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封敏  侯天舒 《江苏中医药》2010,42(12):66-67
"气至而有效"是指导针灸实践的总则。"气至"的含义,现今的观点主要集中于"针感"。通过总结《黄帝内经》,发现"气至=得气=气调=有效",是对针效的判断,而并非简单等同于针感。同时,脉象的良性变化是"气至"的客观指征,但患者的自身感觉亦应作为辅助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得气"与"气至"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起效环节的论述,"得气"强调守正气,与"针感"不同;"气至"要根据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来判断,是针刺有效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中的各种手法,正是在"得气"基础上的"调气",从而达到"气至"之效。医患双方的"治神"和"守神",是发挥针刺治疗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得气,现代称为针感。就是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称之为得气。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针刺得气与针灸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标幽赋》中:"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而对于针灸的初学者来说,他们在毫针操作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针感的细心体会,更未达到心中有数。如何得气?使气速至。  相似文献   

4.
从针感、得气、气至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针感是针刺入皮肤后产生的特殊感觉,包括医患双方的感觉。得气是指气至针下及能够产生后续疗效的最佳机体状态,其表现形式包括针感、隐性针感和无针感三种,与针刺的层次有关。气至涵义较广,是从针刺前至针刺取效整个过程的机体状态,既是针刺的前提,也是针刺取效的表现,包括了得气和针感。临床操作过程中,全程都需守神以达气至,在补泻前后既要重视针感的表现,也当明确在不同层次的其他得气表现,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从"气至而有效"切入,认为得气、气至、针感都不能同时包含针刺的效应属性、部位属性、表现属性,需寻找更加合适,用以判断得气、临床疗效的标准。受"得气为神应,神应而有效"启发,笔者提出以"神应"一词统括得气众多外在表现,统筹得气、气至、针感3个概念分别具有的属性。石学敏院士以"神应而有效"指导临床,重视治神以提高临床疗效、以神应判定针刺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6.
认为"气至"之气分广义与狭义,针刺作为治疗手段时,气至多为谷气至,"气至而有效"之气即为谷气。气至是"得气"的前提,得气是针刺后谷气或正气至病所并与邪气斗争的状态,正邪相争的预后则需要脉象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而"针感"则是气至、得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分为显性针感与隐形针感。  相似文献   

7.
1 失气与守气的含义 针刺得气后,病人在针刺的局部有酸、麻、胀、重的感觉,术者也感到针下沉紧。但是,这种得气感有时是在针刺过程中短暂出现,而在行针或留针过程中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失气”。失气在针灸临床中普遍存在,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有人将“气至而有效”片面理解为只要得气即可,忽视了维持针感的重要性。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针刺的疗效与针感维持的久暂有直接关系。一  相似文献   

