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常规参数、精浆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以及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检测433个IVF周期中精子DNA损伤性,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不同,分为低DFI组(DFI30%)、高DFI组(DFI≥30%),比较2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浆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及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的差异。结果:高DFI组与低DFI组比较,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快速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显著降低[(29.2±16.8)%vs(48.6±16.7)%、(9.4±6.6)%vs(19.0±9.1)%,P0.01],高DFI组精子浓度与低DFI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52.3±32.4)×106/ml vs(51.4±30.9)×106/ml,P0.05];高DFI组精浆中的MDA含量明显高于低DFI组[(2.28±0.26)nmol/L vs(0.95±0.18)nmol/L,P0.01],高DFI组精浆中的TAC含量明显低于低DFI组[(10.2±3.5)U/L vs(33.2±7.9)U/L,P0.01];高DFI组IVF受精率明显低于低DFI组[(58.9±30.0)%vs(77.2±25.0)%,P0.01],两组间卵裂率[(70.7±35.6)%vs(80.4±15.6]、优胚率[(40.4±31.3)%vs(41.7±29.4)]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精子DNA损伤与氧化应激有关,同时精子DNA损伤可降低IVF受精率,影响IVF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子DNA完整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染色质扩散实验(SCD)对接受203个周期IVF-ET治疗的男方精液进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因女方卵巢反应差取消10个周期,剩余193个周期。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是否超过30%和是否药物治疗分为3组:DFI异常组55例(DFI30%),DFI正常组(DFI30%)78例和DFI治疗组60例,其中DFI治疗组指患者DFI30%,经药物治疗3个月,降至30%以下。比较DFI与受精率、2PN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的相关性;比较3组间的种植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 精子DFI与受精率、2PN受精率及卵裂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优胚率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DFI正常组和DFI治疗组(治疗后DFI30%)的种植率及妊娠率均高于DFI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I正常组与DFI治疗组的种植率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统计(P0.05)。3组流产率表现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DNA完整性对受精率、2PN受精率及卵裂率无影响,对优胚率、种植率及妊娠率有负面影响,药物改善精子DNA完整性后可提高优胚率、种植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精子DNA完整性。方法:应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检测90例男性不育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A组)、82例男性不育者(B组)及70例正常生育者(C组)的精子DNA完整性:DNA碎片化指数(DFI)和高DNA可染性(HDS),分别比较3组之间精子DNA完整性的差异。结果:精子DNA完整性:DFI:A组为(28.17±13.06)%,高于B组(26.64±9.79)%和C组(15.67±4.73)%,A组及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S:A组为(10.83±5.60)%,高于B组(9.04±3.48)%及C组(8.04±2.2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DNA完整性与正常生育者存在差异,若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进一步加重精子DNA损伤,主要表现为精子核成熟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弹性硬蛋白酶水平与精子 DNA完整性及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48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 A、B、C3组。 A组为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含量<290 ng/mL;B组为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含量290~1000 ng/mL;C 组为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含量>1000ng/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精浆中弹性硬蛋白酶,精子 DNA完整性检测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 SCD),精液参数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结果 A组与 C 组相比精子存活率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均升高、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的上述指标与A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精浆弹性硬蛋白酶与精子DNA完整性及精液质量密切相关,生殖道感染是影响男性精液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周期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VF/ICSI治疗的周期根据精子形态进行分组:IVF周期分为A组(正常精子形态2%),B组(2%≤正常精子形态4%),C组(正常精子形态≥4%);ICSI周期分为D组(正常精子形态2%),E组(2%≤正常精子形态4%),F组(正常精子形态≥4%),分别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IVF周期中C组受精率显著高于B组和A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在A、B、C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周期中D组、E组、F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畸形精子症会影响IVF周期的受精率,对ICSI周期的受精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吸烟、喝酒、桑拿生活习惯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寻找不育症患者的不育影响因素。