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骨巨细胞瘤和30例正常骨组织中E-cadherin、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骨巨细胞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率低于正常骨组织(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高于正常骨组织(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E-cadherin、VEGF的表达均与患者的Jaffe分级、临床分期、复发与否有关(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E-cadherin、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89,P<0.05).结论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E-cadherin、VEGF过表达,这与骨巨细胞瘤的疾病进展、浸润、转移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骨巨细胞瘤和15例正常骨组织中VEGF、COX-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中VEGF、COX-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骨组织(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VEGF、COX-2的表达均与患者的临床分期、Jaffe分级、预后有关(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VEGF、COX-2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97,P<0.05)。结论 VEGF、COX-2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 (MMPs)成员之一MMP 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 5 1例骨巨细胞瘤进行MMP 9抗体染色 ,显示MMP 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阳性表达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骨巨细胞瘤MMP 9阳性表达结果与Jaffe分级无关 (P >0 .0 5 ) ,与Enneking分级有一定的关系 ,1级或 2级瘤阳性细胞数均值低于 3级瘤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骨巨细胞瘤复发转移组MMP 9阳性细胞数均值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 ,其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骨巨细胞瘤MMP 9的阳性细胞数均值与其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结论 MMP 9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其肿瘤的分级、复发和转移有一定关系 ,还与其微血管密度相一致 ,MMP 9可作为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点,依据病理结果,划分骨巨细胞瘤(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结果在60例骶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22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121.59±21.82HU;非骨巨细胞瘤38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61.24±20.60HU;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T值≥97HU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性为99.97%.结论 CT增强扫描,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Ki-67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骨巨细胞瘤和50例正常骨组织中MMP-2、Ki-67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Ki-67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骨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Ki-67的表达均与患者的Jaffe分级、临床分期、是否复发有关(P<0.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 =0.554,P<0.05).结论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的MMP-2、Ki-67,两者的联合检测可用于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VEGF,iNOS和eNOS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9例骨巨细胞瘤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iNOS和eNOS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iNOS和eN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7.1%和71.4%。骨巨细胞瘤组织Jaffe病理分级间MVD比较,Ⅲ级>Ⅰ级(P<0.01),Ⅲ级>Ⅱ级(P<0.01),而Ⅰ级与Ⅱ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VEGF阳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VD为37.7±10.5/高倍视野,VEGF阴性的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VD为24.5/高倍视野±6.8/高倍视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iNOS阳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VD为37.9/高倍视野±10.9/高倍视野,iNOS阴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VD为25.2/高倍视野±7.1/高倍视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eNOS阳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VD为35.4/高俯视野±11.7/高信视野,eNOS阴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VD为25.6/高倍视野±5.8/高抬视野,两备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与iNOS表达均阳性者21例,VEGF表达阴性,而iNOS阳性者7例,二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VEGF与eNOS表达均阳性者19例,VEGF表达阴性,而eNOS阳性者16例,二者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MVD是评估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VEGF,iNOS与eNOS在骨巨细胞瘤中有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其亮  杨述华  刘红云 《中国肿瘤》2003,12(12):746-748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p53、c鄄myc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临床分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5例骨巨细胞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c鄄my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骨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p53、c鄄myc的表达率分别为28%、24%。