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3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伴食欲下降、厌油6个月,B超检查示右肝多发性占位病变人院。患者有“肝炎”史14年,未经正规治疗。查体:巩膜无黄染,上腹剑下稍丰满,肝脾未扪及。肝功除GGT升高(91u/L)外余正常,AFP>40μg/L,HBsAg(+),Anti-HBe(+),Anti-HBc(+)。B超检查示:肝内回声欠均质,肝右后叶可见一直经8.2cm异常回声,周边不清楚。CT扫描示肝Ⅶ、Ⅷ段间有一9cm×10cm×6.4cm大不规则肿块,侵及肝尾叶,紧贴腔静脉,病灶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区,门静脉右后支有栓塞并凝有下腔静脉后壁受累。行剖腹探…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73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0余年"入院.患者胆囊结石病史10余年,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均保守治疗.近日右上腹痛发作频繁,并上腹部可扪及一肿物,查B超提示:肝右前叶胆囊实质性占位,考虑胆囊恶性肿瘤.查体:巩膜、皮肤无黄染.腹平,右上腹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7 cm×5 cm,质硬,边界尚清,移动度差,轻压痛.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CT示肝脏右前叶下方实质性占位(图1),考虑肝右叶恶性肿瘤并可能侵犯结肠肝曲.MRI示肝右下方异常信号影,T2W1呈混杂高信号,肝右叶实质性占位待查(图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2.2×109/L,中性粒细胞88.1%,血红蛋白102 g/L.肝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范围.术前诊断为右上腹占位,胆囊癌?肝癌?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73岁 ,因“B超发现右肝包块 1年 ,消瘦 ,乏力2月伴肝区疼痛 5天”入院。入院体检 :查体无异常发现。腹部B超和CT平扫均提示“肝右叶见一低密度占位 ,5cm× 7cm× 10cm大小”。实验室检查 :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癌胚抗原、铁蛋白正常 ,抗 -HBe( +) ,抗 -HBc( +) ,HBV -DNA( -)。入院初诊为“肝右叶原发性肝癌”。术中见肝表面轻度纤维化 ,呈灰白色索状 ,肝脏Ⅴ、Ⅵ、Ⅶ肝段间见一约 9cm× 5cm× 6cm大小的肿块 ,质硬 ,周围无卫星结节。遂行肝右叶部分切除、门静脉置管皮下化疗泵埋入术。术后剖开标本见…  相似文献   

4.
病人,女,68岁.因右侧腰背部隐痛7 d入院.无肝炎病史.体检肝右肋下3 cm,质中等,表面尚光滑,无明显压痛.腹壁静脉无曲张.脾不大.乙肝5项(-) .肝功能正常.AFP <20 μg/L,CEA 10.97 μg/L,β-HCG >3.1 μg/L(正常<3.1 μg/L).B超:肝右叶下缘10.8 cm×7.9 cm不均质低回声,可见部分包膜,血流丰富,考虑为肝癌.CT:肝右叶下段10.8 cm×8.5 cm卵圆形低密度影,边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考虑肝血管瘤.手术探查:肝无硬化表现.肝Ⅴ、Ⅵ段悬垂性肿瘤,10 cm×10 cm×8 cm大小,质软,血管瘤样,边不清.行肝肿瘤切除及胆囊切除.术后顺利恢复出院.病检结果:成人型肝母细胞瘤.免疫组化:AFP(+),HCG(-),AAT(-),CK(±),EMA(±).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63岁。因右上腹间歇性疼痛 5个月入院。体查 :腹平 ,肝未触及 ,肝区无叩击痛 ,白细胞 9.0×10 9/L ,中性 0 .68。B超示 :距第二肝门右侧约 2 5mm处探及 5 5mm× 49mm大小囊性占位。考虑为右肝叶包虫病。CT示 :右肝第VIII段见约 6cm× 8cm低密度影 ,考虑为右肝叶第VIII段包虫病。术前诊断 :右肝叶包虫病。术中见位于右肝叶第VIII段距第二肝门约 3cm处有一约 6cm× 6cm大小囊肿 ,囊壁质硬 ,呈灰白色 ,厚约 0 .5cm ,针刺抽吸未抽出清亮透明囊液 ,仅抽吸出少量黄色颗粒样物 ,剪开囊壁 ,见囊腔内黄色颗粒样物大量 ,直径约 0 .1m…  相似文献   

6.
