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例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密切与细致的观察护理。结果:通过密切细致的观察与护理,1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效果满意,护理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54-1455
分析血栓抽吸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观察组患者在给予PCI术治疗的基础上,经血栓抽吸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的血流情况。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情况比对照组好,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出院一年后随访无死亡例数,对照组患者死亡例数1例。经血栓抽吸介入联合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的各项检查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6例,其中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42例患者作为血栓抽吸组,未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4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资料、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开通率均为100%,血栓抽吸组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心肌呈色分级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8.69%±11.62%比45.54%±10.76%;78.57%比54.54%,P均〈0.05),术后3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安全可行,有效的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有可能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血栓负荷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DiverCE导管血栓抽吸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栓负荷病变的疗效。方法3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血栓负荷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组24例、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手术前后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变化和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低于标准PCI组(P<0.05),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高于标准PCI组,而且无致命性出血并发症。结论DiverCE导管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血栓负荷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抽吸血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血栓且罪犯血管直径≥3mm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抽栓+PCI组69例和标准PCI组65例。分别记录心外膜血流(TIMI)分级和心肌灌注评分(MBG),观察即刻手术成功率、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急诊血运重建等)发生率。结果抽栓+PCI组和标准PCI组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分别为92.7%和8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BG3级比例为75.4%和5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院内MACE发生率均为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使用机械抽吸血栓方法减少血栓负荷,可以改善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33-934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性期死亡率为1.14%、恶性心律失常率为2.27%、急性心力衰竭率为2.27%、心源性休克率为3.41%,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良好。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是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14-4215
研究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影响。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血栓抽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予以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硝普钠治疗。对比两组无复流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状况。治疗后,观察组无复流率为7.69%(3/39)低于对照组的30.77%(1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低,LVEF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采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无复流率,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的应用,结合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的分级,ST段回落率以及比较半年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结果的差异,以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比较对近远期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各23例,抽吸导管组:予抽吸导管抽吸后,行支架植入;直接PCI术组,予单纯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的分级,ST段回落率,半年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结果的差异.结果 抽吸导管组即刻血流TIMI 2~3级者明显高于直接PCI组(P<0.05).抽吸导管组ST段回落率>50%明显高于直接PCI组(P<0.05),抽吸导管组六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明显高于直接PCI组,提示近远期心功能改善较好(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ZEEK(PCAB 3060)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术,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术在血栓负荷较大的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0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栓负荷较大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直接介入治疗时采用血栓抽吸术对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进行抽吸,观察抽吸前后的血栓负荷和血流情况。结果:30例患者冠脉造影均提示大量血栓征象,有23例抽吸出块状红色血栓,7例仅抽吸出结晶样白色血栓,抽吸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负荷明显降低,血流TIMI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0.1±0.4 vs.2.4±0.8,P<0.001)。30例患者均取得直接介入治疗成功,术终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分级为2.7±0.8级,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术是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能有效地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负荷,改善血流TIMI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冠脉急诊介入联合血栓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冠脉急诊介入联合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ST段回落率、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梗死相关血管TIMI分级和ST段回落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SVI、LVEDVI和LVEF等心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SVI和LVEDVI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给予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促进心肌灌注的恢复,改善心功能,降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PCI,试验组在常规PCI基础上增加给予多替格瑞洛结合血栓抽吸导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灌注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CK-MB峰值水平及达峰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TIMI血流等级率在0、1级时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2、3级时试验组TIMI血流等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TIMI血流等级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单一治疗,替格瑞洛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是否增加不同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置入支架后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据血栓分级是否≥4级分为血栓负荷高、低2组,然后每组据是否应用抽吸导管抽吸血栓治疗随机再分为2组,共4亚组.