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低场强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低场强MRI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及MRI表现特征,其中10例行Gd DTPA增强扫描,7例行X光平片或CT片检查。结果:本组病例发病于胸腰段8例,位于脊髓背侧9例,呈典型的椎管内硬脊膜外占位病变征象,囊肿的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或相近,上、下缘与硬脊膜外脂肪毗邻,上或下方邻近硬脊膜的显示,可为硬脊膜外囊肿的定位诊断提供有力的佐证,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时,孔道区囊肿内可出现流空信号,可确定孔道的具体位置,为手术提供可靠可靠的依据。结论:MRI是目前评价椎管内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最佳影像学方法和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硬膜囊止点位置,探讨其对硬膜外脂肪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男女各100例)腰骶椎MRI片,在矢状面T1WI上测量硬脊膜囊止点与腰骶椎椎体的相对位置。再以测量结果为标准,前瞻性分析9例(男4例,女5例)硬脊膜囊止点上移者,及60例(男女各30例)硬脊膜囊止点在正常范围内的硬脊膜囊末端横断面形态。结果;全组硬脊膜囊止点中位数为S2椎体上缘平面,男性组为S2椎体中部平面,女性组为S1椎体下级平面,女性硬脊膜囊止点位置比男性高(x^2=73.138,P<0.01)。9例硬膜囊止点上移者,3例符合硬肖膜外脂肪过多症。60例硬脊膜囊止点正常者,未发现硬脊膜外脂肪过多症。结论:硬脊膜囊止点上移征对腰骶段硬脊膜外脂肪过多症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平海江 《西南军医》2008,10(6):95-95
目的探讨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治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情况。结果17例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脊髓功能恢复良好,4例诊断与手术较晚预后较差。结论急性硬脊膜外血肿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平山病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肌电图证实为平山病的11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9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11例均有MRI上低位颈髓不同程度变扁、变细、萎缩,屈曲位均可见背侧硬脊膜向前移位、后硬脊膜外间隙增宽及弧形或梭形T2WI异常高信号。结论:平山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低位颈髓的局限性萎缩、细扁改变、屈曲位后硬脊膜外间隙T2WI高信号及流空信号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的影像资料,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4例患者发生于中上段胸椎背侧硬膜外,3例为原发性,1例继发于椎体血管瘤; 4例肿瘤均为上下径较长、两端变尖的的梭形肿块,形似纺锤;病灶向前推移、半包绕脊髓,向外侧伪足样蔓延累及邻近的椎间孔; 4例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其中2例两端硬脊膜强化,形成“毛笔尖征”。结论 椎管内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脊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硬脊膜外阻滞治疗。结果:依据胡有谷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标准效评定疗效,本组有效率为80.0%。结论:硬脊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程短,疗效确切,不需要特殊设备,便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郑文忠  黄令坚 《人民军医》1999,42(11):634-635
1970~1997年,我院施行腰髓核摘除术1913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46例,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26~58岁,平均36岁。其中椎管内血管损伤出血25例,硬脊膜和蛛网膜损伤脑脊液漏18例,刀片断入椎间隙3例。腰髓核摘除术L4,526例,L5、S112例,L4,5并L5、S18例。1.2 术中意外情况1.2.1 腰椎管内出血 主要由于硬脊膜外血管和椎管前侧壁血管损伤破裂所致。本组8例在咬除椎板和切除黄韧带时损伤硬脊膜外血管造成出血,17例在剥离硬脊膜和神经根时不慎损伤椎管侧前方横跨在椎间盘上的血管,引起血管破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MRI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及文献复习。结果3例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中,1例位于腰段椎管,2例位于胸段椎管,3例均发生于脊髓背侧,两端尖细,长轴与脊椎纵轴一致,相应平面的脊髓均受压推移;3例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此病的最佳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硬脊膜外脓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MRI对硬脊膜外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细菌培养证实的13例硬脊膜外脓肿的MRI表现。结果 根据MRI表现,硬脊膜外脓肿分为小脓腔(4例)、大脓腔(5例)、肉芽肿(2例)及纤维肉牙肿(2例)4型。病变均有占位效应,前3型病变在T2WI上与脊髓比较呈等低信号,其中残存形态不同的脂肪信号为其特征。增强扫描T1WI示大小脓腔不强化,脓肿壁、间隔及硬兴强化具有特征。肉芽肿型呈  相似文献   

10.
1965~1993年我科共收治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3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21例,女9例。年龄1~61岁,平均28.5岁,其中20岁以下占15例。二、囊肿发生部位及分类表皮样囊肿20例,皮样囊肿10例。表皮样囊肿髓外硬脊膜内15例,髓内4例,硬脊膜外1例;其中发生于颈段3例,胸段2例,腰骶部15例。皮样囊肿髓外硬脊膜内7例,髓内1例,硬脊膜外2例;颈段1例,胸段3例,腰骰部6例。三、临床表现及体征特点病程45d~23年,神经根性疼痛24例,其中腰骰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者19例,3例为肩背部疼痛,另外2例为枕项部疼痛。肢体无力22例…  相似文献   

