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40例。本前均有严重下肢肌肉痉挛和肌张力增高,Ashworth分级平均为4级.全部伴有跟膝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和不同程度的骨炎节畸形.术前25例不能独立行走,扶持行走时步态混乱或至剪刀步态。平均随访8.5个月,肌痉挛解除均较完善,肌张力平均降至1.3级,病理反射全部消失。31例骨炎节畸形矫正良好,9例仍遗留部分残余畸形,系静力性因素所致.25例术前不能行走者,有10例已能独立行走,异常步态矫正满意.  相似文献   

2.
椎板半关节突整块切除治疗胸椎椎管狭窄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兴  王坚  卢永欣 《医学争鸣》2003,24(23):2149-2149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例1,女,45岁,因双下肢胀痛、麻木2a,加重、不能行走1mo入院.查体:患不能自行站立,胸骨角水平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2级,双侧腹壁反射消失,两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核磁共振检查示胸3-5黄韧带骨化压迫脊髓,在狭窄区,脊髓呈线状.诊断:胸3-5椎管狭窄症.例2,男,65岁,因双下肢无力1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1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2例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5~8岁,平均6岁。患儿均智力正常,以双下肢痉挛为主的脑瘫,术前未做任何矫形手术,肌张力状态按Ashworth评分法均在Ⅲ级以上,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和踝阵挛存在,剪刀步态或足尖行走。轻度(能独立行走)7例,其中独立下蹲起立不倒5例,独立下蹲起立不稳易倒2例;中度(单手或双手扶持下行走)5例,其中单手扶持下蹲起立3例,双手扶持下蹲起立2例。手术方法:全麻下,俯卧于U型垫上,选择腰背部…  相似文献   

4.
黎菁  许晨耘 《海南医学》2002,13(2):82-83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治疗脑性瘫痪的一种手术方法 ,现将我院所开展的 6例手术的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年龄 7~ 2 5岁 ,全部病例均为痉挛性脑瘫 ,肌张力增高 (按照Ash worth  5级分法 )均在 4级以上 ,腱反射亢进 ,踝阵挛 (+) ,髌阵挛 (+) ,异常步态剪刀步或步行不稳 ,病理征 (+)。术后随访 6个月至 2年 ,患者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肌痉挛基本消失 ,肌张力下降2— 3级 ,踝阵挛 ,髌阵挛均阴性 ,剪刀步态基本消失 ,步态平稳 ,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范围增加 ,所有病例均无明显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肌体运…  相似文献   

5.
王建伟 《中原医刊》2006,33(5):49-49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72岁,四肢麻木伴行走不稳1年,大、小便失禁半年,近半年只能在搀扶下行走。体格检查:心、肺正常,右手握力Ⅱ级,左手握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颈椎MRI提示C,、C。椎体后缘增生并后纵韧带肥厚钙化,黄韧带肥厚致颈椎管狭窄。人院诊断:颈椎管狭窄症。  相似文献   

6.
蔡晗  李璐  韩雪萍 《上海医学》2015,(2):103-105
目的观察芬太尼伍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普通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男43例,女37例。患者被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麻醉诱导时予面罩吸氧,5min后研究组患者快速按顺序静脉输注地佐辛0.1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3mg/kg;对照组患者快速按顺序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5mL、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3mg/kg。其中芬太尼和依托咪酯的静脉注射时间均短于5s。输注药物后连续观察2min,观察肌阵挛的发生情况并评估其严重程度。观察注射芬太尼后呛咳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肌阵挛0级38例,1级2例,肌阵挛发生率为5.0%。对照组肌阵挛0级19例,1级17例,2级1例,3级3例,肌阵挛发生率为52.5%。研究组的肌阵挛分级构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肌阵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呛咳患者;对照组21例患者发生呛咳,呛咳发生率为52.5%。研究组的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使用地佐辛可减少肌阵挛的发生,且同时起到了抑制呛咳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3年4月~2005年4月共施行胃癌部分切除及大部切除手术共286例。发生胃瘫5例。现将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的护理体会及对策作一探讨。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4~76岁,平均62岁,贲门3例,胃体1例,胃底1例。5例均在术后3~5天恢复肠蠕动,第6天拔除胃管,进流质,4~10天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Whipple术后发生胃瘫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5例Whipple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发生在术后 7~ 1 4d ,排除机械性梗阻 ,非手术治疗 1 0~ 2 4d后痊愈。结论 Whipple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后仍不能夹闭、拔出胃管或拔出后出现梗阻症状者应考虑胃瘫 ,并经胃肠造影和胃镜检查确诊 ,经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观察预注利多卡因对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23~67岁,体重指数(BMI)20~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全身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2 mL(利多卡因组)或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30 s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1min后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肌阵挛的情况,并记录肌阵挛的程度.完成记录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后完成气管插管.结果 利多卡因组40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肌阵挛,且大部分患者程度较轻;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29例发生肌阵挛(P<0.05).结论 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的发生率,减轻肌阵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 磁共振(MRI)应用于临床以来,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我们对4例因不能行椎管造影或显影不确实者行MRI检查,确诊为椎管内肿瘤,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33岁。患者走路不稳、四肢乏力5年,曾诊断为“遗传性共济障碍”。病程中时有反复,进展至四肢痉挛性瘫痪。双上肢肌力Ⅱ级,双下肢肌力Ⅰ级,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髌阵挛阳性。双侧可引  相似文献   

