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近期使用价格极低的同质药—国产“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 ,血清 RPR阳性 ,滴度在 1∶ 2~ 1∶ 32之间 ,TPHA阳性。其中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 18岁至 4 5岁 ,以 2 0岁~ 30岁为多 ,占 15例 ,平均 2 2岁。一期梅毒 6例 ,二期梅毒 14例 ,早期潜伏梅毒 3例 ,伴淋病 1例 ,伴尖锐湿疣 3例。2 治疗方法予国产“头孢曲松钠”(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 ,1日肌注 1次 ,每次 1g,连续 10 d。治疗后患者每 3个月查血清 RPR,以判定疗效。3 结果3.1 疗效判定 有效 :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应用于快速血浆反应素(RPR)高滴度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某院收治的RPR高滴度(1∶16)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中,研究组93.62%高于对照组76.60%(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2.13%与对照组4.26%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PR高滴度妊娠合并梅毒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与苄星青霉素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探讨妊娠梅毒的妊娠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检查及收治的92例血清学检查确诊梅毒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期治疗情况分为未治疗组35例,治疗组57例。对两组妊娠结果及新生儿梅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患者以潜伏梅毒为主,潜伏梅毒81例,二期梅毒10例,一期梅毒1例。治疗组足月分娩52例,未治疗组足月分娩6例。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11例,未治疗组先天性梅毒发生27例。治疗组患者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未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伏梅毒在妊娠梅毒患者中占比较高,患者症状不典型,易出现漏诊和误诊。妊娠梅毒对胎儿危害较大,有效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提高足月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妊娠梅毒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方法 112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52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未治疗组42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18例妊娠梅毒孕妇自行选择提前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 (1)112例妊娠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2例(1.8%),二期15例(13、4%)及潜伏梅毒95例(84,8%)。(2)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0.4%(47/52),未治疗组为16.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产死胎发生率分别为5.8%(3/52)、3.8%(2/52),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19.0%(8/42)、52、4%(22/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20.0%(10/50)明显低于未治疗组80.0%(12/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治疗孕妇其孕周与用药治疗关系显示:治疗孕周越早,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越低(P〈0.01)。结论 (1)妊娠梅毒患者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体征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因此,妊娠早期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2)妊娠梅毒有危害胎儿的严重合并症,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梅毒是由受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至胎儿所致.近年来,由于该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表文就近年来有关先天性梅毒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有效防治方法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血清固定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血清固定梅毒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2例,给予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照组22例,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治疗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治疗血清固定梅毒较苄星青霉素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早期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滴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的妊娠结局及其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梅毒孕妇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产妇在孕早期(孕期≤20周)诊断为妊娠梅毒,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分娩,作为观察组;另外20例患者受客观因素影响孕期未接受治疗,但在本院分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婴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为100.0%,先天梅毒发生率为5.0%;对照组新生儿存活率75.0%,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0.0%。两组产妇在新生儿存活率和先天梅毒发生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梅毒产妇在妊娠早期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先天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梅毒是由受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垂直传播至胎儿所致。近年来,由于该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先天性梅毒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有效防治方法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覃小敏  徐薇  黄艳丽  邢辉 《安徽医药》2015,(6):1187-1188
目的:研究早期孕期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3年7月之间来该院进行妊娠梅毒抗感染治疗的患者64例,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9.5±1.4)岁。按1∶1的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在早产、死产及正常产方面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在新生儿死亡、窒息儿及正常新生儿等方面比较均有差异,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梅毒新生儿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大。结论早期孕期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梅毒的流行特点及抗梅毒治疗对胎婴儿的影响.方法对63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进行抗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治疗组再分为青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观察各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结果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传播途径以性伴侣间传播为主,治疗组的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非治疗组低,青霉素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比红霉素治疗组低.结论产前检查发现妊娠合并梅毒,给予足量、正规的抗梅毒治疗,可以减少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青霉素对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效果优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1.
哈俊君 《河北医药》2007,29(2):167-168
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又称胎传梅毒,为母体内的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感染所致.先天性梅毒一发生即表现为二期梅毒,常有较严重的内脏损害,病死率高,临床分为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发病)和晚期先天梅毒(2岁以后发病)[1].近年来,先天性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选用头孢他啶注射液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2次/d静脉滴注,观察组选用头孢曲松钠3.0g/d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静脉滴注,7天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愈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对照组6例复发,观察组1例复发。远期随访:两组均未见早产、流产及新生儿畸形。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及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早期先天性梅毒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先天性梅毒诊治进展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杨斌陈涵强福州市晋安区医院孙比男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syphilis,以下简称CS)又称胎传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而使胎儿受染而发生的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梅毒。2岁以...  相似文献   

14.
邵群 《中国当代医药》2015,(7):117-118,123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戒毒所中选取109例感染梅毒患者,其中52例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患者设为观察组,57例HIV抗体阴性混合感染梅毒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为61.4%,高于观察组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预防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新生儿的资料。按母亲治疗情况随机分成非正规治疗组、正规治疗组及未治疗组,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104例患儿中,确诊先天性梅毒患儿21例。正规治疗组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率最低,其次为非正规治疗组,未治疗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病率最高。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肝脾肿大、水肿、病理性黄疸、贫血、骨损害等。结论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需母亲病史结合梅毒血清学检查。正规治疗母亲梅毒是预防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目标性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50例妊娠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均有梅毒病史,但已康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护理,实验组给予目标性预防护理。结果两组预防性护理效果具体如表1所示。实验组预防性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873,P<0.01),此外,实验组先天性梅毒胎儿发生率和小儿梅毒2年发生率以及产妇梅毒2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536,P<0.01;χ2=10.925,P<0.01;χ2=12.099,P<0.01)。结论目标性的预防护理对于提高分娩质量和降低产妇梅毒复发率是很有必要的,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先天性梅毒(congenital syphilis,CS)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由母体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8例,不典型临床表现者7例,无症状者2例,新生儿后期出现症状的1例.18例患儿母亲血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均为阳性.18例患儿治疗后痊愈11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发现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凝聚试验(TPHA)检查确诊先天性梅毒、早期正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8例先天性梅毒患婴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早产,皮肤粘膜损害,肝脾肿大(黄疸)、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18例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均阳性,予青霉素G,头孢三嗪治疗。治愈14例,未愈1例,放弃2例,死亡一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主要根据母亲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检查进行诊断。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新生儿先生性梅毒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检出率及干预治疗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确诊检查,对妊娠梅毒患者及其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干预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 在5194例孕妇中,RPR与TPPA均阳性117例,妊娠梅毒检出率为2.25%;在5 078例新生儿中,新生儿梅毒检出率为0.91%;孕妇治疗干预与新生儿脐带血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滴度的关系密切;新生儿脐带血RPR滴度随孕母RPR滴度升高而升高.结论 早期诊断妊娠梅毒是阻断、改善妊娠梅毒结局和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的关键,应加强孕前及孕期的梅毒检测及综合干预治疗,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