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晨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62-463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的常见原因。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强哭强笑等,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因此,提高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我科自2002年1月 ̄2004年10月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对32例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脑卒中患者均经CT或M 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病人。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7岁。脑梗死23例,脑出血9例。1.2假性球麻痹引起神经支配功能紊乱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吞…  相似文献   

2.
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哑门、金津、玉液、风池、廉泉、左右夹廉泉、通里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120例。10次一疗程,共2~5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快刺法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构音障碍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应用背俞穴为主行穴位埋线,10日埋1次,三次为一个疗程,采用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愈25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7%.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能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电刺激及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治疗效果,为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后真、假性球麻痹各49例分别随机分配到电刺激治疗组和针灸激组,即真性球麻痹-电刺激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假性球麻痹-针灸组。4组皆在早期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给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0 d。结果:假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障碍恢复有效率分别为88.0%和83.3%,两种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差异(P >0.05);真性球麻痹电刺激和针灸治疗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分别为76.0%和41.7%,2种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均有效;真性球麻痹采用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通窍利咽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利咽针刺法。以吞咽功能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谭莉娟 《广西医学》2004,26(3):431-432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因假性球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如处理不当足以危害病人生命。本文总结我科从 1 998年至 2 0 0 2年收治的 5 0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6例 ,女 1 4例 ,年龄 4 6~ 81岁 ,平均 6 4 5岁。既往有脑梗死史 36例 ,高血压史 4 1例 ,心脏病史 1 6例 ,糖尿病史 8例。1 .2 临床特征 全组 5 0例均为急性起病 ,伴假性球麻痹症状。其中 2 4例为完全性假性麻痹 ,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麻痹伴肢体不同程度瘫痪 ,其中 6例有神经精神症状 ,以往均有脑梗死史。 2 6例为不完全性假性球麻痹 ,以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为主要表现 ,言语功能影响稍轻。无脑梗死史1 4例中 4例有肢体瘫痪。1 .3 治疗结果  2 4完全性假性球麻痹经治疗 ,1 2例于 4周以后基本恢复进食及语言功能 ,6例于 6周后基本恢复进食能力 ,发音仍较低 ;4例于第 8周时仍需鼻饲流质维持生命 ;2例于第 1 0天内病情恶化死亡。 2 6例不完全性假性球麻痹经治疗 3周内均恢复进食和语言功...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性球麻痹是脑血管病的严重症状之一 ,一般发生在皮质至脑干之间任何部位的脑出血、脑梗塞 ,并影响到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 ,可以引起假性球麻痹 ,其原因为后组颅神经的上运动神经元联络中断。主要症状为 :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强哭强笑等。假性球麻痹有别于真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病位在延髓 ,除其双侧病变的症状与假性球麻痹基本相同外 ,还会出现舌肌萎缩、肌束颤动、电变性反应等 ,预后多不良。本文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 2 1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2 1例 ,男 12例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仿生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假性球麻痹症候群的疗效和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将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并发假性球麻痹症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仿生电刺激治疗,经三个疗程的治疗后再次进行吞咽、构音障碍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吞咽功能、言语清晰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仿生电刺激治疗对改善假性球麻痹症候群有比较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项丛五针治疗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4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项丛五针对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患,采用项丛五针治疗为主。结果:真性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的有效率为90.9%(10/11)和93.3%。结论:项丛五针可以作为脑卒中并发延髓麻痹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裔  李桂玲 《西部医学》2011,23(6):1120-112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疗法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5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8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40.6%和97.7%,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26.9%和84.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对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该疗法具有用药少、疗效佳、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后吞咽障碍患者65例,随机分为针康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针康组还给予针刺及吞咽功能训练。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显示针康组的吞咽困难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对吞咽功能改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药内服组)70例,观察组:(针药并用组)74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所用方法和药物两组一致.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药物内服的治疗,对照组单纯内服中药,一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 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有明显的疗效,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电刺激和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D)的临床疗效,为急性脑卒中后球麻痹康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后 DD 患者80例(真、假性球麻痹各40例),在基本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随机分为真性球麻痹-电刺激组(A1组)、真性球麻痹-针灸组(A2组)、假性球麻痹-电刺激组(B1组)和假性球麻痹-针灸组(B2组)。所有患者在基本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或针灸连续治疗2周;结合“洼田俊夫饮水试验标准”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结果A1组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A2组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A1组治疗好转率为80%(16/20)、A2组为45%(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2)。B1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B2组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B1组治疗好转率为90%(18/20)、B2组为85%(17/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33)。结论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或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可取得较好疗效;而对于真性球麻痹,吞咽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疗效明显优于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4.
假性球麻痹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性假性延髓麻痹,又称核上性唇一舌一咽麻痹、中枢性延髓麻痹,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综合征之一,因延髓麻痹也称球麻痹,故假性延髓麻痹也称为假性球麻痹,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为主要特征。笔者于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主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急性脑卒中发病率的明显增多,多发性脑血管病合半假性球麻痹的病人也明显增多,对于此类病人,目前均主张综合性对症治疗,其多种合并症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褥疮等均与假性球麻痹病人的饮食护理的效果相关.饮食护理急性脑卒中伴假性球麻痹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应用饮食方式,可以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控制病情加重.因此,饮食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假性球麻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其共性问题,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36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发音困难、语言困难以及强哭强笑、下颌反射亢进,而吞咽困难是假性球麻痹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与随之而来的误吸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笔者采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合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探讨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真性、假性球麻痹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脑卒中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75例,其中真性球麻痹30例、假性球麻痹45例,均行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饮水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值评估治疗疗效,获得评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假性球麻痹组比真性球麻痹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对假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优于真性球麻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对多发性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的发生 ,症状的严重程度 ,以及治疗效果有何影响。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脑CT将病人分为两组 :多发性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伴有脑白质疏松的病人为A组 (以下简称脑白组 ) ,不伴脑白质疏松的病人为B组 (以下简称非脑白组 ) ,比较两组病人颅神经受损情况 ,假性球麻痹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后的归转。结果 :脑白组发生完全性球麻痹、单侧病灶发生假性球麻痹明显高于非脑白组 ,治疗效果较非脑白组差。结论 :脑白质疏松在多发性脑梗死时所致的假性球麻痹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病.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情感障碍为特征,其中吞咽障碍危害最大.笔者从2003年起以饮水呛咳为疗效指标,用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及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针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4周后的疗效作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后4周,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4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