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CT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TCD与CT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首次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149例(70.9%),而TCD检测结果193例异常,异常率达91.9%,异常率明显高于CT.CT显示72.38%的病例发生在基底节区域,TCD则显示病灶区的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血管狭窄、脑动脉硬化症.结论同时对患者行TCD和CT检测,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病因和危险因素的追查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吉林省东丰县医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分别采用CT及MRI诊断,观察两种方法诊断下病灶、数量、形态、部位、密度、大小等情况。结果 CT共检出病灶55个,MRI共检出病灶122个,病灶主要分布在丘脑、基底节区、额叶、脑干等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病灶大小5~15 mm,主要表现为斑点状、小片状,表现为低密度影或略低密度影,MRI显示病灶大小2~15 mm,主要表现为斑点状或小片状,图像略长T1、长T2信号,DWI序列为明显高信号,T2FLAIR为高信号。结论 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病灶检出率,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在脑腔隙性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CT、MRI证实为脑腔隙性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并对TCD的表现差异进行分析。结果30例脑腔隙性梗死患者大部分以头痛头昏、肢体麻木就诊,TCD表现为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的血流速度改变。结论TCD检查可以明确以不同临床症状就诊的脑腔隙性梗死患者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RI和CT检查,并按照影像学结果对两种检查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病灶检出率明显比CT检查病灶检出率高(P<0.05);MRI检查病灶大小检出率为37.7%,比CT检出率6.62%高(P<0.05)。结论:CT、MRI检查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高,其中MRI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能为临床及早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220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20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结果:220例腔隙性梗塞病例共292个梗塞灶均为0.25~1.5cm大小的圆形、椭圆形低密度灶,平均CT值为15Hu,33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对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病例要密切注意其发病时间及进行第二次CT复查,运用薄层扫描技术,以提高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腔隙性脑梗死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神经内科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及MRI检查,于后处理工作站分析CT及MRI数据,全面观察病变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 MRI共检出81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包括额叶11处,顶叶8处,颞叶6处,枕叶4处,基底节17处,丘脑14处,脑干15处,小脑6处。CT共检出35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χ2=64.2414,P<0.01)。腔隙性脑梗死发病部位以基底节、脑干及丘脑多见(46例),其中39例为单发病灶,21例为多发病灶,病灶最大径线<5 mm者25例,5~10 mm者38例,10~15 mm者18例。CT图像上,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MRI图像上,病灶呈等或略长T1信号,略长T2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结论 MRI对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高,能清晰显示病变的特点,应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腔隙性脑梗死的CT表现。结果发现腔隙性病灶158个,单发病灶81例,多发病变36例。腔隙病灶直径最小2mm,最大20mm。结论CT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5月—2020年3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与核磁共振平扫,对以上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顶叶、丘脑、基底、小脑、脑干病灶检出率方面,核磁共振分别是8.00%、10.00%、30.00%、23.00%与29.00%,CT检查分别是8.00%、9.00%、5.00%、5.00%与10.00%,两种检查方法在顶叶及丘脑病灶检出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核磁共振基底、小脑及脑干病灶检出率比CT检查高,差异均显著(P<0.05)。梗死大小和检查时间方面,核磁共振梗死大小比CT检查小,而检查时间比CT检查长,差异明显(P<0.05);影像学扫描病灶特征:大部分病变形态呈小圆、长圆形或者斑点,图像总无法清楚显示病灶边缘,而且未见典型占位效应。密度信号方面,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两者之间差异明显,核磁共振检查下信号整体以等长/稍长的T1信号,长T2信号,而T2 FLAIR及DWI序列信号则以高信号呈现出来。结论: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位置,但是由于检查费用高,检查时间长,所以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对检查方法进行选择,从而更好的判断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影像特点,探讨 CT 与 MRI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院神经内科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CT 和 MRI 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结果CT 和 MRI 方法均可以检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其中 CT 检出145个病灶,MRI 检出742个病灶,MRI 检出的病灶数目是 CT 的5.12倍;病灶直径>5 mm 时,CT检出142个,MRI 检出的病灶486个,检出直径<5 mm 的病灶,CT 检出率为2.07%(3/145),MRI 检出率为34.50%(25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腔隙性脑梗死的不同病灶部位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有差异(χ2=147.02,P<0.05)。结论CT、MRI 影像学检查可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MRI 方法较 CT 更清晰准确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微小病灶,是临床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区别.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患者64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MRI)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患者采用MRI和多层螺旋CT检查时病灶检出数、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阳性率、检查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讨论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T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2002-2007年共诊断有明确外伤史表现为缺血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9例,男6例,女3例,年龄8个月-7岁。