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规的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临床血糖测定结果的记录尚无统一的标准。通常情况下,每天需监测糖尿病患者7个时间点的血糖,分别为:三餐(早餐、午餐、晚餐)前血糖、三餐后2h血糖以及睡前血糖。为了更好地满足医生的查房需求以及为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我科根据糖尿病指南要求制定了血糖监测表格,用于绘制血糖波动曲线,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6K纸1张。表格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  相似文献   

2.
高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742-4742
本文总结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治疗期间所出现的癫痫发作,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56岁.心肌梗塞冠脉搭桥术史5a、糖尿病史10 a余,使用人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灵30R)笔芯早餐前30 min28 U晚餐前30 min 26U皮下注射,阿卡波糖(拜唐苹)50 mg随餐嚼服,偶有根据进餐场合及进餐种类所限临时自行将餐食胰岛素更换为格列本脲2.5~5 mg餐前服用现象,未规范定期监测全天8次血糖(三餐前后+睡前+凌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诺和灵30R早餐及晚餐前0.5 h皮下注射,盐酸吡格列酮15 mg,1次/d早餐前30min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胰岛素三餐前0.5 h皮下注射,疗程均12周。观察两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TG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选用诺和灵30R与盐酸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普通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抗性淀粉大米对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61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在治疗不变的情况下,第1天以普通大米为主食,第2天、第3天以高抗性淀粉适糖米为主食,比较试验期间餐后2 h的血糖值较餐前血糖波动情况的差异。[结果]餐后2 h血糖值较餐前升高者的比率适糖米较普通大米降低,适糖米餐后2 h血糖值较餐前变化幅度在3餐均显著低于普通大米(P0.05),餐后2 h血糖值降低幅度早餐中餐晚餐,但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适糖米相较于普通大米对餐后2 h降糖作用的强弱与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入院血糖无关。[结论]高抗性淀粉适糖米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2 h血糖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餐后行走与餐前加强胰岛素注射对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餐后行走或餐前加强胰岛素注射的随机对照研究.在餐后行走组中,患者每天晚饭后行走15~20 min,持续10周.在餐前加强胰岛素组中,早餐或主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进行加强注射.结果 32名患者完成了本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的不同大剂量输注方式对餐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15例1型糖尿病受试者,随机分组,先后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模式:试验餐为75 g方便面,采用①一次输注全部大剂量胰岛素;②餐前10 min一次输注70%大剂量胰岛素,60 min后榆注30%;③试验餐前10 min一次输注70%大剂量胰岛素.30%通过餐前30 min开始,持续150 min的临时基础率;④试验餐前10 min开始120 min的双波大剂量,分别为70%和30%.血糖仪监测餐前30 min及餐后每隔30 min至餐后4 h的血糖水平.结果 在120、150和180 min的双波及大剂量结合临时基础率的血糖变化值较低(P<0.05),在90~180 min的双波及大剂量结合临时基础率的血糖值较低(P<0.05).结论 餐时增加基础率或使用双波大剂量方案的血糖控制更稳定,血糖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7.
万海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21-1622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的两种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1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及睡前长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和早餐前、晚餐前皮下注射混合胰岛素,随访4w,比较两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同时收集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孕妇体重增加较对照组稍多,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达标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采用三段餐前短效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更有利于孕妇空腹及餐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与餐前-基础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对36例胰岛素泵与37例餐前-基础胰岛紊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频率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在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频率上胰岛素泵优于餐前-基础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对于指导治疗、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记录方法.笔者自制了1种快速血糖住院/家庭监测记录2用表,经临床试用,证实为1种比较完善的记录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诊治疗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Ⅰ组43例和Ⅱ组43例。Ⅰ组给予甘精胰岛素,于睡前皮下注射,初始剂量12U/d,同时联合瑞格列奈胰岛素促泌剂诺和龙,餐前口服1mg;Ⅱ组给予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R初始剂量6U,分别于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联合瑞格列奈胰岛素促泌剂诺和龙,餐前口服1mg。两组患者每周监测1次餐前、餐后2h及睡前共7个时间点血糖,受试者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调整范围2~4U。每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治疗3个月、6个月Ⅰ组FBG、2hPBG、HbA1c水平与同时段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心理、生理、依从性、社会关系及自身影响评分均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轻微低血糖发生率、夜间低血糖事件、低血糖昏迷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7例,按病程分为三组,A组(病程小于5年)51例,B组(病程5~10年)13例,C组(病程大于10年)13例,均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其置泵前后各组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基础C肽、1 h C肽、2 h C肽、3 h C肽、基础胰岛素、1 h胰岛素、2 h胰岛素、3 h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2)分析HOMA-β与所需胰岛素用量、年龄、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BMI、HbA1c、空腹血糖、早餐后血糖、午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基础C肽、1 h C肽、2 h C肽、3 h C肽、基础胰岛素、1 h胰岛素、2 h胰岛素、3 h胰岛素、TC、TG、HDL-C、LDL-C间的相关性。