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Ⅰ期手术治疗脊髓纵裂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realformation,SCM)为较少见的脊髓发育畸形,常伴有脊髓栓系而导致双下肢发育不良、感觉减退、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多种神经功能障碍。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4年2月共收治12例脊髓纵裂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均采用Ⅰ期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4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或脊髓栓系手术疗效因素,为该疾病的预后进行科学的估计和评判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TCS和TC患者的手术时机、病理分型、手术松解程度与手术后效果关系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手术后总有效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松解越彻底,疗效越好,脂肪瘤型疗效明显低于非脂肪瘤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松解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较多,不能靠单一因素对预后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3.
脊髓栓系综合征合并脊柱、脊髓畸形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特征及与脊柱、脊髓畸形的相关性和治疗适应证。方法1989年10月~2003年7月收治脊髓栓系综合征321例。应用Kendall等级相关检验分析手术年龄与术后功能改善的关系。比较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术中所见和随访结果。结果321例患者中,294例合并有腰骶段脊柱裂,85例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弯,114例合并硬膜内或外脂肪瘤,76例合并脊髓空洞,63例合并脊髓纵裂,4例合并双重脊髓。主要术式包括:椎板切除、脊髓及神经根粘连松解、终丝切断、脂肪瘤切除、纵隔切除、硬膜重建。对先天性脊柱畸形同时行脊柱后路植骨融合加内固定78例,未行内固定而单纯行植骨融合34例。结论神经症状改善程度与手术年龄相关,年龄越小,改善越明显;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上神经源性膀胱和脊柱变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而下神经源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足部畸形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理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TCS患儿21例,检查确诊后,手术切除脂肪瘤或切除瘢痕、松解粘连、切断终丝,使TCS得以松解。结果 TCS在大体病理上有脂肪瘤型及瘢痕型两大类,部分病例有神经根缺失。19例得到随诊,单纯双下肢软瘫的1例治愈,17例尿失禁患儿中,3例治愈,6例明显好转,8例无变化。结论 TCS患儿应尽早治疗,疗效确切。对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应在TCS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的价值。方法 对36例患儿的病史、临床症状、X线片、MRI资料、手术病理所见、随诊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原发性者均有腰骶部包块或皮肤凹陷和毛发,继发性者均有腰骶脊膜膨出或腰骶部包块手术史;2)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一致;3)早期正确手术治疗者治疗效果较佳。结论 MRI检查是早期诊断首选方法。一经诊断,应及时行显微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临床表现为大小便失禁、下肢畸形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由于涉及小儿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临床易误诊.随着MRI的应用及对TCS认识的深入,脊髓末端位置正常的TCS也逐渐被重视.单纯脊膜膨出修补术可导致TCS或症状加重,必须强调手术时进行脊髓栓系松解术.包括术后康复训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及神经干细胞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96例中获随访83例,平均随访2年,症状好转者9例,无明显变化的62例,症状加重者12例。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需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大多数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脊髓栓系松解术仅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术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脊髓栓系综合征10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01)吕雷,秦梅,孙玲娣,陈书丽脊髓栓系综合征是胚胎期脊髓发育异常所致,常出现脊髓及椎体的多种畸形。核磁共振(MRI)的临床应用为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现将我们所遇10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TCS患儿16例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观察疗效。结果13例随访6个月~1年,有下肢功能和感觉障碍及直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5例中好转3例,无效2例,10例无症状者未出现脊髓栓系症状。结论对TCS患儿应及早正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脊髓栓系松解术可缓解部分患儿症状及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TCS患儿52例,从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 圆锥位置与B型超声、MRI一致,椎管内脂肪瘤、皮样囊肿等与MRI一致。采用显微手术脊髓栓系松解治疗并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可疗效提高,减少并发症。结论 B超、MRI是检查诊断TCS的最好方法。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及神经能使大部分TCS患儿症状减轻或治愈。改进手术方法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疗效的因素,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TCS患儿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沿脊柱后正中切口,切口上界至病变上端正常解剖结构处,下界至栓系终端病变(在骶尾部附着处),打开骨性椎管暴露硬脊膜,脑膜剪剪开硬膜,切除病变,分离出马尾神经,松解脊髓圆锥,再游离终丝。最后完整修补缺损硬脊膜,选择性切断增粗变短的终丝,以达到解除脊髓栓系、降低脊髓张力的目的。结果40例TCS患儿经手术治疗后,治愈24例,排便、排尿等功能恢复正常;好转9例,排尿、排便功能及肢体病变1项明显改善;症状恢复缓慢5例,术后随访期间,排便、排尿等功能恢复与术前症状一致;2例因骶神经发育不全而术后无变化2例,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本组完全松解26例,总有效率为60.71%;部分松解12例,总有效率为31.58%;未松解2例,有效率为0。结论准确的诊断、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治愈儿童TC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于脊髓末端的正常回缩被病理改变束缚,致使圆锥低位,脊髓牵张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可分为终丝粗大型、脂肪瘤型等,其中以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最为困难,且疗效不肯定。