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丽萍  刘彬辉 《疾病监测》2014,29(4):298-299
目的探讨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选择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免疫无应答人群免疫前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休(抗-HBs)均阴性的健康人群,按"0,1,3";"0,1,6";"0,1,12"程序完成3针2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后检测乙肝抗-HBs几何抗体平均浓度(GMC)10IU/L的免疫失败者,接种1剂次60μg乙肝疫苗后1个月,检测抗-HBs。结果 323例免疫失败者完成再免后抗-HBs阳性率为92.6%,GMC为835 IU/L。结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失败者,通过加大乙肝疫苗剂量,再次接种1剂次60μg乙肝疫苗可大幅度提高抗-HBs阳转率,效果优于再次接种10μg或20μg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对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新生儿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在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剂量组:5μg组32例、10μg组30例,分别接种5μg和1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2组均按0、1、6月龄程序接种。10月龄时进行静脉采血2~3 mL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两对半的检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乙肝DNA(HBV-DNA)。结果 5μg组HBsAg、抗-HBs、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5.63%、56.25%、18.75%,10μg组HBsAg、抗-HBs、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33%、90.00%、3.33%。10μg组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5μg组(P〈0.01),10μg组HBV-DNA阳性率则远远低于5μg组(P〈0.01)。结论母亲HBsAg阳性新生儿主动免疫时,接种10μg重组乙肝疫苗(酵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两种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免疫接种程序所产生的免疫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 0 ,1,2个月 (A组 )和 0 ,1,6个月 (B组 )分别给以乙肝疫苗 10 μg肌内注射 ,并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产生的含量。结果 A组血清HBsAb在 3月、6月时已明显升高 ,而B组则升高不明显 ,2 4个月时B组含量明显高于A组 (P <0 .0 1)。结论 短期重复注射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密切接触者具有预防感染作用 ,在较长的时间重复注射适合大面积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黄兆能  李荣成 《疾病监测》1998,13(7):247-251
为了评价隆安县新生儿大规模乙肝疫苗免疫10年的流行病学效果,我们对该县1987~1996年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以及0~9岁儿童的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乙肝疫苗10年全程平均接种率为88.96%,免疫后10年,0~9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为4.90/10万,较1987年同年龄组人群的乙肝发病率(33.85/10万)下降了85.52%,预防儿童乙肝发病的保护率和免疫成功率几何均数分别为87.90%和75.34%。使儿童时期乙型肝炎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5.
邹勇  杨丽萍  李丽 《疾病监测》2015,30(3):180-183
目的 评价成人按不同免疫程序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在湖州市南浔区6个乡镇街道选择16~49岁成人,对自愿参加的人群采血2 ml,分离血清,使用ARCHITET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抗-HBc),对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者按乡镇(街道)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按0,1,3月程序接种20 g重组(CHO)乙肝疫苗,B组按0,1,12月程序接种。对完成全程免疫的人群,第三针接种1个月后采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抗-HBs。评价成人按不同免疫程序接种20 g重组(CHO)乙肝疫苗后抗-HBs的阳转率和抗体滴度水平。结果 共435人完成全程免疫并完成第三针后1个月采血;B组的抗-HBs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分别为95.87%和893.53 mIU/ml;A组的抗-HBs阳性率和GMC分别为63.59%和31.99 mIU/ml;两组的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207,P0.001);两组抗-HBs 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609,P0.001)。结论 按0,1,12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6.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人群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用于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  1997- 2 0 0 2年 ,在对人群HBV感染指标 (HBsAg、抗 -HBs、抗 -HBc)测定的基础上 ,对易感人群进行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2 0 0 3年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研究人群中抽取 5个研究人群 ,进行一般状况和HBV感染指标测定 ,以观察不同年龄、不同接种针次接种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不同年龄的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HBsAg、抗 -HBc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 ,抗 -HBs阳性率明显高于未接种组。 4 5岁以下人群免疫效果较好 ,抗 -HBs阳性率在 76.29%以上。免疫后 1- 5年 ,HBsAg阳性率维持在 1%以下 ,抗 -HBs阳性率保持在 77.66 %以上。不同接种针次效果不同 ,接种 1针次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较差 ;接种 2针或 3针免疫效果较好 ,抗 -HBs阳性率保持在 75.76 %以上。结论45岁以下易感人群接种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疫苗能够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免疫效果,我们分别按0、1、2月和0、1、6月免疫程序对70名新生儿进行了3年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发现有一人次低热(37.8℃),发热率为0.48%。其余未见过敏、高热、局部红肿等副反应。新生儿分别按两种免疫程序接种后抗-HBs阳转率在3、7、12、24、36月时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在3个月时0、1、2月免疫组(81.35)显著高于0、1、6月免疫组(33.14),P<0.01,并发现两组免疫程序接种后,7个月左右时抗-HBs的GMT均达到最高峰,随访到36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和GMT仍保持较高水平,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免疫程序对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和GMT的诱导无显著性差异,且0、1、2免疫程序接种时间短,抗体滴度上升快。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持久性。 方法 选择119名7~13岁儿童分为两组,分别接种国产和进口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采用血清抗体膜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的抗水痘病毒抗体水平。 结果 接种国产疫苗和进口对照疫苗6周后,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60.7和1∶204.0,免疫成功率分别为96.7%和100%,两组免疫成功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96和0.496,);接种国产疫苗1年后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接种6周后的抗体水平(P0.001)。 结论 国产疫苗与进口对照疫苗具有同样良好的免疫原性,但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出现,肾移植的人/肾存活率已得到很大的提高,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然而,这些免疫抑制剂的治疗窗很窄,移植医生应根据不同的个体施行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科学合理的用药,提高患者肾移植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现将我院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256例肾移植患者的五年用药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笔者设计的腰椎屈、伸位投照支架,可达到Puttuo提出的规范投照效果,较简便易行。选择3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和14例正常人同时摄传统法与支架法腰椎屈、伸位X线片。以L1-S1和L3-S1之间的曲度值及L3-S1之间的椎间角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以上指标支架法明显优于传统法,X2>36,P<0.005;腰椎平移≥4mm者支架法24枚传统法10枚,X2=7.76,P<0.01,支架法投照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腰椎屈伸运动的X线信息。  相似文献   

11.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0岁,2年来活动后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院外输液治疗,腹痛不缓解,就诊前6小时腹痛加重,为上腹部及脐周持续剧烈疼痛,向腰背部放射,无转移性腹痛。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泻及黑便。无胸闷、胸痛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门诊以“腹痛待诊,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既往有咳嗽、咳痰史30年,有高血压史8年余,胆结石史1个月。  相似文献   

12.
1本病例的临床特点 患者,男,60岁,有咳嗽咳痰史30年,高血压史8年,胆结石史1个月;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被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2年;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符,并出现肠动力障碍;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明显增高,呈高凝状态,两次查血尿淀粉酶不高,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无动态改变,腹部彩超与腹部CT仅表现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立位腹平片未见肠管扩张及膈下游离气体。入院次日出现血便,诊断性腹穿为血性腹水。  相似文献   

13.
叶子蕾  张峤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1):2008-201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联合负压引流(VSD)技术及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老年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均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清创后予以常规无菌换药以及护理措施干预,联合组则在清创后予以VSD技术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