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132信箱119分箱黄名珠报道:凉血消风汤由生地、丹皮、赤芍、紫草、乌蛇、白藓皮、苦参、防风、白蒺藜组成。其加减方法:1.兼血虚者痛痒易发木,皮肤增厚,大便干燥,可加首乌、白芍、当归、火麻仁等养血熄风,滋阴润燥;2.兼风寒者见疹色淡红或发白,遇寒易发,可加麻黄、芥穗、羌活、桂枝等调营固卫,祛风散寒;3.兼血瘀者可见疹色发暗,病程较长,舌质紫暗,可加桃仁、归尾、丹参等活血祛风;4.脾湿浸淫或外受风湿,皮肤出现疱疹,或渗液较多,局部肿胀可加黄柏、苍术、白术、生苡米、灵仙、羌活等健脾利湿或袪风胜湿;5.热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湿疹皮炎类皮肤病应用消风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0年4月—2021年4月营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0例,消风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因子水平。结果 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9/40),研究组总有效率92.5%(37/4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皮肤瘙痒改善时间(3.37±1.08)d、皮损症状改善时间(3.43±1.19)d,明显较对照组的(4.26±1.14)d、(4.31±1.2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相比对照组,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 消风汤用于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治疗,效果好,症状改善时间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田赞 《山西中医》2011,27(11):10-12
张池金主任医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天津分会委员等,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师从事皮肤病临床工作近30载,学验俱丰,注重实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皮肤病治疗方法,对多种疑难性皮肤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主张立足整体,内外兼调。其辨证细心,制方严谨,用药精当,尤擅长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甚多。现将张师采用自拟方凉血消风汤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2003年来运用自拟方凉血消风汤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抗毒消疹汤(自拟方)是由大青叶、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黄芩、栀子、甘草组成,具有解表消疹、清热解毒之功效,临床上治疗体内蕴热又感毒邪的病毒性皮肤病,疗效甚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从1982年至1988年10月,笔者用消疹止痒汤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效果较理想,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5例,报告如下。一、一般病例 55例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67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0余年,其中一年以内21例,1—2年26例,2年以上8例;病种包括荨麻疹22例,痒疹8例,湿疹8例,小儿湿疹6例,皮肤瘙痒症6例,神经性皮炎5例。本组病例治疗前都不同程度经过抗过敏、激素、维生素C及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消风汤治疗荨麻疹48例@曹德岐$江苏省启东市皮肤病防治科!启东226200荨麻疹;;清风汤  相似文献   

9.
凉血消风汤治疗玫瑰糠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玫瑰糠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症状是皮肤上发生椭圆形或圆形淡红或黄褐色斑片,上覆糠秕样鳞屑,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自觉瘙痒。笔者自拟凉血消风汤治疗玫瑰糠疹56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7 d;初发55例,复发1例,伴有轻度头痛、咽喉痛、低热者27例,实验室检查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稍有增高者28例。2治疗方法凉血消风汤药物组成:生地黄30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玄参15 g,黄芩12 g,栀子12 g,黄柏12 g,金银花30 g,连翘12 g,大青叶15 g,板蓝根15 g…  相似文献   

10.
笔者1976~1982年用自拟“疏风活血汤”治疗顽癣及其他皮肤病。先后治愈银屑病、神经性皮炎、多型性红斑、荨麻疹、玫瑰糠疹等皮肤病50余例,甚有收益。兹介绍如下。疏风活血汤是由:当归、赤芍、红花、生地、白藓皮、丹皮、地肤子、蛇床子、全退、防风、地龙、夜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消风止痒胶囊对瘙痒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消风止痒胶囊,对照组予息斯敏.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除对慢性湿疹和辨证属风寒束表者外,疗效均较为满意.结论消风止痒胶囊对瘙痒性皮肤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1979年起,应用自拟乌蛇消风汤(据《医宗金鉴》当归饮子合地黄饮加减而成)治疗白屑风35例,病程4个月~31年;年龄13~56岁,均收到满意疗效。治疗方药乌梢蛇15克,土茯苓30克,生首乌15克,红花10克,生甘草10克,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刺蒺藜15克,丹皮10克。每日一剂,分三次饭前温服。病程在六个月以上者,取10剂药量制蜜  相似文献   

13.
<正> 消风化瘀汤为作者自拟方,治疗药疹30例,收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男14例,女116例。10岁以下2例,11~20岁6例,21~30岁10例,31~40岁9例,41岁以上3例。最大52岁,最小2岁。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12例,磺胺类药物引起的6例,解热镇痛类药物引起的6例,巴比妥类药物引起的2例,普鲁卡因引起的1例,中药地龙、九香虫引起的1例,外用升降丹引起的2例。皮损表现为荨麻疹型8例,丘疹型2例,麻疹样型13例,猩红热样型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中医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方药;方法用自拟消风活血汤治疗荨麻疹4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31,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结论消风活血汤治疗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荨麻疹俗称“鬼风疙瘩”、“纽扣风”,是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映,其表现为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风团出现大小不一,时间不定,出没无常,皮疹反复或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较多。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有的胸  相似文献   

16.
1984年以来,我们在门诊用自拟消风凉血汤治疗荨麻疹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年龄与性别:男22洌,女6例,年令最小20岁,最大62岁,平均年令37.4岁。临床特点:急性荨麻疹12例,慢性荨麻疹16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饮酒史,大多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笔者根据贵刊1987年第二期所载“乌蛇消风汤治疗白屑风35例”一文报道,运用此方治疗一例白屑风患者,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患者曾××,男,39岁。工人,1987年5月29日诊。患白屑风病三年余,症见胸,背、项等部位布满苔样白屑,搔痒难忍,夜间苦甚,抓之脱落。曾用中西药内服外治均罔效。经依法取乌蛇消风汤10剂加蜂蜜为丸内服二月后,诸症消失而愈,为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9):1232-1233
目的:观察自拟消风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血尿酸(UA)、血沉(ESR)、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消风汤内服,连续用药1周为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疼痛的缓解情况及痛感VAS评分变化,监测治疗前后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5%与观察组91%相比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痛感缓解更迅速,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消风汤利于缓解关节疼痛,缩短病程,降低血尿酸,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神经性皮炎是以皮肤苔藓化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牛皮癣”、“顽癣”、“摄领疮”等。本病常反复发作,由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故治疗时有一定困难。我们从1988年5月至1989年9月采用自拟消风化瘀汤治疗本病3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者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患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者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  相似文献   

20.
痒疹是一组以小风团样燃丘疹及慢性小丘疤疹为主要皮肤损害,并伴剧烈在痒的皮肤疾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尤以小儿痒疹和成人痒疹多见。近几年来,我们应用目拟凉血消风汤治疗痒疹物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病人,符合王光超主编(皮肤性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w刃,147页)"痒疹"诊断标准。叙例中:儿童12例,成人28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扣岁;男℃例,女18例;病程最短者6天,最长者2年余。全部40例均接受过治疗(如扑尔敏片剂、钙剂、地塞米松针剂、肤轻松用剂及中药等)而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