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误诊原因.方法 复习6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塞、涕血和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中线破坏性病变.病理改变为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或散在分布于凝固性坏死和多种炎细胞混合浸润的背景上.所有病例表达T细胞标记,不表达B细胞标记;NK细胞标记阳性5例;EB病毒mRNA阳性56例(90%).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患者以T细胞为主,大多有EBV感染.  相似文献   

2.
Feng YF  Wu QL  Zong YS 《癌症》2007,26(11):1170-1176
背景与目的: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患病率和免疫表型组成具有地域性差异.本研究探讨中国广州地区57例鼻腔鼻窦NHL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4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57例鼻腔鼻窦NHL标本.免疫组化染色确定免疫表型,EBER原位杂交及PCR检测EBV感染情况.结果:在同期诊断的1 412例NHL中,71例(5.03%)发生于鼻腔鼻窦,其中仅有57例适用于本研究.57例鼻腔鼻窦NHL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9例,年龄3~75岁,中位年龄50岁;44例(77.19%)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其中37例(84.09%)为EBV /CD56 NK细胞肿瘤,7例(15.91%)为EBV /CD56-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11例(19.30%)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6例为弥漫大B表型,2例为Burkitt(Burkitt样)淋巴瘤(EBV ),1例为髓外浆细胞瘤(EBV ),1例为MALT淋巴瘤(EBV-),1例为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EBV-);2例(3.51%)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EBV-).37例适用DNA检测的病例中,25例(67.57%)感染缺失型LMP1(del-LMP1)EBV株,12例(32.43%)感染野生型LMP1(wt-LMP1)EBV株.结论:鼻腔鼻窦NHL最常见的类型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可进一步分为EBV /CD56 NK细胞及EBV /CD56-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NK/T细胞淋巴瘤均感染了EBV,EBV株主要为del-LMP1型.  相似文献   

3.
 自从EB病毒(EBV)作为第一种人类肿瘤病毒被发现以来,EBV已涉及广泛的B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LPD)的发生,包括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经典的霍奇金淋巴瘤(cHL)及免疫减损个体发生的淋巴瘤(移植后和HIV相关的LPD)。EBV相关的T细胞LPD已有报道,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血管性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及其他罕见的组织学类型。EBV编码一系列与之相互作用或同源的产物,它包括多种抗凋亡分子、细胞因子和信号转导蛋白,从而促进EBV感染、无限增生化(永生)和转化。EBV促发肿瘤的确切机制正在被活跃地思考和讨论中。文章重点综述EBV相关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分类、发病学以及以EBV的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用于EBV相关疾病,后者在临床应用中已展示希望。  相似文献   

4.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γ-疱疹病毒,全世界90%的成年人存在无症状感染.EBV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某些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T细胞/NK细胞淋巴瘤密切相关.研究表明,EBV潜伏感染的基因表达产物对淋巴瘤的发生起到了启动和(或)促进作用,并为EBV相关淋巴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文章主要就2008年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与 EBV相关淋巴瘤的类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EB病毒(EBV)与某些恶性淋巴瘤相关,包括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HL)、免疫缺陷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患(LPD)和部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亚组.Shimoyama等最近确认系列无免疫缺陷的老年EBV相关(EBV+)B细胞LPD(B-LPD),在许多方面与免疫缺陷相关的LPD相类似,特称该类新生物为"老年性"("senile")或年龄相关的EBV+B-LPDs.EBV+B-LPD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其相对比例较高,≥90岁达到发病高峰(20%-30%),中位年龄71岁,可能与随着年龄的老化所发生的免疫学恶化有关.该病的病理学特征是具有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霍奇金和Reed-Sternberg (HRS)样巨细胞及伴不同程度的反应性细胞成分,是血液学家和病理学家面临的鉴别诊断和治疗选择问题.本文进一步阐明该种新认识的年龄相关的EBV+B-LPD和EBV+HL包括形态学和生物学在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EB病毒(EBV)是一种γ-疱疹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及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EBV潜伏感染的基因表达产物对淋巴瘤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为EBV相关淋巴瘤免疫治疗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就EBV、EBV潜伏感染基因表达产物及其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EBER1/2、LMP-1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NK /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 (EBV )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6例NK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内 10例 ,淋巴结外 16例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确定瘤细胞本质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 (EBER 1/2 )。结果 ①在 2 6例NK /T细胞淋巴瘤中 ,EBER1/2检出率为 46 .2 % (12 /2 6 ) ,其中淋巴结内检出率为 10 .0 % (1/10 ) ,淋巴结外检出率为 6 8.8% (11/16 )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在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 ,EBER 1/2在鼻腔检出率为 90 .0 % (9/10 ) ,其它部位为 33 .3 % (2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在EBER1/2阳性病例中的检出率为16 .7% (2 /12 )。结论 EBV在NK /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并具有部位依赖性的特点 ;EBV在NK /T细胞淋巴瘤中的潜伏感染模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Epstein—Barr病毒核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癌症》1990,9(4):330-332
Epstein—Barr病毒(EBV)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病原体,且与Burkitt淋巴瘤(BL)和鼻咽癌(NPC)具有密切关系。EBV感染人类B淋巴细胞后引起细胞转化,其基因组整合于宿主细胞DNA或以附加体的形式存在,多数表现为潜伏感染。迄今,在EBV感染或转化的细胞中已发现多种EBV特异性抗原:壳抗原(VCA),膜抗原(MA),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EB病毒(EBV)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ALK1、CD3、CD5、CD7、CD10、CD15、CD20、CD23、CD30、CD38、CD43、CD56、CD68、CD79、CD99、CyclinD1、EMA、TdT与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标记EBV编码的RNA(EBER).按照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存档的438例淋巴瘤组织标本重新分类.结果 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NK/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中EBER阳性率分别是5.4%(14/261)、16.5%(19/115)和59.7%(37/62),LMP-1阳性率分别为5.4%(14/261)、5.2%(6/115)和59.7%(37/6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EBER在60岁以上组中的阳性率(13.2%,7/53)明显高于60岁及以下组(1.2%,1/81)(P<0.05);在NK/T细胞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不一致性,EBER阳性率明显高于LMP-1(P<0.05);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全部表达EBER;在HL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EBV感染与淋巴瘤类型相关,EBV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率高,HL次之.鉴于EBER与LMP-1在HL中的一致性表达,出于经济学考虑,LMP-1可代替EBER用作EBV的检测.EBV可能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HL等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淋巴瘤组织171例,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 106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2例;霍奇金淋巴瘤(HL)19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 1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MALT) 11例.应用EBV Lmp-1单抗免疫组化(IHC)和生物素标记的EBER1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ISH)分析EBV感染与淋巴瘤的关系.结果:淋巴瘤组织中EBV Lmp-1蛋白与EBER1 mRNA总阳性率分别为11.1%(19/171)、25.7% (44/171).其中AITL为30.8% (4/13)、61.5% (8/13); HL为47.4% (9/19)、57.9% (11/19);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为22.7% (5/22)、81.8% (18/22); DLBC为0.94% (1/106)、5.7% (6/106); MALT为0(0/11)、9.1%(1/11).结果显示EBV在DLBC及MALT中的表达率低于AITL、HL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位杂交检测EBER1 mRNA比免疫组化检测Lmp-1蛋白更为敏感(P<0.01).结论:EBV感染与淋巴瘤有密切关系,不同类型淋巴瘤与EBV感染的关系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