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蒽环类药物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但其心脏毒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比如,柔红霉素(DNR)在儿童白血病患儿中的累积用量不能超过250 mg/m2.目前已研制出较多新一代的蒽环类药物,如表柔比星(EPI)、伊达比星和吡柔比星(THP)等,临床上已尝试用于替代柔红霉素进行治疗.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同时对新一代蒽环类药物吡星和表柔比星替代柔红霉素进行临床研究,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序贯化疗(诱导、早期和定期强化化疗)的VDLD方案吡柔比星或表柔比星代替传统的柔红霉素进行化疗,并对两组病例的心脏毒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蒽环类是高效抗肿瘤药物,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最有效药物的一类;柔红霉素和阿霉素是最常用的蒽环类药物。过去的15年中出现了明确的用药模式:柔红霉素用于髓系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阿霉素用于淋巴系白血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和实体瘤。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不很清楚,几乎没有对照试验的直接比较,这促使我们回顾一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资料:是支持应用柔红霉素还是支持应用阿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几乎没有柔红霉素与阿霉素的对照研究;在一项前瞻性随机的CALGB研究中,653例成年人或用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30或45mg/m~2/天×3天)或用阿糖胞苷加阿霉素(30mg/m~2/天×3天)进行诱导缓解。60岁以下的病人中,柔红霉素45mg/m~2治疗组的缓解率(72%)高于柔红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喋呤(MTX)联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观察12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给予MTX3g/m2联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化疗,同时给予水化、碱化、止吐、保肝、补充能量和液体、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防止感染等支持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率58.3%,部分缓解(PR)率25.0%,总有效率83.3%。6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5例脑脊液缓解,缓解率83.3%;毒副作用较小。结论大剂量甲氨喋呤联合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作者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和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治疗13例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5.
柔红霉素(DNR)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常用药物,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DNR也是多药耐药肿瘤细胞耐药谱中最具代表性的细胞毒药物,许多白血病细胞对DNR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大大影响了白血病的治疗效果.NF-κB是细胞核内重要的转录因子,它的激活被认为是许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关键因素[1-2].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70年代Gale和Cline联合使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AraC)和6硫鸟嘌呤(DAT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又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egakaryoblastic leukemia,AML)]首次取得79%的高缓解率以来,蒽环类药物(柔红霉素或阿霉素)和AraC组成的治疗方案(DA3+7)一直是国际上AML诱导缓解的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约有 30 %~ 40 %急性白血病患者为原发耐药 ,即难治性白血病 ;另外 ,即使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中仍有75 %最终要复发 ,成为复发性白血病。难治性和复发性白血病的治疗成为急性白血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 1997年 8月~1999年 12月 ,我们采用 EAA(依托泊苷、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 )方案治疗 17例难治性及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 lym phocytic leukem ia,ANL L )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难治性及复发性 ANL L 17例患者中 ,初发难治性 11例 ,复发性 6例 ,复发性多经过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DA)、三尖杉…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告一组8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眼眶粒细胞肉瘤(OGS)7例,进行了临床和实验观察。白血病均经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确诊,诊断和分类按 FAB 标准。免疫表型用单克隆抗体结合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标记技术确定。所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组成的统一方案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株CEM为研究对象,研究硼替佐米单药和联合柔红霉素对T-ALL细胞株CE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期为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PDTC加强柔红霉素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edithiocarbomate,PDTC)体外对柔红霉素的化疗增敏作用,利用MTT法观察联用PDTC和柔红霉素处理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PDTC后柔红霉素对白血病耐药细胞的抑制率增强(P<0.05)。当PDTC的浓度为50μmol/l时柔红霉素对白血病耐药细胞的抑制最明显。结论:PDTC体外能增敏柔红霉素对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其中以50μmol/L浓度的PDTC为最佳抑制浓度。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表阿霉素(Epirubicin)和长春新碱(VCR)持续静滴(CTV)治疗23例成人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年龄19-73岁,中数54.4岁.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2例(M1 3例,M2 6例,M4 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慢粒急淋变(CML-BC)6例,急性未分化白血病(AUL)1例.治前曾用多药化疗,其中柔红霉素累积量90-180mg/m~2.  相似文献   

12.
