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肩部推拿加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9.41%;对照组为61.76%,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能显著提高肩关节周围炎治疗效果,加速肩关节周围炎的治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多因素综合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电刺激和关节松动术等综合康复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的影响.方法63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两种不同参数的电刺激作用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两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u=2.49(P<0.05),差异显著。论多种疗法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比较关节松动术,超声药物透入法与单纯关节松动术,超声透入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手法关节松动超声透入法(A组),关节松动术组(B组),超声药物透入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参照《肩关节周围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评定肩关节功能。A,B,C3组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A组疗效明显优于B,C,D3组关节松动术配合超声透入,可迅速有效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周围炎关节松动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昆  赵延红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65-2066
目的:评价关节松动术在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3例肩周炎患者根据初次就诊的日期,按单、双日分为两组。关节松动术组45例,应用关节松动术结合电针、红外线、中频电疗治疗;对照组38例,只用电针、红外线、中频电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关节松动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可以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35例,同时选择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短波配合中频电疗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10±5)d,痊愈28例,显效7例;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30±10)d,痊愈21例,显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6.59,P<0.01)。结论改良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能更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关节松动术在肩关节周围炎 (肩周炎 )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83例肩周炎患者根据初次就诊的日期 ,按单、双日分为 :关节松动术组 45例 ,应用关节松动术结合电针、红外线、中频电疗治疗 ;对照组 3 8例 ,只用电针、红外线、中频电疗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 ,关节松动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关节松动术可以提高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35例,同时选择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短波配合中频电疗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10&;#177;5)d,痊愈28例,显效7例;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30&;#177;10)d,痊愈21例,显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6.59,P&;lt;0.01)。结论 改良推拿手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周围炎能更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关节松动术加超声透入法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症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刚  张德清  高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9):4016-4017
比较关节松动术,超声药物透入法与单纯关节松动术,超声透入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分为手法关节松动超声透入法(A组),关节松动术组(B组),超声药物透入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参照《肩关节周围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评定肩关节功能。A,B,C3组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A组疗效明显优于B,C,D3组关节松动术配合超声透入,可迅速有效的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和疼痛。  相似文献   

9.
双向微波辐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向微波辐射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择93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普通微波组和关节松动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双向微波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普通微波组采用单向微波辐射(单探头连续辐射模式)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关节松动组只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微波波长均为12.24cm,频率2450MHz,功率30W,时间15min,1次/日,1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并测定其肩关节活动度。结果:3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达70.96%;单向微波辐射组治愈率为45.16%;关节松动组治愈率为35.48%。观察组治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和相同疗程内,双向微波辐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较单向微波疗效好,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0.
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63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应用二种不同参数的低频电刺激作用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两组均给予蜡疗、关节松动术治疗和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关节松动术与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80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患者经过关节松动术和推拿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关节松动术组和推拿组,并分别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活动度(ROM)和肩痛症状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ROM和肩痛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两组间肩关节RO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关节松动术组优于推拿组,肩痛症状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关节松动术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80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患者经过关节松动术和推拿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关节松动术组和推拿组,并分别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和推拿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肩关节活动度(ROM)和肩痛症状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ROM和肩痛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肩关节ROM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关节松动术组优于推拿组,肩痛症状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关节松动术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肩关节被动旋转运动对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对5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在采用常规关节松动手法的基础上加强肩关节的被动旋转运动,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和肩痛症状的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肩痛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时,强化肩关节被动旋转运动,可以明显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分疼痛期、粘连期、恢复期3期采用超短波、关节松动术和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90例。结果治愈39例,显效4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分期辨证治疗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机会,是治疗肩周炎较理想的途径。肩关节松动术配合运动疗法对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关节松动术对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运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8例,治愈14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治愈显效率为84.2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肩关节ROM有明显增加(P<0.001).结果提示;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有4个优点:①疗程短,见效快;②止痛效果佳,患者容易接受;③ROM改善明显;④手法简便易学.  相似文献   

16.
周长斗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7):3352-3352
目的 探讨加强肩关节被动旋转运动对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ROM)的影响。方法 对5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在采用常规关节松动手法的基础上加强肩关节的被动旋转运动,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和肩痛症状的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两组间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肩痛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 在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时,强化肩关节被动旋转运动,可以明显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7、14、21和28d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肩关节活动度(ROM)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治疗后7d及14d后比较,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1和28d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MS评分及ROM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松动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在治疗肩关节周同炎方面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体外冲击波在临床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取8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n=42)与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n=40)。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0次/min,强度为0.18~0.25ml/mm^2,每次治疗时共冲击1000次,每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关节松动术治疗每天1次,每次持续30~40min,共治疗15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痛觉变化;选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法(C-M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ADL及ROM的改变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疼痛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关节松动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关节松动、肌肉牵拉和物理因子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关节松动、肌肉牵拉和物理因子综合治疗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关节松动、肌肉牵拉和物理因子综合治疗组38例:对照组74例只采用物理因子治疗。两组治疗后均辅以肩周炎医疗体操及肌力训练,巩固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29例,好转33例,无效9例。两组临床治愈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uc=4.96,P<0.01)。结论:采用关节松动、肌肉牵拉和物理因子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比单纯采用物理因子治疗效果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20.
比较体外冲击波与关节松动术加短波透热疗法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上的差异,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机制与应用前景。选取47例肩周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频率为60次/min,能流密度为0.12 mJ/mm3,每次治疗共冲击2 000次,每5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患者给予温热量短波治疗后行关节松动术,每天1次,共治疗10次,其间间隔2 d。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和关节活动度测定来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 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第1次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作为一种安全、省时并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