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告1只6月龄雄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在接种麻风杆菌56个月杀死后的尸体解剖结果.此猴用自然获得麻风的黑长尾猴麻风瘤研制成的菌匀浆作静脉(菌量约1.5×10~8)及左、右耳,唇和额部的皮内(每个部位菌量为1.5×10~8)感染.肉眼,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表明该猴发生了全身性瘤型麻风.肉眼可见,在皮肤、周围神经、鼻粘膜和周围淋巴结有明显损害.额、手背、足及尾部的皮肤增厚,干燥有鳞屑.阴囊和上唇出现弥漫性肥厚.耳轻度增厚,沿边缘有结节.前臂及下肢末端有浸润性红斑,趾甲延长而变形.手的桡神经和胫神经的足底分支及腓浅神经肿大并呈黄色.鼻粘膜肿胀.  相似文献   

2.
作者不久前曾报告在黑长尾猴中实验感染麻风成功.2只猴子所用的麻风菌来自一只自然获得麻风的黑长尾猴.其中一只黑长尾猴在接种麻风杆菌34个月后发生了广泛的损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化学疗法的实验动物.另一只黑长尾猴的麻风病也正在发展,但速度较慢.另有2只黑长尾猴用来自犰狳的麻风菌作了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黑长尾猴(SMM)血清中抗PGL-1及抗LAM的IgM和IgG及二者比率、PGL-1抗原(Ag)水平与临床麻风发生的关系,作者用不同菌量(4.5×10~8~1×10~9)的麻风杆菌(ML)以静脉内(IV)/皮内(IC)两种途径联合接种7只SMM,以及IV或IC单途径各接种2只SMM,定期进行临床检查。分别在ML接种前及接种后间隔一定时间取血清样品,低温贮存备检测。用ELISA法测其抗PGL-1及抗LAM的IgG和IgM水平,用dot-ELISA法平行测定PGL-1 Ag水平,作者进行了纵向观察。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小鼠进行麻风杆菌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的效果。疫苗经皮内注射于小鼠右腹部或左足垫皮下。每只小鼠的剂量麻风杆菌疫苗是3×10~6,卡介苗为1×10~7。在接种疫苗28天后,用麻风杆菌的小鼠传代株由右后足垫进行攻击。在187天达平顶期时,每组用8只小鼠的右后足垫进行麻风杆菌的菌计数,90天后重复一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具亚瘤型(LLs)麻风临床和组织学特征的第2例雌性黑长尾猴的麻风感染,它与第一只自然获得麻风的黑长尾猴有接触。在它的鼻部排泄物内有大量的抗酸杆菌(AFB),菌经鉴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在一非流行区健康志愿者进行以热杀死麻风杆菌作为疫苗的接种试验,同时观察他们对麻风菌素的早、晚期反应,对可溶性麻风杆菌抗原制剂(MLSA)和对纯蛋白衍生物(PPD)的皮试反应,对各种抗原的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反应以及这些反应间的关系。将非流行区23~28岁自愿受试者分成4组,分别皮内接种1.5×10~7、5×10~7、1.5×10~8和5×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碳酸类新抗菌药Sparfloxacin(SPFX)和利福霉素衍化物KRM-1684,用于裸鼠实验性麻风时每周5天连续给药,其最小有效剂量分别为5~10毫克/公斤和0.6毫克/公斤。作者研究了每周1~2次间歇给药的疗效。以Thai 53株的麻风菌(第7代)制成1×10~7/0.05毫升(实验1)和3×10~7/0.05毫升(实验2)的生理盐水悬液分别接种于10只雌裸鼠,接种后第3~5个月中给SPFX每周2次,每次10毫克/公斤和20毫克/公斤,另每周  相似文献   

