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药效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药理实验探讨中药柴胡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解热效果、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各组大鼠基础体温,采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并且测量大鼠致热后体温。测量大鼠给药后体温,观察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效果。取血浆、下丘脑及脑腹中隔区脑组织,分别检测分析环磷酸腺苷(cAMP)、精氨酸加压素(AVP)指标,分析中药柴胡各组分的解热机制.结果:中药柴胡各组分解热效果显著,柴胡挥发油组、柴胡皂苷组及柴胡水煎液组大鼠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和脑腹中隔区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显著减少;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变化不明显,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中药柴胡各组分具有良好的解热效果,作用机制与调节cAMP及AVP的合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中药柴胡解热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的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柴胡饮颗粒对内毒素致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且表现为明显的量效关系 ;能对抗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 ,PD2 =- 0 .332 7,还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皮肤红晕。  相似文献   

4.
柴胡桂枝汤合方解热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合方柴胡桂枝汤与桂枝汤、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功效.方法:首先复制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给予桂枝汤、小柴胡汤及合方柴胡桂枝汤,然后测量体温,观察各自解热效果.结果: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均有解热作用,且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与桂枝汤比较无差别.结论: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合方中方与方间解热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薄荷醇、冰片、氮酮及其复配体系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昆明种(KM)小鼠在体皮肤为研究材料,将实验组动物随机分为七组:空白对照组、薄荷醇组、冰片组、氮酮组、冰片薄荷醇组、冰片氮酮组、混合组.分别涂药8 h,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皮肤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各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柴胡解热方水提液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机制.结果 薄荷醇、冰片、氮酮及其复配体系均可导致小鼠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表现为角质细胞疏松,细胞间隙增大,毛囊口孔径加宽,其中氮酮对小鼠皮肤的超微结构影响明显优于薄荷醇或冰片组,将以上三种促进剂混合使用时,小鼠皮肤的超微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解热药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柴胡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雄性SD大鼠实验性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iP) LPS(100 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考察柴胡注射液(5、2.5、1.25 mL/kg)对该发热模型大鼠体温的影响,记录给药后0.5、l、1.5、2、2.5、3、3.5、4、4.5、5、5.5、6、6.5、7、8h各组大鼠的体温,绘制平均升温曲线.结果 腹腔注射LPS(100μg/kg)后,模型组大鼠呈明显的三相热,升温峰值(1.69℃)出现在造模后4h;肌肉注射(im)柴胡注射液(5、2.5、1.25 mL/kg)能显著降低上述发热模型大鼠体温,持续时间为7~8h;各时间点的平均升温值显示,柴胡注射液解热作用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柴胡注射液对LPS大鼠发热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通过解热实验及热板、扭体实验,观察、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对小鼠肛温、痛阈、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可降低发热小鼠的肛温,其中柴胡鳖血100∶20组的肛温相对较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痛阈值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其中柴胡鳖血100∶20组的痛阈抑制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其中柴胡鳖血100∶40组的抑制率最高,其次是柴胡鳖血100∶20组。结论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能降低发热小鼠的体温,但解热效果随时间延长有所差别;鳖血柴胡不同比例炮制品对小鼠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中以柴胡∶鳖血为100∶20的比例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验通过观察柴胡-黄芩水煎液以及从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分离出的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伍后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考察了全煎液与煎液中挥发油-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方的作用差异。方法:以80μ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造模同时,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全煎液和挥发油-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方(剂量均为折合原药材10 g/kg);分别于造模后连续测定体温390 min,计算各组体温变化值。结果:两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其ΔT-Time曲线明显下移,ΔT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or 0.00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配方组ΔT-Time曲线始终位于全煎液组曲线下方,210~270 min时,两者间ΔT值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黄芩全水煎液及其挥发油及黄酮类化学成分群均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且挥发油类-黄酮类化学成分群配方较全煎液表现出更强的解热趋势,提示柴胡-黄芩水煎液中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群在解热效用方面存在作用差异,挥发油-黄酮类为其重要解热物质基础,水煎液中可能有具拮抗作用的共存组分存在。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综述,认为主要因素为产地,树龄,雌雄,采叶时间,采叶部位及加工方式的不同。