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中平  吴晓茹  季峰 《北京医学》2012,34(8):765-767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阳性、符合Hp根除治疗指征的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200例,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行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测试板(HPS)检测,予以标准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7d疗法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同时接受HPS与14C-UBT复查。根据治疗后HPS检测结果,分为HPS阳性组和HPS阴性组,比较胃Hp根除率。结果治疗前HPS检测阳性率为70.00%(140/200),治疗后为64.52%(120/18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掊2=1.32,P>0.05)。186例中治疗后HPS阳性组胃Hp根除率为60.00%(72/120),HPS阴性组胃Hp根除率为87.88%(58/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15.73,P<0.005)。结论标准PPI三联7d疗法对口腔Hp感染的治疗几乎无效,有口腔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胃Hp根除率明显低于无口腔Hp感染者,口腔Hp感染与胃Hp感染的同步检测和治疗将是今后Hp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同时测试的方法,选取有上消化道症状来消化科门诊初诊的患者、经证实有胃Hp感染且根除治疗后4周复查的患者及无任何消化道症状的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上述三组入选对象均有较高HP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57%、79.83%和76.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P〉0.05),^14C—UBT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51.79%、34.45%、23.2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患者高于抗Hp治疗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8_32,X2=9.18,P〈0.05);在^14C—UBT阳性患者中HPS阳性检出率,三组患者分别为82.76%、90.24%、90.0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腔中有较高的Hp检出率,胃Hp感染患者中大多存在13腔Hp感染。Hp根除治疗对杀灭胃内Hp有一定疗效,对口腔Hp感染几乎无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有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的初诊患者(A组)80例、确诊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经根治1个月后复查的患者(B组)60例和同期无消化道症状的健康体检者(C组)40例作为观察对象。三组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唾液测定幽门螺杆菌抗原技术(HPS)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A组、B组、C组三组HPS阳性率及14C-UB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两两组间比较,HPS阳性率及14C-UB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C-UBT阳性患者中,A组(56例)、B组(31例)、C组(4例)HPS阳性率分别为85.71%(48例)、90.32%(28例)、100.00%(4例),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幽门螺杆菌检测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唾液尿素酶检测法HPS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版"(HPS),在2008年6月至9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保健院35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初诊患儿进行唾液检测,其中27例同时接受13C-UBT试检;同时对100例体检的小学生进行HPS检测。结果35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儿HPS阳性率为88.57%,其中27例接受13CUBT试验阳性率为25.92%;100名体捡儿童HPS阳性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显着(X2=24.57,p&lt;0.01)。结论唾液中存在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现象,说明在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常见,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尤为严重。患病儿童个体发育不良和同年龄的儿童相比,体重身高都要差一些。亚洲儿童个体发育和欧洲儿童相比,身高、体重都比较小一些。经过长时期临床的观察发现这些症状和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唾液尿素酶检测法HPS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版"(HPS)[1],在2008年6月至9月,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保健院35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初诊患儿进行唾液检测,其中27例同时接受13C-UBT试检;同时对100例体检的小学生进行HPS检测.结果 35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儿HPS阳性率为88.57%,其中27例接受13CUBT试验阳性率为25.92%;100名体检儿童HPS阳性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显着(X2=24.57,p<0.01).结论 唾液中存在高幽门螺杆菌检出现象,说明在儿童中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常见,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尤为严重.患病儿童个体发育不良和同年龄的儿童相比,体重身高都要差一些.亚洲儿童个体发育和欧洲儿童相比,身高、体重都比较小一些.经过长时期临床的观察发现这些症状和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toolantigen,HpSA)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88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每例患者同时进行14CUBT、RUT、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将后三项中任两项阳性作为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对HpS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5%.结论 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简单可靠、标本留取方便及完全非侵入性的特点,适合作为Hp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 Hp stool antigen,HpSA) 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每例患者同时进行14CUBT、RUT、Warthin- Starry 银染检测,将后三项中任两项阳性作为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对HpS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0.2%,准确性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5%.结论 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较高,具有简单可靠、标本留取方便及完全非侵入性的特点,适合作为Hp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聚赖氨酸和甘油单月桂酸酯GlycerolMonolaurate(GML,存在人体分泌的乳汁之中)的复合体(LGMI)治疗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经“胃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1,2,3,4),唾液幽门螺杆菌抗原两次阳性的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志愿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使用以LGMI配置的漱口液和口腔喷雾剂喷射牙齿与1:3腔黏膜,每日2次,疗程2个月;对照组45例,不用任何治疗。金标比色卡:1—2:阴性。3-5:弱阳性。6—10:阳性。11—15:强阳性。结果受试者105人的HPS阳性程度从3到15,也就是说他们口腔感染螺旋杆菌的程度不一。强阳性41人占39%。阳性54人占51%。弱阳性10人占9.5%。治疗组于治疗结束后2周.经2次HPS检测考核疗效,86例转阴,治愈率为81.91%;对照组45例,观察10周后复查HPS,无1例转阴。结论以LGMI配置的漱口液和口腔喷雾剂,用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对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50例出现上消化道症状初诊患者设为A组,选择50例胃HP感染根治术治疗4周后复查患者设为B组,选择40例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口腔HP感染检测,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采取HPS检测口腔HP阳性结果为:A组38例,阳性率为76.0%;B组37例,阳性率为74.0%;对照组为40例,阳性率为80.0%。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两两对比无差异,P>0.05。采取14C-UBT检测胃HP阳性结果为:A组阳性率为54.0%;B组阳性率为34.0%,对照组阳性率为20.0%。采取14C-UBT检测时,A组患者胃HP阳性率与B组、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采取14C-UBT检测胃HP阳性患者中,HPS口腔检测阳性为:A组阳性率为88.9%;B组阳性率为94.1%;对照组阳性率为100.0%。三组患者14C-UBT检测胃HP阳性患者中,HPS检测阳性率状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人群中口腔HP检测水平均较高,其可能是引起胃部相关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付永春  张磊 《河北医学》2006,12(9):833-835