测定术后相关动脉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心电图ST段回落以及术后5~7 d射血分数,观察住院期间和1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高血栓负荷的靶病变长度和植入支架数量高于低血栓负荷组[分别为(36.4±15.1)、(31.4±13.7)mm(t=-2.16,P<0.05);45、30例(χ~2=5.9221,P<0.05)];高血栓负荷最终TIMI血流≥3级(分别为32、23例,χ~2=5.3299,P<0.05)、心肌显影≥3级(分别为30、19例,χ~2=6.9509,P<0.05)、ST段回落百分比≥50%(分别为31、18例,χ~2=9.7082,P<0.05)血栓抽吸者多于未行血栓抽吸者.但在低血栓负荷亚组除ST段回落百分比≥>50%外(χ~2=4.6590,P<0.05),TIMI血流和心肌显影分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水准.高负荷组左室射血分数抽吸血栓组高于未抽吸血栓组[分别为(58.7±7.8)%、(52.3 ±8.9)%,t=3.23,P<0.05],低负荷组左室射血分数抽吸血栓组高于未抽吸血栓组[分别为(59.1 ±7.6)%、(55.1 ±9.8)%,t=2.07,P<0.05];住院期间抽吸血栓组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未抽吸血栓组(χ~2=4.0332,P=0.0446),且仅高负荷亚组显示统计学差异趋势(χ~2=3.5625,P=0.0591).结论 血栓抽吸提高高血栓负荷患者冠脉血流灌注,改善术后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入选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形成。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然后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另外30例未抽吸患者常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扩张效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及心肌灌注,并记录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心血管事件。结果血管造影显示介入治疗前抽吸组的TIMI 3级血流、慢血流或无复流与常规PC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抽吸组的TIMI 3级血流高于常规组(87.5%vs.53.3%,P<0.05),TIMI 0级血流发生较常规PCI组低。两组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介入手术时间均无差异,但是抽吸组的直接支架置入率显著高于常规PCI组(68.7%vs.3.3%,P<0.05)。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经导管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可改善冠状动脉内血流,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患者116例,以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行血栓抽吸导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行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注射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心肌灌注分级(TMPG)、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回落变化、血小板聚集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MP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MB峰值、NT-Pro BNP、cTnI、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回落变化情况为完全回归、部分回归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调节患者血液状态,促进心电图回落,改善心肌缺血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239例,其中血栓抽吸+PCI 118例(血栓抽吸组),直接PCI组121例,对两组患者的造影及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栓抽吸组在即刻血流TIMI 3级[106(89.8%)与96(79.3%);x2=5.026,P<0.05]、PCI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率≥50%[101 (85.6%)与90(75.2%);x2=5.500,P<0.05]、术后1周内射血分数≥50% [68(57.6%)与52(43.0%);x2 =5.130,P<0.05]、住院期间再梗死发生率[0(0)与5(4.1%);x2=4.980,P<0.05]都明显优于直接P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平均住院时间[(l0.05±5.40)d与(10.40±5.03)d;t=-0.525,P>0.05]、术中心室颤动发生率[4(3.4%)与3(2.5%),x2=0.174,P>0.05]、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15(12.7%)与18(14.9%);x2=0.235,P>0.05]、恶性心律失常[12(10.2%)与15(12.4%);x2 =0.296,P>0.05]及病死率[2(1.7%)与5(4.1%);x2=1.248,P>0.05]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应用血栓抽吸可能改善临床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的疗效。方法:7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其中38例行急诊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组),41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比较2组急性期、术后1 a心脏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和34.1%,病死率分别为5.3%和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a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6%和13.9%,病死率分别为2.8%和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行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冠状动脉血栓安全、有效,对心功能的恢复,减少心脏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 I(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治疗,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51例和直接支架组5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T‐nI 和 NT‐proBNP 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组的 cTnI 峰值时间[(10.2±2.9)h]比直接支架组 cTnI 峰值时间[(18.3±3.6)h]提前(P< 0.05);血栓抽吸组 cTnI 峰值[(21.9 ± 8.8)ng/mL]比直接支架组 cTnI 峰值[(40.3±11.8)ng /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患者 NT‐proBNP 水平均增高,血栓抽吸组术后第1天检测的 NT‐proBNP 水平[(7084.6±735.2) pg/mL)]比直接支架组低[(14109.7±849.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接支架组术发生慢血流5例,血栓抽吸组无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半年,直接支架组4例发生心力衰竭,血栓抽吸组 1例发生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栓抽吸可以降低介入治疗中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的发生,cTnI 和 NT‐proBNP 动态检测可以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对7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其中38例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介入术(急诊介入组),41例行择期PCI介入术(择期介入组);观察2组术后2周及1a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及1a择期介入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急诊介入组(χ2=12.012,P<0.05;χ2=11.737,P<0.05)。结论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安全、有效,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在血栓抽吸前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再灌注的影响以及预后.方法 取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B组15例;A组在造影术后立即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B组直接血栓抽吸术后PCI治疗,不注射替罗非班,评价PCI术后两组间造影结果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不良事件的情况等.结果 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 3级血流的患者比例达到89.7%,ST段回落率达到91.4%,出院时LVEF为(71.7±10.0)%,CTFC为(23.5±9.3)帧;单纯血栓抽吸组分别为:66.7%,66.7%,(65.5±11.7)%和(28.9±7.6)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肌染色分级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心脏不良事件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时,先行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注射,然后再进行血栓抽吸可以得到更好的心肌再灌注,并且对LVEF的改善有益,而且不良反应不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冠状动脉血栓抽吸联合支架置人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节律的影响。方法对7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其中38例行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介入术(急诊介入组),41例行择期PCI介入术(择期介入组);观察2组术后2周及1a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及1a择期介入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急诊介入组(x2=12.012,P〈0.05;x2=11.737,P〈0.05)。结论急诊直接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冠状动脉血栓安全、有效,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