8.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经验.方法:取关元、中极,进针后小幅捻转,出现针感并向大腿根及会阴部传导后,再刺双合谷、血海、阴陵泉,得气后留针45min.结果:一次治愈14例,2次愈3例,好转2例,失败1例.结论: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在行针时要有"气至病所"的针感向大腿根及会阴传导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中,也很重视针刺感应(即受针者有酸、胀、重等感觉,以下简称“针感”)。目前一般都认为针感是针刺麻醉和针刺治病取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感”是在穴位内什么部位产生?穴位“针感”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了解穴位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1小承气汤使用的3个特点:一是以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二是以小承气汤测试转失气与否;三是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提示3个问题:一是小承气汤证不一定是燥屎内结,很可能是大承气汤证的前奏;二是小承气汤的攻下力量比大承气汤要弱得多;三是小承气汤不在于泻实而是偏重于行气。2调胃承气汤证多是误治后出现的一些变证,属于邪热在胃,并非有燥屎结滞在大肠。所以关于"燥、实、坚"的说法,"燥""实"尚可,"坚"则无从解释,绝不能因方中使用了芒硝,就断定证中有燥屎结滞。3关于承气汤的命名,"承气",即帮助阳明大肠承接阳明胃的下降之气,与"亢则害,承乃制"没有关系。4调胃承气汤证是邪热还在阳明胃之际,唯恐大肠不能承顺胃气而正常通降,尤须清除胃热以防邪热下传,所以方名叫"调胃承气汤"。"调胃"二字已经明确显示,病在阳明胃而非在阳明大肠,之所以"承气",仍是秉承既病防变,提前截断的治疗思想。5三承气汤证,是阳明胃家邪热亢盛到阳明大肠燥屎内结的一个系统过程。阳明邪热在胃,如不及时清除热邪,就会使邪热进一步加重而耗伤津液,而成阳明大肠燥结,所以尽快用调胃承气汤清泻胃热,截断病情发展。阳明燥屎在肠,潮热、谵语、腹痛,甚则喘冒直视、循衣摸床,说明燥屎已成,所以可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而从阳明胃家邪热到阳明大肠燥屎过程中,虽见有潮热、谵语、腹满,但尚不能确定腑实燥屎的形成,所以用小承气汤进行试探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珺  沈毅  潘立群 《中医药学刊》2010,(8):1736-1737
PRO即patient reportoutcome直译为"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是一种直接来自于患者对于其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的反映,其中没有医生或其他任何人对于病人反应的解释。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非常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而PRO以患者为中心,主张判断一种疗法是否有效,而不是单纯的生物学指标或影像学改变,与传统中医有着极大的思想相关性。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借用PRO量表的理念,可以为建立适合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星 《中医药学刊》2010,(5):1076-1078
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研究,主要包括疫病及杂病两个方面。其中以疫病的研究为主,除了大量对SARS的回顾性研究外,也有对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回顾及预测方面的研究。杂病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根据发病时间的规律探讨其与发病的关系,二是对患者出生及胎孕期的运气气化特点分析,探讨其对患者生理病理体质及发病证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深涛教授认为湿热型消渴病痹症四肢皮肤均可见灼热疼痛感,严重之处甚至不能接触衣被,触之则皮肉如刀割之痛,伴见皮疹,口干、口苦,腰重酸痛,下肢脚踝部水肿,此为湿热浸于肌肤皮下,并下注足胫。湿则肿,热则痛,足膝肿痛,乃湿热熏蒸。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治湿在上在外者当微汗,在下在内者当利小便。选用张元素之《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加减,由中焦脾胃而治之,上下分消其湿热。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辨病脉证并治"是仲景对疾病"逐级分类"的治病模式;指出"病"的等级高于"证","辨病脉证并治"的高明之处在于重视疾病分类中的等级概念,是仲景智慧的体现;论述了"辨证施治""辨证论治"提法的由来和本意;强调现代的"辨证论治"已远离仲景"辨病脉证并治"的诊疗模式;分析了中医脉学的现代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与过度强调"辨证论治"有关,并介绍了作者在脉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最后论述重提"辨病脉证并治"是中医学健康发展的拐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规范飞经走气的操作,该文对"飞经走气"的内涵及操作要点进行了探讨研究。将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主要版本所述与郑魁山教授和李毓麟教授的观点作比较,结合对《金针赋》原文的理解,探究"飞经走气"的内涵及操作。"飞经走气"是《内经》调气、导气理论的具体运用和发展。青龙摆尾的操作重在理解"摆尾"、"如扶船舵"所揭示的内涵;白虎摇头的操作重在理解"方"、"圆"、"摇"、"振"的内涵;苍龟探穴的操作重在理解龟入土时的动作,即"探"、"钻"、"剔";赤凤迎源的操作重在理解"展翅之仪"、"复进其元"和"四围飞旋"的内涵。还要注意刺手和押手的配合及针具对手法操作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治疗气虚血瘀的经典方剂,尤其对中风治疗有独特疗效。王清任认为,中风半身不遂之本源于元气亏损,应将缺"五"归还补齐,气行周身则"十"全矣,故名。并指出"气通血活,何患病之不除","治之要诀,在明白气血"。在研究方法上独辟蹊径,开创中医人体解剖先河,在瘀血成因上独具已见,首创"气虚血瘀论",认为"血瘀"病理现象普遍存在。重用黄芪每剂达四两,甚至每日可服2剂。近现代应用缺血性中风宜早用,出血性中风宜慎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该方主要药物作用。应用时辨明急性期、后遗症期,必须在气虚血瘀基本病理的基础上掌握三点:①脉微弱而非洪实。②面色淡白而非绯红。③黄芪从30g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较为稳妥。即使是后遗症,属阴虚阳亢、风火上扰、痰浊蒙蔽者,均不宜用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18.
李淑良教授认为,部分难治性慢性喉痹为气血不足所致,应用八珍益母汤治疗气血两虚型喉痹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当医疗纠纷出现时,患者总会对"白衣天使"的美称,因少数玷污者不良之举予以淋漓尽致地痛骂.其实,"白衣天使"们的内心又何尝不希望能给患者带来恢复健康的福音.在不断地医疗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地探究,尝试寻找协调医患关系的良药,合理公平公正地解决医疗纠纷的妙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影响癌细胞募集能力角度探讨扶正培本治则的抗癌机制。方法:将中医扶正培本治则对癌症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对癌细胞募集能力的研究成果相结合,进而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结果:机体的各种细胞及其所具有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正气的体现,而癌细胞及相关缺氧、炎症状态对正常细胞的招募和驯化能力是癌症进展的主要力量之源,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邪"。扶正培本通过抑制或阻断癌细胞及相关缺氧、炎症状态对正常细胞的招募和驯化来抑邪扶正,使正邪达成一种平衡稳态。结论:应从影响癌细胞募集能力角度探讨扶正培本治则的抗癌机制,而不能照搬西方医学致力于清除癌细胞的抗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