野清晰,操作精细,方法 简单、手术时间短(平均7~9min)、术中出血少(出血量在2ml以内)、软组织损伤轻、术中无疼痛、不填塞鼻腔;术后出血少、患者反应轻微.结论 鼻中隔矫正术,对患者而言,一生中只有一次手术机会.改良鼻中隔矫正术,手术彻底,完全恢复了鼻中隔的正常解剖结构;手术时间短,减轻了患者长时间手术带来的痛苦;软组织损伤轻,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因此改良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较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6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采取单纯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取鼻内镜手术配合综合疗法治疗患者36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实验组临床治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VS 83.3%,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