肝尾叶癌极为少见,由于其位于下腔静脉与第一肝门之间,手术切除的难度及危险性极大。我院近期成功切除1例巨大肝尾叶癌,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B超发现肝尾叶占位病变5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轻度黄殖,肝掌(+),未见蜘蛛痣,腹平软,肝脾不大,移浊(-)。HBsAg(+),T-Bil35.83μmol/L,D-Bil19.03μmol/L,TTT8.2u,TP69.86%g/L,ALB44.96g/lL,ALT408.6u,AST287.7u,γGT247u,AFP6458.7ng/ml腹部B超及CT检查:肝尾叶处有一8.0cm×6.0cm×5.0cm实质性占位病变,下腔…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例1男,用岁,因右上腹隐痛伴消瘦4月入院。20年前曾患急性黄疽型肝炎。查体:消瘦,无黄疸,肝掌(+),腹壁静脉怒张,肝肋下7cm,剑下3cm,质硬,边缘钝,移动性法音(-)。HBsAg(+),肝功正常,AFP>400ng/ml.CT检查示右肝巨块型肝癌。行剖腹探查,术中见淡黄色腹水约80ml,肝脏呈大结节性肝硬变,肿瘤占据右半肝及部分左内叶,约20cm×20cm×20cm大。切取ⅧⅣ肝段少许肿瘤组织送病检,并行右肝动脉及门静脉插管。术后病理报告为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癌,门静脉可见癌栓c患者于术后3月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例2女,30…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61岁。体检发现肝占位病变 2个月入院。有乙肝病史 3 0年 ,无临床症状。查体 :T 3 7.1℃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肝脾未触及 ,未扪及腹部包块 ,肝区无叩痛。化验 :肝功正常 ;AFP 5 .18μg/L ,CEA 2 .12 μg/L ,X线胸片阴性。彩超示肝右叶见 7.1cm× 4.0cm大不规则低回声光团 ,CDFI示其内线状彩色血流 ,RI 0 .67。CT :示肝右叶椭圆形低密度影 ,边缘模糊 ,增强无明显强化。故以“肝实质占位 (良性可能 ,不排除恶变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肝Ⅴ、Ⅷ段 ,侵及Ⅳ段和胆囊 ,约 8cm× 7cm× 5 .5cm大 ,无包膜 ,边界清 ,…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术后超急性排斥反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3岁。因腰区隐痛,体检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9月17日入院。入院检查:甲胎蛋白(AFP) 9814.7μg/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血常规示:WBC8.4×109/ L,Hb 154 g/L,PLT 101 ×109/L。肝功能检测提示:丙氨酸转氨酶(ALT)67 U/L,乳酸脱氢酶(LDH)1522 U/L,碱性磷酸酶(ALP)245 U/L,总胆红素(TB)21.4 mmol/L。B型超声波提示:原发性肝癌;多发性肝囊肿;脾大。CT诊断:肝右叶占位病变,考虑巨块型肝癌(8 cm×7 cm×7 cm),肝S6段子灶形成。肝组织活检:肿瘤细胞呈条索状、不规则腺样或小巢状排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7岁,曾因“间断性右下腹疼痛1年余”于2012年3月30日入院。入院查体:右腹部隆起,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术前腹部CT示右中腹部见软组织影,大小为5.9 cm×5.8 cm,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见图1a;剖腹探查见:肿块位于升结肠回盲部,大小为6 cm ×5 cm,盆腔、腹壁、肝、胃及小肠等未见侵犯,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肿块内见梭形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核椭圆形,细胞异型不明显,见图1b。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梭形细胞 SMA (+++),CD68(++),CK、S-100、CD34、CD117、及Desmin均为(-);诊断为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第11天出院。2012年12月23日因“右下腹隐痛不适4天”再次入院。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抵抗,未扪及明显肿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6.3×109/L,中性粒细胞0.75,红细胞计数3.4×1012/L,血红蛋白94 g/L。生化检查:白蛋白32.4 g/L,尿素氮5.6 mmol/L,肌酐68.3μmol/L,尿酸257μmol/L,碱性磷酸酶172 U/L。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腹部CT示右下腹不规则肿块影,大小8.2 cm×6.5 cm,呈不均匀强化,见图2a。于2012年12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回肠末段,大小为8 cm×5 cm,粘连压迫输尿管,活动度差,肠系膜内扪及肿大淋巴结,盆腔和腹壁等未见侵犯,切除肿块见图2b。