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后引起的皮肤损伤。特别是脑梗死、高位截瘫及其他危重病人长期卧床更易发生。使用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溃疡期褥疮,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高位截瘫5例,脑梗死11例,其它慢性病人长期卧床合并褥疮14例,平均年龄68岁,褥疮创面2处14例,1处者16例,褥疮面积2cm×2cm~8cm×6cm。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患者褥疮,年龄56~78岁,其中脑出血后遗症1例,肺癌晚期1例,冠心病1例.褥疮分级Ⅰ度者4处,Ⅱ度者3处;褥疮面积>8cm 1处,>6cm 1处,<5cm 3处.褥疮发生的部位:骶尾部3处,髋部1处,用安尔碘高效消毒液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然后用相应面积的康惠尔溃疡贴贴创面,溃疡贴大小超过创面边缘1.5cm为宜.  相似文献   

3.
代富勇  杨明永 《四川医学》1993,14(7):450-451
足内外踝跟骨骨髓炎,由于局部血循环差,常合并有窦道及慢性皮肤溃疡,甚者骨外露,治疗较为困难。1986年以来我们应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部慢性骨髓炎及溃疡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性,年龄14~47岁,外伤性骨髓炎6例,足跟部冻伤致跟骨骨髓炎1例,足背外伤后慢性溃疡1例。病程4~10月,溃疡创面5cm×4cm~8cm×7cm。术前创面脓培养主要为大肠杆菌,其次为金葡菌,均在病灶清除后,采用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创面。使用皮瓣面积6cm×5cm~  相似文献   

4.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 ,褥疮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往往会加重病情 ,甚至危及到病人的生命。长期卧床病人 ,由于骨隆突部位长期受压 ,如果护理工作跟不上 ,极易发生褥疮 ,并且发生之褥疮不易愈合为其特点。因此褥疮的预防及治疗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应用紫草油成功地治愈了三例第四期大面积褥疮 ,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首先效果肯定以其中一病例为例介绍 ,患者为脑外伤 ,伤后昏迷 ,1 0余天后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时骶尾部两处褥疮 :一处面积约为 8cm× 1 0cm大小 ,深达骶骨 ;另一处较小 ,约为 2cm× 3cm大小。因入院前…  相似文献   

5.
安普贴是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一种半渗透水胶敷料。我们利用其治疗褥疮及足部溃疡患者 ,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本组患者 30例。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炎性浸润期褥疮 3例 ,轻度溃疡期褥疮 12例 ,足部溃疡 15例。部位 ;骶尾部 10例 ,足跟部 15例 ,踝部 4例 ,肘部 1例。面积最大 5 cm× 8cm,最小 1cm× 2 cm。2 方法用生理盐水清洗 ,接着用无菌的干棉棒擦干 ,对于浅度溃疡期患者 ,如果表面覆盖有脓液 ,则先用双氧水清洗伤口后再用无菌的干棉棒擦干。揭去安普贴保护膜 ,将其均匀的贴于患处。安普贴更换时间视是否皱折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求治疗大、中面积重度褥疮的一种较好手术方式。方法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4月我科共收治骶尾部IV度褥疮患者 6例 ,面积 10cm× 10cm~ 6cm× 5cm ,采用褥疮边缘潜行分离的去表皮翻转皮瓣 ,真皮面向下缝合至创面底部以消灭褥疮周围的死腔 ,结合局部单蒂或双蒂旋转皮瓣修复褥疮创面。结果 :6例病人皮瓣全部存活 ,无并发症发生 ,随访 3~ 6月皮瓣质地柔软 ,色泽良好。结论 :用褥疮边缘去表皮的翻转皮瓣修复重度褥疮是一种操作相对简单、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特定电磁波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清 《华夏医学》2000,13(2):190-190
特定电磁波 ( TDP)是采用特定的辐射器所产生的电磁波 ,光谱为远红外线治疗疾病。临床多用于皮肤的慢性炎症、伤口液化、关节肌肉扭伤、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的治疗。我科 2年来采用 TDP治疗褥疮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1 6例 ,男性 1 3例 ,女性 3例 ,年龄 7~ 75岁 ,平均年龄为 51岁。均为 ~ 度褥疮。骨肿瘤 1例 ,脑炎 1例 ,截瘫2例 ,偏瘫 1 2例。褥疮部位在肩胛部、骶尾部、髋部、踝部。其中一位患者身上有 6处大小不等的 ~ 度褥疮。 度褥疮创面为 9cm× 1 1 cm2例 ,2 cm× 3 cm、4 cm× 5cm1 0例。 度褥疮创面为 2 cm× …  相似文献   

