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C3435T多态性与健康汉族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以130例(男性83例,女性47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健康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基因C3435T位点的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R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130例儿童中,51例为CC型,63例为CT型,16例为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CC、CT、TT各基因型组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DR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儿童中MDR1基因C3435T多态性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RNA表达无显著性影响.汉族儿童C3435T位点多态性不能作为推测MDR1表达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IFN-γ、IL-17、IL-6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脐带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分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和共培养组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17和IL-6的水平.结果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29、CD44、CD105、HLA-I.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IL-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IFN-γ水平有所下降(P〉0.05),IL-17水平和IL-6水平明显上升(P〈0.0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上清中IL-2和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IL-17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IL-6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明显可抑制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2、IFN-γ,其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可升高IL-6水平.  相似文献   

3.
尹萍  金文敏 《广东医学》2008,29(1):105-10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及NK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用ELISA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CD3 ,CD4 /CD3 ,CD4 /CD8 ,CD56 CD16 /CD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CD19 ,CD8 /CD3 ,CD18 /CD8 显著升高(P<0.01).CD2 ,CD28 /CD8 ,两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T2DM组IFN-γ,IL-2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IL-6两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使T细胞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分泌及受体水平异常,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对SHIV感染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 从SHIV/恒河猴模型外周血中分选出CD8+T细胞,加入IL-21诱导培养,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CD8+T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10 ng/mL,IL-21明显促进CD8+T细胞分泌IFN-γ(P<0.05),IFN-γ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4h为刺激CD8+T细胞胞内IFN-γ合成的最佳时间.结论IL-21对CD8+T细胞分泌IFN-γ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及其在心力衰竭发生及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16例,Ⅳ级18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所有被检者外周血CD4 细胞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CHF组患者IFN-γ染色阳性的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率为1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9%。IL-4染色阳性细胞比率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ELISA检测显示心力衰竭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间IL-4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与心功能之间有一定关系,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可能参与了CHF患者的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67-2070
目的:研究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中ICOS、OX40、CD40表达量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稳定期狼疮性肾炎患者和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分别作为稳定期LN组和活动性LN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COS、OX40、CD40的mRNA表达量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病情活动相关指标的含量。结果:稳定期LN组和活动性LN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COS、OX40、CD40的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中IL-4、IL-5、IL-10、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TNF-α、IFN-γ、C3、C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活动性LN组患者的上述变化较稳定期LN组更为显著;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COS、OX40、CD40的mRNA表达量与血清中IL-4、IL-5、IL-10、抗C1q抗体、抗ds-DNA抗体的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中TNF-α、IFN-γ、C3、C4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LN患者外周血中ICOS、OX40、CD40的高表达与Th1/Th2的偏移、病情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CD8 CD25 T细胞亚群的数量及其表达IFN-γ、IL-10和TGF-β的细胞数量情况,以期得到一组该亚群细胞正常数值范围,为研究CD8 CD25 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提供参考.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D3 T细胞中CD8 CD25 、CD8 CD25-、CD8-CD25 和CD8-CD25-亚群的比例,并计算其细胞数量;并对经过或未经过离子霉素(ionomycin)、佛波醇乙酯(PMA)联合刺激5 h的CD8 CD25 T细胞检测表达IFN-γ、IL-1O及TGF-β的细胞数量情况.结果:正常人外周血CD3 T细胞中CD8 CD25 细胞亚群约为2.52%.数量达37.09×106/L,经离子霉素、佛波醇乙酯联合刺激培养5 h后其比例、数量均略有降低;CD8 CD25 T细胞表面TGF-β阳性率达到93.8%,刺激对其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刺激后IFN-γ T细胞明显增多,而IL-10 的T细胞未见明显升高.结论:正常人外周血CD3 T细胞中存在少量的CD8 CD25 细胞亚群,该细胞表面稳定地高表达TGF-β,可对刺激呈现IFN-γ反应,但不对刺激产生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萍 《广东医学》2008,29(1):105-107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亚群表面标记物的表达及NK细胞百分比的检测,用ELISA法测定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CD3+ 、CD4+/CD3+、 CD4+/CD8+、CD56+ +16+ /CD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CD19+ 、CD8+/CD3+ 、CD18+ /CD8+显著升高,P<0.01。