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金黄地鼠舌癌影响肿瘤区微球栓塞平面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升主动脉灌注微球,显微图像分析仪测量微球栓塞平面。结果:微球最佳灌注压力为30kPa,随着肿瘤的发展,栓塞平面越向末梢端靠近。原位癌以前,微球栓塞在肌性末梢小动脉水平;早期浸润癌期栓塞至微动脉水平,阻断了控制与其相连的肿瘤微循环内血流量的“总阀门”,此时栓塞效果最佳,侧枝循环最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评价顺铂 -白蛋白微球 (CDDP- AMS)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癌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顺铂 -白蛋白微球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上的价值。方法 利用平均 5 6 .3μm顺铂 -白蛋白微球 10 0 m g(含 CDDP13.6 mg)经舌动脉灌注 ,治疗晚期舌癌患者 18例 ,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顺铂 -白蛋白微球 CDDP- AMS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癌 18例 ,近期疗效达特效者 10 0 % ,配合其它治疗后 ,经 5年观察 ,原发灶无复发。结论 顺铂 -白蛋白微球舌动脉灌注治疗舌癌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可以做为舌癌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顺铂-白蛋白微求(CDDP-AMS)经舌动脉导向治疗舌癌的机理及微球的体内过程。方法 利用平均Φ56.3μm的顺铂=白蛋白微球分别对7例晚期舌癌病人行舌动脉灌注术,分别于立即、1周、、2周、3周、4周、5周、6周、时行联合根治术,对术后标本进行显微及结构观察。结果 顺铂-白蛋白微球舌动脉栓塞导向治疗舌癌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的程序死亡的缺血性坏死、变性发迹周时基本可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顺铂—白蛋白微球 (CDDP_AMS)舌动脉导向治疗舌癌时 ,顺铂 (DDP)在体内和肿瘤局部的释放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平均粒径为 5 6 3μm的CDDP_AMS 10 0mg(含CDDP 13 6mg) ,经舌动脉推注治疗舌部鳞癌患者 7例 ,分别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肿瘤切除标本组织匀浆中的铂含量 ,并与单纯CDDP给药组患者相比较 ,分析CDDP_AMS药物释放的特点。结果 CDDP_AMS舌动脉推注治疗舌部鳞癌组 ,患者外周静脉血平均血药浓度在 90min时达峰值 ,10d时血药浓度尚可测到 ;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可较长时间维持恒定 ,到第 17天时尚可测到。结论 CDDP_AMS具有很强的缓释作用 ,起到了药物“贮存站”作用 ,达到肿瘤局部长时间高浓度、全身外周血低浓度的效果 ,消除了CDDP全身大剂量用药时的毒副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顺铂-白蛋白微球(CDDP-AMS)舌动脉导向治疗舌癌时,顺铂(DDP)在体内和肿瘤局部的释放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平均粒径为56·3μm的CDDP-AMS 100 mg(含CDDP 13·6 mg),经舌动脉推注治疗舌部鳞癌患者7例,分别测定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肿瘤切除标本组织匀浆中的铂含量,并与单纯CDDP给药组患者相比较,分析 CDDP-AMS药物释放的特点。结果 CDDP-AMS舌动脉推注治疗舌部鳞癌组,患者外周静脉血平均血药浓度在90 min时达峰值,10 d时血药浓度尚可测到;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可较长时间维持恒定,到第17天时尚可测到。结论 CDDP-AMS 具有很强的缓释作用,起到了药物“贮存站”作用,达到肿瘤局部长时间高浓度、全身外周血低浓度的效果,消除了CDDP 全身大剂量用药时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顺铂-白蛋白微球狗舌动脉灌注后的药物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对CDDP-AMS犬舌动脉栓塞后的药效学进行了研究,发现微球在体内具有缓释作用,起到药物存站的作用。结合血管密度的改变结果,较直接而具体地解决了产生CDDP-AMS栓塞治疗临床效果的机理,认为其效果是通过局部较长时间持续的CDDP释放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和血流阻断后肿瘤组织缺氧、因,坏死的协同迭加作用,从而为临床更为广泛应用这一技术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白蛋白微球经颈外动脉灌注后的体内分布及降解速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作为药物载体的白蛋白微球 (AMS)经颈外动脉灌注后在体内的分布及降解速度 ,以及栓塞血管再通时间 ,为AMS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经家兔颈外动脉灌注以12 5 I标记的平均粒径 56.3 μm的白蛋白微球后 ,测定局部组织及全身脏器内的放射剂量。用 760ml/L的泛影葡胺行家犬颈外动脉造影观察AMS灌注后末梢血管再通时间。结果 :微球经颈外动脉灌注后 92 .2 3 %集中于头颈局部组织内。微球对颈外动脉的微小分枝有明显的栓塞作用 ,栓塞的血管在 7~ 9d内再通。结论 :AMS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定量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舌癌顺铂白蛋白微球栓塞治疗肿瘤中血管和增殖细胞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发现两者在栓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逐渐减少,前者至灌注后四周时已接近正常舌粘膜水平,灌注后五周与下沉舌膜无显著差异,在粘膜下组织中已无法发现PCNA染色阳笥的肿瘤细胞,后者至第四周时已接正常舌粘膜水平,值得间变化呈指数曲线正相关关系,从而为基于阻断肿瘤血供及药物缓慢持续作用的舌癌含药微球栓塞性化疗提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顺铂-白蛋白微球(CDDP-AMS)经舌动脉导向治疗舌癌的机理及微球的体内过程.方法利用平均56.3μm的顺铂-白蛋白微球分别对7例晚期舌癌病人行舌动脉灌注术,分别于立即、1周、2周、3周、4周、5周、6周、时行联合根治术,对术后标本进行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顺铂-白蛋白微球舌动脉栓塞导向治疗舌癌的显微和超显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肿瘤细胞的程序死亡和缺血性坏死、变性改变,4周时基本可杀灭全部癌细胞;微球在体内逐渐水解,6周后全部消失.结论顺铂-白蛋白微球舌动脉栓塞导向治疗舌部鳞癌的机理:顺铂局部高浓度、长时间的杀瘤作用和微球栓塞后肿瘤缺血坏死的协同作用结果,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舌部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行研制的平均粒径56.3μm的顺铂-白蛋白微球100mg,经舌动脉灌注治疗舌部鳞癌患者11例,临床及病理观察,灌注后4周的病理标本已无癌巢及确切散在癌细胞,灌注后5-6周临床肿瘤创面已消失,但因患侧舌体有纤维组织形成,难于判定肿瘤瘤体变化,通过4例在灌注后未行瘤体切除病例半年以上观察,肿块消失,舌体柔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周围组织淋巴管形态计量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舌鳞癌患者病理蜡块60例,舌横纹肌肉瘤病理蜡块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利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瘤周组织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面积、管径和面数密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舌横纹肌肉瘤瘤周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管腔的面积、管径和面数密度均较正常舌组织内的高,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舌癌癌周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相比,其管腔面积及管径大而面数密度略低,但两者的测定参数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舌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舌癌与舌横纹肌肉瘤),其肿瘤周围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形态及数量的改变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转移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发生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 院首次手术治疗5年以上以及不足5年而发生转移的59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各项临床、 病理指标通过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后转移率为23.73%。 