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回肠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复发可能,遂行回肠部分切除术加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肿块内瘤细胞梭形,灶区异型明显,核分裂可见,呈束状、漩涡状排列;见图2c。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SMA(+)、CD68(+)、Ki67(约60%+),CD117、DOG-1、CKpan、及Desmin均为(-);结合原病史、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回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肉瘤变。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2013年1月4日出院,术后未行化疗和放疗,随访至2013年5月30日,未见复发及转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2岁,因“体检发现肝左内叶及右后叶占位10d”入院,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AFP:79.5μg/L,B超及CT提示肝左内叶及右后叶占位,疑原发性多发性肝癌。术中发现:肝呈小结节样改变,右后叶可触及肿瘤,左内叶未触及明确肿瘤,结合术中B超定位,右后叶及左内叶分别有直径约3cm及2.5cm的占位。术中右肝动脉及门静脉暂时性阻断10min左右,行左内叶及右后叶第7段跳跃式肝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7岁。因体检发现右肝占位病变,无疼痛不适,于第7天入院。B超检查示肝Ⅶ段紧贴下腔静脉壁有一约7.5cm×8.0cm花斑状团块,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胆囊、胰腺、子宫附件均未见异常。提示右肝占位病变,疑为原发性肝癌。X线胸片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肝功能正常,AFP<20μg/L。入院后剖腹探查,术中见肝形态色泽正常,包块占据肝Ⅵ~Ⅶ段及部分Ⅷ段,质硬,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紧贴下腔静脉前外侧壁。腹腔各脏器探查未见肿瘤及肿大淋巴结。在经右半肝区域性血流阻断下行肝Ⅵ~Ⅶ段及部分Ⅷ段切除,包…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15岁,学生,上腹部饱胀不适2年余,加重20天于98.9.18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消瘦,颌实下及右胁软骨弓处可见明显隆起,压之隐痛不适。实验室检查:Hb120g/L;AKP251μ/L;抗─HBS阳性;AFPO.3μg/L。B超示:肝右叶体积正常,左肝增大,左肝内叶见约94X77mm强回声四块,境界尚清晰,内部结构欠均匀,中肝静脉绕行。CT示:左肝叶内段见最大截面10×8×8cm较低密度影,增强示边缘稍有强化,其内密度稍增高,印象:左肝叶内段占位(肝细胞腺瘤或肝母细胞瘤),常规准备于98.10.7在全麻下行常温下肝门阻断左半肝…  相似文献   

14.
正胃癌合并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多原发癌与胃癌肝转移的预后截然不同,治疗方案亦有所区别。内蒙古通辽市医院于2010年11月收治1例胃癌合并原发性肝癌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性,44岁。因"反复上腹隐痛2个月余",于2010-11-03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十余年。查体:肝功能评估Child A级,甲胎蛋白(AFP)46.1μg/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腹部CT检查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大小约9.0 cm×7.5 cm(图1a)。胃镜检查示:胃窦部见多发溃疡,大小约  相似文献   

15.
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42岁。突发性上腹痛24h入院,呈持续性钝痛,局限在上腹部,6年前曾有左侧眼睑黑色素瘤,已手术切除。体检: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稳定,心肺正常,腹肌紧张,以右上腹为著。彩超显示:肝左外叶前缘和右叶内各见一占位性病变。MRI显示:肝左叶见一类圆形混杂信号软组织块影,肝右前叶见短T1和长T2亮信号。胰腺及脾脏形态、大小正常,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诊断意见:肝左叶占位,继发性肝癌可能伴瘤体破裂出血。治疗: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脏左外叶一带蒂外生型肿瘤,约7cm×6cm×4cm大小,表面已破溃,肝右叶Ⅴ、Ⅵ段内可触及一约5cm×6cm×4cm大小肿块,行左外叶肿瘤切除、肝脏Ⅴ、Ⅵ段切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23个月时彩超、CT发现肝左外叶占位性病变约5cm×6cm×4cm大小。拟恶性黑色素瘤复发。再次手术切除肝脏第Ⅲ段。术后康复顺利,随访3个月,一般状况良好,无肿瘤复发。两次手术的病理报告基本相同:肿块切面成黑色,镜下呈巢片状排列的细胞内见大量黑色素颗粒,诊断:肝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梭形细胞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活体供肝原位部分肝移植手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是肝移植的一个新领域,手术十分复杂,麻醉难度大。我院于1995年1月成功地进行了活体供肝部分原位肝移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受者,男,30岁,体重45kg。