8.
在黑长尾猴发生自然获得性麻风,促使人们重新估价非人灵长类动物对麻风的易感性。过去仅报道,九带犰狳接种麻风杆菌可发生瘤型麻风(LL),其它动物或仅发生有限的感染,或因免疫损伤而发生播散。本文作者报道,在黑长尾猴、恒河猴(Macaca mulatta)和非洲绿猴(Cercopithecus acthiops)三种猴中成功地传染上麻风,但在松鼠猴(Saimiri Seiureus)中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9.
作者将麻风杆菌(ML)以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菌量感染黑长尾猴(SMM)。用来源于SMM的ML(猴ML)感染31只动物,又用来自人麻风的ML(人ML)感染4只SMM,并对它们进行了4~12年的观察。 24只SMM经隐静脉(IV)和皮内(IC)(每耳两个部位、鼻尖、外前臂、外腓肠部和眶周)两种途径联合接种猴ML(MI=5%~10%),其中22只在接种后2个月到7年发展成麻风。以较大剂量(大于10~(10))人ML,从IV和IC两种途径接种SMM,也能发展成麻风,但约需要7  相似文献   

10.
监测麻风化疗的效果亟需检测麻风菌活力的快速方法,为此作者对麻风菌的ATP含量、形态指数(MI)及FDA/EB荧光染色进行了比较。麻风菌是从23例多菌型病人中提纯的,这些病人治疗期不同,而所用药物相同。5例健康者作对照。用生物发光技术测定ATP含量,它能象菌落计数那样准确地测定少量可培养的杆菌。用同一标本进行上述3种测定,结果表明MI≥1%时所测15例的ATP含量/完想菌之比相当稳定,ATP2.02×10~(-15)~5.6×10~(-15)克/完整菌平均3.46×10~(-15)克,此比率的变化范围在2.8倍以内;此15例以绿染菌作“假定的活菌”时,ATP的含量为0.22×10~(-15)~1.98×10~(-15)克/绿染菌的变化达9倍,绿染菌的百分比与ATP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分析技术研究动物实验化疗后及瘤型麻风病人疗后的皮肤活检标本中的麻风菌的结果。将1×10~7条麻风菌接种于含不同浓度药物的BACTEC培养基小瓶中,当观察到麻风菌代谢活性为0时,从各小瓶中取出1×10~5条麻风菌,经提纯、溶酶消化后,以氯仿-异戊醇提取DNA,进行PCR分析。实验化疗系用含菌10~9/足垫的裸鼠,经含利福平或氨苯砜或MDT的饲料喂食12个月时,  相似文献   

12.
先天无胸腺小鼠(Nude mouse)由于它的细胞免疫缺陷,对感染的抵抗力弱并对异种组织移植无排斥反应。一般饲养容易死亡,只有在无菌条件下饲养方能长期生存。先天无胸腺小鼠接种人麻风菌后,置于维尼龙隔离器内饲养观察结果如下:上次曾报告足垫接种组的接种菌量为1.0×10~4/0.03毫升,8个月后对照组KK小鼠的增菌量为4.6×10~4/足(4.6倍),而先天无胸腺小鼠的增菌量分别为4.6×10~5(46倍)、3.3×10~5(33倍),并且后者的腹股沟淋巴结涂片查菌阳性。此次报告的是一只先天无胸腺小鼠在接种麻风菌后13个月死亡,剖检结果:接种足垫组织制成的乳剂中,其菌量为2.4×10~6(240倍),在乳剂的组织块内含有多数菌块,有的聚集形成大菌块,呈明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道了一只雌性黑长尾猴(Cercocebusatys)所出现的麻风损害及其病原学研究的结果。该猴1975年从西非输入,从未用麻风杆菌作过实验性接种,但于1979年9月(此时约5岁,重4.5kg)发现这只猴子出现了皮肤浸润。1981年1月临床检查示前额皮肤、眶周、口部和下唇有广泛坚硬的浸润,耳部增厚,有结节,前臂伸面皮肤稍厚。病变为进行性,皮肤浸润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面、四肢和尾部严重受侵,手足出现神经性畸形。用利福平及砜类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皮肤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典型的多菌型麻风病变(BL—LLs),抗酸杆菌(AFB)侵犯神经。  相似文献   