采用美国GE公司Cte螺旋CT扫描,层厚5mm.横轴扫描。结果本病多于受伤后24h后出现影像学改变,表现为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区,CT值在17-27HU。结论结合病史,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做出明确诊断,可以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A及相关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经临床及MRI检查明确诊断为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患者做头颅MRA检查,从其MRA表现及其梗死的类型以及MRA对诊断和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中MRI显示12例为完全前循环梗死,29例为部分前循环梗死,27例为腔隙性梗死。MRA显示56例(82.4%)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分支减少或闭塞,48例存在多根血管病变。结论 MRA结合MRI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能无创性准确定位、定性,且可显示颅内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诊断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并可为血管内治疗及二级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WI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98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DWI、T1WI、T2WI检查,分析磁共振图像表现并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98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共发现梗塞病灶178个,DWI、T1WI、T2WI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100%、48.3%、51.1%.结论 DWI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高,能准确、可靠地判断病灶的数目、大小及部位,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其实施CT以及MRI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分析。结果:MRI对不同部位病灶检出数量均高于CT检查,P<0.05;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其病灶<5mm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其未检出病灶例数占比低于CT检查,P<0.05。结论: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接受CT、MRI检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检出患者的病灶,其中MRI检查可促进病灶检出数量的提高,更好将<5mm的病灶检出,降低疾病漏诊的几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CT与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6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统计和观察病灶数量、分布及大小。结果 CT检查发现病灶120个,MRI检查发现病灶480个,对于微小病灶的检出率MRI检查更为准确。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检查与诊断应综合考虑CT及MRI,以确保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CT薄层扫描技术,提高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材料与方法:对于怀疑脑内有小的出血灶或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时,应密切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在怀疑的CT层面用5mm层厚扫描,即在被怀疑的层面为中心层面上下连扫3层,这样一些小的出血病灶或腔隙性梗死灶方能被显示出来,才能做出明确的CT诊断。结果:小的出血病灶或腔隙性梗死灶均能被显示出来,做出了明确的CT诊断,减少了对疾病的漏诊或误诊。结论:运用CT厚层和薄层扫描技术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CT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有效地配合了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脑梗死患者行头颈部64排CTA检查,将层厚0.625mm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处理,重点观察脑梗死面积大小、分布、程度和病变血管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以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结果30例怀疑脑梗死患者中,较大片梗死10例、多发腔隙性梗死14例、大小混合性梗死6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3例、右侧颈内动脉闭塞1例、左右大脑中动脉闭塞各1例,两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左侧颈内动脉狭窄3例,右侧颈内动脉狭窄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及椎动脉狭窄共17例,狭窄程度为42%-75%,5例未见明显闭塞或狭窄征象。结论CTA能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走行、结构,是临床诊断脑梗死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软化灶,其直径一般为1.0~1.5mm,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及脑干。在颅脑外伤后,单纯发生基底节一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塞,文献报道甚少。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36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表现、CT特点、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诊断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石CT在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怀疑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5h内行CT颅脑平扫,发现颅内出血则立即行CTA扫描,未发现颅内出血则立即行全脑CTP灌注扫描。所得结果与MRI和(或)DSA比较。结果:完成CTA或CTP共57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脑实质出血18例,大面积脑梗塞15例(基底动脉闭塞1例,单侧颈内动脉远段闭塞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1例),腔隙性脑梗塞4例。检出颅内动脉瘤22例(23个动脉瘤),19例经DSA或手术治疗证实,证实病例中,CTA动脉瘤诊断符合率100%;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MRI追踪复查证实,CT平扫诊断符合率26.67%,CTP阳性诊断符合率100%;腔隙性脑梗塞患者,CT平扫诊断符合率25%,CTP阳性诊断符合率50%。结论:CT对于3.5h内的腔隙性脑梗塞诊断能力不佳,结合CTA和(或)CTP扫描,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闭塞,且扫描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是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肝叶型肝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叶型肝梗死患者的CT和/或MRI影像学资料。结果CT和/或MRI显示病灶均呈楔形,沿肝脏边缘分布、尖端指向肝门,其内血管影走行自然、部分稍变细;CT平扫显示病灶呈低密度;MRI平扫显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CT及MRI对肝叶型肝梗死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