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病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6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比较警告期与痉挛期之间,不同发病日龄组之间血清胆红素值。结果①病因以溶血性因素占首位(占72.09%),其次是感染因素(占27.91%);②围生因素是影响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③警告期与痉挛期组间血清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④不同发病日龄组间血清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感染、避免院外生产是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足月新生儿G-6-PD缺陷黄疸转归的影响。方法:将98例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根据1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分为无感染、轻度感染、重度感染3组。分析比较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及各组在≤3d、~7d、~14d等不同日龄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的差异以及各组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的差异。结果:无感染组、轻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中不同日龄组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感染组与无感染和轻度感染组平均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胆红素脑病发生比例升高。结论:轻度感染对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影响不显著。重度感染可导致G-6-PD缺陷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增高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诊断的临床依据与标准,以利早期诊治此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诊断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的新生儿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13例新生儿发病均有明显的病理因素,包括病理溶血、感染、缺氧及早产等,血清总胆红素>340μmol/L8例,206μmol/L<总胆红素<340μmol/L 5例,全部病例具有嗜睡、拒食等抑制症状,经早期积极治疗,病情均无进一步发展。结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的诊断的确立,不仅要参照血清总胆红素值,更要意识到临床表现才是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35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35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57例新生儿高胆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4.2%。轻度黄疸36.4%,中度43.7%,重度19.9%。病因前3位依次为围产因素(42.0%)、感染(22.7%)、母乳性黄疸(18.2%),其次为原因不明(9.2%)、其它因素(7.9%)。本组预后较佳,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干预提出4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结合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总胆红素/白蛋白(total serum bilirubin/albumin,B/A)比值构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治疗的1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足月分娩的8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是否发生胆红素脑病将患儿分为合并胆红素脑病组22例和无胆红素脑病组94例。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和血清NPY、B/A比值等,比较分析合并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血清NPY、血清B/A比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NPY、B/A比值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性别、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患儿血清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对我科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监测经皮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娩出新生儿发生高胆的情况。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为36.9%,非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为21.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组中母亲有妊高征者新生儿高胆发生率略高于母亲无妊高征者,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合并室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吸人综合征、感染等疾病对高胆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刮宫产可能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广建 《安徽医学》2008,29(1):58-60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其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儿科近五年来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比较各种病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结果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40.70%),发病日龄〉7日的居多,高胆红素血症以中重度为主。其次是围产因素占32.56%,发病日龄以〈7日居多,高胆红素血症以轻中度为主。结论注重围产期保健,减少母婴感染机会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病因、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高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统计患儿的发病因素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与围产因素比较,感染因素的发病率大于围产因素所占比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低于围产因素所占比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辨症施治(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抗感染、白蛋白、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后,患儿黄疸消退,血胆红素恢复正常。有效141例(75.00%),显效44例(23.40%),2例并发胆红素脑病,1例为Rh溶血病需换血而转院治疗。结论感染因素仍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针对病症,要加强婚前检查的力度,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感染、窒息等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胆红素脑病组(44例)和非胆红素脑病组(79例),比较两组患儿脑脊液、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BAEP变化。结果胆红素脑病组患儿脑脊液胆红素水平高于非胆红素脑病组[(11.0 ± 3 .9)mol/L VS(7. 4± 4.0)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胆红素脑病组BAEP异常发生率(61 4%)高于非胆红素脑病组(16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脑脊液胆红素水平检测可作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早期听觉损伤发生率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关健强  陈雄 《中原医刊》2001,28(11):37-38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浆胆红素水平。方法:对5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重度组10例,中度组25例,轻度组21例)及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25例(对照组),分别于出生后4-5天胆红素高峰期进行末梢毛细血管血胆红素水平测定。结果:胆红素水平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1;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1,轻度组低于正常组,P<0.01,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浆胆红素水平低与如下因素有关:(1)胆红素作为抗氧化剂被缺氧后机体组织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所消耗;(2)宫内窒息缺氧促使胎粪排出,肠肝循环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36例新生儿黄疸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位为围产期因素(72例,占52.9%),第二位为感染因素(共39例,占28.7%),第三位为母乳性黄疸(14例,占11.8%)。