晚期肝癌伴肝硬变,一般情况较差,无黄疸、腹水。肝肋下8cm,质硬,B超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示肝右叶肿块20cm×22cm×15cm。甲胎蛋白>400μg/L,血型B型,胸片心肺正常,生化检查ALT、AST、GGT轻度增高,TP、ALB、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性,55岁,因体检发现右肝肿物1周于2005年1月24日入院。既往于1982年患乙型肝炎,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后多次复查乙肝两对半均为小三阳,无手术、外伤、血吸虫等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较好,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怒张,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墨菲氏征(-),右肋下未触及肝脏,肝区无叩击痛,肝界正常,移动性浊音(-)。入院时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87U/L,谷草转氨酶(AST)112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396U/L,碱性磷酸酶(ALP)117U/L,均较正常值高。乙肝两对半:HBsAg(+)、Anti—HBc(+),AFP:〉1000μg/L。肝脏彩超提示:肝大小形态正常,表面欠光滑,右肝前叶近膈肌见一直径0.8cm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肝脏螺旋CT扫描见肝右叶近膈顶见一点状钙化影,CT值为130Hu,动脉期呈等密度,门静脉期及实质期其周围呈相对低密度改变,直径约1.1cm。余肝实质密度较均匀减低,低于同层脾脏密度,增强扫描可见弥漫斑点状低密度影,界不清。CT印象:(1)肝右叶近膈面病变,小肝癌可能;(2)肝增强弥漫性低密度灶,考虑肝硬化结节可能。入院诊断:(1)肝Ⅷ段占位性病变小肝癌?(2)肝炎后肝硬化。入院后予以保肝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AFP降至501.01μg/L。考虑小肝癌可能性大,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005年2月2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无腹水,腹盆腔未探及结节,腹腔内各脏器未见异常,腹腔血管旁未见肿大淋巴结,胆管无扩张,肝脏实质弥漫性肿大伴结节性硬化,色深红,于肝穹隆部见一直径约1cm、近圆形白色质硬结节,部分突出于肝膈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切除肿物及其周围约0.5cm肝组织术中送冰冻检查为右肝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33岁。因右上腹肿块轻度胀痛伴乏力、纳差、恶心1个月,于1996年4月23日住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右上腹隆起,可及10cmX10cm肿块,表面不平整,质中,压痛(士)。肝区叩痛(士),移动性浊音阴性。血WBC:10.7X10’/L,中性:0.88,Hb919/L,尿常规阴性,球蛋白:359/dL,A/G:1.09,乙肝系列AntiHBs(十),余阴性。CEA、AFP均正常。CT:右肝巨大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缘不规整。*T值十14~+17HU。B超:肝右叶巨大囊实性占位伴腹水。胸片:右下肺可见均匀密度…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8岁,中学生.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并发热3 d,于2008年5月2日入住消化内科.上腹部CT平扫认为肝右叶占位并破裂出血,增强后考虑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血管瘤并出血.上腹部MRI考虑为肝母细胞瘤.AFP检测阴性,既往无肝炎病史.谷丙转氨酶400 U/L,谷草转氨酶313 U/L,总胆红素23.9μmol/L,结合胆红素9μmol/L.经对症治疗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于2008年5月6日在全麻下行右肝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肿块位于第Ⅵ段下方,行第Ⅵ段楔形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示:肿瘤10.5 cm×10 cm×6 cm,切面有一7 cm×4 cm×9 cm暗红色出血区,周围可见灰色边界.镜下见结节中央大片坏死及多灶性坏死.坏死周边部分区域肝细胞呈梁索状排列,含2~3层细胞,局部核仁明显.免疫组化示:CD34(+++).其余细胞空泡变性明显,亦可见小梁状排列.最后诊断:肝细胞腺瘤并出血.2009年2月随访时行上腹部CT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23岁。因大便性状改变伴便血、阵发性腹痛1个月于2008年5月13日入院。入院查体于截石位12点钟距肛缘约5cm处直肠前壁可扪及5cm×5cm菜花状肿块.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易出血。实验室检查示甲胎蛋白(AFP)1.7μg/L,癌胚抗原(CEA)0.4μg/L,糖类抗原CA19-96U/ml。CT扫描见直肠壁局部增厚,近端肠管扩张.盆腔内少量积液,提示直肠占位性病变伴不全肠梗阻:肠镜检查于距肛缘约4.5cm直肠前壁可见到溃疡性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