有实验表明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例如G-CSF可增强阿糖胞苷(Ara-C)的细胞杀伤效应。作者设计了联合应用小剂量Ara-C、阿克拉霉素(ACR)和G-CSF,即CAG方案治疗复发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8例患者年龄中位数44岁(18~74岁),除1例外均曾经接受过强诱导治疗,继以3疗程的巩固治疗和6疗程的“巩固后”治疗。诱导治疗方案的基本组成为Ara-C、柔红霉素、  相似文献   

13.
王雁  徐君东  陈晓丽 《新医学》2004,35(3):188-188
患者男,19岁.因间断发热、乏力4年,加重1日于2000-03-10入院.曾于1996年8月在解放军301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行VD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VDL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化学治疗方案获得缓解.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3℃,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 1)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常规分离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7天,然后通过形态学、细胞化学、细胞功能(NBT)、细胞免疫化学(APAA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MTT技术观察了细胞分化和mdr1表达变化以及AML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反应。结果表明,AML细胞分化成熟后mdr1表达水平下降,并且随mdr1水平下降,AML细胞对柔红霉素敏感性增加。结论提示,AML细胞分化与mdr1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利用分化诱导剂粒系集落刺激因子从基因水平逆转白血病耐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4-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殷慧君张乐萍陆爱东王志宏商晓云刘捷自1992年9月起我们试用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初治、巩固强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4例取得良好疗效。材料和方法第一组:难治或复...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12-4114
目的分析柔红霉素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心脏毒性。方法纳入收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各40例,甲组接受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乙组接受中剂量柔红霉素治疗、丙组接受大剂量柔红霉素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心肌损害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硫化氢(H2S)水平。结果 (1)三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2)甲组心肌损害发生率(5.00%)显著低于乙组(17.50%),乙组心肌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丙组(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治疗后血清H2S水平显著低于乙组,乙组治疗后血清H2S水平显著低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红霉素应用于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剂量越小,产生的心脏毒性越小,柔红霉素剂量高低与心脏毒性轻重成正比。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临床常用的两种抗肿瘤药物足叶乙甙(Vp16)和柔红霉素(DNR),以及G-CSF、GM-CSF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的变化,以探讨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柔红霉素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柔红霉素60 mg/m2,第1~3天,联合阿糖胞苷150 mg/m2,第1~7天,诱导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7例。结果 7例患者经第一次诱导化疗后4例达到完全缓解,2例未缓解,1例死亡,完全缓解率57%。结论大剂量柔红霉素[60~90 mg/(m2.d)]应用于国内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诱导治疗疗效与常规剂量柔红霉素[45~50 mg/(m2.d)]相近,而血液学毒副反应大,无明显的心脏毒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1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8例系初诊,2例为首次复发。2例复发者分别用过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化疗。18例除APL外的其他亚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1例系首次复发,其余为初诊病人。按FAB分型,18例中3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和柔红霉素(DNR)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价值,作者将32个研究单位的214例初治成人(≥15岁)AML 随机分为二组进行治疗。两组病人在年龄、一般状况、血象、白血病类型、感染及出血方面均相似。其诱导方案分别为:Ara-C100mg/m~2/d,静脉持续滴注7天,加DNR45mg/m~2/d 前三天静脉推注A+D组;或加4-去甲氧柔红霉素13mg/m~2/d,前三天静脉推注A+I 组。未获CR 的病人再进行第二疗程治疗(剂量同第一疗程)。缓解后用原方案剂量巩固2个疗程,但蒽环类抗生素改用2天,Ara-C 改用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