另外,品种的影响也是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对历年来文献报道中存在的相互矛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牛角主要药效学评价及解热活性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水牛角的解热、镇静、促凝血等生物活性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其解热活性的物质基础开展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皮下酵母致热法、光电管法、毛细管法评价了水牛角粉、热提液和冷浸液的解热、镇静、促凝血作用;采用凝胶柱层析法将水牛角热提液按分子量分为大、中、小3个部位。并以皮下酵母致热法评价了各部位的解热作用。结果水牛角粉、水牛角热提液和冷浸液均可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降低小鼠自发活动次数、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其中热提液的作用强于冷浸液样品;水牛角热提液的大分子量和小分子量部位均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中分子量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水牛角粉、水牛角热提液均具有明显的解热、镇静、促凝血作用,冷浸液解热作用较弱;水牛角解热作用的物质基础源于大分子和小分子部位的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胡-黄芩水煎液中分离出的5类主要化学成分群的不同配伍与解热作用的相关性,旨在从化学成分群层次上揭示柴胡-黄芩药对解热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依照正交设计L8(27)表将柴胡-黄芩合煎液中分离出的5个化学成分群,依次配制成化学成分群配方1~8。以80μ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LPS复制大鼠发热模型;中药各组分别灌胃给予化学成分群配方1~8(剂量均为折合原药材10 g/kg);从注射LPS开始,分别于30、90、150、210、270、330 m in测量体温,连续观察330 m in,计算各组体温变化值ΔT。结果在大鼠发热第2、3峰值处(150、330 m in),配方1、5、6组能够显著降低LPS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P<0.05),显示出明显的解热作用。与配方1组相比,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配方5、6组具有更强的解热趋势。各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群挥发油部分(B)、黄酮部分(D)和剩余混合物部分(E)在解热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协同增强解热效果;而皂苷部分(C)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多糖部分(A)对解热作用无显著影响。结论柴胡-黄芩药对中化学成分群的不同配方对发热模型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表明各化学成分群的不同配伍与解热作用的相关程度不同。化学成分群BDE为正交设计法优选出的抑制LPS诱导大鼠发热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柴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 该研究运用TCMSP数据库结合筛选条件确定柴胡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构建主要有效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靶点,取柴胡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交集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中药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造成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因素有两类,即药物因素与机体因素,药物因素包括药物的有效成分、剂量、炮制方法、配伍,机体因素是指机体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的解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狭叶柴胡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生药40、20、10 g/kg)组、阿司匹林(100 mg/kg)阳性对照组,干酵母诱导SD大鼠发热后分2次给药。造模后5~10 h每隔1 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进行GC-MS代谢组学分析,并寻找发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 阿司匹林具有很好的解热效果,在给药2 h后体温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狭叶柴胡提取物使发热大鼠的体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起效较快,在第1次给药后1 h即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在第2次给药后1 h效果最好,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体温在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体温曲线波动较大,表明药物在该剂量虽可干预体温的升高,但未产生明显效果。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指认了与发热相关的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不同剂量狭叶柴胡提取物均能调节这些标志物的改变。结论 狭叶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其可能从酶抑制、神经递质、糖脂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心理行为干预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医护人员,患者本人及家属对心理因素与疾病关系的认识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水平。抑郁是一种在情绪、认知、躯体和行为表现等多方面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生物学上的障碍,几乎可见于人类生命周期中的任何时期,当处于失意、病痛时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微波萃取(MAE)技术可用于中药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对影响微波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以期待该技术能够在中药制剂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芩的解热作用是其清热泻火功效在药理学上的体现之一。目前发现,黄芩总提取物以及单一活性成分中的黄芩苷在解热过程中起绝对性作用,本文仅就其解热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柴胡滴鼻剂的研制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同时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TAO与Graves'病相关,是抗甲状腺的抗体与眼部自身抗原发生的交叉反应.TAO主要影响眼外肌、眼眶脂肪组织和眼眶内结缔组织,表现为眼眶糖胺聚糖聚集、眼眶纤维化、脂肪组织增生及眼眶组织重塑、眼球外突.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TAO发生,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其他因素.本文主要对TAO发病免疫相关机制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同时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TAO与Graves'病相关,是抗甲状腺的抗体与眼部自身抗原发生的交叉反应.TAO主要影响眼外肌、眼眶脂肪组织和眼眶内结缔组织,表现为眼眶糖胺聚糖聚集、眼眶纤维化、脂肪组织增生及眼眶组织重塑、眼球外突.多种因素都可以导致TAO发生,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其他因素.本文主要对TAO发病免疫相关机制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