CD2+ 、CD28+/CD8+,两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T2DM组IFN-γ、IL-2较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1。sIL-2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1。IL-6两组间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状态、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使NK细胞活性降低,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液刺激T细胞表达GADD45β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GADD45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灶局部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与炎症因子间的关系以及对Th1细胞活化的作用,以探讨GADD45β在RA等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Real-Time PCR检测RA患者滑膜组织单个核细胞(SFMC)、滑膜液单个核细胞(STM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及SFMC、PBMC中CD4/CD8 T细胞(磁珠法分离)中GADD45β的表达格局;用RA患者滑膜液(RA SF)刺激体外培养的健康人PBMC,用Real-Time PCR检测GADD45β和IFN-γ mRNA表达情况;SiRNA感染GADD45β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 RA SFMC中GADD45β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STMC和PBMC及健康人PBMC,且以SF中浸润的CD4 T细胞为主;RA SF可以上调健康人PBMC(主要是CD4 T细胞)中GADD45β和IFN-γ表达;用SiRNA干扰GADD45β基因转录后IFN-γ分泌减少.结论 GADD45β在RA患者滑膜组织和滑液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且参与SF刺激的T细胞产生IFN-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霉酚酸(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平衡的作用。方法:分离2l例SLE患者及14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加或不加MPA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0、IL-12和IFN-γ的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中CD4^ IFN-γ^ IL-10-T细胞、CD4^ IFN-γ-IL-10^ T细胞及CD4^ IFN-γ-IL-10^ T细胞百分率。结果: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IL-10、IL-1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MPA可使SLE患者PBMCs自发产生或PHA刺激产生的IL-10、IL-12和IFN-γ的水平显著降低;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4^ IFN-γ^ IL-10^ T细胞亚群和CD4^ IFN-γ^ IL-10^ 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增高,而MPA可导致用或未用PHA刺激培养的PBMCs中CD4^ IFN-γ^ IL-10-T细胞、CD4’IFN-γ-IL-10^ T细胞及CD4^ IFN-γ^ IL-10^ T细胞阳性率下降,尤其是可使SLE异常升高的CD4^ IFN-γ-IL-10^ T细胞亚群和CD4^ IFN-γ^ IL-10^ T细胞亚群百分率显著降低。结论:MPA治疗SLE的疗效作用可能与抑制IL-10、IL-12和IFN-γ等细胞因子的异常释放及抑制CD4^ IFN-γ^ IL-10-T细胞、CD4^ IFN-γ-IL-10 T细胞及CD4^ IFN-γ^ IL-10^ T细胞亚群的活化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树突状细胞(monocyte derived dendritic cells,MoDCs)为研究对象,检测功能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索改进MoDCs功能的方法.方法胃癌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GM-CSF/IL-4诱导培养MoDCs,检测其CD40、CD80和CD83表达.在DCs培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LPS和TNF-α,检测对DCs表面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刺激增值作用的改变.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培养获成熟MoDCs数量较少,其CD40、CD80、CD83表达较正常对照显著下调,对T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显著低于正常.LPS(100ng/ml)和TNF-α(1 000 U/ml)能刺激CD40、CD80和CD83表达上调并改善其活化T淋巴细胞功能.结论胃癌患者MoDCs与正常成人相比有很大差异,免疫功能差.LPS、TNF-α可显著改善MoDCs功能状态,可作为以DCs为基础的胃癌生物治疗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12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离15例克罗恩病、21例溃疡性结肠炎和13例结肠镜检正常者(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体外培养并用IL-12刺激,培养12h、24h、48h后,用流式细胞仪测PBMC或LPMCCD69表达情况;培养48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用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IL-12刺激后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高水平的CD69。克罗恩病患者的PBMC和LPMCCD69表达水平及IFN-γ、IL-2和TNF-α分泌水平较溃疡性结肠炎和对照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IL-12能直接刺激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激活,并产生大量促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腰椎MRI和退变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FasL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和髓核组织;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FasL-844T/C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采用S-P法染色检测FasL在髓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RI研究发现,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个体腰椎间盘退变的积分显著增高(P=0.003);与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TT基因型携带者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48),但CT基因型携带者与CC基因型携带者之间髓核细胞表达FasL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264);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FasL-844T/C基因多态性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存在相关性;腰椎间盘退变积分和椎间盘髓核组织FasL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与CD4+Th细胞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与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关系.方法 分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以rhlL-4(50ng/mL)、rhGM-CSF(10ng/mL)和rhTNF-α(100μ/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CD1a、CD83、CD80、CD和HLA-DR分子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后胞内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以判断Th1/Th2分化.ELISA法检测DCs或Th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12、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s表达CD1a、CD83、CD80、CD86和HLA-DR分子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培养至第7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而分泌的IL-6水平高于正常人.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低,T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量也较低.患者DCs与同种异体的健康人Th细胞共培养,刺激Th1型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能力低于正常人.