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急诊与择期血运重建对AMI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急诊及择期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脏结构及胶原重构的影响,探讨急诊及择期血运重建干预在AMI治疗及胶原重构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AMI患者按照入院时所采用的不同干预方法分为急诊血运重建组(A组:包括急诊静脉溶栓和急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和样期血运重建组(B组:即择期冠脉内支架置入术).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对照组和所有AMI患者在发病后1周、3月及6月时点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PCⅢ)、同期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TDE)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A、B组各时间点同期比较LVEDD、LVESD、LVEDV、LVESV无明显差异,A组3月、6月时点P Ⅰ CP低于同时点的B组,6月时点PCⅢ则高于本组的1周时点.结论:失去急诊血运重建治疗窗或者急诊血运重建失败的患者应积极实施择期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心室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首次发作AMI且发病24 h内未行静脉溶栓病人43例,其中行急诊PCI病人29例(急诊组),择期PCI病人14例(择期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1、3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病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指标前后变化。结果:2组病人PCI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急诊组的LVEDD、LVESD、LVEDV、LVESV指标均下降(P<0.05~P<0.01),LVEF明显升高(P<0.01);择期组LVEDD、LVEDV、LVESV均下降(P<0.05~P<0.01),LVESD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明显升高(P<0.01)。2组病人术前LVEDD、LVESD、LVEDV、L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病人术后1、3个月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择期组(P<0.05)。结论:急诊PCI可改善AMI病人左心室重构,抑制左室收缩功能进一步降低,对AMI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安慰剂组、假手术稳心颗粒干预组、心衰安慰剂组和心衰稳心颗粒干预组。用主动脉瓣返流致容量超负荷联合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超负荷制作CHF兔模型。四组在腹主动脉缩窄或其假手术后8周分别观察心率和行超声心动图观察家兔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结果心衰安慰剂组心脏重量/体重(HW/BW)、肺湿重/体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假手术安慰剂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低于后者(P〈0.05);心衰稳心颗粒组的HW/BW、肺湿重/体重,LVEDD、LVESD、LVEDV、LVESV均低于心衰安慰剂组(P〈0.05),LVEF、LVFS高于后者(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心衰时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在急救中心住院治疗的AMI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同时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依诺肝素等药物。 A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B组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1次。患者入院行PCI术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抽取肘静脉血,检测MMP-9浓度。入院治疗后24h内、治疗后4周、12周、24周测定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明显降低(P<0.05),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MMP-9水平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明显降低(P<0.05),B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明显升高(P<0.05),B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LVEDD,LVESD,LV-EDV,LVESV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均明显降低(P<0.05),LVEF较PCI术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12周明显升高(P<0.05),A组、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MMP-9水平,改善心室重构;并且剂量增加,疗效增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4例冠心病患者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其左室Tei指数,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分析冠心病患者Tei指数与LVEDV、LVESV和LVEF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Tei指数的升高与LVEDV和LVESV的增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密切相关,联合应用可准确反映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郭忠玉  黄进 《当代医学》2010,16(30):17-19
目的评价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急性左心室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心功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左心室AMI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非随机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组)29例,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32例,普通药物治疗组17例。分别监测AMI后30天、90天、180天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diameter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PCI组及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在30天、90天和180天LVDED、LVDSD与普通药物治疗组(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VEF明显高于普通药物治疗组(P〈0.05);急诊PCI与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在各个时点比较LVDED、LVDSD、LVEF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诊PCI、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均可以抑制中晚期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且明显优于普通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MI后心室形态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STEMI患者,发病6小时内接受急诊PCI术,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且远端血流达TIMI3级,入选患者共86例,年龄59.1±11.3岁.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简称常规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常规剂量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日,连续用药24周.于AMI后24小时内和第24周末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左室重量指数(LVM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等指标.比较各组24小时内和第24周末心室形态和功能指标,并对心室形态/功能相关分析.结果 24周后常规剂量组的LVESV、LVEDV、LVMI及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和E/A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抑制AMI后的心室重塑,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60例)和对照组(22例)在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BNP浓度,入院后第7~10天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BNP水平与AMI患者心功能,心肌梗死范围及左室重构指标LVESV、LVEDV和LVEF的关系。结果:AMI患者心功能越差,心肌梗死范围越大,BNP浓度越高(P〈0.01);血清BNP水平与LVESV、LVEDV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心梗后BNP水平升高与左室重构相关。  相似文献   

9.
詹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588-159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T波动态变化与其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AMI患者,依据心电图T波动态分为A组(直立,38例)和B组(倒置,42例)。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A组不同T波恢复直立时间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并分析A组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LVEDV、LVESV水平低于B组,LVEF水平高于B组(P<0.05);A组心电图T波恢复直立时间越短,LVEF水平越高,LVEDV、LVESV水平越低(P<0.05);A组患者心电图T波恢复直立时间与LVE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与LVEDV、LVESV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MI患者心功能与心电图T波变化密切相关,监测心电图T波动态变化,可评估心功能,预测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1例首次AMI患者按发病到达医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两组,6h内为A组共30例行急诊PTCA,6h后为B组共31例行延迟PTCA.两组均于术后3d、1个月、3个月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TCA术后3 d、1个月和3个月.A组LVEDV、LVESV和LVEF均显著优于B组(P<0.05、P<0.05和P<0.05).A组1个月时与3d比,LVEDV及LVESV显著缩小(P<0.05和P<0.05),LVEF显著增加(P<0.05);3个月时与1个月比LVEDV、LVESV、LVEF仍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B组1个月时与3 d比,LVEDV、LVESV和LVEF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与3 d比,LVEDV、LVESV明显降低(P<0.05),LVEF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PTCA能挽救濒死心肌,抑制左室重塑,改善左心功能,其效果优于延迟PTCA,延迟PTCA虽不能显著改善左心功能,但可抑制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1.
