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左侧膝关节)分为电针组、电针结合等速肌力组,每组各36例。1个疗程为6次,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伸肌、屈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总功量(total work,TW),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电针结合等速肌力组治疗后对LKSS总评分、膝关节伸肌、屈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总功量(total work,TW)要优于电针组(P0.01),电针结合等速肌力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等速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11例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19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0d进行3周每周3次的等速肌力训练,伸膝肌和屈膝肌训练程度同等。前后测定60°/s、90°/s、12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单次最佳做功和力矩加速能,并对患者训练前后的膝关节评分(KSS)进行观察。结果4周时,测定伸膝肌和屈膝肌各参数包括60°/s、90°/s、120°/s、等速运动的峰力矩、峰力矩/体重、力矩、单次最大做功、总功率和膝关节评分,均比训练前有显著增加。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伸膝肌和屈膝肌肌力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假体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中肌群的等速力学特征。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针刺膝三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AKS评分、峰力矩(PT)和平均功率(AP)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度及膝部屈伸肌群的等速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下楼能力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PT、AP均明显的改善(P<0.05),但观察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下楼能力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PT、AP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显效性通过等速肌力测试可靠地得到反映,等速肌力测试评定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肌力水平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以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治疗8周。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屈伸肌力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步行能力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说明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对步行能力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及股四头肌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行TKA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行TKA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行TKA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及治疗4、12周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量角器测量膝关节屈伸PROM,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评估2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HSS)评估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PROM度数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时的膝关节VAS评分、HSS评分、PROM度数及股四头肌肌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12周时的膝关节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HSS...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角速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变化, 为膝关节周围肌群进行精准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者3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5例,选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在30°/s、90°/s、180°/s角速度下以最大力量行膝关节屈伸运动,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在不同角速度情况下峰力矩(PT)及其总功(TW) 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两侧膝关节的屈伸肌群PT、TW在不同角速度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侧膝关节的屈伸肌群PT、TW在不同角速度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膝关节(患侧)屈伸肌群PT、TW在不同角速度下与对照组同侧膝关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膝关节屈伸肌群PT、TW在不同角速度下与对照组同侧膝关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膝关节(患侧)屈伸肌群PT在30°/s与90°/s、180°/s下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膝关节(患侧)屈伸肌群PT在90°/s与180°/s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速等速肌力测试更能客观精准地检测出徒手肌力测试所不能分辨的肌力变化指标,利用等速肌力慢速测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运动相关肌群进行动态肌力测试是一项可行的方法,有助于膝关节肌肉运动能力康复计划的制订.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系统康复对患膝本体感觉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49例ACL重建病例,全部进行16周的康复训练,1个月~6个月的24例病例采用传统康复训练,7~12个月的25例病例采用系统康复训练。16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及平衡系统对2组患者患肢肌力及平衡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6周的系统康复,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患膝屈伸肌峰力矩,膝关节角度重建误差值,平衡测试轨迹平均误差值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配合系统本体感觉及等速肌力训练能更好的促进患肢本体感觉康复,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纽同时接受等速肌力训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次IsoMed2000型等速装置下肢肌力测试,主要观察指标为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总做功量、力矩加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下肢肌力的改善,等速肌力训练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下肢肌力。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生物反馈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练习,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生物反馈等速肌力训练,比较相关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训练后屈膝肌PT、深膝肌PT、FMA分数显著较好(P<0.05),两组MAS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等速肌力训练,可起到提升肌力,改善膝关节屈伸肌肌群水平的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等速肌力训练促进下肢骨损伤后肌力的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骨或胫、腓骨等下肢骨损伤、手术及制动固定常引起膝关节内粘连及关节周围组织挛缩 ,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从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为恢复肌力通常利用等长或等张肌肉训练[1 ,2 ] ,国内外[3~ 5] 已常规将等速肌力测试的训练用于临床。我们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系统 ,对于下肢骨等骨折的病人进行膝屈肌及伸肌功能评价及肌力训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下肢骨损伤患者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8~ 70岁 ,平均 3 4 6岁 ,均为单侧下肢骨损伤 ,股骨骨折 7例 ,胫骨骨折 2例 ,股骨、髌骨骨折 2例 ,股…  相似文献   

11.