结论新生儿黄疸病因较复杂,围产期因素、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依次是位居前三的重要病因,减少产科异常、防止感染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举措;对于黄疸病例完善必要的检查明确病因,予以针对性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可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18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中以黄疸就诊10例(55.56%),仅出现急性胆红素脑病警告期12例(75.00%),由警告期后出现痉挛期6例.18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平均(686.38±168.24)μmol/L.18例患儿中16例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发现异常14例(87.50%).18例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双面蓝光光疗,其中临床症状好转出院12例(66.67%),院内死亡2例(11.11%),转院2例(11.11%),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11.11%).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胆红素脑病病情危重,一旦发生应给予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的危险性因素,为预防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将胆红素脑病致使神经功能系统障碍( bilirubin-induced neurologic dysfunction,Bind)评分为7~9分的患儿定义为急性胆红素脑病(ABE)患儿,并将其作为观察组(40例),其余为对照组(169例),对可能影响高胆红素血症ABE发病的相关因素如性别、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喂养方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窒息或宫内窘迫、总胆红素峰值、黄疸家族史、RH溶血病、ABO溶血病、出生后1 min 新生儿评分( Apgar评分)、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酸中毒、感染、发热、脱水、低蛋白血症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发现出生体重(OR=3.739,95%CI:1.240~11.880)、总胆红素峰值(OR=6.475,95%CI:1.724~17.419)、RH溶血病(OR=11.473,95%CI:2.708~33.697)及ABO溶血病(OR=9.143,95%CI:2.492~28.513)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胆红素脑病与出生体重、总胆红素峰值、RH溶血病及ABO溶血病有关,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极低出生体重、极高总胆红素峰值、伴有RH溶血病及ABO溶血病患儿的筛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研究组)及同期筛选的58例无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合并症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因素,并分析总结出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胎龄、窒息缺氧所占百分比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生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低,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12小时内出现黄疸、G-6-PD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所占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生体重低、高总胆红素峰值、12小时内出现黄疸、G-6-PD缺乏、感染、新生儿溶血、代谢性酸中毒、低蛋白血症是引发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换血治疗后的远期预后情况.方法:34例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未应用换血治疗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44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6 h后总胆红素水平、血氧分压、pH值,并观察治疗后12个月时的听力、行为发育及神经运动功能的状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血氧分压及pH值得到明显改善,听力障碍发生率、行为发育异常率及神经运动检查得分分别为20.6%,23.2%,83.86±16.0;对照组则为45.2%,59.5%,77.53±12.6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术是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的有效方法,可防止胆红素脑病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降低听力障碍及行为发育异常的发生率,并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姜小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31-132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胆红素脑病时血清、脑脊液胆红素含量与病情评估。方法选取2006-2010年新生儿黄疸368例,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含量,比较两组患儿不同体液中胆红素浓度。结果胆红素脑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含量较病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P〈0.05),其含量高低同病情呈正相关(P〈0.01),血清与脑脊液胆红素比值与病情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胆红素可以作为胆红素脑病较敏感的诊断指标和病情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符宝铭  周春浪  欧珊 《微创医学》2003,22(6):842-843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间接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水平.方法测定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计算B/A比值.将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并将其测定结果作比较.无胆红素脑病组又按病因分为溶血、感染、母乳、围产因素组.结果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男性为68.9%、女性为31.1%,男性高于女性(P<0.01);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中,血清胆红素值和B/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胆红素脑病的各组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的为溶血组(40.9%),血清胆红素值最高的为溶血组[(291.1±120.6)μmol/L].结论检测血清胆红素、B/A,可为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8.
符宝铭  周春浪  欧珊 《医学文选》2003,22(6):842-843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及间接胆红素 /白蛋白 (B/A)比值水平。方法 测定新生儿高胆素血症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 ,计算 B/A比值。将患儿分为胆红素脑病组和无胆红素脑病组 ,并将其测定结果作比较。无胆红素脑病组又按病因分为溶血、感染、母乳、围产因素组。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男性为 68.9%、女性为 31 .1 % ,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 ) ;胆红素脑病组与无胆红素脑病组比较中 ,血清胆红素值和 B/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无胆红素脑病的各组结果显示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最高的为溶血组 (40 .9% ) ,血清胆红素值最高的为溶血组 [(2 91 .1± 1 2 0 .6)μmol/L]。结论 检测血清胆红素、B/A,可为早期诊断和合理防治新生儿胆红素血症 ,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提供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病因,探讨不同病因的胆红素变化规律,对因黄疸入院的新生儿作了前瞻性调查。结果87例新生儿黄疸中,感染占59.4%,溶血25%,其它原因12.5%,生理性黄疸3.1%;同一病例可并发2 ̄4种疾病,并发病发生率64.8%。弓形体、EB病毒(EBV)感染、败血症的血清总胆红素(BT)和结合胆红素(BD)水平较高;感染的BD/BT比值高于溶血、其它原因和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中高场强磁共振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96例,根据血胆红素水平将新生儿分为四组,比较四组新生儿采用高场强磁共振检测诊断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效果。结果:四组新生儿左、右两侧苍白球 T1 WI 信号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双侧苍白球 T1 WI 信号强度高于 A、B 两组,D 组双侧苍白球 T1 WI 信号高于 A、B、C 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新生儿 ADC 值、eADC 值、FA 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采用高场强磁共振检测,能够准确得出双侧苍白球 T1 WI 信号强度的变化,能够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