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肩胛骨正侧位X线摄片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肩峰下撞击综合征50例患者的58肩进行肩胛骨正侧位X线拍片,43例49肩同时行利多卡因试验,分析X线结果,比较三型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结果:Ⅰ型肩峰13.8%(8/58),Ⅱ型肩峰25.9%(15/58),Ⅲ型肩峰60.3%(35/58);Ⅰ型肩峰中7肩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为42.9%(3/7),Ⅱ型肩峰中13肩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53.8%(7/13),Ⅲ型肩峰中29例行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75.9%(22/29)。经χ2检验,Ⅲ型肩峰组与其他两组的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Ⅰ型肩峰组与Ⅱ型肩峰组的利多卡因试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对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价值高;Ⅲ型肩峰者罹患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可能性较Ⅰ型、Ⅱ型肩峰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姜宏雷  薛艳萍  刘启桐  张竹 《中国病案》2014,(12):F0002-F0002
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片在肩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MRI及临床诊断证实为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的患者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的影像学表现。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同时测量肩峰与肱骨头间距离。结果 142例患者中,Ⅰ型36例(25.35%),Ⅱ型46例(32.39%),Ⅲ型60例(42.26%)。肩峰下间隙狭窄(A-H间距〈10mm)37例,肩峰骨赘形成88例,冈上肌肌腱钙化9例。结论冈上肌出口位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的直接依据,可观察肩峰下滑动间隙、肩峰端骨赘以及冈上肌肌腱钙化,对肩峰撞击综合征和肩袖损伤的病因诊断以及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2 0 0 1年开始采用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Ⅲ 脱位 1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4~ 5 3岁 ,平均 3 3 .5岁 ,左侧 3例 ,右侧 1 2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 2周内手术。均有明显外伤史 ,肩部直接撞击伤 ,伤后肩部疼痛 ,患肢无力 ,患肩外展上举活动受限。术前检查 :患侧肩部锁骨远端隆起 ,肩锁关节有明显压痛 ,按压时有琴键感(即Pianosign)。所有患者均摄双肩关节前后位X线片 ,肩锁关节间隙患侧较正常侧平均增加 1 2mm ,脱位侧喙锁间距较正常侧平均增加 1 5mm。本组患者无合并肩峰、锁骨…  相似文献   

4.
X线摄片检查肩关节时 ,由于组成肩关节的肱骨头、肩胛骨关节和肩锁关节等诸关节形态结构不规则 ,采用常规方法投照 ,尤其是对肱骨头、肩峰骨折和肩关节脱位等经常显示不清 ,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此我们经过长期探索 ,设计了一种新的肩关节侧斜位投照法 ,即中心线向足侧倾斜 4 0°投照 ,经过 2 0余例试验 ,效果理想 ,其方法介绍如下。患者侧身坐于胸片架前 ,片盒竖放于胸片架上 ,患侧肩关节上臂外缘紧贴于片盒 ,片盒上高出肩峰 2cm ,下应包括肱骨中、上段 ,挺胸、低头。胶片为 2 0 .3cm× 2 5 .4cm。焦距及中心线、焦点与胶片距离为 80~ …  相似文献   

5.
