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皮质和头皮脑电监测对手术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对手术策略的影响,以及患者术后因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发生缺血事件的情况。方法对行开颅手术的52例患者(58个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同时进行术中皮质和头皮的脑电监测。前者用于监测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可能的皮质缺血,后者用于监测麻醉药物对脑电影响。综合分析术中双相脑电变化对手术决策及患者术后病情的影响。结果对52例患者中的40个动脉瘤的41支主要动脉采用了临时阻断,其中34例皮质和头皮脑电均无明显改变,18例患者的19支动脉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出现明显抑制,头皮脑电无明显变化。在皮质脑电明显变化的1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阻断载瘤动脉相关缺血事件9例,其中永久神经功能障碍5例。脑电信息影响手术策略19次,其中因皮质脑电明显变化改变吻合方式1例,预防性去骨瓣减压2例,采用分次阻断7例,快速夹闭7例,另有2例阻断30min皮质脑电无明显变化而安全永久性闭塞载瘤动脉。52例中有1例因未充分理解脑电明显变化信息而行术后二次手术。结论前循环动脉瘤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可实时监测局部皮质血流,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重视并理解脑电提供的信息,可以减少阻断血管相关并发症及避免复杂的血管重建、二次手术等。  相似文献   

2.
脑血流临时阻断中脑电图连续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在脑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手术中,临时阻断脑血流,脑电图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方法 直接夹闭动脉瘤16例,血管搭桥术后孤立动脉瘤30例。脑电图监测采用皮肤针状电极国际标准10~20系统;手术后12h内行CT扫描检查。结果 6例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中,2例在试验性颈内动脉阻断时,出现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其他4例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时,无脑电图改变;1例术前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颈内动脉试验性阻断时出现脑电图异常改变,改行大脑中动脉阻断,未出现脑电图异常。不论术前血管造影如何,大脑中动脉阻断过程中均未出现脑电图异常改变。手术后CT检查发现基底核区梗死3例,手术造成的皮质损伤3例,基底核区出血1例。在这7例患者中,术中均无脑电图的异常改变。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为5~25min,大脑中动脉为25~50min。结论 在脑血流临时阻断过程中,进行脑电图监测,可以指导脑保护性药物(如巴比妥等)的用量;可提示可能出现的重度缺血性脑损害;但受开颅范围影响,脑电图对手术暴露区域的脑组织,尤其皮质下及脑深部组织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判断脑缺血的价值。方法对63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行载瘤动脉临时阻断。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实时监测,观察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63例中,术后12例发生脑梗死。①术中SEP的P40下降≥50%者16例,9例术后发生脑梗死(56.2%);P40下降〈50%者47例,3例术后发生脑梗死(6.4%),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9例有脑电图改变(14%),其中8例松开或调整阻断夹2min后,恢复正常;另1例术后恢复80%。脑电图主要表现为快活动α波轻度减少,慢活动θ波增加30%-40%,δ波波幅无明显变化。③63例载瘤动脉被阻断时间为3-59min,阻断时间〈16min者23例,均无脑梗死发生;≥16min者40例,12例发生脑梗死。结论术中动态监测SEP、脑电图的变化,可为判断阻断区脑缺血状态提供重要的信息;为术者提供临时血管阻断的时限信息,并对术后出现脑梗死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4.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7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  王运杰 《山东医药》2010,50(31):48-49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79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61例手术顺利。18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经采取控制血压,吸清术野,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调整瘤夹的位置后再行夹闭。术后出现脑积水6例,短暂尿崩2例。60例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13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疗效确切,可以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  相似文献   

5.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杂;③体积较大,瘤体与载瘤动脉或重要穿通支共壁;④侧支循环较差,不能直接阻断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因此,对上述动脉瘤,只有在重建动脉瘤远端血流后,通过结扎动脉瘤供血动脉或孤立动脉瘤,才能防止动脉瘤破裂和减少动脉瘤占位效应。  相似文献   

6.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中行ICG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16例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1例手术切除动脉瘤,3例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术。术中造影时,将即时稀释的对比剂(25mg的ICG加入到2ml注射用水中)一次性快速注入肘静脉,荧光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造影血管。术后行DSA造影。评价术中ICG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结果16例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中,1例小脑下后动脉动脉瘤患者,夹闭后ICG造影发现动脉瘤残余,经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ICG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1例颈内动脉动脉瘤夹闭后术中造影发现颈内动脉狭窄,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证实无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瘤患者,术中ICG造影发现动脉瘤内完全血栓形成,载瘤动脉近端闭塞,远端通过血管吻合支供血,遂术中决定行动脉瘤切除术。3例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手术患者中,2例术中ICG造影证实吻合口通畅,远端血供良好;1例术中造影发现吻合口功能不良,但同侧额叶脑组织供血良好,故未进一步调整吻合口,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DSA证实同侧大脑中动脉侧支供血。16例术后行DSA检查者,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是颅内动脉瘤术中监测动脉瘤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吻合血管是否通畅的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颅内远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1例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囊状动脉瘤12例,10例为窄颈,2例缺乏明确瘤颈;梭形动脉瘤19例,均缺乏明确瘤颈。