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肺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氩氦刀冷冻治疗56例肺癌患者术前、术中的护理工作、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进行分析,以探讨氩氦刀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结果56例肺癌患者全部接受了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一些患者出现发热、血痰等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做好处理。结论护理工作为氩氦刀的治疗成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术中氩氦刀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8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Ar—He targeted cryoablation)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82例患者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均予加置肝动脉泵术;直接行肿瘤氩氦刀冷冻术加置泵术55例;手术切除癌灶加氩氦刀冷冻治疗加置泵术15例;肿瘤氩氦刀冷冻术加转移淋巴结氩氦刀冷冻治疗加置泵术12例。结果成功治疗82例,病理学检查证实受冷冻处癌组织变性坏死。并发症有穿刺孔出血、胸腔积液、肝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均治愈。病例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为6—12个月18例,12-18个月30例,18—24个月14例,〉24个月20例。结论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安全性好,虽有合并症发生,但可以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氩氦刀靶向低温手术系统治疗纵膈恶性肿瘤护理,探讨对氩氦刀治疗纵膈恶性肿瘤的最佳护理措施。结果 39例患者经心理护理、伤口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康复指导等,无伤口感染病例出现,并发症得到改善。结论加强氩氦刀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可以确保氩氦靶向低温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大可能的降低患者损伤,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4.
郭凤华 《广东医学》2008,29(9):1591-1592
摘要] 目的 总结B超引导下经皮氩氦微创靶向治疗肝癌的围术期护理,了解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63例按外科标准均无法手术切除肿瘤或肿瘤部位难以干净切除、由于肝脏的特殊解剖结构而难以进行手术治疗及肝功能有限的患者行经皮穿刺肝肿瘤氩氦靶向冷冻消融术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 56例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腹部疼痛症状减轻,恢复快。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氩氦微创靶向治疗肝癌的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G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4月行CT引导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16例。统计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主要为发热、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出血和穿刺部位冻伤等。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可准确定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肝癌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科进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术中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小肝癌AFP阳性患者转阴率占67%(8/12),其阴性患者治疗后CT提示肿瘤完全坏死率占41%;大肝癌AFP阳性患者转阴率占32%(9/28),其阴性患者治疗后CT提示肿瘤完全坏死率占26%.所有患者随访3~16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肝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可减少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的实施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峰  姜良进  张宏伟 《右江医学》2005,33(5):486-48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肺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无手术适应证、不能耐受手术或高龄病人不愿接受手术20例肺癌患者,应用以色列的CRYO-HITTM低温冷冻手术系统在CT引导下行经皮氩氦刀消融治疗术。结果本组病例均在CT定位下行氩氦刀靶向治疗,仅有3例有少量气胸、1例少量血胸,手术结束后测定CT值平均下降30~50 Hu,术后近期疗效满意,肿瘤缩小,7例胸痛消失,2例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改善。结论CT引导下氩氦刀经皮靶向治疗肺癌是一个新的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手术安全可靠,术中尽量扩大低温冷冻范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治疗肿瘤的手术配合技术。方法:分析35例晚期肿瘤氩氦刀治疗病例的术前准备、术中问题及相应措施,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5例手术顺利完成,共形成41个冰球。25例胸部病例中有5例轻微气胸,1例轻微气胸伴少量出血,1例局部皮下气肿,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4%(6/25),4%(1/25),4%(1/25)。其余病例无明显术中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治疗晚期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治疗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配合和精确的扫描定位技术,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方法无法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12例,在静脉+局麻下行CT引导穿刺行氩氦刀冷冻治疗,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并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术前、术中、术后开展相应的护理。心理护理是重点,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第2天12例病人均可下床活动。随访1年,12例病人均存活。结论经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是治疗肺癌一种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精密而周全的护理,可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的护理及术后出院康复指导与护理,对肺癌冷冻治疗病人顺利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氩氦刀是“冷热结合,靶向摧毁”肿瘤微创手术的新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超低温冷冻、介入治疗和免疫治疗多重功效的医疗系统[1]。它采用局部超低温冷冻及快速复温的方法损毁肿瘤组织,不用开刀,微创靶向治疗,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对晚期患者是一种很好的姑息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2]。2005年3月~2006年3月我院肝科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74例,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4例,其中男62例,女12例,男女比例约5:1,年龄26~76岁。入院后经CT或MRI诊断为…  相似文献   

11.