p53、c鄄myc的表达与Enneking’s外科分期有关(P<0.05)。p53表达阳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c鄄myc表达与p53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p53(+)/c鄄myc(+)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单一阳性组及双阴性组(P<0.05)。[结论]p53、c鄄myc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及复发有关,可作为判定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复发潜能及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骨巨细胞瘤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12(ADAM1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8年5月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1例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DAM12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脊柱骨巨细胞瘤患者瘤旁组织中ADAM12表达阳性率为9. 9%(10例),病灶组织中为66. 3%(67例),两组组织中ADAM12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骨巨细胞瘤组织中,ADAM12表达阳性率与Jaffe病理分级、分化情况、淋巴结转移、肺转移和肝转移均有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DAM12表达阳性率为因变量,以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为自变量,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分析显示,肝转移、分化程度和Jaffe病理分级为影响骨巨细胞瘤ADAM12表达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脊柱骨巨细胞瘤ADAM12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肝转移、分化程度和Jaffe病理分级为影响骨巨细胞瘤ADAM12表达阳性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TIMP-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38例骨巨细胞瘤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骨巨细胞瘤标本中的MMP-7、TIMP-3和CD34的表达,观察其在非复发肿瘤组和复发肿瘤组中的变化。分组统计学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在骨巨细胞瘤中,MMP-7和TIMP-3阳性率分别为97.0%和95.0%。MMP-7的表达和MVD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7与微血管密度(MVD)存在正相关性(P<0.05),但TIMP-3的表达在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7和组织学分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不存在相关意义,TIMP-3、MVD和组织学分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存在相关意义。结论 MMP-7和TIMP-3在骨巨细胞瘤中高度表达,MMP-7可能会加速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增殖并影响骨巨细胞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中Skp2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放射学分期、肿瘤复发及病理分级等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骨巨细胞瘤中Skp2的表达情 况.结果:Skp2的阳性表达率为65.91%,在影像学分期1型、2型、3型中阳性率分别为50%、64.29%、100% (P<0.05).Skp2在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1.67%(11/12)、56.25%(18/32) (P<0.05).Skp2、骨皮质破坏或软组织浸润以及手术方式对复发均有明显影响,其中前两者是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截骨的手术方式则是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Skp2 阳性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复发有关,在骨巨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Skp2可能作为骨巨细胞瘤侵袭状态、复发倾向的判定以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一 种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p1 5蛋白在骨巨细胞瘤和骨软骨瘤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2例骨巨细胞瘤p1 5蛋白进行检测 ,并与 2 0例骨软骨瘤标本作对照。结果 p1 5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43 % ,在骨软骨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1 5 %。骨巨细胞瘤中p1 5蛋白的表达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显著 ( χ2 =5 1 1 ,P <0 0 5 )。结论 p1 5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恶性度相关 ,在骨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Jaffe病理学Ⅰ~Ⅱ级)刮除植骨术与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本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且随访36个月以上的64例初发四肢长骨非恶性骨巨细胞瘤病例,将其按病灶刮除后植入材料的不同分为2组,进行术后1年和3年疗效的评比.刮除植骨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29.0岁,Jaffe病理学Ⅰ级9例、Ⅱ级29例;刮除骨水泥填充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1.2岁,Jaffe病理学Ⅰ级5例、Ⅱ级21例.结果:根据Mankin疗效评定标准: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年复发率(7.7%)低于刮除植骨组(31.6%)(χ2=5.15,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1 年复发率(9.5%)亦低于刮除植骨组(34.5%)(χ2=4.16,P<0.05).