10例窄颈囊状动脉瘤均行弹簧圈填塞瘤体,2例缺乏明确瘤颈囊状动脉瘤1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瘤体,1例行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4例梭形动脉瘤行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11例梭形动脉瘤行Onyx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4例梭形动脉瘤行弹簧圈联合Onyx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对所有患者成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无再出血病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1例囊状动脉瘤均完全闭塞,1例囊状动脉瘤和19例梭形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均完全闭塞。8例行Onyx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患者头部CT见不同程度脑梗死发生(6例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2例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1例弹簧圈联合Onyx胶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患者头部CT显示脑梗死发生,但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其余患者未出现脑梗死及新发神经功能缺损。DSA随访发现1例囊状动脉瘤患者瘤颈复发,其余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动脉瘤复发。结论颅内远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选择何种介入治疗方式根据动脉瘤形态、位置、载瘤动脉迂曲程度及供血区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魏洪涛  贺建勋 《山东医药》2014,(23):16-19,I0002
目的:观察128导长程视频脑电图系统在耐药性癫痫术前致痫灶定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耐药性癫痫22例患者,采用光电128导癫痫定位系统EEG9200 K脑电图机行头皮脑电图监测,并与PET及头颅核磁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结果①9例患者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结果致痫灶吻合,分别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36个月。3个月后9例患者均再次进行头皮脑电图监测,未发现癫痫发作。且随访中未见癫痫发作。②13例患者根据发作类型,经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后,致痫灶无法准确定位,行颅内电极及深部电极置入术,应用128导脑电图机行颅内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同时对功能区进行定位,选择了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32个月。术后3~6个月13例患者再次进行头皮脑电图监测,未见癫痫发作。11例随访中未见癫痫发作,2例术后6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加大抗癫痫药物剂量后未见癫痫发作。结论头皮脑电图、头颅核磁、PET检查结果致痫灶吻合可定位的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无法定位致痫灶的患者应用128导脑电图机行颅内电极脑电图长程监测可明确致癫灶,部分可进行功能区定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效果良好。颅内电极脑电图可作为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进展很快,但仍有很多病例需要或不得不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有些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往往是复杂、巨大的动脉瘤,神经外科医师必须采用一切创新、先进的诊疗技术及围手术期的辅助手段,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1]。作为术中最常用的措施之一,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可以降低瘤内压力,便于动脉瘤颈的分离与夹闭,可以有效地防治术中动脉瘤破裂。但是,该技术有可能导致脑缺血性损害[2]。另外,穿支动脉的损伤或误夹、脑叶的过度牵拉等,亦可能造成相应区域的脑缺血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因此,为了避免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采取规范、有效的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就显得极为重要。现仅就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概述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术中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和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对大脑皮质功能和(或)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的完整性进行连续的监测、评估,也可对解剖上模糊的重要神经功能组织进行辨认与保护[3]。在急性脑缺血发展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异常改变或消失往往发生在...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复杂性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往往需要闭塞载瘤动脉。术前需要对患者脑血流进行充分评价,试验观察阻断或闭塞载瘤动脉后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文章介绍了Matas试验、球囊试验闭塞系列研究、131XeCT测定脑血流和脑氧测定联合脑血流速度研究等脑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根据颈动脉围阻断期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来制定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态栓塞剂Onyx闭塞载瘤动脉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破裂动脉瘤患者(共29个颅内远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动脉瘤位于小脑后下动脉17个,小脑前下动脉3个,小脑上动脉2个,大脑后动脉2个,大脑前动脉1个,大脑中动脉4个。对28个动脉瘤采用Onyx闭塞近端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方式治疗,1个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自行闭塞。结果所有治疗动脉瘤均完全闭塞。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死亡,其余患者术后随访8~67个月。23例患者最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为5分,3例为4分;17例患者术后DSA随访,5例患者术后CT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4例患者临床随访。所有幸存患者未见新的神经功能异常,无再出血。结论中-长期随访结果显示,Onyx闭塞载瘤动脉及动脉瘤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临床疗效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青少年(年龄为15—18岁;男10例,女6例)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0.9%。