结果 (1)A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HOMA-IR较前明显下降,空腹C肽、餐后1 h、2 h、3 h C肽,餐后1 h、2 h、3 h胰岛素,HOMA-β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B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HOMA-IR明显较前下降,空腹、餐后1 h、2 h、3 h C肽,餐后3 h胰岛素,HOMA-β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C组患者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各餐后血糖明显较前下降,餐后2 h、3 h C肽分泌较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4)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ΔHOMA-β与体重、BMI、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P〈0.05);(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ΔHOMA-β与体重、早餐后血糖、晚餐后血糖、HbA1c、尿A/C呈明显正相关,与病程、身高、午餐后血糖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理想的方法,且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小,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致过敏反应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男,62岁。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入院。20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降糖药,平素未能定期监测血糖,血糖控制不佳(12.0~20.2mmol/L)。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给予基因重组人正规胰岛素(诺和灵R)和基因重组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灵N)餐前皮下注射,应用初期无任何不良反应,住院1个月后血糖控制满意,出院。出院后坚持应用基因重组人混合胰岛素(诺和灵50R)笔芯早26U、晚22U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5个月后每次注射胰岛素后1~2分钟均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发硬,并伴严重瘙痒…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间注射胰岛素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注射胰岛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以选择适宜的注射时间。方法1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于餐前30min及餐前15min注射胰岛素。结果两组病人在餐前及餐后2h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而餐前30min给药组低血糖反应率明显高于餐前15min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餐前15min皮下注射胰岛素较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素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患者,胃排空时间延长,使胰岛素发挥作用与胃排空时间不相符,易造成低血糖的发生,掌握胃排空时间可调整胰岛素注射时间,确保胰岛素发挥有效的作用。方法用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分别检测第15 min、30 min、45 min、60 min、75 min、90 min各时相的胃排空率。以60 min胃排空率为标准,胃排空率〉90%为正常,胃排空率〈90%为胃排空延缓。然后检测餐前及餐后2 h、3 h、4 h血糖,按胃排空延迟时间及餐后血糖值确定推迟注射胰岛素的时间。结果餐前不同时间注射胰岛素对餐后血糖作用不同,以餐前10 min注射胰岛素时对餐后各时段血糖影响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血糖变化曲线调整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使胰岛素的给予时间与碳水化合物吸收相配合,从而避免发生低血糖,确保胰岛素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准确把握餐后血糖时间窗的意义。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选择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别监测每位患者同一餐后2h,2h10min,2h20min,2h30min的血糖值,对于测得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餐后2h血糖与餐后2h10min时血糖之间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餐后2h血糖与餐后2h20min,2h30min时血糖之间的测定值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准时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把握好时间窗,对临床治疗和促进糖尿病康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成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短时间内强化治疗,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2hPBG)、住院时间、胰岛素剂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FPG、2hPBG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诺和锐30组住院时间较诺和灵30R组明显缩短(P<0.01)。(3)诺和锐30组在控制血糖效果更佳的同时,全天所需药物的剂量较诺和灵30R组减少约10%(P<0.01)。(4)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而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7.
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传统手指测血糖在反映老年2型糖尿痛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指导治疗等方面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结果:CGMS监测与手指血糖监测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种血糖值进行t检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CGMS调整治疗3 d后患者的FBG、早餐后2 h、中餐后2 h、晚餐后2 h、晚22:00、凌晨2:00血糖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现8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雷兰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在临床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程子安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38-1339
目的:了解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对除血糖之外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8例年龄48~63岁、诊断糖尿病在1.5~6年、体质指数在16.1~18.0kg/m2、口服降糖药物亦能较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先检测其GHb、TG、HDL、BMI及早餐后30minINS、C肽,然后改为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针)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后GHB、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TG减低,餐后30minINS、C肽及BMI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消瘦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予以胰岛素治疗可获得血脂、胰岛功能、体重等独立于血糖之外的多重收益,可考虑早期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组(51例)和诺和灵30R组(52例)对口服药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指标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测三餐前、三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HbA1c和空腹、早餐后2 h C肽。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较前明显下降(P<0.01),C肽分泌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功率车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探讨运动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47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控制,服用药物或胰岛素有效控制血糖。治疗组加用功率车运动,每日1次,30min/次,功率50~100W,一般餐后1h左右进行。2组在治疗期间实行每2周随访1次,观察时间12周。结果:功率车治疗组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有显著改善作用(P0.01)。结论: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配合有规律的运动治疗,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