目的:评13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取40例因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粘膜活检,分别行W artin-Stany(WS)银染色、快速尿素酶实验(RUT)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并同时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将WS和RUT结果相一致且病理结果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入选,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诊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特异性为:82%;敏感性为:91%;准确性为:87%。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是一项敏感的、特异的、安全、可靠的非侵入性Hp的检测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门诊就诊的胃溃疡患者120例,经14碳呼气试验(14C-UBT)确诊胃Hp感染阳性并采用Hp唾液测试板(HPS)确诊口腔Hp感染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10 d四联疗法和口腔洁治法,对照组仅给予10d四联疗法不进行口腔洁治。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胃Hp根除率及口腔Hp阳性率,3个月后胃Hp复发率及口腔Hp阳性率。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胃Hp根除率、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胃Hp复发率及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四联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胃溃疡患者胃Hp 根除效果好,口腔Hp可能是胃Hp复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唾液中幽门螺杆菌抗体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ELISA检测9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并与其它三种常规方法比较,评价ELISA检测效果。结果: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73例,幽门螺杆菌阴性25例,RUT检测阳性72例,阴性26例,HE染色检测阳性72例,阴性26例,WS银染色法检测阳性73例,阴性25例,ELISA法与其他三种常规方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检测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操作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3.
唾液抗幽门螺杆菌IgG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唾液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诊断Hp感染的价值.[方法]对93例病人同时进行唾液抗HpIgG测定、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涂片HE染色及病理WS银染色.[结果]唾液抗HpIgG检测阳性率近似于RUT法(P>0.05),高于组织涂片HE染色及病理WS银染色法(P<0.01).其诊断Hp感染的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88.2%,准确性为95.2%,阳性预期值97.0%,阴性预期值88.2%.[结论]本方法与组织学方法比较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且简便、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 患者869例,根除852例,根除率达98.4%,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部病例均为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证实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早期胃癌术后等疾病,同时经14-碳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87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探讨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87例患儿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其中63例行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查,42例做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42例无症状者作为对照组仅做^14C—UBT及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检查。如检查中有2项或2项以上阳性者则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 再发性腹痛患儿HP阳性45例,阳性率51.7%。对照组阳性10例,阳性率23.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结果:慢性胃炎32例,十二指肠球部渍疡8例,胃渍疡1例,正常1例。病变检出率达99%。结论 小儿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部溃疡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就诊、有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诊的2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结果:组1溃疡愈合率为94.2%(131/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5%(130/139):组2溃疡愈合率为93.5%(130/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132/139);两组均显示,溃疡未愈合的为幽门螺杆菌未根除的胃溃疡或复合性溃疡。结论: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高,两种方法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以探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4例上消化道症状进行了胃镜检查者取胃粘膜组织44份,唾液38份。结果:其阳性率分别为72.73%和28.28%。胃粘膜患者,其中有胃粘膜阳性30例中有11例唾液P阳性。结论;用PCR检查临床标梧的HP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上这口腔中确定存在HP。  相似文献   

18.
王亚华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229-229,231
目的观察两组药物方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将纤维胃镜检查确认为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给予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霉素2周治疗;B组35例,给予果胶铋、呋喃唑酮和羟氨苄青霉素2周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纤维胃镜复查并检测幽门螺杆菌,比较两组间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A、B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4.3%和97.1%,无显著性差异。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1.4%和97.1%,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A组3例,B组1例。结论两种方案对十二指肠溃疡均获得良好的疗效,但B组方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相对较高,费用低,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占良 《吉林医学》2010,(25):4282-428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方法:选择胃镜检查证实为反流性食管炎的门诊和住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胃镜检查为单纯慢性胃炎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胃镜检查时在胃体、胃窦及胃底各取活检1块,分别作HE和Giemsa染色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者18例(36.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者29例(64.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胃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对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胃镜检出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镜下取胃粘膜行HP检测RUT阳性者,再检测HpSA,两项阳性者28例,入组进行治疗观察。首先给泮托拉唑40mg+生理盐水100ml静点,2次/d,治疗7d后复查HpSA,然后给予HP根除治疗,方案为: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g,2次/d,共7d。根除后的维持治疗给奥美拉唑20mg,1次/d。停药后4周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取胃粘膜检测RUT,同时再次复查HpSA,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独静点泮托拉唑治疗7d后,HpSA检测阳性27例,阳性率96.4%;根除HP治疗后RUT阳性2例、HpSA阳性4例,根除率分别为91.7%、83.3%,二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短期内PPI治疗,粪便HP抗原检测可提高诊断HP感染的准确性;且粪便HP抗原检测在判断HP根除效果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