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是否出现症状、肿瘤大小、临床分期、骨有无侵犯及分化程度均与术后是否发生转移相关。多 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以及骨有无侵犯是影响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术后转移的主要因素。结论:涎腺粘液表 皮样癌分化程度、骨有无侵犯是影响患者术后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腹腔注射小剂量顺铂对小鼠S180实体瘤3 2 磷玻璃微球间质注射内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治疗对瘤细胞分裂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荷S180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腹腔注射顺铂组、单纯3 2 磷玻璃微球间质注射组和顺铂加3 2 磷玻璃微球内放射联合治疗组 ,分别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 ,2周后取出肿瘤称瘤体质量 ,计算各组抑瘤率 ,瘤体组织行流式细胞仪检查 ,观察各组瘤体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顺铂组、3 2 磷玻璃微球组及联合组肿瘤抑瘤率分别为 4 7%、4 0 %、76 % ,联合组瘤体质量明显较小 (P <0 .0 5 )。对照组、顺铂组、3 2 磷玻璃微球组、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1.36 %、2 1.4 3%、37.6 4 %、6 2 .0 3%。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余 3组 (P <0 .0 0 1)。结论 腹腔注射小剂量顺铂可明显增加3 2 磷玻璃微球间质注射内放射治疗对小鼠S180瘤的抑制作用 ,联合治疗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 ,这为该方法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检测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miRNA-14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口腔鳞癌中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8例口腔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2cm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反应检测miR-149在二者间的表达水平江分析其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TNM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14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现miR-149的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TNM临床分期较晚以及病理分化较差的肿瘤中明显降低。结论:miR-149在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淋巴结浸润、转移以及病理分级有着重要的关系,从而miR-149可能会成为将来判断口腔鳞癌临床分期的一个重要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DR-70(AMDLDR-70)在舌癌病人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比较分析了52例舌鳞状细胞癌和42例舌良性肿瘤病人及40个健康人的血清DR-70水平,并跟踪分析舌癌病人的3年生存率。结果:舌癌病人的DR-70阳性率(7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5%)和良性肿瘤组(10%),且与其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血清DR-70水平能够预测舌癌的发生,同时也与舌癌患者的生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1960年至1983年收治的SAC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未经治疗、就诊时无转移的原发SACC病例72例,用Cox回归分析对与血行转移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2例中26例出现血行转移,转移率为36%.与血行转移相关的因素有:部位——颌下腺、TNM分期、治疗方式、肿瘤切缘、术后复发.发生于颌下腺ACC易发生血行转移,腮腺ACC的血行转移率(50%)接近颌下腺(55%).临床上应特别注意此二腺ACC的手术范围.SACC的血行转移无法从临床因素中得到全面预知,应对其发生机制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2例罕见的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以便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例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对该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颌面部原发神经内分泌癌患者,1例在术后半年发生局部复发并行第2次手术,另1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颌面部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与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关系,并研究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OSCC中MK的表达;用CD34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MVD,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MK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MK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的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MK表达阳性组的MVD高于MK表达阴性组(P<0.05);MK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MK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MK阳性组.术后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的MK表达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K的表达是OSCC的不良预后因子,OSCC中MK的高表达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研究MK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可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