Ⅰ~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5.4%)低于刮除植骨组(44.7%)(χ2=6.03,P<0.05),其中Ⅱ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组术后3年复发率(14.3%)亦低于刮除植骨组(48.3%)(χ2=6.27,P<0.05).结论: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1年和3年疗效均优于刮除植骨术,在临床情况允许下可采用肿瘤刮除骨水泥填充术来治疗四肢长骨初发非恶性骨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4例长骨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选择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中病灶刮除+无水乙醇(或50%氯化锌)灭活+植骨17例,复发4例(17例手术,1例失访);瘤段切除5例,无复发;截肢2例,其中1例死于脑溢血.结论 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病灶清除+无水乙醇(或50%氯化锌)灭活+植骨是良好的手术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Maxvision)技术对25例软骨母细胞瘤、52例骨巨细胞瘤、10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和20例腱鞘巨细胞瘤中p63和S-100p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中呈单核细胞的胞核阳性,阳性率为88.0%(22/25)。而骨巨细胞瘤中除呈单核细胞的胞核阳性,少数多核巨细胞的胞核亦呈阳性,阳性表达率为92.3%(48/52)。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100p在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22/25)和1.9%(1/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63蛋白和S-100p在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腱鞘巨细胞瘤中均不表达。结论 p63蛋白在软骨母细胞瘤和骨巨细胞瘤中均呈高表达,并有相似的免疫表型,提示两者在发生分化上可能均来自相同的起源细胞或肿瘤干细胞。p63蛋白结合S-100p联合应用对鉴别软骨母细胞瘤及其相关性病变具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4l例骨巨细胞瘤组织、17例骨质增生骨组织、11例异位骨化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hTERT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端粒酶hTERT基因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41.5%(17/41),表达强度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低分化肿瘤>中分化肿瘤>高分化肿瘤,端粒酶hTERT细胞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分布定位一致.17例骨质增生骨组织、11例异位骨化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原位分子杂交是检测端粒酶亚单位hTERT的有效方法,在骨巨细胞瘤细胞水平检测端粒酶hTERT基因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骨巨细胞瘤发展和维持中端粒酶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能存在端粒酶以外的机制导致肿瘤细胞永生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骨巨细胞瘤的洽疗仍有争议,本文希望通过对我院资料的分析,探讨骨巨细胞瘤放射治疗方法和价值,为骨巨细胞瘤治疗方法的抉择提供某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骨巨细胞瘤特点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获得随访的451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发病部位、手术方式、Campanacci分级、病理性骨折、肺转移与骨巨细胞瘤复发率的相关性。结果 脊柱骨盆骨巨细胞瘤的复发率较膝关节周围(P<0.001)、桡骨远端(P=0.005)及其他部位(P<0.001)骨巨细胞瘤复发率高;Ⅲ级骨巨细胞瘤单纯刮除术后复发率高于扩大刮除术(P<0.001)以及瘤段或分块切除术(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单纯刮除术的CampanacciⅠ级、Ⅱ级、Ⅲ级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行扩大刮除及瘤段或分块切除术后的CampanacciⅡ级与Ⅲ级的骨巨细胞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复发病例肺转移率高于无复发病例肺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伴病理性骨折与无病理性骨折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方式影响骨巨细胞瘤的肿瘤外科边界,与术后复发率密切相关;复发病例的肺转移率明显升高;为改善骨巨细胞瘤患者预后,临床上骨巨细胞瘤手术应考虑足够的外科边界。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传统的对于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标准越来越多地在临床上受到质疑,寻找新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就成为骨巨细胞瘤研究领域的重点。综述近几年有关骨巨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归纳和总结相关的评估指标,阐述其对于解决临床上骨巨细胞瘤预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95%酒精与50%的氧化锌灭活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对两组Jaffe病理分级Ⅰ级的骨巨细胞瘤59例,瘤灶搔刮后分别采用95%酒精与50%的氧化锌灭活植骨治疗并作随访。结果根据Mankin疗效评定标准,酒精灭活组31例中,优9例,良12例,中4例,差(复发)6例(19.4%)。氧化锌灭活组28例中,优10例,良11例,中4例,差(复发)3例(10.7%)。两组中复发率分别达19.4%和10.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巨细胞瘤搔刮植骨术中,50%的氧化锌灭活优于95%酒精。  相似文献   

20.
庞健  徐钢 《中国肿瘤临床》1997,24(12):899-90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2便骨巨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元原(PCNA)的检测分析,探讨PCNA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分布及与Jaffe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PCNA的阳性反应只在骨巨细胞瘤波形蛋白阳性的单核基质细胞的胞核中出现,而多核巨细胞均无阳性表达;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增殖指数虽随Jaffe病理分级增高有呈递增趋势,但各级相互之间在交叉重叠现象;PCNA增殖指数低即低度增生的骨巨细胞瘤复发率低,PCNA增殖指数高即中度和重度增生者复发率明显增高。本文结果进一步支持单核基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主要肿瘤细胞成份的观点,并提示PCNA的表达与Jaffe病理分级不完全一致,但PCNA是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