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内科常见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少数患者可由心脏疾病或药物诱发,急诊转复为其治疗目的。目前射频导管消融技术作为根治方法广泛应用,而急诊药物转复不失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其中心律平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安全、起效快、疗效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从2000年-2008年使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6例,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可舒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随机观察非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速患者36例,口服心可舒片(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日3次,每次4片,4周为1个疗程.观察心率、生化项目的变化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显效2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3.33%.心可舒片对心率影响主要从第2周开始,第3~5周效果最佳.结论心可舒片对非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速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不同年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在短时间内均转为窦性心律,无1例失败.结论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佳.  相似文献   

4.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常应用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但长期应用效果不确切,且副作用明显。而放置心脏起搏器,价格昂贵,患者不易于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三磷酸腺苷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10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总胆红素171μmol/L的病毒性肝炎21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6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本治疗,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mg,静滴,Qd,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皮肤骚痒、乏力、纳差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急黄肝及重度慢性肝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肝功能复常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复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亚重肝及慢重肝,治疗组及对照组总疗效有统计学意义,未观察到腺苷蛋氨酸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腺苷蛋氨酸治疗急黄肝及重度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用于治疗亚重肝及慢重肝可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乏力、纳差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治疗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近3年来发生的6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早产率23.4%(15/64),羊水胎粪污染率26.5%(17/6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4.1%(9/64),围生儿病死率3.1%(2/64),剖宫产率93.7%(60/64),产后出血率3.15%(2/64).结论 ICP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先兆早产,加强胎儿监护,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丁美仙 《当代医学》2008,(2):116-117
目的 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确诊癫痫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2例受调查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结论 癞痫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1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31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为97.74%。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标测,严格控制射频能量及时间是提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临床观察229例经过全麻手术的患者,统计其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并给以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效果。结果: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原因占前三位的依次为贫血或血容量不足、疼痛、发热。46例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给予我科相应护理措施处理后,显效28例(60.9%),有效14例(30.4%),无效4例(8.7%),总有效率91.3%。结论: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分析各项监护参数,对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应积极查找原因,进行对因处理,以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及应用抗甲状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72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资料,按照孕期是否进行抗甲状腺素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妊娠结局、胎儿情况、并发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并定期监测可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窦性心动过速猝死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猝死的患。从中观察猝死的高发时间,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16例猝死的患均有猝死的诱因,发作时间多为0:00~8:00。结论了解窦速猝死发作的昼夜节律,对这一时段内上述多个触发因素进行干预,在治疗中按照严格的医疗常规去做,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快速心率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1996年10月~2000年11月RFCA治疗快速心率失常185例,其中男80例,女105例,年龄8~77岁.局麻后经皮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股动脉,插入四极电生理电极导管,先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心率失常类型,后以大头导管精确定位标测,最后开始RF放电,直至射频消融成功结果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房室旁路折返心动过速(AVNRT)70例,房速(AT)3例心房扑动(AF)2例,特发性室速(IVT)2例,平均随访1年,3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失败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RFCA是治疗快速心率失常的有效方法.安全,创伤小,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3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4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结果344例患者中,Ⅰ型治愈率95.7%(245/256),好转率4.3%(11/256);Ⅱ治愈率82.5%(66/80),好转率15%(12/80),无效率2.5%(2,80);Ⅲ型治愈率25%(2/8),好转率50%(4/8),无效率25%(2/8)。Ⅰ~Ⅲ型总有效率为98.8%。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以便预防其发生并及时诊断和处理。方法:对15例妊娠子宫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初产妇,农村者〉城市者,分娩期〉妊娠期,瘢痕子宫破裂占46.67%,梗阻性难产占33.33%,药物使用不当占20%。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进行高危妊娠的系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正确使用宫缩荆可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宁强 《中外医疗》2012,31(31):5-6
目的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为罕见,而转移至胃的病例更为罕见。为探讨其病理特征提高临床诊断而避免误诊,报道1例筛窦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胃转移。方法行CT检查提示右筛窦占位性病变,进一步检查,未见转移到其他组织,于外院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右筛窦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进行化疗。结果于该院行胃镜检查,两处病灶分别取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均证实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结论恶性黑色素瘤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皮肤及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两类,以皮肤的多见,而原发于筛窦者罕见。恶性黑色素瘤的胃转移多发生于胃底、胃体。  相似文献   

16.
妊娠妇女碘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孕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为妊娠期是否需要补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过氧乙酸氧化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法测定3052例妊娠妇女尿碘水平。结果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83.2μg/L,缺碘发生率达22.3%,明显高于非妊娠妇女(8.0%),尿碘值50-100μg/L者630例占20.6%,〈50μg/L者51例,占1.7%。妊娠期缺碘分布集中于8~15^+6和34~39^+6孕周组。结论①孕妇存在一定缺碘状况,有必要进行尿碘筛查。②重点监测16孕周前和34孕周后的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改变 ,以及这些改变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法和免疫扩散法 ,对 2 8例妊高征孕妇、31例正常孕妇及 2 4例未孕妇女血脂和载脂蛋白进行了检测 ,分别测定了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载脂蛋白 (apo) A 、B10 0、C 、C 和 E,并计算非 HDL - C(n HDL C)和 TG/ HDL - C比值。结果  1与未孕妇女比较 ,正常妊娠 36~ 42周妇女血清 TG、apo C 及 apo C 水平分别升高了 3.5倍、2 .4倍和 2 .8倍 (P<0 .0 0 1) ;血清 TC升高 2 1% (P<0 .0 1) ,血清 HDL - C未见明显改变 ,n HDL - C升高 33% (P<0 .0 5 ) ;apo A 、apo B10 0及 apo E分别升高了 5 5 %、79%和 77% (P<0 .0 0 1) ;TG/ HDL- C比值显著增加 (P<0 .0 1)。2与未孕妇女比较 ,妊高征组妊娠 32~ 42周妇女血清 TG、apo C 及 apo C 亦分别升高 2 .3倍、4.0倍和 2 .8倍 (P<0 .0 0 1) ,血清 TC仅升高 2 7% (P<0 .0 1) ,HDL - C升高 2 9% (P<0 .0 5 ) ,n HDL - C升高 2 6 % (P<0 .0 5 ) ;apo A 、apo B10 0及 apo E分别升高了 5 2 %、90 %和6 7% (P<0 .0 0 1) ;TG/ HDL- C比值亦显著增加 (P<0 .0 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 ,妊高征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