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干眼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对127例临床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症状及泪液分泌功能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127例干眼症患者,男性42例(33%),女性85例(67%)。干眼症的症状及体征出现频率,眼部有干涩感108例(85%),异物感102例(80%),视物疲劳100例(79%),视力波动78例(61%),视物模糊66例(52%),眼部疼痛50例(39%),畏光41例(32%),眼部粘液感40例(31%),眼烧灼感36例(28%),溢泪31例(24%),眼部痒感29例(23%),眼红20例(16%)。结论临床症状是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做相关检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干眼症的发病因素复杂,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常常导致明显的眼部不适,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能够掌握干眼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对干眼症患者给予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我院门诊以眼部不适为主诉的40岁以上患者300例(600眼),男88例,女212例,男︰女=1︰2.4。平均年龄(50.2±11.30)岁。检查排除近2周内无急性结膜炎病史及使用人工泪液史,无角膜炎病史。主观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疲劳、痒、视物模糊(眨眼后好转)、眼红充血、畏光流泪,在以上症状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干眼症临床表现,分析病因。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3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常规及特殊眼部检查,并作病史及相关信息调查。结果干涩、眼红、眼痒、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眼部不适和视力障碍是干眼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女性、中老年人、工作环境较差和有患眼病史者患病率偏高。结论以泪液质量改变为特征的干眼症与年龄、性别、环境、屈光等因素有关。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和泪液检测是主要诊断手段,克服不良用眼习惯可预防干眼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临床上干眼症易误诊的原因,探求防止干眼症误诊的措施及方法.方法 对166例临床干眼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以干眼症最简单可行的三项检查结果(1)Schimer试验≤5 mm;(2)BUT≤10 s;(3)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诊断标准.结果 误诊为慢性结膜炎64例;病毒性角膜炎18例;泪囊炎2例;眼部术后患者12例;其他眼疾患者14例,其中56例为在笔者所在医院首诊确诊为干眼症的患者.结论 临床上干眼症误诊率高达66.2%,应该高度重视干眼症,不应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卢笛  于鹏  王素云 《当代医学》2011,17(6):98-99
目的了解眼科门诊青年患者中干眼症状况,分析各种可能的病因和比例。方法选择20~40岁青年患者208人,调查记录干眼症相关病史和自觉症状,检测Schirmer试验Ⅰ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干眼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结果干眼症组男性患病率65.15%(86例/132例),女性患病率34.85%(46例/132例);水液不足型干眼占23.49%(31例/132例),蒸发过强型干眼占76.51%(101例/132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在干眼症组,患者的久视屏幕史、戴角膜接触镜史、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史、全身性疾病史和频繁使用滴眼液史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干眼症组在干涩感、视力疲劳、异物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烧灼感、视力波动等眼部不适和视力障碍症状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干眼症组患者Schirmer试验Ⅰ(10.06±4.21)mm,BUT(7.05±3.49)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3.81±5.79)mm和(12.69±2.49)s(P〈0.05)。结论眼科门诊青年患者干眼症主要与不良用眼习惯有关,眼部不适症状明显高于视功能障碍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西宁地区1276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方法对门诊就诊的1863例自觉眼部干涩、视力下降、视物疲劳的患者,排除眼部其他疾病所致的干眼后,剩余1276例患者,进行常规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实验I(Schirmer I)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结果被检查的1278例患者中诊断为干眼症的有495例,占38.7%。结论西宁地区干眼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眼症发生、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选取2011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疑似干眼症患者30例,对所有病例进行病史及相关信息咨询、常规及特殊跟部检查.结果:临床确诊干眼症26例34眼,其中,年龄≥55岁的17例,包括混合型干眼症14例,蒸发过快型2例,水液缺乏型1例;年龄<55岁的9例,包括混合型干眼症2例,蒸发过快型6例,水液型1例.结论:临床症状是干眼症诊断的重要依据和必要条件.同时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症状,将多种临床测量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对明确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 ,其中男性 16例 ,占 94.1% ,女性 1例 ,占5 .9% ;年龄 16~ 5 4岁 ,平均 35岁。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6例 ,占 35 .3%。甲醇中毒可以损害全身多个系统 ,引起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 ,常见的有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腹痛 ,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改变和腹压痛等症状。在这 17个病例中均有眼部损害 ,其中患者因眼部症状来院就诊的 7例 ,占 41.2 % ;其余因全身症状来院就诊 ,多数同时伴有眼部症状。表  1 7例患者眼部临床表现例数 %视物模糊 1 0 58.8眼胀痛 3 1 7.6畏光 2 1 1 .8流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初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按照CCMD-3的诊断标准对我院2008年12月前135例初诊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年龄最大67岁,最小29岁,平均43.24±8.37岁.酗酒时间最长31年,最短5年.饮酒原因:生活不良习惯84例,工作压力24例,婚姻家庭问题15例,借酒消愁10例,其它2例.诊断分型:酒依赖56 例(41.48%),幻觉症26例(19.21%),妄想症44例(31.8 %),震颤谵妄7例(5.1%),情感性2例(1.4%).精神症状表现:意识障碍7例,幻觉33例,妄想49例,情绪障碍95例,行为障碍108例,人格改变29例,睡眠障碍31例,躯体症状16例.临床疗效:治愈63例(46.7%),显进65 例(48.1%),进步6例(4.4%),死亡1例(0.7%). 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治疗措施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辅以支持治疗及心理治疗,使患者充分认识酗酒的危害,增强戒酒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眼科门诊干眼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眼科普通门诊患者中干眼的患病情况及其特征。方法通过对本院眼科门诊20岁及以上人群1 427例进行问卷调查,对主诉有干眼症状的328例患者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Schimier test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干眼症总患病率为14.02%,其中女性患病率18.94%,男性患病率10.20%,二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20-40岁患病率9.79%,41-81岁患病率18.91%,二者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工人、农民所占比例较高,公务员、教师、学生所占比例次之。结论掌握干眼症的临床特点(眼部干涩、异物感、灼热感、痒感、畏光、视疲劳或视物模糊、眼红等)有助于干眼症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