8.
1997年1月至1999年3月我们运用基质大豆渣加氧气吹气疗法加复方氨基酸治疗10例Ⅲ度以上褥疮,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病人,年龄12~81岁。原发病为脑血栓后遗症5例,脑血栓后遗症并糖尿病2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T_2暴露性骨折并截瘫1例。10例患者共计17处褥疮,Ⅲ度9处,面积3cm×3cm~9cm×9cm,Ⅳ度3处,面积5cm×4cm~10cm×8cmⅡ度5处,面积3cm×2cm~7cm×5cm。17处褥疮全部愈合,治疗15~50d。2药物配制若干大豆用温开水浸润6~8h后,用打浆机打碎,挤去水分,留渣备用。据创面大小,将5份大豆法和3份白糖放…  相似文献   

9.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褥疮的发生有利于局部细菌的生长,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极为不利,对大面积的Ⅲ期褥疮,我们采用康惠尔溃疡贴换药.康惠尔溃疡贴是一种对伤口损伤小、疗效好、费时少的伤口护理方法,在创面起到了人工皮肤的屏障作用,既保护了创面免受分泌物污染和细菌侵入,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时我们观察到在创面形成的最初2周内,有较多的渗液,3周后创面出现发白痂皮软化、坏死组织液化、脱落,创面清洁伤口基底床毛细血管再生明显,粉红色肉牙生长讯速.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96-1696
<正>例1患男,54岁。以"骶尾部溃烂3月"入院。3月前用蜂窝煤取暖时CO中毒,经抢救后治愈,遗留骶尾部溃烂创面。查体:见骶尾部右侧6cm×6cm溃疡创面,深达肌层,有脓苔。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骶尾部褥疮清创,右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成形术,皮瓣蒂位于右侧骶棘肌外缘与右侧髂嵴交界上1cm处。在深筋膜下分离皮瓣6cm×6cm大小,旋转后覆盖褥  相似文献   

11.
生肌玉红膏有解毒消肿 ,止痛、生肌之功效。主治 :痈疽发背 ,疮疡溃烂及水火烫伤、久不收口。因其制备较麻烦 ,实际在临床上应用甚少 ,用常规方法治疗重度褥疮 ,病人痛苦大、时间长、治疗护理效果均不理想。我院自 1998年以来自制生肌玉红膏治疗Ⅱ期以上褥疮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8例 ,共 38处创面 ,其中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6 5~ 80岁。其中Ⅱ期 (皮肤破溃、皮下有渗液、轻度感染 ) 2 6处。Ⅲ期 (溃疡形成、感染积脓、组织坏死发黑有臭味深达骨膜表面 ) 12处。褥疮的面积 :特大面积 :>14cm× 32cm 1处 ,大面积 …  相似文献   

12.
褥疮是昏迷和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应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一例骶部巨大褥疮获得成功。病例:马××,女,44岁。病史:二个月前服毒后昏迷,经抢救治愈,骶部出现褥疮转外科治疗。体征:骶部褥疮11×7cm~2,深达骶骨表面,筋膜、肌肉、皮肤坏死并感染。治疗: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创面培养,药敏试验,术前三天应用敏感抗生素。手术:清创,切除创缘出血为度,深部溃疡、肉芽、筋膜及骨突彻底清除。用5%碘伏创面浸泡30分钟消毒。术野重新消毒后切取臂大肌肌皮瓣复盖创面,术后两周防止肌皮瓣受压。结果:两周后拆线,伤口愈合,髋后伸力量正常,端坐自如。  相似文献   