现将我科1995年1月2005年7月间收治的35例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资料报道如下,分析影响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疗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脊髓栓系综合征63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对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所有病人皆行详细神经系统检查,腰部摄征和MRI检查,按院1994年提出的分类方法、MRI影你和术中所见对病变类型进行分类。部分进行肾脏、输尿管及膀胱超声检查。进行统计评价。均经手术治疗,予栓系松解,术后近期疗效按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级评定。结果 63全钙肢感觉障碍36例(57%),下肢运动障碍者19例(30%),足部畸形者34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肌电图技术,分析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相关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临床及肌电图资料,按年龄分成~6个月组及>6个月组,于术前1~3d,接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Fw)、H反射(Hr)、同芯针肌电图(EMG)检测.统计各检测项目和各年龄组异常发生率,并比较之间的差异.结果 MCV检测异常率60.20%,SCV为8.16%,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9.4918,P<0.01),MCV、Hr、Fw、EMG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2=0.2842,P>0.05).异常形式为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及潜伏期正常.提示神经根性病变,轴突变性.>6个月组异常率明显高于~6个月组(x2=8.4633,P<0.01),提示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异常率增升高.结论 肌电图在了解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变范围,制定疾病程度和预后评估的判断标准,指导康复治疗等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发生机制和处理措施,以指导手术.方法 对2006年2月-200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13例TCS患儿在显微操作下行脊髓探查松解术.对脊髓外翻、脊膜膨出破损患儿入院即予抗生素治疗.按年龄分为A组(1 d~3个月)82例、B组(>3个月~3岁)104例、C组(>3~7岁)60例、D组(>7~14岁)67例;按病理类型分为E组(椎管内脂肪瘤)77例、F组(椎管内囊肿)39例、G组(单纯脊髓栓系)113例、H组(脊膜膨出修补术后)84例.术后随访8~30个月,总结分析各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CS手术并发症主要有下肢疼痛/腹胀(62例,19.8%)、排尿异常(65例,20.8%)、颅压升高(26例,8.3%)、脑脊液漏(18例,5.8%)、神经损伤(12例,3.8%)、术后黏连(13例,4.2%)等.另有2例(0.64%)因脑膜炎死亡,5例(1.6%)出现浅表褥疮.排尿异常、颅压升高、神经损伤、术后黏连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a<0.05);不同病理类型组中,G组神经损伤和术后黏连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 早期诊断和术中显微操作是治疗TCS的关键;新生儿和单纯脊髓栓系患儿术后并发症少;脊髓外翻、脊髓脊膜膨出破损患儿术前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能降低脑膜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螺旋CT(Spiral CT、SCT)在小儿脊髓纵裂畸形(Split cord malformation,SCM)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经手术确诊的脊髓纵裂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35例,对其术前S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ner reformation,MPR)的影像学特点与X线、MRI、临床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5例患儿术前SCT显示脊髓纵裂者33例,其中Ⅰ型纵裂23例,与手术所见100%符合;Ⅱ型纵裂10例,符合率83.3%;2例显示不够清楚。结论SCT/MPR诊断脊髓纵裂可获得较满意的图像,是诊断脊髓纵裂的又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合并上尿路损害的治疗策略。方法:1997年7月~2002年3月共收治合并上尿路损害的脊髓栓系综合征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2~16岁,平均6.7岁。根据上尿路损害的程度分为两组:A组(严重组)26例,B组(轻组)16例,常规先行栓系松解术,其中10例术后上尿路损害加重。对36例上尿路损害严重患儿先后行膀胱功能重建术。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25个月。评价方法:手术前后行尿动力学、影像学及血生化检查。尿动力学评价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术前上尿路损害:静脉肾盂造影双侧不显影伴BUN略高1例,单侧不显影1例,中等以上肾盂积水11例,Ⅳ度以上膀胱输尿管反流14例。术后: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者分别于1h、1.5h延时显影。肾盂积水减轻7例,4例无明显变化。输尿管反流消失7例,减轻6例,1例无变化。总有效率81.48%。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较术前提高,逼尿肌漏尿压较术前降低。结论:脊髓栓系合并严重上尿路损害时应先行膀胱功能重建术。对损害轻者常规先行栓系松解术。膀胱功能重建术可有效降低膀胱内压,避免上尿路损害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79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其中8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对5例予开放引流,伤口换药等保守治疗,3例予清创缝合漏口 腰穿持续引流,均辅以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结果8例脑脊液漏患儿均治愈,两种治疗方法下伤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1例清创缝合患儿因并发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结论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后脑脊液漏不主张采用手术清创缝合及腰穿持续引流,通过保守治疗可痊愈。  相似文献   

19.
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理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3例患儿脂肪瘤与脊髓的关系,将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分为圆锥上型、圆锥旁型和圆锥下型。各型有其相应的X线特征及临床症状。手术治疗应小块分次切除脂肪瘤避免副损伤,使脊髓尽量复位,仔细缝合硬膜切口预防脑脊液瘘。对於脂肪瘤以下部位感觉迟钝的病例应做改良切口,防止发生切口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tetheredcordsyndrome ,TCS)常见于脊柱裂及其修补术后[1] 。早期诊断、早期行TCS松解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报道了TCS患儿 38例 ,对其诊断及治疗特点进行了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95年 6月~ 2 0 0 0年 2月住院的TCS患儿 15 0例 ,其中新生儿 38例(2 5 % ) ,男 2 5例 ,女 13例 ,生后 1h~ 3d8例 ,4~ 17d 8例 ,18~ 2 8d 2 2例。二、临床表现1.主要症状 ①腰骶部包块36例 ,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 2例、马蹄内翻足 2例、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1例 ;②双下肢异常 1例 ,双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