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福建口岸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福建口岸艾滋病流行状况和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 ̄2005年福建口岸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119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福建口岸地区HIV流行近年来呈上升趋势;HIV感染者以回国劳务人员和交通员工为主;入境人群高于出境人群和境内人群;以异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福建口岸地区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必须加强对口岸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监控艾滋病、梅毒在入境人员中的流行情况,防止疫情由境外向国内传播。[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层析法、蛋白印迹法对入境人员进行抗HIV抗体检测;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对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从入境人员中检出1例艾滋病、梅毒双重感染者。[结论]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密切注意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艾滋病、性病流行情况,加强对台商等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防止疫情的播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口岸出入境人群中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艾滋病、梅毒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江苏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梅毒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出境人员中,艾滋病、梅毒感染以劳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2.26%和91.56%;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以商务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8.85%;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结论对高危人群,尤其是劳务人员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干预措施,同时应在法律上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加以严惩,从而保证艾滋病防治基本策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昆明口岸2000年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防止传染病由国境口岸传入和传出,为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经昆明口岸出入境的8035名出入境人员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在7295名出境人员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51人;心电图异常者381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155人;梅毒感染者11人;HIV抗体阳性2人。在外籍入境的740人中,高血压患者11人;心电图异常者93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9人;梅毒感染者1人;HIV抗体阳性1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2种禁止入境的传染病梅毒、艾滋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显示,主要传播途径为不洁性行为。[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出现年青化趋势;应在出入境人群中提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降低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应加强对青年人健康的性知识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归国劳务人员入境检疫和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强化入境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对舟山口岸发现的15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揭示入境检疫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作用。[结果]15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境外有高危行为,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有6例在入境时未作HIV抗体检测,其中1例失控时间长达4年之久,期间继续发生高危行为造成持续的再传播。[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短期入出境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很难适应目前我国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归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归国劳务人员入境检疫和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强化入境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对舟山口岸发现的15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揭示入境检疫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作用。[结果]15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境外有高危行为,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有6例在入境时未作HIV抗体检测,其中1例失控时间长达4年之久,期间继续发生高危行为造成持续的再传播。[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短期入出境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很难适应目前我国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归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腾冲口岸入出境人员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经腾冲口岸入出境的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HIV感染率为2.25%(105/4668);以20-40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男性多于女性;感染者职业分布广泛,以劳务人员、边民感染率较高;入境人群高于出境人群,感染呈现境外输入性传播的特点。结论做好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入境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对防止艾滋病的传播蔓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部分口岸归国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口岸归国人员中艾滋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口岸艾滋病监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黑龙江省曾设在口岸上的艾滋病监测点的归国人员艾滋病监测数据,并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设置艾滋病监测点的5个口岸中,东宁口岸检测出5例艾滋病感染者,检出率为0.40%;绥芬河公路口岸检出1例艾滋病感染者,检出率为0.10%;绥芬河铁路口岸、牡丹江机场口岸、哈尔滨机场口岸均未从归国人员中检出艾滋病感染者。各口岸艾滋病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异性性接触。〔结论〕此次监测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艾滋病监测点试行期间对归国人员采血检测的结果。由于监测点采集样本数较少,很难得到更多的监测数据。在口岸现场,入境人员中的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按照法规的要求主动申报的极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归国人员的艾滋病监测,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这是口岸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一大隐患,因此,必须尽快制定有效地口岸归国人员艾滋病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以了解云南国境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方法〕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检测出的98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云南国境口岸HIV感染者的流行分布相当广泛;HIV感染者主要集中于性活跃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在职业分布上,以边民、劳务人员为主,外籍人员HIV感染率显著高于中国籍人员,入境人群HIV感染率高于出境人群。