11.
自徐林等[1] 首先在国内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SPR)治疗脑瘫痉挛以来 ,效果也为大多数学者所肯定。我院自 1997年采用SPR手术治疗脑瘫双下肢痉挛 4例 ,经随访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 ,年龄 5~ 7岁 ,均有双下肢痉挛 ,2例上肢亦有痉挛。所有病儿均表现受累肢体严重痉挛 ,肌张力明显增高 ,均有踝、髌阵挛以及膝跟腱反射亢进 ,不能行走 ,呈明显剪式步态、屈髋、屈膝及足内翻下垂等。按Ashworth5级肌张力判定标准[2 ] 平均 3 8级。2 手术方法全麻后采用腰骶部后正中切口 ,显露腰 2至骶 1棘突与椎板 ,依次切…  相似文献   

12.
资料与方法 1997~2006年,共收治糖尿病相关性癫痫发作36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7例,女19例;年龄46~79岁.平均54.7岁。Ⅰ型精尿病5例,2型糖尿病31例;既往有颅脑外伤、颅脑手术、脑炎、癫痫史及经头CT或MRI检查有明确病因者已排除在外,既往有明确糖尿病史者27例,平均病程4~12年。癫痫发作形式:单纯局限性发作25例,懂直阵挛发作6例,由局限性发作转为强直阵挛发作或交替出现5例,  相似文献   

13.
自1988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行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颈椎管狭窄45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38例,女7例,年龄48岁~74岁,平均55岁。病史5天~1年,平均6个月。1.1瘫痪程度:重度瘫痪(不能起床)7例,中度瘫痪(下地需扶拐)8例,轻度瘫瘓(下地不需扶拐)30例。1.2瘫痪发生原因:外伤5例,无明显原因缓慢发病40例。1.3临床表现:本组病人都有四肢麻木,客观检查有痛觉减退或消失区,小便频,大便干。临床检查都有Hoffman征( ),双膝反射亢进,有髌阵挛,踝阵挛,有22例Babinski征( )。1.4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检查都显示有3个节段以…  相似文献   

14.
[例1]男性,34岁。1982年3月起右下肢无力,随后四肢肌力下降,7个月后不能行走,并出现排尿困难,症状缓慢加重。1985年4月1日入院。体检:C2以下痛、温觉减退,四肢深感觉障碍;四肢肌力2级,肌张力增高;腹壁反射减弱,提睾反射、肛门反射消失,自发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巴彬斯基征、戈登征、奥本汉征均阳性。腰穿检查:CSF蛋白为1.8g/L,Queck-enstedt试验提示椎管完全梗阻。椎管内注入Omnipapue后CT扫描见C1平面髓外占位。于5月3日全麻下手术,术中见C1~2硬脊膜外偏左侧边界清楚的暗红肿瘤,约2cm×1.5cm×1.5cm大小,并侵…  相似文献   

15.
刘爱华  王玉平 《北京医学》2011,33(4):286-288
目的 探讨青少年肌阵挛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总结30例青少年肌阵孪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和治疗预后.结果 30例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临床均有肌阵挛发作,合并失神发作3例、合并全面强直阵挛发作27例,其中单独以肌阵挛为表现的3例;脑电图检查均可见到暴发高幅的棘慢波;应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无发作23例,明显减少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腹部非胃手术术后胃瘫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一例再手术,患者均于2~5周内恢复胃动力,最短12d,最长35d。结论:术后胃瘫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疾病,采用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脊髓灰质炎是特异性嗜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伤脊髓的前均运动细胞,以受累肢体的迟缓性瘫痪为主要特征。若失治、误治易造成终生残疾。笔者自1987年5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8个月至10岁,<1岁4例,1~3岁35例;4~6岁5例,to6岁2例。瘫痪后均在1~Zd就诊。46例均有发热史,其中双峰热34例。单上肢瘫1例,单下肢瘫34例,双下肢瘫8例,四肢瘫3例,此3例均伴有呼吸肌受累,腹肌瘫者27例。瘫痪肢体肌力在巨~IV级25例,巨~巨级14例,0~…  相似文献   

18.
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胃部分切除术后胃瘫10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治疗1.1一般资料我科1994年至2005年的胃部分切除手术病人中,共发生术后胃瘫综合征20例。年龄55~75岁,平均65.2岁。其中男15例,女5例。胃癌远端胃切除8例,近端胃切除食道胃吻合式10例、壶腹部部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全部病人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1.2临床表现20例均在5~15天(拔除胃管进食后)开始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食后加重,甚则呕吐,有时含有胆汁,不发热,无胸痛及满腹痛。再次置入胃管后,胃肠减压引流量约800~2000ml/d左右,有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19.
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2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祖祥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77-77,81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3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胃瘫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综合治疗对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例因早期误诊为肠梗阻而再次剖腹探查,术后恢复顺利,余25例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胃肠功能恢复10~15d 6例,15~27d16例,>27d 3例.结论 综合性方法非手术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预注长托宁对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BMI)2060岁,体重指数(BMI)2030kg/m2,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长托宁组全身麻醉诱导前20min给予长托宁0.01mg/kg,C组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20min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mg/kg。1min后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肌阵挛的发生,并记录肌阵挛的程度。完成记录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后完成气管插管。结果:长托宁组5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肌阵挛,其中轻度3例,中度1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肌阵挛,其中轻度8例,中度14例,重度10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述任何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无明显降低。结论:长托宁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时肌阵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