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DCs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外周血Th1分化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不同刺激条件下,胸腺五肽(TP5)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FN-γ的产生以及对不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TP5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 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在抗CD3单克隆抗体的刺激下,观察TP5对IFN-γ产生的影响.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评价TP5对各亚群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 用抗CD3单克隆抗体和TP5(300μg/ml)刺激后,所有重症肌无力患者PBMC的IFN-γ表达水平明显受抑制(P_(儿童)=0.0001,P_(成人)=0.01);正常对照儿童和成人PBMC的IFN-γ表达水平亦明显下降(P_(儿童)=0.009,P_(成人)=0.0001).同一年龄分层组的比较,TP5对PBMC的IFN-γ表达水平的抑制程度在儿童MG组中较正常对照组弱,统计学有差异,而成人M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成人)=0.481);TP5明显抑制CD8+(P_(MG)=0.025,P_(正常)=0.002)和CD4+T(P_(MG)=0.009,P_(正常)=0.004)细胞IFN-γ表达.结论 TP5能抑制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2):1668-1671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炎症反应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且诊断为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肺炎组,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SP-A基因rs1059054和rs1136454位点的多态性、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外周血炎症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肺炎组新生儿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T、TT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AG、GG基因型的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CT基因型、TT基因型肺炎患儿;SP-A基因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肺炎患儿血清中PCT、sTREM1、TNF-α、IL-6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外周血中SOCS1、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GG基因型肺炎患儿。结论:新生儿SP-A基因rs1059054位点CC基因型会增加肺炎易感性并加重炎症反应,rs1136454位点AA基因型会降低肺炎易感性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地 探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直接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HPMVEC)后,细胞骨架的改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mRN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HPMVEC生长至80 %以上融合时,加入LPS 以 500 ng/ml浓度刺激细胞分别至 0、4、6、8 h,经鬼笔环肽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HPMVEC细胞骨架的变化。至预定时相点离心收集培养液上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FN-γ mRNA的表达,采用 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现LPS 刺激培养后,8h组细胞开始出现细胞骨架改变;4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与0h组无差异(P>0.05),6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则高于0h组(P<0.05),8h组TNF-α、IFN-γ表达高于0h组(P<0.05);4h 组细胞培养上清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0h组比较无差异(P>0.05),6h 组细胞培养上清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0h组比较升高(P<0.05),8h组细胞培养上清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0h组比较升高(P<0.05)。结论 表明细菌致病因子LPS能直接刺激HPMVEC使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影响细胞因子( cytokine, CK)的分泌,使促炎因子TNF-α、IFN-γ分泌升高,参与肺损伤。这可能是LPS发挥其毒性作用诱发ALI/ARDS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在体外抗肿瘤免疫情况,探讨其作为卵巢癌疫苗的可能性.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刺激并培养.采用3HTdR参入法、51Cr细胞毒实验分别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毒作用,ELISA方法测定用6B11微抗体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抗体刺激后淋巴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可以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最佳刺激剂量为20 mg/L;并对OC166-9表达阳性的卵巢癌细胞系有细胞毒作用;用6B11微抗体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升高;淋巴细胞的表型表现为,疫苗刺激后CD3 的细胞明显增高, CD4 的细胞也增加, CD8 的细胞增加不明显.CD4 /CD8 的比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在体外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为抗独特型微抗体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热带医学》2014,(1):69-72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基因+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肺结核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对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技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42例肺结核患者和166例健康对照人群IFN-γ基因+874位点进行分型,比较两组人群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并测定不同基因型人群外周血浆以及PBMC分泌IFN-γ水平的差异,明确基因型与IFN-γ分泌水平的关系。结果 IFN-γ基因+874位点具有T和A两种等位基因,其中结核组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8.0%、12.0%,对照组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1.0%、19.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72,95%CI 1.09~2.70)。结核患者外周血浆IFN-γ分泌水平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经过结核菌裂解物刺激后,TT基因型细胞上清IFN-γ为(754.8±102.9)pg/mL,显著高于AA基因型(648.9±80.8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基因+874多态性位点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A等位基因是肺结核易感基因;IFN-γ基因+874多态性影响宿主IFN-γ表达水平,在调节肺结核保护性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1BBL/4-1BB信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CD3单抗刺激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用抗4-1BBL单抗阻断4-1BBL/4-1BB共刺激信号,流式细胞术检测阻断前后T、B细胞上4-1BB、CD40L、4-1BBL、CD40以及CD69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T细胞上CD69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4-1BB、CD40L和B细胞上4-1BBL、CD40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化后T细胞上共刺激分子表达升高更加明显(P<0.01);抗4-1BBL单抗阻断后4-1BB、CD40L表达明显下降(P<0.01),B细胞上CD40表达下降,与SLE未活化组和活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活化水平升高,4-1BBL/4-1BB信号对其活化状态维持可以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