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心脑血管疾病非常常见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前两大致死病因,导致的社会及经济负担非常沉重[1-3]。我国现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7亿,脑卒中患者1 300万,冠心病患者1 100万)[4],占城市和农村居民死因的42.5%和44.6%。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减寿年数超过2岁,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预防对于疾病的发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疾病。半乳糖凝集素-3作为小胶质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关键调节剂, 对缺血性卒中可能具有双重作用。文章对半乳糖凝集素-3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的特点,是中、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全部脑血管病人的70%~80%.  相似文献   

5.
<正>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2/3。缺血性脑卒中目前仍缺乏确切的治疗手段,由于其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仅有不到5%的患者可以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治疗该类疾病大多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取长补短,相互配合;但是在临床应用中有些中、西药一起使用反而会降低药效,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提供用药指导,规范中西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老年卒中患者较青年卒中患者预后较差。规范化诊疗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药物治疗为脑血管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老年人存在代谢慢、血管弹性差、常并发多器官疾病等特点,应考虑其特殊性给予合理用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和脑出血(ICH)为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本文主要针对其合理药物治疗进行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环节.其中,内皮素(ET)与一氧化氮(NO)平衡失调是动脉内皮受损的显著特征,与AS以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确定的关系.通过总结内皮素、一氧化氮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ET、NO之间平衡失调机制,从而提出预防和治疗策略,降低AS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目前是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我院通过对脑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位居全球死亡原因之首。因其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以及高复发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一级预防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减轻其疾病负担的关键。阿司匹林是目前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运动平板试验(TET)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心电图(ECG)负荷试验,是诊断女性冠心病(CHD)或判断预后的重要无创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当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即H型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75%。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使H型高血压成为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疾病的元凶。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发现,H型高血压的治疗需降压与降低血浆Hcy相结合,而依那普利叶酸片可起到双重效应,并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治疗H型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动脉血管病变,而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早期改变主要体现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和反射波对动脉弹性及脉搏波形的影响。筛查早期血管病变,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房颤的发生源于心脏电生理改变和心房结构重塑的共同作用。心房纤维化是一个有害的过程,会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降解失衡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值等。早期研究显示,心室纤维化会引起心室壁进行性硬化,进而引起心室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但随后的研究突出显示了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关系,与瓣膜病、高血压和老龄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患者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许多心血管医生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干预的重要性,但尚缺乏相应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本共识通过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血清瘦素为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内分泌激素特性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人体能量平衡的调节。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瘦素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就瘦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LVH)是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对单一抗高血压药治疗未能达到目标降压的高血压患者主张联合用药或用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8.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轻者表现为性格或行为异常,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根据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程度,肝性脑病通常分为4期。肝性脑病是反映肝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严重的肝性脑病基础上出现的脑水肿又是导致肝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预防与治疗肝性脑病是阻止重症肝病患者疾病进展、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部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国外研究证实,指南中推荐的常规用药在AMI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与住院病死率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住院死亡有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病例:患者女,86岁,因"间断腹痛、呕吐5 d"于2010年12月23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次/d,约50 ml/次。患者发病期间无排便、排气,无发热、呕血,小便正常。门诊行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见图1)。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0余年,曾于2010年9月28日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见图2)。遂以肠梗阻、慢性胆囊炎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