左肩锁关节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旭东 《四川医学》2009,30(5):781-781
患者,男,29岁。因左肩后部肿物缓慢生长伴酸痛不适3个月余入院。无低热、盗汗、明显消瘦。经治疗(肩周炎,肩周滑囊炎)无好转。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肩后部可扪及8.0cm×5.0cm大小的包块,囊性,质韧,活动度差,边界尚清,压痛明显,局部皮温正常,肩后有少许淡红色色素沉着。左肩关节活动正常,活动时无疼痛。X线摄片胸部未见异常,左肩锁关节间隙狭窄,肩峰及锁骨肩峰端溶骨性破坏。血沉71mm/h。诊断:左肩锁关节结核并肩后部冷脓肿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分型与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的52例肩袖撕裂患者和肩袖完好的27例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X线表现进行比较。由两位放射科医生独立阅片;分析肱骨大结节退变,肩峰-肱骨头间距,肩锁和盂肱关节退变,肩峰下骨赘的X线表现。统计分析肩袖撕裂分型和X线表现之间的关系。分析两位阅片者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肱骨大结节退变和肩峰-肱骨头间距的缩短,包括大结节骨皮质增厚伴皮质下骨质硬化、皮质下囊变和骨赘,与全层撕裂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峰下骨赘更多见于全层撕裂和滑囊面撕裂。肩袖撕裂与肩锁或盂肱关节退变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肩袖撕裂分型与不同的X线表现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本组 8例 ,均为男性 ,5例为右侧 ,3例为左侧 ,年龄 2 5~45岁 ,车祸伤 6例 ,砸伤 2例 ,伤后 3~ 5d手术 ,全部患者均诉患侧肩部疼痛 ,活动受限。查体 :患肩肿胀明显 ,压痛 ,锁肩外端向上移位 ,肩峰向下移位 ,搭肩试验阳性。X线片示肩锁关节脱位。2 手术方法高位臂丛麻醉下 ,沿肩峰和锁骨外端前上缘做一锁骨上切口 ,其内侧端可在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向下弯曲延伸 ,避免切断头静脉 ,从锁骨和肩峰的前缘 ,在骨膜下剥离三角肌 ,显露肩锁关节 ,喙突和肩锁韧带 ,可见关节囊破裂 ,喙锁韧带断裂 ,喙肩韧带正常 ,肩峰向下移位 ,准确复…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1979年收治一例报道如下;患者,男,42岁,79年8月从4米高的房顶跌下:左肩着地,头撞在木棒上,当时昏迷片刻,6小时后进当地医院经摄片诊断为左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当即在全麻下手法复位失败后又进行开放复位亦未能成功,术后两日转来我院。局部体检:左肩肿胀如儿头大小,从肩峰下2cm 起到上臂中段有20cm 长切口.左上肢亦高度肿胀,桡动脉搏动减弱、腕不能背伸伴手指麻木。待肿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的X线检查及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18例肩锁关节脱位的肩部常规片和8例漏诊而加照肩锁关节应力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肩锁关节脱位经过常规片和应力片检查均确诊,其X线表现:肩锁关节间隙增宽>5mm18例,锁骨肩峰端上移但与肩峰关节面未完全分离10例,锁骨肩峰端上移与肩峰关节面完全分离5例,锁骨肩峰端和肩胛骨肩峰下缘弧线不连续15例.结论常规片和应力片是外伤性肩锁关节脱位首选、可靠的检查及诊断方法,对指导临床医生诊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肩锁关节脱位的X线三种投照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肩部前后立位、应力位、部分内旋位X线投照方法。结果: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中Ⅰ型9例,占15%;Ⅱ型21例,占35%;Ⅲ型30例,占50%。结论:肩锁关节脱位以肩部前后立位、应力位X线投照法为佳,Ⅲ型患者可用内旋位投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阳虚质人群主观怕冷与客观体表温度的关系,及其与阳气有关的主要穴位温度的变化特点.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受试者分为阳虚质组和平和质组,对受试者采用红外热像诊断系统进行全身共5幅热像图采集并记录61个区位的红外热值平均值,应用红外线温度计对24个与阳气相关的特定穴位进行体表温度测量,比较阳虚质与平和质两组间体表温度和主要穴位温度差异.结果 阳虚质组在左/右上臂前、左/右上臂后、右肩前、左/右肩后、左腋窝、右肘窝、左/右足跟、左脚趾部位温度数值显著小于平和质组(P<0.05),阳虚质组膻中、中脘、神阙、大椎、左膏肓、右膏肓和腰阳关穴位体表温度显著低于平和质组(P<0.05).