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领域的能力。我们根据药物制剂职业岗位(群)需求,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工作过程引入职业能力培养,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构建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重视工作过程的同时,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运用关键能力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践,探索基于职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通过广泛调研,确定本专业的就业领域与主要职业岗位群,并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资格考试分析,明确岗位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确定主要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及相关支撑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于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项目导向进行开发与设计,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3.
根据生物制品技术课程专业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依据就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模式,基于生物制品生产工作过程探讨医学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品技术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探索,对生物制品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学岗直通,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北京卫生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社会需求变化,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学校主动调整专业设置,新增涉外护理、涉外口腔工艺技术、医用电子仪器、社区医学等专业,科学定位专业培养方向,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根据国家对卫生职业技术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规定,积极探索将学历教育与获取卫生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紧密结合的培养方案,并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与设计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提高学生就业意识,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开展应聘模拟训练和职业礼仪考核,提高学生面试能力和应聘技巧,使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先理论后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研究探索行动导向、任务引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情景学习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医药卫生专业的应用途径,以及配套的、以考核学生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达标情况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实施"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各类职业院校普遍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何实现校企联合办学,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校自2002年先后与60多家企业(医院)开展了"实习就业一体化"、"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药学职业岗位需求设立项目,创设问题情境,开展项目教学,组织专题讨论与评价。结果高职药理学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统一,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在项目和问题情境引导下,实现了学习过程与行动实践的统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就业奠定了基础。结论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推广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职护理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是根据卫生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培养医疗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高职护理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质量和实干、创新精神;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科学定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护理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培训需求,探索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教育培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在某大型家用医疗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举行专卖店店长级以上营销人员培训期间进行调查。结果(1)被调查者认可的营销人员适宜学历分布呈中间大、两头小。中间层次学历中,专科学历占20.2%。高中(中专)学历占60.9%;(2)被调查者中81.1%的人认为接受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对医疗保健品营销有价值,68.2%的人认可保健按摩技能;(3)参加学历教育受欢迎的占87.1%,非学历教育受欢迎的占81.1%,二者无显著性差异(χ^2=3.43,P〉0.05);(4)非常愿意及愿意选送人员参加保健品营销培训的比例合计达88,4%。结论(1)家用医疗保健品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2)中专一专科学历层次教育培训符合营销岗位需求;(3)营销市场为中等卫生职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新的就业领域;(4)校企联合办学将为校企双赢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5)校企联合办学具有雄厚的生源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学科本位特征明显,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群)对人才需求等问题,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实施,不仅为学生迈向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符合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按照学院《关于制订(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们针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几年来学生就业岗位群的情况,于2010年12月1日一15日进行市场调研,现将调研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1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金  张景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0):143-144
以明确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起点,专任教师与行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岗位及工作过程,归纳出实际工作过程,根据典型工作过程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将归纳出的职业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大专业,分科化”开放式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医院与学校联合承办护理专科教育,零距离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探索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专科护理人才的教育新模式。方法:校院双方签定专科护理人才合作培养协议,由医院和学校共同参与管理,按照行业标准,对学生开展适合岗位需求的"护理专业培养+专科护理技能(手术室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ICU护理技术)"培训。结果:160名学生中,学校和医院综合评价优秀率为99.6%,护士资格考试过关率99.4%,就业率为100%,其中留院率40%;并且学生毕业后可以达到"零距离上岗"。结论:校企联合零距离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毕业生不但自身专科技术提高,还能零距离上岗,实现了医院、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赢局面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职助产专业临床课程的构建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从助产士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入手,构建整体式、产教融合的课程结构,创设“三环境”实践能力培养条件,组织专业临床课程“四阶段”递进教学,加强政校企合作,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围绕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以医用电子仪器维修岗位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以岗位要求确定课程评价标准,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中职护理教育大多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和临床脱离。中职护理教育如何遵循职业岗位工作实际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高素质护理人才,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在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期间,在对护理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调研,以及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展了校企合作下"校内实训、临床见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邵爱玉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14-115
20世纪80年代行动导向教学法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近年来,行动导向研究与实践在我国也掀起了一阵热潮。行动导向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来设计、实施、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现以高职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为例,根据社区医生、护士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开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其潜力。  相似文献   

17.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指示结合我校具体隋况我们提出培养“基础理论够用,专业知识扎实,执(职)业技能熟练,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或实用技术型医药卫生人才;面向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辅助技术、信息管理等岗位以及医学相关产业的技术岗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卫生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药物制剂职业、岗位(群)。从开发工作任务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和教学实施4方面阐述药物制荆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即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之间的相关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胡向莲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146-149
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响应党和国家实施"新农合"、"新医改方案"的政策,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保健服务型人才.将以学科设置的课程重组构建为综合性和活动性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开设岗位能力综合性实验(训);将"2+1"培养方式改革为"1+2"培养方式;专业课程实行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教学地点由学校转移到教学医院的临床科室;将课堂集体教学改革为小组教学、模拟教学和床边教学;增加寒、暑假和第3学年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临床见习和实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实施试点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情况的调研,了解"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在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能否适应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真正达到"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实现毕业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以此重新审视和反思本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