14.
58岁男性患者,为印度某奶场工人。诉6年前左前臂后侧有一红斑样损害二个半月。损害逐渐扩大,隔一个半月后病人发现该部位感觉完全丧失。皮肤检查;左前臂后侧有一椭圆形境界清楚,10×5cm大小的斑样损害,表面粗糙,干燥,边缘浸润高起,斑上感觉完全丧失,受累侧尺神经粗大而无压痛。临床诊断为TT型麻风,并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麻风菌素试验强阳性。切片中未发  相似文献   

15.
麻风杆菌局限于周围神经以及随后发生神经损害的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尽管在麻风动物模型中已观察到麻风杆菌与神经的联系,尤其是皮神经,但用于观察麻风杆菌引起神经损害的发生机理的模型尚未建立。该文作者以感染麻风杆菌的犰狳为研究对象,对其远侧和近侧的周围神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勐腊县近70年麻风新发患者畸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勐腊县历年麻风患者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麻风畸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分析勐腊县麻风患者391例,麻风新发病例畸残率46.04%(180/391),其中2 级畸残率44.50%(174/391)。延迟期2~5年、5~10年、≥10年的麻风患者发生畸残风险分别是延迟期<2年的2.49倍(P=0.018)、4.8倍(P<0.001)和14.56倍(P<0.001);家外传染的麻风畸残风险是家内传染的1.93倍(P=0.030);有麻风反应的麻风畸残风险是没有反应的2.36倍(P=0.010);神经损害数2~4条和>4条的麻风畸残风险分别是神经损害1条的3.37倍(P=0.029)和5.09倍(P=0.009)。结论:勐腊县麻风畸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延迟期、家外传染、麻风反应、神经损害数。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证明以6.4×10~7条加热杀死的麻风菌加0.1mg BCG,注射于瘤型病人皮内,具有免疫效应,能诱发特异性肉芽肿,并能迅速消除上述两种菌。本文报告531例LL、BL和I型麻风,用混合疫苗治疗的情况。这些病人均曾用抗麻风化疗。用6×10~8条加热杀死的麻风菌,混以0.01~0.2mg BCG,大部分病例均在18~30个月内皮内注射过8~10次。结果70%以上的LL和BL病例皮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少菌型麻风不会发生继发性耐DDS现象,但在马里巴马科作者见到一例,使人想到有这种可能性。患者男性,16岁,1980年11月就诊,发生皮肤损害已一年。面部正中、下须及左颊有斑疹,右颊有一块浸润性损害约5×6cm;腹部有地图样损害,表面呈桔子皮样,边缘清楚如切;四肢也有同样的损害。右耳大神经、右桡神经的皮枝及两胫后神经粗大无压痛。触觉正常。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阳性。未做病  相似文献   

19.
脊柱裂为椎管先天性闭合不全,多见于脊柱的腰骶段、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下肢节段性肌肉萎缩、感觉障碍、畸形,甚至形成溃疡,和下肢纯神经炎型麻风较易混淆。我院先后发现两例被误诊为麻风。例l、李××、男,57岁。17岁时左足外侧麻木,足底起疱导致久治不愈的溃疡。1963年因疑为麻风转来我院门诊,左足背外例有10×5cm~2的浅感觉消失区,色素沉着,左足底有3×3.5cm~2之溃疡,边缘角化增生;左腓总神经轻度粗大、质中、无压痛,诊断为结核样型纯神经炎型麻风,予以抗麻风治疗。此后足底溃疡时有感染,1985年5月因溃疡加重入院手术,体检见全身无皮诊及周围神经粗大,两小腿胫后肌萎  相似文献   

20.
最近Convit报告用BCG、麻风菌或二者联用对防止接触者患麻风的效果相似,作者于印度选179名麻风菌素阴性的接触者,为86名用加热杀死的麻风菌,46名用BCG,48名用二者之混合物;单用麻风菌者中为相隔6个月一次,7例共3次,28名2次,余者只用1次;另2组均为1次。每次注射0.1毫升,含麻风菌为1.6×10~7条,BCG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