结论 阳虚质人群有主观怕冷和局部体表温度降低的特点,并且膻中、中脘、神阙等穴位温度热值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肩袖撕裂患者术前肩关节X线片显示的肩峰骨棘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其与肩袖撕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年5月-1998年3月间,日本信原病院≥61岁的427例老年肩袖撕裂患者的456个肩关节正位X线片及其临床资料。分别测量X线片上超过1mm的肩峰骨棘大小(A级为≥l~5mm,B级为≥5~10mm,C级为≥10mm)及肩峰下间隙(AHI)。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肩关节疾病史及既往病史、治疗、手术经过等。结果:根据肩峰骨棘的形态学变化,本文将肩峰形态分为六型,Ⅰ型(正常肩峰39.7%),Ⅱ型(肩峰下平面的骨棘12.9%),Ⅲ型(外侧肩峰的骨棘2.6%),Ⅳ型(喙肩韧带方向的骨棘11.2%),Ⅴ型(肩锁关节的退变17.1%),Ⅵ型(肩峰的双边征象16.7%);其中181肩(39.7%)无肩峰骨棘(61~87岁,平均66.7岁);275肩(60.3%)有肩峰骨棘(61~83岁,平均66.3岁);肩峰骨棘的患者中202个肩(44.3%)的骨棘为A级,68个肩(14.9%)为B级,5个肩(1.1%)为C级。203个肩(44.5%)的肩袖撕裂是由创伤所致;不明原因的肩袖撕裂有221个肩(48.5%);过度使用、积累性劳损的是32个肩(7.0%)。肩峰下间隙(AHI)平均值为(8.6±2.7)mm,男性患者为(8.7±2.4)mm,女性患者为(8.4±2.3)mm,在有肩峰骨棘患者群中AHI为(8.2±2.5)mm,无肩峰骨棘患者群中AHI为(8.9±2.7)mm(P<0.05),而男、女比较AHI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X线片上肩峰骨棘进行形态学分类,有助于医生认识和确诊肩峰骨棘,并密切关注患者合并肩袖撕裂的可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肩袖肌腱和肩峰骨质发生退行性变,轻微的创伤都有可能导致肩袖撕裂。60岁以上的肩关节患者合并有肩峰骨棘,都应考虑其有肩袖撕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食管裂孔疝(EHH)患者不同体位的超声造影表现,研究超声造影诊断EHH时,体位对其的影响。方法对56例EHH患者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3种体位时疝囊显示率、疝囊及膈肌食管裂孑L最大直径及平均直径进行比较,观察三种体位的超声造影差异。结果56例EHH患者3种体位超声造影差异明显,疝囊显示率左侧卧位为64.29%,平卧位为89.29%,右侧卧位为100.00%,较小的5例滑动性EHH平卧位及左侧卧位时均不显示疝囊,仅右侧卧位时才能清晰显示;疝囊最大直径左侧卧位为4.23cm,平卧位为5.05cm,右侧卧位为5.32cm;食管裂孔最大直径左侧卧位为2.93cm,平卧位为3.73cm,右侧卧位为3.98cm;食管裂孔平均直径左侧卧位为(2.04±0.89)cm,平卧位为(2.89±0.84)cm,右侧卧位为(3.35±0.63)cm;疝囊平均直径左侧卧位为(3.36±O.88)cm,平卧位(4.24±0.81)em,右侧卧位(4.71±0.61)cm。结论EHH患者受检体位对超声造影诊断本病时有一定影响,合适的检测体位可提高EHH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形态学变化,探讨心肌桥与壁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尸体心脏标本,观测心肌桥的出现率;测量心肌桥的长、宽、厚度;取心肌桥前、桥下、桥后的冠状动脉,分别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各部位血管壁结构的变化。结果在40例心脏标本中,发现心肌桥23处,出现率为56%。其中左冠状动脉及分支上出现心肌桥为18例(占45%),右冠状动脉及分支上发现心肌桥为5例(占12.5%)。心肌桥平均长、宽、厚度分别(1.49±0.135)cm、(0.39±0.036)cm、(0.18±0.050)cm。心肌桥冠状动脉内膜测量,桥前段较桥下、桥后段有明显不规则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桥的出现以单一前室间支为主。心肌桥宽度、长度对桥前壁冠状动脉内膜厚度影响较小,心肌桥的厚度与桥前冠状动脉内膜增厚呈正相关。心肌桥的厚度对冠状动脉病变可能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咬合垂直距离减低的无牙颌TMD患者髁状突位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咬合垂直距离改变对无牙颌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MD)患者两侧颞颌关节髁状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无牙颌TMD垂直距离减低的48例患者恢复垂直距离前后,测量关节间隙.结果:旧全口义齿正中咬合位时,左侧髁状突前间隙左侧小于右侧,后间隙左侧大于右侧(左前1.60mm,右前2.34mm.左后2.80mm,右后1.96mm),差异有显著性.新旧全口义齿正中咬合时相比较,左侧后,右侧前后间隙的改变为新全口义齿小于旧全口义齿(左后2.32mm,2.82mm;右前1.98mm,2.34mm),具有显著性差异,左侧前,右侧后间隙新义齿大于旧义齿(左前2.02mm,1.60mm,右后2.34mm,1.96mm),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恢复无牙颌咬合垂直距离后可以使两侧髁状突位置对称,从而可以治疗无牙颌TMD.  相似文献   

16.