13.
近年 ,作者外用呋喃唑酮治疗老年患者褥疮感染 3 8例 ,效果满意。 3 8例中 ,男 1 7例 ,女 2 1例 ,褥疮时间 5~2 0天 ,褥疮面积最大 8cm× 3cm ,最小 1 .2cm× 1 .1cm。均为长期卧床不能自理所致。其中肩背部 1 2例 ,臀部2 6例 ,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感染。1 治疗方法将呋喃唑酮片压成细粉末 ,感染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干净 ,然后将粉末撒于褥疮面上 ,最好暴露创面 ,不加压 ,一般创面隔 1~ 3天换药一次 ,较大面积感染每 1~ 2天换药一次。2 结  果经本法治疗 1~ 3天后 ,褥疮感染面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 ,炎症水肿消退 ,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静脉溃疡患者愈合后皮肤超声结构的变化 ,探讨创面愈合质量。方法 应用皮肤超声仪检测静脉溃疡病人愈合后瘢痕表皮及真皮的厚度 ,分析真皮中低回声区像素 (LEPs)。结果 与正常皮肤比较 ,静脉溃疡愈合后瘢痕的平均表皮厚度显著增加 (P <0 0 1) ,平均真皮厚度显著降低 (P <0 0 1) ,而真皮中LEPs的数量及分布均无明显变化。皮肤的回声参数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大小、创面存在时间及病人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静脉溃疡患者创面愈合后 ,真皮中液体的数量及分布无显著改变 ,表明愈合后水肿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褥疮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耀玲 《华夏医学》2000,13(5):667-667
部分伴有褥疮的神经科入院患者 ,住院一段时间后 ,原发疾病已转入恢复期 ,褥疮经治疗后好转 ,但未完全愈合 ,如因褥疮继续住院 ,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既增加患者痛苦 ,又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 ,我科对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做好褥疮的家庭护理指导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43岁 ,因发热待查 ,骶尾部、左髂部 期褥疮收治入院。经治疗好转后出院 ,出院时骶尾部褥疮仍为 期 ,创面 7cm× 8cm,深 2 cm,已见骨筋膜 ,左髂部褥疮 期 ,创面4cm× 4cm ,深 1cm。出院后在家继续进行褥疮的治疗和护理 ,骶尾部褥疮 17个月后…  相似文献   

16.
肢体缺、淤血性溃疡及褥疮的临床治疗较棘手。我科自1998年 2月~ 1999年 2月 ,采用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惠尔 (comfeez)溃疡糊 (其主要成分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古尔纤维素、凡士林、液体石蜡、十六醇、人工橡胶 )及溃疡贴 (主要成分由羧甲基纤维素钠、人工聚合物、粘弹剂 )治疗此类患者 48例 ,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 ,糖尿病性下肢溃疡 10例 ,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 2 2例 ,褥疮 11例 ,其他外伤性溃疡 5例。溃疡时间 1~ 9个月。溃疡面积 1cm× 1.5 cm~ 6 cm× 8cm。年龄 5~ 85岁。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乔红青 《包头医学》2007,31(4):225-225
2005年1月~2007年1月,笔者在胸外肿瘤科及骨科病房采用生鸡蛋内膜贴敷溃疡浅层期褥疮创面治疗褥疮,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2例,癌症晚期患者22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15例,肺癌手术后3例,直肠癌术后2例,后背褥疮5例,骶尾部褥疮37例。直径1~5cm,皮肤破溃,创面红润,病程最  相似文献   

18.
苯妥英钠外用治疗难愈性创面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慢性溃疡、骨髓炎窦道、褥疮等 ,是临床工作中常见而又棘手的一大难题。我科采用了外用苯妥英钠治疗溃疡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 ,男 17例 ,女 7例。年龄 15~ 6 6岁 ,平均 4 1岁。下肢慢性溃疡 12例 ,褥疮 10例 ,慢性骨髓炎窦道 2例。下肢慢性溃疡面积 2cm× 1.5cm~ 4cm× 5cm ,褥疮面积 2cm×2cm~ 10cm× 9cm ,慢性骨髓炎窦道 1cm× 0 .5cm× 2cm及 1cm× 1cm× 2cm。治疗方法 :清洁创周 ,创面常规消毒 ,根据创面形状 ,在湿润的生理盐水纱布上均匀铺一层苯妥英钠粉 ,用药量约 2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治疗器(TDP)配合纳米溃疡贴治疗褥疮的效果。方法将42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特定电磁波配合纳米溃疡贴法)和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扎),观察褥疮病灶的治疗起效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特定电磁波配合纳米溃疡贴能提高褥疮的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普贴应用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护理。方法对2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病人在控制血糖、抗感染、疏通血管基础上用安普贴进行足部溃疡创面换药的护理。结果 20例糖尿足溃疡应用安普贴换药6~20天换药后,伤口愈合。结论应用安普贴敷料进行糖尿病足部溃疡换药,减少了换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