吴胜沛  钱国军 《当代医学》2008,2(19):330-331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的副反应和并发症. 方法 2002年5月至2002年12月行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42例.统计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出现的副反应和并发症. 结果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副反应主要为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其发生率分别为92.9%、45.2%、33.3%.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包括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黄疸、白蛋白降低、腹水和穿刺部位冻伤、寒战,发生率分别为83%、40.5%、9.5%、28.6%、9.5%、68.7%、9.5%. 结论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术后副反应主要为发热、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损害、穿刺部位冻伤、寒战.  相似文献   

12.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5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对508例肺癌患者采用CT、B超引导下或开胸手术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5cm以下肿瘤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8%,5cm以上肿块冰球覆盖面积平均90%。101例侵犯胸壁患者冷冻后82例(81.2%)疼痛缓解,随访206例患者,1年生存率原发性肺癌Ⅰ期100%(8/8),Ⅱ期82.1%(23/28),Ⅲ期35.3%(24/68),Ⅳ期18.4%(9/49),转移肿瘤47.2%(25/53),平均1年生存率43.2%。常见并发症:血气胸、咯血、心动过缓、低血压,严重并发症有:心跳骤停、哮喘、肺脓疡。结论:氩氦刀冷消融对不能手术肺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涛  王勇强  王乐农  胡可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86-2887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中CT定位的作用。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3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CT定位。结果29例肺部恶性肿瘤成功实施氩氦刀冷冻治疗,1例气胸肺压缩60%终止手术,3例少量气胸,2例少量咳血。结论在螺旋CT定位中扫描图像清晰,病灶定位准确,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CT引导下.根据肿瘤大小、方位选用不同直径及数目的 氩氦刀靶向对NSCLC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氩氦刀 化疗 放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CT值较术前下降超过30 Hu 23例,占67.65%.术后1周、1、3、6、12个月经复查CT示,术后1周肿瘤体积增大34例,占100%,两组患者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0%、57.1%;80%、71.4%;85%、78.5%;85%、64.3%.两组病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KPS评分提高20分者A、B两组分别为20%、64.28%.结论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比单纯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但副作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氩氦刀治疗转移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4例肺、肝、腹壁转移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氩氦刀治疗,术前、术后分别作CT检查。结果术后3moCT检查4例均显示病灶缩小,密度明显减低,肿瘤坏死,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结论氩氦刀治疗转移性肿瘤安全、有效.CT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方式选择及评估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期间共为56例高龄Ⅰ—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微创氩氦刀治疗,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70~85岁,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及小切口开胸氩氦冷冻靶向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高龄患者无死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结论 微创氩氦靶向冷冻治疗高龄高危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风险小,患者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与分析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收治的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63%、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分别为25.58%、81.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患者的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并达到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透视技术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晚期肺癌中的应用.方法 52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制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根据扫描图像准确地计算冷头进入方向与距离.应用CT透视技术观察穿刺情况,随时调整进刀方向、角度及深度.结果 52例患者定位穿刺成功率(100%),其中12例位于大血管旁,无一例损伤大血管.并发症中有13例发生气胸(25%),胸腔积液10例(19%),15例咯血(28.8%).结论 正确熟练的CT透视定位技术可提高氩氦刀治疗成功率,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钟家云  黄其裕 《广西医学》2009,31(4):513-5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止痛效果。方法在磁共振导航系统引导下对24例恶性骨转移瘤伴严重顽固性疼痛的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用NRS评分评价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1、2个月疼痛程度。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准确地穿刺至肿瘤病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MR实时准确的监控冷冻冰球的覆盖范围和程度。23例术后当天NRS评分0-1分,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的疼痛仍得到控制;1例无效。结论磁共振导航引导系统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骨转移肿瘤止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质性肿瘤进行氩氦微创靶向手术系统——氩氦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方法:在CT、B超、X线、MRI等的实时监测和准确引导下进行氩气冷冻、氦气复温来消灭肿瘤区域的靶向治疗。结果:从2007年3月~2009年12月肺癌经氩氦刀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其中原发肿瘤40例,继发肿瘤60例。术后追踪随访,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血液肿瘤标记物等的检查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提高,生命得到延长。一年生存率达90%。结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肿瘤区域的肿瘤细胞融解坏死,靶区血管栓塞,肿瘤区域消融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