方法在113例门诊患者中,77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分为3组;A组为有吸烟/喝酒习惯31人,B组为有桑拿习惯21人,C组为其他不育症25人。另外D组为生育能力正常36人。应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SCSA)检测以上各组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A组为(29.03±11.41)%、B组为(28.12±9.56)%、C组为(24.08±6.27)%、D组为(14.87±3.54)%。A、B组分别高于C组,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A、B、C组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与正常生育人群有显著性差异,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可能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液参数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的179对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吖啶橙试验(AOT)对116例实施IVF和63例实施ICSI治疗的男性患者进行精子DNA完整性分析,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将患者分为DFI≤30%组和DFI>30%组,比较两组间精液参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冷冻率、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DFI >30%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30%组(P<0.01),但两组间精子密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a+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FI>30%组IVF和ICSI的优胚率、ICSI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低于DFI≤30%组(P<0.01,P<0.05).结论 精子DNA完整性与精子形态密切相关,精子DNA损伤在IVF/ICSI过程中对胚胎质量有负面影响,并显著影响ICSI的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建议行ICSI前应对精子DNA完整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的发生率以及精子DNA损伤与精子形态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生殖中心门诊的男性不育患者(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同居一年以上未能使配偶怀孕)104例.根据精液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四组:对照组、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以及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组.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SCD)分析精子DNA完整性和Diff-Quik染色进行精子形态学检测.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弱精子症组、OA组患者DFI与对照组、少精子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除弱精子症组正常精子形态率与OA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任何两组间正常精子形态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与畸形精子率成正相关的关系(r=0.622,P<0.01,n=104),与头部畸形精子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96,P<0.01,n=104).结论 弱精子症组、OA组患者DFI明显高于少精子症组和对照组.精液常规异常患者精子正常形态率均低于对照组.精子DNA损伤可能是导致精子形态异常,尤其是精子头部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结合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技术(ICSI)后的临床结局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来我中心行辅助生殖治疗的508对夫妇经ICSI助孕后的临床结局。排除染色体核型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睾丸发育异常和FSH水平异常的干扰,根据精子来源和精液不同质量参数分为3组:A组,单纯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即PESA组;B组,少弱畸精子症组;C组,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组。比较3组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周期活产率等情况。结果 3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周期活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其种植率显著降低(40.5%vs 50.0%,41.6%vs 50.0%,P0.01);B组和C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40.5%vs41.6%,P0.05)。结论少弱畸精子症及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显著影响胚胎的种植率。  相似文献   

10.
精子DNA损伤与辅助生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子DNA损伤与辅助生殖技术(ART)结局密切相关,精子DNA损伤影响到ART中的受精比率、胚细胞发育、妊娠率和子代的健康。同时,精子低温冷冻保存和诸多体外处理技术均能影响精子DNA的完整性。检测精子DNA断裂指标(DFI),采取适当措施获得DNA无损伤或损伤较小的精子,对改善ART结局十分必要。现就精子DNA损伤与ART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Jiang HH  He XJ  Song B  Cao YX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12):1083-1086