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者8例,以肢体无力、动眼神经麻痹、外伤后鼻衄等发病者8例。共发现20个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前循环15个,位于后循环5个;动脉瘤的部位:大脑中动脉5个,基底动脉及海绵窦内各3个,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各2个,眼动脉、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各1个。动脉瘤的直径〈15mm者13个,≥15mm者7个,其中4个〉25mm,属于巨大动脉瘤。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16例患者中,12例接受治疗:①介入治疗8例:其中5例行动脉瘤内栓塞术治疗,2例行载瘤动脉闭塞,1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置入术;②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例:其中2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行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后行动脉瘤孤立术。未治疗4例:1例治疗前载瘤动脉闭塞,动脉瘤自愈;术前动脉瘤再破裂死亡1例,2例因治疗风险巨大未行治疗。9例治疗患者经平均45个月的随访,均恢复良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为4~5分)结论①大脑中动脉是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巨大型、外伤性、多发性、梭形动脉瘤比例较高;②青少年颅内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部分病例需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孤立动脉瘤的方法进行治疗,预后较好;⑧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特点与儿童颅内动脉瘤相似,而与成人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的包裹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但对夹闭不全或栓塞不全的动脉瘤,特别是较大的主干动脉和重要穿支动脉的梭形动脉瘤,手术夹闭和栓塞治疗均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外部包裹是最后的治疗选择.文章就颅内动脉瘤包裹治疗的历史、包裹技术和包裹材料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制可吸收和可降解人造生物膜包裹材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的包裹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但对夹闭不全或栓塞不全的动脉瘤,特别是较大的主干动脉和重要穿支动脉的梭形动脉瘤,手术夹闭和栓塞治疗均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外部包裹是最后的治疗选择。文章就颅内动脉瘤包裹治疗的历史、包裹技术和包裹材料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制可吸收和可降解人造生物膜包裹材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治疗的复杂破裂动脉瘤患者14例,其中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动脉瘤13例,复发动脉瘤栓塞术中出血1例。12例动脉瘤行塑形夹闭术,术中均行DSA造影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2例动脉瘤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并动脉瘤孤立术,DSA造影评估桥血管通畅性后行血管内球囊闭塞术孤立动脉瘤。结果 14例患者,11例造影后急诊行复合手术,2例择期手术,1例栓塞术中出血急诊行抢救性手术。12例动脉瘤夹闭术中造影提示3例需要调整动脉瘤夹,其中2例载瘤动脉狭窄,1例夹闭不全,调整后均夹闭满意。2例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中造影均通畅,一期行动脉瘤孤立术。术后1例患者因严重血管痉挛,自动出院。1例术后出现灌注压突破,行血肿清除并减压术,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余患者术后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对13例患者术后3~24个月行临床随访,均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GOS 5分8例,4分5例。6例患者行DSA复查,其中4例动脉瘤夹闭未见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2例血管旁路移植动脉瘤无复发,载瘤动脉及吻合血管通畅。结论初步观察,应用复合手术方式治疗颅内复杂破裂动脉瘤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重建结合颅内动脉瘤孤立术治疗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患者,行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和动脉瘤孤立术。依据动脉瘤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血流重建方式,包括对M2段及其远端的动脉瘤采用低流量旁路移植5例,对M1段动脉瘤采用中流量旁路移植4例,对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采用高流量旁路移植5例。术中或术后行脑血管造影和血管超声检查,以了解吻合口通畅与否及动脉瘤闭塞状况。本组患者随访期为2~60个月。结果低和中流量旁路移植的9例患者术后经过顺利,术后造影示吻合口均通畅。5例高流量旁路移植的患者中3例术后经过顺利,2例术后即刻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超声检查显示移植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后,神经功能障碍1例完全恢复,另1例大部分恢复;术后复查造影示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不通。结论大脑中动脉血流重建结合动脉瘤孤立术是治疗载瘤动脉远端侧支循环代偿不良的前循环复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应根据动脉瘤部位和侧支循环状态,可选择高、中、低不同流量的旁路移植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经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自2005年1月~2009年7月诊治的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经血管内治疗,8例经开颅手术夹闭.观察动脉瘤的特征、治疗方法和临床转归.结果 ①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5例,平均瘤径为(6.6±0.6)mm,颈内动脉颅内段其他部位动脉瘤12例,平均瘤径为(22.5±3.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开颅手术治疗的8例中,术后动脉瘤完全闭塞7例,瘤颈残留l例;血管内治疗的19例中,动脉瘤完伞闭塞16例,瘤颈残留3例.两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的比例和瘤颈残留的比例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行开颅手术治疗组有7例治愈,1例症状改善;血管内治疗组有17例治愈,2例症状改善.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症状消失和改善的时间为15d至24个月.④26例患者获得6~48个月的随访,1例在随访3个月后失访.23例动脉瘤完全闭塞者无动脉瘤再通和再生长,4例瘤颈残余者瘤颈未冉生长.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6个月时仅遗留有言语缓慢.结论 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较颈内动脉颅内段其他部位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动脉瘤瘤径小.对此类动脉瘤应给予积极治疗;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均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