〔结论〕云南省面临着输入性艾滋病病例传入后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湖南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与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湖南口岸出入境人员中艾滋病与梅毒流行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方法] 1999~2003年对到湖南国际旅行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出入境人员29577人实施了HIV抗体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检出的感染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检出HIV感染者5例,总检出率0.17‰;梅毒感染者28例,总检出率0.95‰。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梅毒与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梅毒的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艾滋病、梅毒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应加强性传播疾病监测预警工作,探索卫生检疫监管新模式,及时发现病例,防止疫情播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IV、梅毒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HIV、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HIV、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五年中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7343人次,检出HIV感染者6例,梅毒感染者42例。HIV感染者检出率为0.01%,其中5例为输入性病例。梅毒检出率为0.07%,其中劳务人员检出病例数最多为26例,占61.90%,旅游探亲人员检出率最高为0.18%。各不同职业人群间HIV、梅毒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357.28,P<0.05)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的HIV、梅毒监测体检,并加大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对出入境人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孕妇的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四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珠海市在笔者所在医院做产前检查和分娩的10242例孕妇梅毒、艾滋病、乙肝、丙肝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珠海市孕妇的乙肝、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结论珠海市孕妇的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但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感染率逐年下降,年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梅毒感染率逐年上升,由2006年的0.32%上升到2008年的0.61%,年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008年的一个住院产妇检测出抗-HIV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控制和预防梅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8年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检出的梅毒感染者资料,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64176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196例,感染率为0.3%,全部接受流行病学调查。结论提示检疫人员要进一步做好出入境人员的梅毒预防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加强出入境人员的梅毒检测和后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10年来对萝北口岸梅毒检测情况分析,了解出入境人员年度感染情况及导致梅毒检出率增加的因素,为今后的口岸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检用RPR及TRUST法、确证用TPPA法对萝北口岸2002年-2012年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检测。结果从2617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52例梅毒感染者,患者年龄多在30-49岁之间,以劳务人员发病率最高。结论1: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普及性病防治知识;2:对重点人员实施有效的监测工作;3: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吉林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吉林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出入境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梅毒的防治。[方法]对2004年度68721名受检人员采静脉血,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凝集试验(TPHA)进行确认;并对梅毒感染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梅毒感染者287例,梅毒感染者频数分布在性别、年龄、职业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性别分布中,女性相对男性感染率高,女性感染率为0.65%;在年龄分布中,31-4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0.64%;在人群分布中,涉外婚姻人员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为8.32%。[结论]出入境人群不同于一般社会人群,国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梅毒的监测对性病的防治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全面了解梅毒在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特点,为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同时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中,梅毒感染率为1.16%,男性感染率(1.52%)显著高于女性感染率(0.33%);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40-60岁年龄段,占感染总人数的59.23%;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22%。[结论]中山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多以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为主;梅毒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是传染病监测要面对的课题;采用TPPA和TRUST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梅毒的检出率,从而切实加强出入境人群的传染病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黄石口岸某公司外派劳务人员中梅毒感染高发情况,提出针对这一特定人群的梅毒防治方案。[方法]收集2007年1—6月黄石某公司组织出国的1256名劳务人员的健康体检资料,采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法对受检者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对阳性者逐一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受检的1256名劳务人员中,梅毒感染者16例,梅毒感染率为1.28%。TPPA和RPR2项检测均为阳性者8例,TPPA检测阳性而RPR检测阴性者8例。[结论]在以青壮年和特殊工种为主的这批出国劳务人员中,其梅毒感染率(1.28%)已大大高于黄石口岸梅毒的平均检出率水平,也大大高于其它口岸梅毒的检出率水平。提示应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传染病监测以及对其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了解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以加强口岸传染病的监测力度,尽量减少其在口岸传播与蔓延。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台州口岸2006年-2010年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 5年内在11486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57例,年检出率为0.496%。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其中40岁~49岁感染者占感染总数的49.1%。从梅毒感染者的人群分布看,劳务人员所占比例最高,占感染总人数的57.1%,其次是商务人员和船员,分别占21.4%、16.1%。结论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并对其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应有针对性地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入传出,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为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L)、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PA)对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测出入境人员25783人,检出梅毒感染120例,总感染率为0.47%,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49%,女性感染率为0.20%,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感染率;从不同类别人员感染情况看,出国劳务人员梅毒感染率最高;梅毒感染率随着年龄组的增长而呈显著递增趋势。[结论]应对出入境人员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进行行为干预,以降低梅毒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