等速离心肌力训练在膝关节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等动离心肌力训练在膝关节骨关节炎康复治疗中的运用,旨在为其他关节炎的同类研究中提供方法学参考.②方法 运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4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亚极量等速离心肌力训练.③结果 训练后患膝屈伸肌的PT、TAE、TW、AP较训练前有很大提高,疼痛评分升高,依赖程度和困难程度评分降低.④结论 训练使患膝肌群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疼痛缓解,下肢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肌力训练方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肌力训练方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3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等速训练组、等张训练组,分别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后采用BET多关节等速测试训练系统评定患侧下肢肌力,采用二维BIODEX型步态分析仪测量患者的步幅、步行速度。结果①2组偏瘫患者治疗后患膝屈、伸肌的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②2组偏瘫患者治疗后步速、步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等速训练与等张训练均可以改善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但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施明  潘文平  李亮  曾明  陈迎春 《浙江医学》2021,43(11):1208-1212
目的观察沉浸式虚拟现实(VR)训练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嘉兴市第二医院50例ACLR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ACLR后常规康复训练方案,术后第6周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沉浸式VR训练。分别在常规康复训练第6周(沉浸式VR训练前)及第14周(沉浸式VR训练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对两组患者膝关节伸肌峰力矩(EPT)、屈肌峰力矩(FPT)及屈伸肌峰力矩比(H/Q)进行评估,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进行下肢功能评估。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EPT、FPT及H/Q均改善(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在Holden分级及IKDC分值方面也均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沉浸式VR训练能够改善ACLR后患者下肢股直肌、腘绳肌肌力及膝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5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术,以主动膝关节训练结合CPM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39例),以单纯主动膝关节运动训练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和12 周患膝关节的伸膝活动度和屈膝活动度,Rasmussen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伸膝活动度比较,第12周观察组伸膝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除术后第4周外,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屈膝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smussen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从各个时间点看,除基线水平及术后2周时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x2=0.457,P=0.928),其余各时间点观察组优良率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86,P<0.001);各时间点优良率趋势均随时间逐渐上升.结论 关节镜辅助复位内固定结合术后CPM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胡坚伟  徐凌志 《吉林医学》2023,(6):1555-1557
目的:探讨分析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永康凌志医院骨科2020年6月~2021年12月治疗的52例KOA患者,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26例)与观察组(PRP关节腔注射,26例),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21 d膝关节功能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伸肌肌力、屈肌肌力峰力矩、总工量、平均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PRP关节腔注射治疗KOA临床疗效显著,联合实施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改善肌力水平,提升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郑权  孙良业 《河北医学》2023,(12):2033-2038
目的:探究伴冠状面膝关节脱位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主要韧带损伤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伴冠状面膝关节脱位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58例单纯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交叉韧带测量值、松紧度系数、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韧带功能指标、临床指标、膝关节HSS评分、VA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间La、D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的Lp、TCa、TCp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可知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肢体对称性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患者的韧带功能有所改善,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和肢体对称性测定值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依从率,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观察两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HSS各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伸膝肌群、屈膝肌群峰力矩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可有效提高老年THA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曾淑瑾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99-19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60例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相同的基础护理,康复组另加以康复护理,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估系统分别评估术后6个月,18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60例均获随访,按照HSS评分,康复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于术后6、18个月分别是72.0%和8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在脑损伤后偏瘫足内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8月_2016年2月期间该院康复科收治的106例脑损伤后偏瘫足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常规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79.23±12.17﹚%、Fugl-Meyer评分(24.72±8.4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峰力矩:屈肌(81.26±19.25﹚N.m、伸肌(22.85±10.56) N.m、峰力矩与体质量比:屈肌(114.22±40.25)%、伸肌(31.26±10.25)%、总功:屈肌(213.65±30.25﹚J、伸肌(47.58±19.56)J、平均峰力矩:屈肌(82.66±23.14)N.m、伸肌(19.26±7.14)N.m、单次最大功:屈肌(51.24±13.24﹚J、伸肌(14.41±3.56)J指标水平均略低于健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后偏瘫足内翻康复治疗中应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等速肌力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艾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敏灸治疗。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等速肌力测试分析,比较两组峰力矩(PT)、腘绳肌/股四头肌(H/Q)、总做功(TW)。结果:两组治疗后伸肌、屈肌PT与TW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伸肌、屈肌PT与TW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H/Q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H/Q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艾灸治疗比较,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等速肌力变化更佳,可以利用等速肌力测试的方法从生物力学改变的方向来研究热敏灸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