3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离体心脏。表浅静脉的起始较恒定,心小静脉、右室后静脉注入部变化较大,静脉大都位于伴行动脉的左侧,一条静脉伴行一条动脉,和狗心的一条动脉的分支有两条静脉伴行不同。冠状窦的长度平均为4.23±0.118厘米。有23例存在前降支、旋支和心大静脉三角,占76.7%。冠状窦起端为心大静脉和钝缘静脉汇合处,钝缘静脉注入部的外径平均为0.3±0.02厘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腹壁下动脉进行观测,为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于移植术中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上解剖观测腹壁下动脉的起点、行程、位置、长度、外径、分支及营养范围。结果:腹壁下动脉起始处外径:左侧2.81±0.72mm,右侧2.82±0.56mm;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外径:左侧2.40±0.32mm,右侧2.39±0.68mm;全长:左侧14.85±2.08cm,右侧14.83±2.14cm;起点距体表:左侧1.36±0.87cm,右侧1.37±0.79cm;血供面积单侧平均19.86cm×7.35cm。结论:腹壁下动脉的外径和长度足以用于临床移植术中。腹壁下动脉的解剖结构复杂多样,在临床操作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改良的宫颈环扎术,治疗5例宫颈机能不全引起性流产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方法要点是宫颈阴道前壁粘膜切开,后壁不切开,按左后→左前→右前→右后顺完成环扎缝合,在宫颈阴道后方打结。与传统的手术方法比较,其方法简单,效果好。对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并发胎膜早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建立的Lenke 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仿真模拟前路、后路手术矫形操作,探讨其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建立Lenke 2型AIS的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前路和后路共5种不同的矫形方案,比较不同手术方案的矫形效果和双肩平衡参数的变化。结果 5种不同矫形方案有限元模拟术后的上胸弯冠状面Cobb角和矫形率分别为:21.5(44.8%)、26.5(32.1%)、28.1(27.9%)、34.1(12.5%)、32(17.9%),各矫形方案的主胸弯矫正率无明显差别。胸椎矢状面生理后凸得以维持。5种矫形方案术后各双肩平衡影像学参数较术前有所升高,除方案A(上端固定椎为T2)外,其余各方案的喙突高度差均>9 mm,锁骨角均>2.5°,锁骨倾斜角差均>4.5°。结论 对于左肩高的含结构性上胸弯Lenke 2型AIS,上端固定椎选择T2且完全融合上胸弯,可取得上胸弯、主胸弯良好的三维矫形和双肩平衡。部分融合上胸弯(上端固定椎为T3、T4),上胸弯的矫正率稍差,术后容易出现轻度到中度双肩失平衡。前路或后路选择性胸主弯融合,难以恢复上胸弯的正常脊柱序列,术后会导致轻度到中度双肩失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纵隔支气管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BC的CT图像,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囊肿位于中纵隔9例(右侧7例),前纵隔6例(左侧4例),后纵隔5例(左侧4例)。肿块大小约3.0cm×1.8cm-11.5cm×10.5cm。CT平扫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纵隔支气管囊肿CT表现有一定特点,当发现右侧中纵隔或左侧前、后纵隔,单发均匀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无强化,应该考虑到该病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