11.
椎管内硬膜外肿瘤MRI征象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椎管内硬脊膜外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基础,对病变的性质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脊膜外病变,观察病变形态、MRI影像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髓外硬膜外病变都有硬膜外征表现,多数病变可沿椎间孔生长,转移瘤、淋巴瘤均有椎体附件骨质破坏,但破坏的表现不同;血管畸形、血管脂肪瘤可见到流空信号、神经鞘瘤、硬膜外脊膜瘤在发病部位、病变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及MRI信号均有各自特点。结论:椎管内硬膜外肿瘤均有特征性MRI表现,并可在病理学上找到依据,病变征象对比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分析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影像特征并评价不同影像方法对该病的诊断价值,X线平片及MRI检查29例,9例行CT检查。结果髓外硬脊膜下及较小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X线平片无异常表现。较大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X线平片、CT及MRI均显示椎管及椎间孔呈对称性扩大。CT及MRI显示囊肿的密度或信号与脑脊液类似,并能显示伸出椎间孔外的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有“分叉征”。只有MRI能正确显示囊肿在椎管内的位置,并能显示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的裂孔平面的囊肿腔内有“脑脊液喷射征”。结论MRI对大多数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具有定位和定性诊断价值,并可判断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与蛛网膜下腔相通的裂孔位置。CT对该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X线平片诊断意义有限。  相似文献   

13.
硬脊膜外阻滞亦称硬膜外麻醉。这是一种在脊髓腔与硬脊膜之间注入一定量的局麻药,达到一定区域的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早在1920年西班牙军医Page最先使用腰部硬脊膜外阻滞,并积累了数千病例的资料[1],但Page早年死亡,硬脊膜外阻滞被人忘却。1931年Dogliotti重新对硬脊膜外生理及解剖作了详细的试验及临床观察,才使硬膜外麻醉渐渐推广。但此技术当时只限于欧洲少数几个医院使用[1]。1949年Curbollo将硬膜外麻醉改为连续法,至此,麻醉工作者对此麻醉方法开始重视并研究,使该麻醉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此后的近四十年中,硬膜外麻醉仅在世…  相似文献   

14.
硬脊膜穿破后原位实施硬膜外阻滞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硬脊膜穿破后原位实施硬膜外阻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确认硬脊膜穿破者,立即缓慢退针至硬脊膜外间隙,并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5~20 m l,向头端置管3~5 cm,取平卧位,用试验剂量1.73%碳酸利多卡因3 m l,持续监测生命体征、阻滞范围,并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待麻醉平面固定,再按照连续硬膜外阻滞给药。结果43例全部麻醉满意,除5例术后有轻微疼痛外,其余无任何蛛网下隙阻滞的相关并发症。结论硬脊膜穿破后继续行硬膜外麻醉,只要严密观察,分次,少量给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硬脊膜外动静脉畸形(AVM)比较少见,约占全部脊髓血管畸形的15%~20%.本文报告3例硬脊膜外AVM,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例1,男,42岁.1984年5月14日入院.半年前无任何诱因感双下肢麻木、无力、近半月加重.检查;乳头平面以下痛觉减退.肌力左侧正常态右侧IV  相似文献   

16.
硬脊膜外封闭治疗腰间盘脱出症的体会金红永1,闫国君,吴双权,崔平万2我们采用硬脊膜外封闭配合牵引按摩治疗腰间盘脱出症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19~52岁...  相似文献   

17.
肥厚性硬膜炎(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HP)是一种以硬脑(脊)膜增厚和炎症性纤维化为特征的少见疾病.硬脑膜、硬脊膜可单独发生,亦可同时受累,发生于硬脊膜的肥厚性硬脊膜炎(hypertrophic spinal pachymeningitis,HSP)相对罕见,临床多无明显病因,故称特发性肥厚性硬脊膜炎(idiopathic hypertrophic spinal pachymeningitis,IHSP).笔者遇到一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位于硬脊膜外的血肿压迫脊髓,从而产生较严重的症状。一般急性起病,发生原因可能与血管畸形有关,多数原因不明,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急症[1]。临床表现为突然的颈背部疼痛、双下肢麻木和迟缓性瘫痪,要求及时诊断和治疗。 MRI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血肿持续压迫脊髓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及时确诊和早期手术干预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我们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5例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硬脊膜补片(脊柱膜)在脊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脊髓手术中出现硬脊膜缺损的部分,用脊柱膜通过手术粘合胶进行粘合修补.结果 40例脊髓手术患者应用效果良好,防止了脑脊液伤口外漏现象,本组患者只有2例发生手术伤口漏液.结论 脊髓手术很易发生脑脊液渗漏,渗漏的后果常造成伤口感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脊柱膜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且脊柱膜的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同时,还解决了由于硬脊膜缺损而导致的脊髓手术部位外周组织的侵入,脊髓组织的粘连、压迫,及脊髓腔的阻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硬脊膜内转移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2年4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且确诊椎管内转移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对病灶代谢活性进行视觉分析,并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分析18F-FDG 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效能。结果 135例伴可疑椎管内转移症状的肿瘤患者中,硬脊膜内(软脊膜和髓内)转移18例,其他病变80例,脊髓无病变37例。18例硬脊膜内转移中,13例软脊膜转移,2例髓内转移,3例同时有软脊膜和髓内转移。转移表现为结节状(10例)或条片状(6例)18F-FDG摄取增高,对应CT上髓旁或髓内结节或脊髓肿胀。18F-FDG PET/CT比MRI发现了更多的病灶,包括亚厘米的病灶。基于患者,18F-FDG PET/CT诊断硬脊膜内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