目的:通过分析精子染色质完整性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之间的关系,探讨精子染色质完整性检测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试验(SCSA)方法检测187个ART周期中精子的染色质完整性,以精子DNA损伤指数(DFI)为参数,分为高DFI组(DFI≥30%)和低DFI组(DFI<30%),两组中根据采用不同的体外受精方式分为IVF亚组和ICSI亚组。分别比较高DFI组、低DFI组中IVF亚组和ICSI亚组间受精率、卵裂率、D2天胚胎质量、D3天胚胎质量、临床妊娠率差异性。结果:在高DFI组中,行ICSI治疗的夫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行IVF治疗的夫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行IVF治疗的夫妇中,比较高DFI组与低DFI组的各临床结局,未见统计学差异;在行ICSI夫妇中,比较高DFI组与低DFI组的各临床结局,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精子染色质完整性影响辅助生育技术的结局,在选择辅助生殖技术方案时,可作为常规精液检查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冷冻前后及精子处理前后精子DNA完整性的比较,探讨冷冻技术、冷冻时间及上游法精子处理技术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1)精液常规检测正常的患者30例,手淫法取精,精液液化混匀后分4份,分别用于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上游法处理精液、以及两组冻存实验(不加保护剂直接冻存的为冻存1组;添加蛋黄葡萄糖保护剂冻存的为冻存2组);(2)上游法处理后的精液一部分用于检测精子动力和形态,一部分用于精子DNA完整性检测;(3)冻存1组分别于冻存第7天和第90天解冻,SCD实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4)冻存2组分别于第7天和第90天解冻,0.1ml用于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剩余精液应用上游法处理,检测上游处理前后精子DNA的完整性。结果(1)冻存1组中,冻存90d后解冻的精子DNA损伤率[(25.6土7.3)%]显著高于冻存7d者[(22.4±7.4)%](P〈0.05),且均显著高于新鲜精液的精子DNA损伤率[(20.6±7.3)%](P〈O.05);冻存2组中,冻存90d后精子DNA损伤率显著高于冻存7d者[(25.9±7.2)%VS.(23.6土7.8)%](P〈O.05),且均显著高于新鲜精液(P〈0.05);而冻存7d和90d后,两个冻存组间比较,精子DNA损伤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新鲜精液经上游法处理后,精子DNA损伤率由处理前的(20.6±7.3)%降为(6.4±2.5)%(P〈O.05);冻存2组中精液冻存7d和90d后复苏上游法处理后,精子DNA损伤率较未经上游法处理者均显著降低[分别为(9.38±2.8)%VS.(23.6±7.8)%和(9.7±2.6)%VS.(25.9±7.2)%](P%0.05)。结论冻存对精子DNA有损伤,冻存时间对于精子DNA完整性有影响。不添加保护剂直接冻存和添加保护剂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不论是新鲜精液还是冻存复苏精液,上游法处理并不会增加精子DNA的损伤,且有利于筛选出具有更好DNA完整性的精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授精方式对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ET)168个周期获卵数仅为1~2个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资料,比较常规IVF组和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7%和63.8%,P0.05);IVF组有24.5%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9.7%(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不正常时,ICSI组受精率高于IVF组(分别为83.9%和55.6%,P0.05);IVF组有34.8%周期的卵子全部不受精,高于ICSI组的14.3%(P0.05);而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精液参数正常时及35岁、精液参数正常或不正常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取消移植周期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获卵数为1~2个的周期采用ICSI治疗并不能提高其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因此我们不建议全部行ICSI治疗,男方精液参数正常或处于临界状态建议行IVF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以全面有效评估捐精者生育力的精子功能指标,运用于复苏精液标本的筛选,旨在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方法:根据捐精者精液使用的妊娠结局,收集上海市人类精子库高、低生育力捐精者的冷冻精液标本各20例,比较两组精液标本复苏后的精子浓度、活力、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DNA完整性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结果:高、低生育力组精液复苏经系列评估后,正常形态率分别为(18.50±6.10)%、(14.42±6.44)%;顶体完整率分别为(86.17±4.49)%、(80.04±7.52)%;精子DNA碎片率分别为(9.21±3.22)%、(15.72±8.20)%,以上指标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线粒体膜电位高生育力组[(56.75±18.80)%]与低生育力组[(52.23±18.86)%]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子线粒体膜电位与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r=0.760,P0.05),其他功能指标与精子浓度、活力无显著相关。结论:精子浓度、活力与正常形态率、顶体完整率以及DNA完整性可以有效评估捐精者复苏精液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5.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当前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IVF)的影响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生殖遗传中心659对IVF-ET治疗夫妇,按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4组,A组(2%)112个周期,B组(≥2%~4%)180个周期,C组(≥4%~5%)74个周期,D组(≥5%)293个周期。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4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有差异。