李煜华  唐红 《西部医学》2009,21(12):2045-2047
目的探讨巨大左室瓣膜置换术后早、中期左室形态的重构及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复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收缩末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并计算每搏量(SV),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以LVEDD≥70ram作为判断巨大左室的标准。结果术后1周LVEDD、LV—EDV、LAD即开始缩小,LVESD、LVESV无明显变化,SV、EF、FS较术前降低;术后3、6个月和1、2年LVEDD、LVEDV进行性缩小,EF、FS逐渐增高(P〈O.05),SV无明显变化(P〉0.05)。依患者术前射血分数分为A组(EF≥40%)和B组(EF〈40%),A组术后左室形态逆转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巨大左室的形态重构及收缩功能明显恢复。术前心功能是影响术后左室重构的重要因素。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瓣膜置换术后巨大左室的形态重构及收缩功能是一项无创、简便及准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RT)对扩张型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左室机械重构疗效差别。 方法 入选21 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13 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8 例)。所有 患者均符合CRT 指南的I 类适应证。分别观察CRT 术后6、12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内 径、左室舒张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变化。结果 ①扩张型心肌病 组CRT 术后6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容积,二尖瓣反流 面积较术前减少(P <0.05),术后12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 缩末容积,左房内径较术前减小(P <0.05);②缺血性心肌病组术后12 个月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P <0.05); ③扩张型心肌病组CRT 术后6 个月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变化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组(P <0.05),射血分数增加 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P <0.05),术后12 个月扩张型心肌病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容积的变化 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组(P <0.05)。结论 CRT 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逆重构效果优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近期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86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62例,非ST段抬高24例)患者于持续胸痛后准24h测定血浆BNP水平,于发病后24~72h、1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左心室长轴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室质量(LVM),并获得1月的变量值。根据1月左室舒张末容量指数变化幅度,分为轻度重构组(A组)、中度重构组(B组)、重度重构组(C组)和非重构组(D组),并分析4组持续胸痛后准24h血浆BNP水平与LVEDV、LVESV、LVEF、LVEDVI、LVESVI、LVM变量值的相关性。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1)首次急性心梗后1月时A组、B组、C组、D组血浆BNP水平分别为(214.86±64.92)ng/L、(46323±265.97)ng/L、(874.53±58446)ng/L、(118.03±51.65)ng/L。各组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2)首次急性心梗后不同重构组早期BNP血浆水平均与1月LVESV、LVEDV、LVESVI、LVEDVI的变量值呈正相关,与LVEF变量值呈负相关,与LVM变量值无关;(3)首次急性心梗后1月时轻度、中度、重度重构组问的早期血浆BNP水平的参考截断点是246.5ng/L、449.0ng/L、856.0ng/L。结论早期BNP水平与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后1月左室重构的程度密切相关,并有分层预测价值,早期BNP水平越高,左室重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4.
庞新权  郭鑫  李洁 《中原医刊》2009,(12):30-31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62例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0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PCI治疗后LVED、LAD、LVEDV、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LVEF和LVFS明显增高(P〈0.01),血运重建时间越早,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行PCI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LCZ696)与雷米普利相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患者早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1日—2021年8月就诊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1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出院用药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94例)和雷米普利组(101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减少药物选择偏差和混杂因素,比较两组治疗1月后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LVPW)、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匹配后,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各66例。治疗1个月后两组LVEDV[102.00(88.75,113.25)mLvs.94.00(82.75,110.50)mL,Z=-1.179,P=0.238]、LVESV[39.50(31.75,52.00)mLvs.37.00(29.75,46.00)mL,Z=-1.639,P=0.101]和LVEF[(58.77±7.66)%vs.(60.50±6.77)%,t=-1.373,P=0.1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沙库巴曲缬沙坦组[58.00(49.00,62.25)%vs.59.00(53.75,64.25)%,Z=-3.460,P=0.001],雷米普利组[57.50(51.75,63.50)%vs.60.00(56.00,66.00)%,Z=-3.16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在逆转心肌梗死后早期左室重构并未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优于雷米普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胶原重构及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AMI患者依是否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n=18)和血运重建组(n=36),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MI后3、6及12个月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PCⅢ),同时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A)比值(E/A)、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并计算Ea/Aa比值。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运重建组PICP在3、6个月时点,PCⅢ在3月时点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血运重建组LVEF在6个月、12个月时点和Sa在6个月时点明显大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血运重建组各时点E/A、Ea/Aa较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血运重建可以明显抑制心脏胶原重构,改善心肌收缩功能,而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秦小飞 《中外医疗》2014,33(6):41-42
目的对进行了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手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并进一步分析术后患者左心功能受到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39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闭塞或狭窄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左心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破坏。基于自愿原则,并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将他们分为两组: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72例,药物治疗组(SDT)67例,在手术或药物治疗前后各1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进行检测,并比较1、6个月两组患者左心室的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PCI组手术或SDT组治疗后六个月与手术或治疗前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比较,LVEDD、LVESD、NTpro—BNP这几项指标出现明显下降(P〈0.05),LVEF指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CI组手术后六个月与SDT治疗后6个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比较,LVEDD、LVESD指标出现明显下降(P〈0.05),LVEF指标上升(P〈0.05)。PCI组手术或SDT组治疗后1个月与手术或治疗前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进行比较,以上功能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后,患者的左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