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20例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常规的Seldinger法做脾动脉栓塞共20例,术前血小板计数1.9×1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艾滋病毒(HIV)阳性患者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HIV阳性肝硬化继发脾脏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行B超、CT检查,常规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细胞计数、肝功能以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分别为(58.3±15.0)×10~9/L、(2.24±0.58)×10~9/L和(2.97±0.78)×10~9/L,术后1周PLT、WBC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化不明显。术后1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稍有升高,但2周恢复正常,白蛋白(ALB)术后均升高。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后门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较前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HIV阳性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可减轻患者血细胞减少,短期内肝功能恢复较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97年8月至2004年12月对19例脾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实施脾切除术,其中17例为脾功能亢进复发。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31~63岁,平均54.3岁。脾动脉栓塞术前,19例全部诊断为肝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PSE)对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资讯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获得PSE对比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截止时间2015年7月25日。使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治疗前后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共纳入10项原始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PSE治疗后患者血小板[均数差(MD):-87.68,95%CI(-125.70,-49.65)]、外周血白细胞[MD-4.03,95%CI(-5.74,-2.33)]及血红蛋白水平[MD-0.79,95%CI(-1.48,-0.11)]均较治疗前升高。脾切除术后患者血小板[MD-128.31,95%CI(-162.59,-94.03)]、外周血白细胞[MD-5.22,95%CI(-6.65,-3.80)]及血红蛋白水平[(MD-1.42,95%CI(-2.66,-0.18)]均较术前升高。与脾切除术比较,PSE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小板[MD 54.45,95%CI(37.60,71.30)]、外周血白细胞[MD 1.71,95%CI(-0.01,3.42)]及血红蛋白水平[MD 0.78,95%CI(-0.01,1.56)]的差异更小;且术中出血更少[(MD-71.33,95%CI(-78.13,-64.54)],手术时间[MD-34.08,95%CI(-34.78,-33.38)]和患者住院时间[MD-5.59,95%CI(-7.38,-3.79)]也更短。结论 PSE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用于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脾动脉栓塞术后脾功能亢进复发21例治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脾功能亢进,对控制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的效果。但术后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脾坏死、脾脓肿、脾破裂和脾功能亢进复发等,给以后外科手术治疗造成很大的困  相似文献   

8.
对32例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低压推注法进行部分脾栓塞(PSE),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结果。1材料与方法男21例,女11例,年龄33~69岁,平均54岁,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导致脾功能亢进。肝功能ChildB级22例,C级10例。6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钡餐和(或)胃镜检查均发现中度以上的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细胞癌(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1例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并接受PSE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在治疗HCC的同时,为提升白细胞与血小板水平,采用PSE治疗脾功能亢进。分析患者治疗前、PSE治疗后3个月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肝脏硬度(LSM)、胆碱酯酶(CHE)、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PSE治疗3个月后HCC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ICG-R15显著降低[(10.95±6.08)%vs (13.34±5.19)%,t=2.39,P=0.04);LSM和CHE均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PSE治疗3个月后患者血常规指标WBC [(4.81±1.82)×109/L vs(2.43±0.60)×109/L]、PLT [(120.55±62.50)×109/L vs (63.40±...  相似文献   

10.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因重症β地中海贫血致脾功能亢进3例,门脉高压症致脾功能亢进1例。由于术后认真进行观察及护理.从而减轻或避免了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例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脾切除术(包括开腹脾切除和腹腔镜下脾切除)与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3月至2006年12月42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行外科手术或介入处理的4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外科切除组19例,部分性脾栓塞组23例,比较观察两组术后第3、7、14、30天及1年的外周血象主要指标(RBC、WBC、PLT)、术后1个月及1年的NK细胞活性、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血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脾栓塞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术后1个月及1年外科手术组NK细胞活性低于部分性脾栓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脾切除与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均有确切疗效,部分性栓塞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及维持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更有优势,但治疗方案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12.
沈修达  江浩 《腹部外科》1990,3(1):31-33
本文通过对1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经脾动脉插管行部分脾栓塞术,其疗效满意,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并提出为减少并发症,建议以少量多次栓塞为宜。  相似文献   

13.
李慧  汪根树 《器官移植》2016,7(3):238-240
脾功能亢进(脾亢)指各种原因造成的表现为脾脏肿大及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综合征,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严重并发症。肝移植术能够有效缓解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合并的脾亢,极少数顽固性脾亢患者可采用脾切除术、部分脾栓塞术或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联合PSE治疗。术后采用肝脏CT、超声、肝功能、血常规及甲胎蛋白(AFP)检查,并进行随访。结果对26例患者共进行63次TACE、27次PSE治疗,全部治疗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2个月,均生存;23例患者随访6个月,17例生存;13例患者随访12个月,9例生存;8例患者随访24个月,5例生存。结论 TACE联合PSE治疗PHC合并脾功能亢进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脾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要肝功能亢进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对脾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脾大、盆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逐一进行原因分析,并就睥功能亢进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脾脏肿大功能亢进施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PLT)升高,血液粘稠增加发生血栓者约为 5%~10%,血栓大部分起源于脾静脉残余部,可延及门静脉,如阻塞肠系膜上静脉可引起严重后果。我院从 1995 年 2 月至 2003 年 12月间对肝硬化脾脏肿大功能亢进患者实施脾切除 41 例,其中12例术后PLT逐渐高达(500~778)×109/L。经综合性治疗,恢复顺利,无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 5 例,女 7 例,年龄 17~75 岁。高峰年龄45~55岁(9/12)。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 2 例。术前肝功能分级(1983年武汉会议标准)Ⅰ级 4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治疗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17例行周围性部分脾栓塞,栓塞剂为医用明胶海绵。结果栓塞范围50% ~75% (平均59 0% )。术后17例随访6 ~29个月,平均16 9月。白细胞计数术后最后一次随访为( 5 74±1 31 )×109 /L,比术前( 2 19±0 73 )×109 /L显著升高(t=11 86,P=0 000);血小板计数术后最后一次随访为(106 18±30 92 )×109 /L,比术前( 31 29±14 09 )×109 /L显著升高(t=8 28,P=0 0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血吸虫性脾功能亢进安全、疗效确切,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脾功能亢进行脾部分栓塞时对门脉压力及外周血液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脾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计数直径>1mm的脾内动脉血管数。用明胶海绵碎屑(1mm×1mm×1mm)或PVA颗粒实行脾动脉栓塞,栓塞上述血管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液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0×1012/L,白细胞从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从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栓塞程度以脾血管数为计数单位,控制在60%~80%时,可较好地改善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门静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常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SASS),SASS加重肝脏实质的缺氧状态,故将SASS作为肝硬化患者治疗的靶点之一.深圳市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应用脾动脉主干栓塞联合脾微波消融治疗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脾功能亢进术后血小板超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脏肿大功能亢进施行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PLT)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发生血栓者约为5 %~1 0 % [1 ] ,血栓大部分起源于脾静脉残余部,可延及门静脉,如阻塞肠系膜上静脉可引起严重后果。我院从1 995年2月至2 0 0 3年1 2月间对肝硬化脾脏肿大功能亢进患者实施脾脏切除4 1例,其中1 2例术后PLT逐渐高达(5 0 0~778)×1 0 9/L ,经综合性治疗,恢复顺利,无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 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1 7岁,最大75岁。高峰年龄4 5~5 5岁(9/1 2 )。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2例。术前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