C组(71.90%)和D组(72.89%)的受精率均显著高于A组(57.97%)和B组(63.29%)(P均0.05),C组与D组间、A组和B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正常受精率(57.16%)显著高于A组(46.52%)和B组(50.89%)(P均0.05),C组正常受精率(54.67%)显著高于A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可移植胚胎率(55.62%)显著高于B组(45.75%)(P0.05),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无可移植胚胎患者比例(8.87%)显著低于A组(20.54%)和B组(18.89%)(P均0.05),C组(12.16%)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各组间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VF-ET的受精率及胚胎形成有一定影响,用于评估IVF受精结局时,5%临界值略优于4%。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SCH)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ET/ICSI)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82名亚临床甲减患者列人研究组,398名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列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实验室及临床指标,分析亚临床甲减对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患者的IVF—ET/IcsI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0HSS)发生率、平均单胎分娩总孕天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虽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研究组的流产率、OHS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24%VS.15%、14.63%VS.10.1%;其中研究组的生化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8%VS.4.4%)(P〈O.05),单胎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3,147.6±79.6)gVS.(3,224.9±56.5)朗(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行IVF_ET/ICSI治疗生化妊娠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增高,流产率、OHS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需对亚临床甲减患者IVF—ET/ICSI治疗过程及孕期进行严密监测,预防促排卵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受精障碍患者行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常规IVF—ET治疗877周期,其中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期间开展短时受精并对受精障碍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的546周期作为研究组,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期间未开展短时受精、早期补救ICSI的331周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通过IVF后6h观察卵母细胞是否排出第2极体评估受精,对完全未受精和低受精周期中未见第二极体排出的成熟卵母细胞立即行早期补救ICSI,比较两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研究组中行早期补救ICSI的70周期实验室指标和临床指标与同期179个常规ICSI周期相比较。结果研究组通过早期补救ICSI,受精率、周期冷冻率、优质胚胎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O.01),因受精失败取消移植率显著降低(P〈O.01)。早期补救ICSI周期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与常规ICSI相似,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常规ICSI,≥3原核(PN)异常受精的比率较常规ICSI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VF后6h行早期补救ICSI能提高常规IVF卵的利用率,并获得与常规ICSI相似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男方精子畸形率对受精率、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中心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接受IVF的344对及ICSI的178对夫妇,分为常规IVF组和ICSI组,组内按照男方精子畸形率分为正常形态组(IVF266/ICSI76)和畸精子症组(IVF78/ICSI102)。受精后分别统计IVF及ICSI两组内畸精子症组和正常形态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别。结果在IVF中,畸精子症组和正常形态组的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64.32%/60.09%、33.78%/37.02%、42.03%/54.62%及12.5%/4.23%。两组间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别,畸精子症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性低于正常形态组,而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正常形态组(P〈0.05);ICSI组中,畸精子症组和正常形态组的正常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68.01%/64.59%、32.26%/33.78%、43.75%/52.63%及4.76%/5%。畸精子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较正常组显著性降低(P〈0.05)。将两种受精方式的畸精子症组间比较,IVF的患者早孕流产率显著高于ICSI者(P〈0.05)。结论常规IVF中畸精子症不影响正常受精。对于畸精症子患者,其临床妊娠率均较精子形态正常组低,但是采用ICSI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早孕流产率。‘  相似文献   

19.
体重指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IVF-ET/ICSI治疗、年龄〈35岁的不育患者为对象,共449个周期。按BMI分为三组:低体重组(A组),BMI(18.5kg/m^2,共45个周期;正常体重组(B组);18.5kg/m^2≤BMI〈25kg/m^2,共356个周期)、超重组(C组),BMI≥25kg/m^2,共48个周期。比较三组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内膜厚度及血清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C组Gn用量显著高于A和B组(P〈0.05),hCG日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5),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MI过高会导致IVF/ICSI治疗过程中Gn用量增加和hCG日血清E2水平降低,早期流产率增加,对IVF的结局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